85)夏季,宁海商人郑仁德从白峤港头发船,于同年孟秋到达日本港口。日本高僧奝然、成萛等搭船回日本,同时带去首部佛教大藏经和释迦牟尼佛的仿真身旃檀像等物,后者成为日本国之国宝。宋端拱元年(988),郑仁德商船回国时,奝然又派弟子嘉因、乾祚等持表文和贡礼搭船入宋,由宁海北上进京向宋太宗致谢并进贡礼物。从此,宁海三门湾便成为日使朝宋贡道之重要口岸。敦煌高僧昙猷创建的寿宁寺,也成了日使往返之接待重地,并因此而获得宋太宗亲赐手书30轴并赐于寺名。三门湾的东岙村周氏航海世家值得大书特书,据宁海下洋周、双水村的周氏宗谱记载:东岙一世祖周希星是从台州迁入的,东岙周氏三世祖周文裔生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娶塘上(东岙村内)陈氏为妻,后又娶日本夫人。周文裔生子周良史,周良史生子周弁。周弁是宁海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周良史对于中国航海技术的贡献是不小的。他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海上商人,更是北宋官府指定的三门湾航帮之纲首。他在航海技术中,大胆地采用了平衡舵、水罗盘与舭龙骨等船上的先进仪器与设备,使三门湾航帮的造船技术,在北宋初群冠于民间,而又普遍高于官府和军方之水平。然而,在一次海难中,周良史救了三四位日本僧人后,想再救自己的同胞时,因体力不支而葬身大海。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中日两国的人民献上了鲜活的答卷。可以说,他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天使,更是两国人民心中的海上英雄!周良史,宁海人民的好儿子!
成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站的三门湾,也因此而载入了中日两国文化的史册!
宁海有大脉之山,有三门之湾,其地位与重要性,徐霞客肯定是熟知的。故他两到宁海,不可能只是“路过”而已!在他的心目中,宁海,是个值得敬仰的地方,绝非只是大脉山中的一个封闭小邑,而是通往大海彼岸的美丽之城。
再次,人和。宁海在明代以前著名的人物有胡三省、遵式还有明代的方孝孺等。胡三省是宋元之际的历史学家、资治通鉴音注之作者,同时也是浙东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方孝孺是徐霞客非常敬仰的人,当他踏上宁海之时,其心情可想而知。我们不敢擅自说,徐霞客入宁海曾去拜祭过方先生,但这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祭拜与敬仰是放在心里的。作为一位地理学家来说,山川自然的地理是形诸于外的,而人文的地理却是感动于心的。往往,人文的地理有时候会重于自然的地理。天台山乃道源佛宗之地,道教著名人物葛玄、葛洪以及陶弘景等人均留下了丰富的道教文化。而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宗更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朵奇葩!智者大师创立天台宗这桩事,但凡热爱传统文化者大都熟稔。而有一个人却总是被人遗忘,他就是为弘扬与传播天台宗文化奉献了自己毕生精力与心血的遵式大师!遵式,本名叶知白,北宋乾德元年(963)生于宁海城关。少时出家,20岁受戒,精进刻苦,深研佛典,尤精于天台宗教义。28岁赴四明(今宁波)宝云寺讲学,推广传播天台宗教义。40岁回宁海,成为宁海西门崇教寺主持。崇教寺与天台国清寺分别处于台岳之东西两侧,因国清寺为西掖,故崇教寺被称为东掖、东掖山或东山。52岁时,遵式受聘出任杭州天竺灵山寺住持。69岁圆寂于杭州三天竺之西岭草堂。前后弘法近50年,传播天台宗教义不遗余力,座下高足弟子无数,入大藏经?佛祖统纪者就有29人!不仅如此,他还凑准将天台宗教籍收入大藏经中。他编著了大悲忏、净土忏、观音忏、法华三昧仪等忏仪,影响巨大,被宋真宗、徽宗、高宗、理宗等赐封了“慈云大师”等十多个尊号。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不仅是“文贯于道,言彻于理,酷似陶彭泽”甚至更说:“台岭一宗,兴于智顗,师出慈云。”这个评价实在是很高的了,试想一下,天台宗如果没有遵式大师的弘扬与传播,其影响会不会比今天要弱得多呢?宁海的崇教寺,如果不是由于历史上诸多人文因素的影响,如明清时期的海禁(令沿海居民内迁三五十里)、倭乱、匪乱、抗战等,现今的崇教寺也许仍然与国清寺成为东西两掖之辉耀者。
对于徐霞客来说,这些佛教知识,他应该是明白的,宁海的自然景观入他之心,宁海的人文景观更是令人难忘!,崇教寺位于宁海之西门,徐霞客游记开篇“自宁海出西门”便有了深刻的含意!西门的崇教寺到梁皇山的梁皇寺这条路,被时人称为“欢喜路”这一路之上,松荫夹道,笙篁喜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颇有逸出尘外之感。再说,从崇教寺到梁皇寺求法,明白做人之道理,了悟人生之真相,堪称“欢喜”!我们也可把天台国清寺、宁海崇教寺、宁波宝云寺直到杭州天竺寺这一条路线称为“天台宗之路”、“遵式弘扬天台宗之路”或“求法之路”后人在推崇天台宗的时候,往往会把慈云遵式忽略掉,而恰恰,这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该是到了重新重视和确立东掖崇教寺崇高地位的时候了。我们的后人不能再也不知道这一个重要环节了。宁海崇教寺与天台国清寺是天台山脉东西两掖重要的两座宝刹,缺了哪一座都不完整,故弘扬天台宗,拜瞻天台宗宝庭,崇教寺是必不可少的一站。研究天台宗,慈云遵式是重要的一位人物。
宁海历史上的自然景观,人皆尽知,毋须多言;宁海历史上的人文景观尤其是方先生这样的大儒,海内谁不知他是“天下读书种子”!慈云大师名满江南,佛源道宗之地,谁人不识,谁人不知!故徐霞客游宁海之后,觉得宁海的山水与人文早已入了国史典册,所谓“传经已有粲花舌”他再来写一遍,便属多余,于是,他在徐霞客游记开篇时,只写下“人意山光”四个字来概括宁海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这种概括的水平不是一般的强,实在是太有水准了!故每当有人说,徐霞客对宁海的描写太少了,寥寥数笔,便把宁海给打发了。这话说得浅了!读中国的文字不能仅靠表面意思,中国字的内涵,不仅需要眼睛,更要用心灵去体会。人意,山光。当我们了解了宁海的人文与自然之后,再来细细品味这四个字,是不是觉得意味无穷呢?是不是觉得徐霞客这位地理学家的文学水平超乎寻常的高呢?
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在徐霞客踏入宁海时是具备的,一直到现在,也是具备的,这三者缺一不可。
再说,历史上的浙东,是个迷人的地方,也是有名的诗仙之路,就像唐玄宗所说的: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故许多人对此向而往之,司马承祯慕浙东之仙窟,来了;诗仙李白高唱着“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之宣言来到了天台与海滨;杜甫随之而来;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前,也到了宁海三门湾,欲搭三门湾的商船去日本弘法;宋高宗南渡时也逃到了浙东,如今的“十里红妆”婚俗就出自他“浙东女子尽封王”之金口。故作为地理学家的徐霞客,不来浙东,不来宁海,反倒是件不正常的事了。
当然,不可否认,徐霞客两到宁海、三入天台带有私人交情。徐霞客有位族兄仲昭在宁波谋职。仲昭有位朋友叫陈函辉,字木叔,临海人。少有文才,名震浙东。崇祯七年(1634进士。曾任靖江县令,性耿直、恤民情,有政声,多次被劾奏,罢职归里,悉心注释易经。甲申之乱,崇祯自缢。清顺治二年(1645),南京失守,鲁王朱以海退居台州,陈函辉劝其监国,后携监国至绍兴,官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东阁大学士兼礼、兵两部尚书。翌年,清兵入台,江干兵败,鲁王出逃。陈函辉见状,哭入云峰山中,自缢身死,绝命诗有“生为大明之人,死为大明之鬼今自为方正学,前身是寒山子”之句。可见此人热爱大明,以方孝孺先生为榜样,并说自己的前身是唐代诗僧寒山子,今生却自标榜为方孝孺。可见其人气节非同一般。这个陈函辉不但文才好,而且也是个地理学家。当时,他曾经辅佐陈组绶编绘过皇明职方地图一书,此书乃根据广舆图和其他明代重要地图而编绘的以国防为主的大型综合地图集。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政区图,中卷为边镇地图,下卷为川海图及域外地图。各图均采用计里画方绘制,内容较广舆图更加丰富,刻印精良,为明末中国传统地图集中集大成之作。对于陈函辉这种身份的人,徐霞客肯定是喜欢的,将之视为同道中人。故当其族兄向他介绍此人时,他与函辉通了书信,并向他打听天台山之胜。陈函辉以答友人问台州有何佳境一诗作答:
万仞嵯峨壁立青,古云地阔海冥冥。
琪花瑶草山中果,雨髻风鬟洞口婷。
鹤驭吹笙开石壁,鹅群染翰写金经。
无端醉后逢天姥,月照琼台梦未醒。
读这样的诗句,谁都会心动,向而往之。故徐霞客三次入天台,均住在陈函辉的乡下别墅里“烧灯夜话”他们的交情非同一般,陈函辉说他与霞客“交最久”视他为“余石友”故徐霞客去世前,曾托仲昭请陈函辉为他写墓志铭,他慨然应允,作了一篇情深意重的铭文,是研究徐霞客生平事迹重要的宝贵资料。这位陈函辉虽是临海人,但对宁海一地非常钟情。不仅他如此,他父亲陈三槐对方孝孺更是敬仰有加,曾撰有题方正学先生祠一诗:
忭舞千官拥至尊,有人縗絰哭君门。
丝纶诏草添新恨,鼎镬臣薪恋旧恩。
万死寸心留是字,九原十族聚忠魂。
千秋祠下低头拜,取义偷生仔细论。
陈函辉自喻自己此生乃方正学,可能跟他父亲有关系。当然了,聪慧如陈函辉,即便没有受他父亲之影响,他同样也会对方孝孺视若神明。故他在临死前,把子女安排到了宁海居住,这自然是对宁海之地人文与自然双重文化的推崇与认可。在他心目中,宁海已比故乡临海要让他放心了。宁海,宁静详和之海,是大可以安置身心的,是大可以托付生命的。
为了把“5?19”这个日子定为中国旅游日,宁海县的各位领导和宁海人民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在召唤,在努力。宁海人百折不挠地从杭州到上海、从上海到北京的一路奔走相告、摇旗呐喊,感动了多少人!在这十年时间里,宁海人民把最好的大道命名为“徐霞客大道”把最美的公园命名为“徐霞客公园”吃饭之处有“霞客酒店”喝茶之地有“霞客茶楼”你不经意间踏入的那个广场就叫“五一九”甚至你一不小心吃到嘴里的麦饼叫做“霞客饼”你坐在以霞客命名的旅馆里,打开宁海电视台,看到的栏目就是“人意山光”明代以降,宁海城里人人皆知正学先生。而今,宁海人谁不知道徐霞客其人?霞客,宁海人民已经把他当作了自己人。徐霞客自宁海出西门的足迹已随岁月远去了,而他的精神却和宁海精神融合在了一起,他的文化也和宁海文化揉合在了一起。宁海人民已经没有办法把霞客从内心里驱赶出去,因为,在宁海人民的心里,他本来就是自己人!漫步在宁海的大街小巷,稍作留意,就能发现徐霞客文化与精神在这个江南小城已融进了当地民众的血液里,甚至生命里!
在重大的责任面前,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面前,让我们一起感谢,感谢徐霞客用生命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与精神财富;感谢江阴人民养育了徐霞客这么优秀的儿子,为我们祖国培养了如此杰出的“游圣”;感谢所有为这个美好日子作出贡献的朋友们,这个日子属于大家!其实,到了最后,徐霞客已经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他属于名山,属于大川,更属于祖国。他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宁海县县长褚银良曾说“徐霞客是属于全中国、全人类的,我们并不是要说徐霞客就是宁海的。我们始终坚持,只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这个日子,它就会对包括宁海在内的各地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人文经济提供契机。”
“5?19”我要游,让我们吟诵着“云散日朗,人意山光”的句子,像当年的徐霞客一样,豪情满怀地踏上新的征程!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