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罪行累累,早就死有余辜了
问题是,儿子落在他们这些人手上,只要那黑**碰上一碰他的宝贝儿子“黄氏王国”将来就有可能失去一个他好的重要继承人啊!
其他两个老婆生下的儿女都有先天不足,都不是料想中的继承人,唯有这个外生的宝贝儿子让他满意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怎么办?想到此,黄一江老泪纵横,他知道,自己被突然袭击一般逼上了绝路,不干不行!
至于能不能绝处逢生?目前实在不知。
只能等到中纪委是否继续调查研究他,最终是否决定动他时才会通过一些关键人物得到确切信息了
黄一江凝望着窗外星空,仰天长叹。
与此同时,令黄一江和保护他的那些官场高干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是,京城如今正在加紧调集各方面精兵强将其中之一就有刚刚上任不久的xx部新任副部长肖子鑫!
一切行动都在抓紧抓好,一切都在暗中进行!
前段有香港媒体传说,xxx主席办公室主任xxx少将涉及红运走私案被捕。这真是叫"胡编乱造"。实际上,在zhong yāng成立"三一二调查"时,xxx已被任命为该小组的副组长,肖子鑫副部长被任命为副组长,实际上掌控w城红运走私案的调查工作,包括准备拘捕f省省公安厅副厅长严如冰和省公安厅警令部主任杜志标的命令,还是由xxx亲自签发的。
中国高层对w城红运走私案的重视程度,可说是前所未有的。
zhong yāng政治局有三个常委xx、xxx、xxx三人,和政治局委员、政法委书记xx、政治局候补委员、中组部部长xxx,以及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xxx等三人,共六人负责此案。由xxx任常务负责人,所有案情发展和对高级官员采取的非常措施,都由xxx决定,副省级以上官员的处置报江泽和zhong yāng政治局常委决定。
对红运案的调查,实际上分为两个小组,一个是由xxx、肖子鑫实际负责,由xx、xxx、xxx、xxx督导,称为"三一二调查组",专门负责对涉红运走私案的地方官员的查处。另有一个小组,是由xxx、xxx任督导,由xxx、xxx实际负责,查处负责这两个小组协调的,和唯一掌握这两个小组所有情况的只有两个人,即xxx和xxx。
肖子鑫是这两个小组的唯一跨组督办人,而xxx则都是这两个小组的另外一个副组长。
这既保证案件调查能协调进行,又使得全部资料都在xxx亲信的掌控之下。
+++++++++++++++
w城的夏天热气炎炎,真是狗都赶不出门的日子。
那灼人的暑气,从天上和地下交织放射,烤得人就像雪条,不断地融化。街上少了行人,地上到处是从冷气机中滴出的水,一汪汪的,仿佛是人们被蒸发掉了留下的水渍。
去年七月的一天下午四点多,黄一江正在w城海滨元宝楼一面叹着冷气,一面与女朋友说笑喝午茶。
这时,他的手机电话响了起来,他听后马上一声不吭,就和某涉外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曾任w城湖里区副区长的张孝敬开上宝马车到w城机场。
在去机场的路上,黄一江又接到f省省公安厅副厅长严如冰打来的通风报信的电话。
黄一江回答说:“知道了我四点半就知道了。”
黄一江在机场门口与等在那里的刑警大队机场边防站的官员低声说了几句话,该官员就带黄一江从后面的通道进了禁区,直接上了飞机。不一会,飞机起飞了,这位涉嫌走私数百多亿人民币的“共和国第一案”的主角,就这样逃离了中国。
此后,w城市少了一位“商业大佬”却多了一位逃亡者。
黄氏在中国百家姓排名牌上是一个小姓,至少他不算是一个大姓。据族谱记载,黄氏宗祖系周文王第十九子叔颖,为周武王之弟,武王将叔颖封于黄一江国(现址河南荥阳),故族人以黄为姓。南宋末年,黄氏先人南迁f省省两江黄家祠堂,厝是南方语,意即黄一江族聚居的地方。
历史上 ,黄氏英才辈出“出将入相者,莫可计焉”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曾出现“父子进士”及“兄弟同朝”的盛况。
沧海桑田,黄氏逐渐繁衍出以黄家祠堂为中心的五个自然村落,分别为江腊、后间、苏塘、吴厝,总约一万余人口,全部姓黄。一九xx年,家住江腊的一户黄姓农民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个儿子,连连得子,这在重男轻女风气浓厚的南方农村是一件非常开心,值得庆贺的大事。
父母期望这个孩子给他们带来福气与幸运,光宗耀祖,便将他取名“黄一江”
当时中国正处于大跃进末期,三年自然灾害,再加上前苏联与中国关系交恶,催迫债务,令大陆国匮民穷,很多小孩因得不到足够食物而夭折。黄氏父母虽努力劳作,勉强维持一家六口的生计,但黄一江小时仍吃了不少苦,由于吃不饱饭,黄一江小时身体不好,非常瘦弱。特别每当冬天来临时,由于缺少衣着,小黄一江冻得鼻涕拖得很长,也不懂得去擦。
父母亲忙于生计,对孩子也没有特别的关照,对他们的教育也不重视,正好黄一江对读书也没有兴趣,小学未毕业就辍学了,他不懂报纸,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
后来他生意做大后,要经常签字,才发觉读书少,识字少的苦恼啊!
从江腊大门走进去,约二百米的地方,就是黄一江的旧居,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石板材建筑,四周种植着龙眼树,掩罩着铁门深锁的围栅 ,大门上刻有“板筑衍氏”四个字。据悉,这是黄一江后来建造的居宅,他儿时的祖居已经拆除了,那是一种泥士结构,即用两块木板夹成一个长方体空间,里面填充泥土,筑成墙壁,这就是“版筑”的起源。
黄一江开始是由办一家小小的毫不起眼的五金配件厂起家
哪里想到,短短的十几年之后,他居然一下子成为zhong yāng最高层关注的“经济犯罪和特大走私一哥”?
过去那些年来,黄一江在乡间居住了相当一段时间,直到七十年代末,大陆开始搞改革开放,黄一江察觉发达机会来了,他在亲友协助下,在江腊又办了一个螺丝厂。当时的黄一江还不足二十岁,文静缅腆,不善言辞,是一个老实正直的青年人。
与他共过事的人没有发现他有特别之处,只是觉得他胆子大,讲义气,且为人目光远大,心胸广阔。
村里人至今还记得黄一江初创事业时的艰辛。那时生产螺丝的机器设备与原材料在当地非常稀少,且价钱较贵,黄一江就骑着自行车到w城亲自采购。黄家祠堂距离w城八十多公里,来回一百七十公里,黄一江每日早上凌晨摸黑出发到w城,将所买的材料用麻袋装好固定在自行车后座,体重不足百斤的黄一江就这样带上一百多斤重的材料骑车返回两江,回到家时天又黑了,浑身臭汗,又饥又渴。靠这份超人的艰辛努力,黄一江的事业逐渐走上了轨道。
后来,他发现农村交通不便,不但进货困难,销售也非常麻烦,他便将工厂移至闰设,当时闰设尚是两江海边的一个镇,靠着这里香港人家属众多,且交通发达,很多人都在做牛仔服装生意发财,成为名闻全国的服装生产基地,其牛仔服装生意几乎占领了中国服装市场的八成。
不过,因为不懂行,黄一江没有从事服装生意,除了继续经营螺丝配件生意外,他在闰设办起了印刷厂和雨伞厂。也做过其他一些生意,经营范围越来越大。
最后通过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苦卓绝努力,居然一跃建立了属于他黄一江的某涉外集团“黄氏王国”!
哪里会想到,他自己如今又匆匆忙忙逃亡境外呢?
然而即使是黄一江自己也没有想到,后来从国内各方面传来的高层消息最后让他放心了,原来是一场虚惊,中纪委并没有决定真正要处理他,所以半年之后他又悄悄地返回了国内,继续他在f省、w市和全国各地的许许多多繁杂的商业活动,也经常性地高调出席一些重要会议,一切从实际出发,表明上面最高层真心并没有盯住他不放
可哪里想到,如今,突然袭击一般,一年之后,今天来风暴即将再次来临啊?
这次还会平安无事么?
黄一江心里实在没底。
当官黑,黑得好像柏油路面上被曝晒的那一层油,滑得很厉害。事到如今,黄一江不得不多为他自己和家族考虑了,既然如此,那个高层领导真的就会因为种种原因,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被自己牵扯出来,给中纪委一查到底么?
“铃”
电话响了,惊醒了心乱如麻的黄一江,他赶紧抓起接听
“喂?是你么?儿子!”
“是我,老爸”
“你没事了?他们放了你?”
“是的,赶紧叫阿龙他们来接我回去!马的,他们把我丢在三条街道以外,现在就我一个人,马路上连条野狗都没有快点罗,老爸!”
=================================
ps:求票求收藏!吐槽拉书迷,粉丝无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