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补身子
雨是从昨晚开始下的。雨刚开始下时,空气有点阴冷,这也就是这场雨与春雨的不同之处了。
院子里的树木藤蔓,几天前就遭到了霜打,黄黄的叶子上白白一层,那是雾霰还是白面不得而知。叶子恹恹的,无精打采,似乎要落到地上去。
雨,打落了好多树叶。树木在雨中静静地呆立着,似乎还没想清楚面对这场不期而至的雨该咋办。
村子里的人们已习惯了今年偏多的雨期。昨夜的秋雨,时断时续,人们没太在意,为了生计往来穿梭者几乎都没撑雨伞,任凭朦朦细雨沐浴。
雾气升腾起来,不像弥漫,也不似薄纱,和着阴阴的天,将万物笼罩起来。阴霾把天的空间压得很低,几乎仅有三、五米高。雨可能就在这个空间酝酿,随时都会落下。
雨湿了待耕的田垄,湿了没来得及清运的秸秆;雨湿了即将播种的良田,褐色的土壤深沉起来,和心一样滋润;雨也曾把刚探出头、刚挺直身的绿油油的麦苗打扮的碧透;雨声也曾把白菜当成鼓敲,可又怕敲坏了白菜的嫩叶,白菜却是喜滋滋的傻高兴
翌日清晨,一轮橘红色的太阳从山顶上慢悠悠地走来,给笼罩在迷雾中的大地涂抹上了一层霞光,暖暖的,淡淡的,舒舒的。
尽管天气渐渐变冷,人们纷纷穿上了冬衣,然而,农村却是一派热气藤藤的景象。
山腰间,挥锄舞镰的村民们在开辟护林防火的“防火界”他们说:这就是早做准备,防患未然。钩松香的香农正喜滋滋地收获松香。
很多村子中,趁着农闲时间,有的民宅贴上了鲜红的新对联。听,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一辆辆迎送嫁娶的婚车鱼贯进村出村――那是喜气洋洋的青年在当新郎新娘。
在这个时节,浓重的白霜盖住了山坡、田间、原野,给人一种萧条而迷茫的感觉。然而,这丝丝缕缕黄灿灿的阳光,赶走了环绕的白雾,驱散了雾障霜凝的朦胧,像一个老人用和蔼慈爱的微笑,收纳了一切喜怒哀乐,包容了所有的兴衰枯荣,让那有过春生、有过夏长、有过秋收的大地,在初冬仍旧充满着欢乐与温馨。
清澈得让人觉得有些寒冷的水田,似乎没有了春的躁动,秋的收获,但仍让人看到希望,因为有鱼儿在游动,有鸟儿在飞翔。高高挺立在山坡上的树,落尽了叶子的枝条,那光秃得如裸露着筋骨的树干,就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支撑起山里人的信念与希望。从它那挺直的身躯里,就能看出它是在积蓄着所有的力量,好在来年长出新芽。
被寒风刮得焉焉的小草,好像没有力气了,但只要扒开泥土看看,那些散落地上的种子,已经吸饱了水分,那些枯萎的草根儿,还依然倔强地生长。
暖暖的阳光下,村里人忙着洗被单晒被褥。晚上躺在刚晒干的被子里,连梦里都充满着阳光般的希望与梦想。
院子里,孙爸正在扫院子,枯叶每天都是漫天飞舞,落的到处都是。
过了一会儿,孙刚的嫂子也起来了,怀孕三个多月了,腹部微微隆起,穿着厚厚的衣服,打着哈欠走到院子里。
她是前天和孙阳一块回来的,孙阳是专门送她回来的,在家歇了一夜就又回部队了。
“早啊,爸。”王燕跟正在扫地的孙爸说道。
“燕儿啊,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呢。”
“睡好了,已经。”
王燕怀孕之后特别嗜睡,所以每天晚上8-9点都去休息了。
“刚娃,吃完饭去逮个鸡子炖了,给你嫂子补一补身子骨。”吃早饭的时候,孙妈交代儿子。
“好嘞。”孙刚答道。
“妈,不用费心的,平时营养跟得上。”
“那不行,你现在一个人吃,两个人消化。”
临近中午,孙爸开始收拾孙刚逮回来的鸡子。
放血、拔毛、开膛孙爸一系列的杀鸡工序很顺溜。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鸡块已经放到锅里。
先用小火烧去掉血腥味,再用旺火炒熟,鸡块捞起来扔到瓦罐中,添加上姜片、大枣、枸杞等配料。瓦罐炖鸡主要在于炖,把料浸到肉里边。
炖上将近两个小时后,小磨香油倒上半勺,香味弥漫、色泽透亮,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等端上桌子,几人都伸着脖子看着那瓦罐,脸上露出期待的表情。
“来来来,你们尝尝,”孙刚对自己的手艺相当自信。那啥,材料好,怎么做都好吃。
“这是给燕儿做的,她一个吃就行了。”孙爸有点儿违心的说。
“爸,这么大一罐子,我哪吃的完啊。”
“是啊,爸,我选的鸡子不小,全家人都够吃。”孙刚特意选了个大的,杀完还有四斤多的肉。
孙妈先给王燕盛了一碗,鸡汤鲜亮,上边浮着一层薄薄的油,中间还带着半根鸡腿肉,色泽金黄,明晃晃的。加上旁边漂着鲜红色的大枣、枸杞,白嫩的葱白、清灵灵的香菜。整道菜说不出的诱人
孙爸先先夹了块鸡肉放到嘴中品尝,跟着竖起拇指。顺着鸡皮一咬,弹性十足的鸡肉在口中就化成了滑腻,那种随后咀嚼出的香味儿,让人深吸一下鼻子却欲罢不能。
孙刚却用勺子舀了勺鸡汤,放到碗里细细品尝。他自然知道这道菜的关键在于汤,精华全在汤上呢。
汤味浓郁,肉嫩爽滑,轻轻一咬就化在嘴里,而且滑而不腻,口留余香。味道根本不是饭店那种冷冻的人工肉鸡所能比拟的。
几个人吃过之后,叫好声一片。筷子勺子照着瓦罐挥舞,完全无视了孙刚的存在。
就连王燕也食欲大增,也不吃饭,连汤带肉吃了三碗。
孙刚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