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0

    夏日的河阳城是非常焦躁的。

    晨风从北部的腾格里沙漠刮来,挟着沙漠的骄横、暴躁,卷起河阳城上空浮荡的腥烂气,令空气干热难耐。广场里,新植的草坪让夜间纳凉的人踩得东倒西歪,几个肥硕的屁股印很清晰地印在草坪上。衬了屁股的废报纸,小孩扔的雪糕纸、冰棍袋、饮料瓶乱七八糟撒一地。大风前新装的不锈钢垃圾桶早已不知去向,只有一个尚未撤除的老式铸铁垃圾桶孤零零摆在广场东口。但因为太破旧,人们嫌弃它似的不肯往里面扔东西。广场东头大什字马路边上,几个穿黄马甲、戴口罩、提扫帚的环卫工人围在一起仰起脖子,使劲地瞅着通天柱顶端迎风飘动的粉红物,争辩它到底是姑娘的内衣还是婆姨们的

    高高大大的建筑物下,早起的人们鸡一样渺小。

    晨练的人排成三个方阵。东边是一个满头银发身材瘦小的老人领着练剑,中间是上了年岁的妇女们扭秧歌,西边是年轻人跳早舞。广场西边马路边,卖早点的小摊正在生炉火,噼噼啪啪的柴火声中,几股子浓烟乌腾腾升起,很快在广场上空汇聚成一块黑云。早点摊的四周,晨风卷着垃圾,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穿过修建河化大厦时临时打通的一条碎石巷道,被誉为河阳火锅一条街的共和街上,大多的店铺还关着门。共和街在黎明中呈现出一片难得的宁静。这条街刚贯通时曾被定位为河阳城的商业一条街,有人还充满幻想要把它直接提升为步行街,让河阳城因此罩上现代都市的光环。不料第一批入驻的店主很快让这个幻想破灭,后来精明的四川人、浙江人乘势抢夺地盘,将一大半门面改成风格各异的火锅店,才让这条街得以繁荣。

    火锅店中间夹杂着的网吧里,聊了一夜天的中学生们此时极不情愿地走出来,揉揉猩红的眼睛,伸伸青春的懒腰,打几个哈欠,呼吸几口有异味儿的空气。在学生们对黎明的一片怨恨中,一辆坦克一样笨拙的推土机轰隆隆地响过来,发出刺耳的叫声。推土机后面,一伙民工扛着铁锨,踏着有力的步伐,跟着推土机往西走。学生们看见,民工们胳膊上系个红袖套,袖套上大大地印着一个“拆”字。

    推土机驶出共和街,穿过河阳城去年新拓宽的新西大街,又往西走了近两百米,停在了一座孤零零的四合院前。民工们像警察一样迅疾散开,从四周围住了这座四合院。

    这时天已透亮,太阳跃跃欲试地想从东方祁连山脉喷出。吃早餐的人们正从各自家门走出,往牛肉菜面馆、臊子面馆赶。街上行人渐多,学生们穿着校服,跨着自行车,叽叽喳喳说笑着从四合院周围骑过去。

    与周围的忙乱和嘈杂相比,四合院的平静让人觉得诧异。谁都知道,这可是一座非同寻常的院子。大风过后,双扇朱红色院门又涂了一层新漆,晨光中发出耀眼的红。青砖砌成的年代多少有些久远的院墙上,画着一些大小不等的圆,圆中间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写过的“拆”字,很规范,标准的楷书,一看就是王书法的手笔,可惜让脏水给泼了。四合院两边,新起的居民楼里有人从阳台上探出头,偷窥四合院是他们的爱好,你还别说,四合院老有风景让他们望去,诱人得很,也刺激得很。推土机夸张的叫声中,居民们的目光布满了疑惑,不多久便一个个失望地收身而去,这样的场面他们看得多了,阵势比这大的也见过。推土机的叫喊令他们烦躁,四合院一次比一次的镇定又令他们心生敬佩,到底是不一般的人家。

    四合院西边,起到二层的楼房像残疾人一样风中哆嗦,横七竖八乱插在混凝土中的钢筋,这阵儿有点张牙舞爪。因为四合院的缘故,这楼只起了两个单元,另两个单元却让四合院阻住了,看上去便有点不伦不类,把周围的景致给破坏了。

    太阳喷出的一刹那,四合院朱红色大门“吱呀”一声,开了,推土机的惊喜中,门缝里探出半个女人身子,粉粉的,懒懒的。女人还没换掉睡衣,头发散乱地披着,脸因慵懒而显出几份娇媚,身子粉嘟嘟的,性感。女人望一眼门口“突突”嚣叫的怪物,缩了进去。很快她又走出来,粉衣绿裤,一股子艳,身材略略显胖,但胖得恰到好处。民工们忍不住就将目光粘上去。女人软软一笑,差点笑酥民工的骨头。她双手端起一个盆子,哗,将一盆污物泼洒到推土机上。登时,空气中腾起浓浓的臊臭。民工们慌忙捂住鼻子,四散逃开,女人“咯咯”笑了几声,进去了。

    女人上好门锁,望了一眼东边升出的日头,伸个长长的懒腰,趿拉着木拖鞋进了西厢房。

    男人睡得正香。

    女人坐在写字台边,胡乱翻看桌上的稿纸,男人昨夜又写了许多,这阵子真是写疯了。女人从不关心男人写什么,也没法关心,只要不停地写她就高兴,写是她生活的希望,也是她热爱男人的理由。她在稿纸的下角悄悄拿笔做个暗记,这是她的秘密,男人从没发现过,她在检查男人写作的进度。做完这项神圣的工作,她暗自一笑,觉得很滑稽,很有情调,又趿着拖鞋,在屋里毫无目的乱转几圈,实在想不出该做什么,索性又回到床上。

    床才是她最想要的位置。

    女人细心地望住睡熟的男人。

    男人昨晚熬了夜,睡相踏实得很。女人摇了几下,没摇醒,女人的情趣上来了。女人的情趣老是来得很怪,也很突然,连她自己都把不准脉,一来便不由自主,便不可遏止。果然,女人伸出舌头,在男人裸露的身子上舔起来。女人舔得很艺术,很见功底,男人很快开始抽搐。女人的牙轻轻咬住男人乳头,手指在男人裸体上微妙地划动,仿佛一叶桨,在水面上打着滑儿,时快时慢,撩拨得水面哗哗作响,几个涟漪后,停在了想停的地方。男人条件反射似的抽搐着,眼还闭着,人却翻身压住了女人,屋子里很快响起兴奋的呻吟滚滚热浪立时腾起来,放肆地飘在四合院上空,河阳城立马多出一股粉红味。

    包工头子车光辉这天早上起得晚了一点。昨晚他没回家,睡在了小洋楼。

    小洋楼位于河阳城东北角,这儿原来是一片阔大的核桃园,归林业局管辖。几年前林业局将核桃园开发成简易茶园,供河阳人休闲避暑。车光辉看中这个地方,费了不少心思,才将核桃园买下来,开发成花园住宅小区,给河阳城又增添了一道景色。三层高的小洋楼掩映在翠绿的核桃树下,车光辉又在核桃树间点缀不少楼亭、鱼池,还有曲曲弯弯的碎石小径,使小区环境平添了几多浪漫。小洋楼卖得不错,买主大多是来河阳办厂的外地人,当然也有河阳城里的暴发户。

    车光辉拥有的这栋,原本卖给了腐竹厂老板杨东升。杨东升建义乌商贸城亏了血本,为偿还银行贷款,将房子又转卖给他。车光辉没再出售,把它留作交友会客寻开心的地方。

    包工头子车光辉本质上并不像个商人,倒像个浪迹天涯的艺术家。他善于赚钱,更善于大把大把花钱。他有一个梦,就是有一天厌倦了赚钱的生活,会有一个女人陪着他去浪迹天涯,这个女人不一定年轻,也不一定漂亮,但一定是个诗情画意的女人。他想他会爱上这个女人。

    车光辉爱过不少女人,但每次都不够彻底。这不怪他,人在没钱的时候谈爱是一种奢望,即或碰到了,也未必有信心能把它抓牢。人在钱多的时候谈爱会显得矫情,钱的颜色能改变许多事物,包括爱情。车光辉四十多岁,抛去幼年童年,生命的黄金时间几乎分别处在这两种状态里,这就使得他的爱老处在半虚空状态,没法落实,也就没法放放心心去爱女人,至于有没有女人真正爱他,他想过,却没有答案。因此车光辉想,他打算放弃赚钱生涯的那一天,也许是他寻找真爱的那一天。

    眼下显然不是时候,河建集团这些年发展迅猛,已成为河阳建筑业龙头老大,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他都不能丢下不管。再说了,真爱是可遇不可求的,好女人的确很多,但真正属于你的那一个,却要等上帝牵线搭桥排除万难在一个合适的机会给你送来。上帝是很公平的,它给了你赚钱的机会,难保不在别的方面难为你,啥都让你占全了,别人还活不活?

    车光辉不急,他老取笑自己,一条腿不小心踩错了道,误踏到钱上,另一条说啥也得留神,不能再踩在陷阱上。对于一个有着巨额财产的男人来说,每一个女人都可能是陷阱。

    昨晚他在小洋楼招待河阳文学界的一帮朋友。车光辉跟这帮文人很合得来,一有空就拉他们喝酒聊天。

    要说河阳城这帮文人,个个都是嘴上带刀的角儿,编排起事儿来,真是白刀子说话,红刀子唱歌。河阳城不少有分量的主儿,稀里糊涂就栽在了他们嘴皮子下。这帮家伙喝起酒来,真称得上是口无遮拦,心无玄机,海阔天空激扬文字,把个河阳城翻来覆去,血淋淋当了下酒菜。还好,他们对车光辉,算得上嘴下留情,除了爱蹭点拿点,还是很够朋友的。

    车光辉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曾祖父曾是河阳名气最大的地主,据说拥有良田千亩,牛马百匹,车家大坝几百户人家都是他的佃农。这可以从车家大坝田地名称上得到印证。比如车家大坝最肥硕的那块地叫车家大地,西头那块种苞谷的地叫车家阴洼,被车光辉修为学校的那块地叫车家涝池。曾祖父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但纳了四房妾,遗憾的是只生下祖父一个儿子。他的祖父是个性情中人,对女人的兴趣远远大过对田地的兴趣。祖父一生爱女人无数,但只娶了祖母一个。对此祖父这样解释,会爱的偷着爱,不会爱的守着爱。可见祖父喜欢偷别人老婆。

    祖父一生偷女人无数,每偷成一回,他便视自己偷时的心境在脚下踏出一块地来回报女人,直到他把曾祖父留下的土地全部踏光。

    祖父年老体弱时,突然吸起了鸦片,在鸦片黑腾腾的烟雾里,他慢慢死去。他死的样子车光辉见过,一脸安详,幸福无比。

    车光辉的父亲是一个老实本分而又几近猥琐的男人。生下来就目光凝重,表情痛苦,仿佛极不情愿来到这个世上。他寡言少语,很难与人为友。闷闷的心里终日只想着一件事,怎么把祖父踢扫掉的家业再挣回来。为此他起早贪黑,没睡过囫囵觉,连件囫囵衣裳也舍不得穿,寒冬腊月宁可让耳朵冻得流脓,也舍不得把箱底的狗皮帽子拿出来戴。纵是这样,父亲也没能实现他的心愿。土改时他手上的家业被一扫而光,父亲变成了穷光蛋。这还不算,一九七六年后,父亲被揪了出来,大队书记庄向阳是庄福的后人,他给父亲糊了一个纸帽子,尖尖的像个喇叭。父亲整天顶着个喇叭给车家大坝扫了将近十年的巷道。每次批斗会上,父亲都被细细的麻绳反剪住胳膊,脖子里挂个纸牌,让人揪到台上认罪。母亲是一个胆小的女人,尽管也出身于地主家庭,但毕竟是小地主家,不能跟车家相提并论。陪着父亲挨了几次斗后,她不堪羞辱,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悬梁自尽。

    那时车光辉不在车家大坝,他被庄向阳派到副业队上干活。副业队在白银、柳园一带干建筑。车光辉因是地主的儿子,副业队的脏活苦活全归他干,尤其是拆那些钢筋水泥垒成的房子。车光辉整天抡着二十斤重的铁锤,胳膊肿了,虎口裂了,照样还得抡下去。副业队长是管家刘二的后人,对他十分刻薄,甚至没让他参加母亲的葬礼。

    车光辉正是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学会了泥瓦匠,砌砖放线,样样俱会,而且无师自通看懂了图纸,不久便在副业队有了名气。白银、柳园一带的城里人看他心灵手巧,做出的活儿与别人不一般,暗地里送他一个外号——车灰匠。

    重振车家雄风的大业终于没能实现,父亲在“文革”结束的头一年含恨死去。死时面如黄纸,枯干如柴,完全没有祖父那种从容。车光辉失去祖业,又无法在仇恨的目光里苟且偷生,只能凭泥瓦匠的手艺,当起了灰灰匠。

    没承想他此生能在河阳城成就一番大业,想起往事,车光辉不但不恨那段岁月,反倒觉得上苍暗中护着他,让他经历那番磨难。每每想及此段苦难,他就拿梁晓声、叶辛那些知青作家聊以自慰,说,如果没有“文革”哪能有梁晓声、叶辛们的今天。

    在对待女人和金钱的态度上,车光辉更多地承袭了祖父的个性,跟祖父有很大相同。钱财方面,车光辉一直信奉钱是大家挣的,也是大家花的,能挣敢花,才是男人本色。河建之所以发展迅猛,无非是在挣钱与花钱上处理得当。还有,车光辉从不拖欠工人一分钱,工人挣的是血汗钱,尤其乡下来的民工,挣钱容易吗!车光辉当了几年的包工头,从没拖过谁欠过谁,正因如此,他的信誉才在河阳城数十位包工头中最好。

    女人方面,车光辉却有点讲究。

    这天早上,车光辉刚起床,手机响了。电话是人大一位副主任打来的,用婉转的口气,告诫他做某些事时要冷静一点。车光辉知道副主任在指什么,非常客气地说:“一定,一定。”刚挂断,一位副市长的电话又打了进来,口气依旧温和,说的还是同样的话,同样的事。车光辉笑笑,跟副市长做了保证。本想收拾利落出门,可电话一个连着一个,缠住了他,都是冲四合院打来的。

    上午有个会,河阳唯一的文学刊物河阳文学今天迎来创刊十五周年纪念日,文联和作协在宾馆召开座谈会。作为该杂志最大的赞助商,车光辉要在会上发表讲话,还要以省作协副主席、河阳文学名誉主编的身份,给市里几个创作小有成绩的文学青年颁奖。

    车光辉年轻时候喜欢过文学,梦想有一天能成为作家,可惜这梦没能实现。

    此时已近九点,车光辉被电话困住的同刻,那座孤零零的四合院里,河阳场城最有名的作家叶开刚刚睁开眼睛。他当然知道今天文联开会,请柬十天前就有人专程送过来。但他决然不会出席这样一个毫无意义的会议,他宁肯搂着大丫继续睡下去,也不愿去跟一帮酸臭文人开什么鸟会。他自然清楚自己的缺席将使文联精心准备了半年的会议黯然失色,可这不关他的事,因为他既不是文联的什么会员也绝非河阳文学的作者。他是叶开,一个自信能在本世纪最末一年创作出惊世之作的天才。

    “嗨,告诉你件事儿,建筑公司又来拆房了。”看到叶开睁开眼睛,黄大丫说。

    叶开伸个懒腰,穿衣下床,打算洗脸。听了大丫的话,一点不感吃惊,反说:“拆吧,索性把河阳城全拆光才叫过瘾。”

    院外,推土机不知啥时已熄火,民工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抽着旱烟,眉飞色舞地说着这家人的长短。

    “拆了七回了,人家压根都不理,吓唬个球!现如今,朝里有人路子宽,闲淡!”

    “有个球!不就一个看监狱的吗,有啥了不起?”

    “听听,这叫人话吗,看监狱的咋了?现今当官的,哪个的娃子是好货,还不是轮着往班房子里进吗,谁个敢惹看监狱的”

    “就是,当官的一个个人五人六,娃子们可尽是垫脸货。”

    越是老百姓,嘴上越没把门的。越是这些看似过得不如意的人,说起这种恶话来,越歹毒。

    就在这时,一个女人蹬着自行车,远远地朝这个方向骑来。及至跟前,民工们认出是傻婆娘邸玉兰,便齐着嗓子喊:“喂,傻玉兰,过来唱两段儿。”

    其实用不着喊,邸玉兰正是冲这儿来的,她跳下车子,朝民工们傻傻地笑笑,动作麻利地支好自行车,在后架上摆放好录音机,冲民工们行个礼,就在录音机的伴奏声中跳起了舞。

    立时,街道上的出租车停下来,来来往往的人一窝蜂地拥过来,把邸玉兰严严实实围在了中间。

    11

    河阳城有四大名人,傻婆娘邸玉兰,丐帮头子丁万寿,瞎子大仙“神娃娃”还有

    这邸玉兰原本不傻,据说年轻时人长得很标致,在居委会里当干部,后来不知咋的就给傻了。一傻竟傻出了大名,居然坐上了河阳四大名人的头把交椅。

    邸玉兰有三大爱好:拦车,上访,堵街。

    先说拦车。都说河阳城的官员有三怕:一怕百姓乱上访,二怕拦车给开会,三怕子女变成大烟鬼。这二怕就是怕邸玉兰。官员们坐车在河阳城视察工作,冷不丁就让邸玉兰给拦住。邸玉兰拦车,往往出其不意,拦其不备,而且专门在人多时拦。这种场面,哪个官员不怕?围观的老百姓一起哄,邸玉兰越发起劲,还会掏出两条红绸带,边跳边唱。

    邸玉兰拦车既狠又准,官员们最好不要落下啥把柄,一旦把柄落到邸玉兰手里,不出三天,非把你的小车拦大街上,当众给你开一次会。可官员们能不落把柄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

    再说上访,河阳城这些年上访成风,但凡重大的上访,必有邸玉兰参加。为啥?邸玉兰是名人,号召力强,可以一呼百应。邸玉兰往前一站,后边呼啦啦一帮子人,那阵势,不由你不怕。

    堵街是邸玉兰的即兴表演,只要闻知河阳城哪儿出了事,邸玉兰必在第一时间赶到,然后放开自带的录音机,连跳带唱,不过五分钟,那儿的交通准给堵死。河阳的交警也怪,一听是邸玉兰堵街,全都绕道去了别处,任由一条街长时间的堵上。为啥?惹不起。

    今儿个邸玉兰演的是堵街。见周围堵了不少人,邸玉兰放开嗓子唱上了:

    我是河阳的小广播

    河阳的事情我来说

    旧城改造到处拆

    半拉子工程四处搁

    老百姓住的像狗窝

    贪官洋楼里养的小老婆

    拆了东西拆南北

    到处拆成个大豁落

    车光辉踩着点儿来到会场。

    主席台正中,坐着应邀参加会议的副市长。副市长姓刘,很年轻,是从省里下来的,到河阳不久,分管文卫,偶尔也受市长之命,处理一些别人不便于处理的棘手事。车光辉讲话当中,就见他不时地接着电话,脸色赤一阵白一阵,看上去很焦躁。车光辉讲到中间,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副市长,正赶上副市长给他递眼神,意思是让他长话短说,他可能有急事要处理。

    车光辉没理副市长,继续他的演讲,他的讲话深入浅出,切中时弊,讲到了文人们的心坎上。多年的友好关系,使文人们越来越尊敬或爱戴这位曾经的文学爱好者。讲话停顿处,掌声如潮。

    副市长坐不住了,跟主持人私语几句,提前离开了会场。

    车光辉心里隐隐一笑,他的讲话越发精彩起来。

    果然,话刚讲完,手机振动起来,车光辉一看正是刘副市长打来的,他离开主席台,在会场一角接通电话,刘副市长在电话里高声叫:“快把你的人撤走,整个西街堵了。”

    车光辉没回话,合上手机,走进了会场。

    会议刚刚开完,车光辉就听到消息,说邸玉兰大闹副市长,把刘副市长的脖子都抓破了,还在小喇叭里公开了刘副市长的桃色新闻,说他一到河阳,就把河阳的人尖子剧团的台柱子任彩霞搞到了手,气得刘副市长当下就责令交通警,将邸玉兰依法管制了起来。

    车光辉这才打开手机,拨了一个号,告诉他们可以撤了。

    中午的饭车光辉没跟与会者一起吃,这让文联主席很不安,说桌子都安排好了,省上来的几位作家非要跟他一道吃顿饭,还想让他讲讲自己的经历,好给他们的创作提供丰富素材。车光辉笑着说,不会又要写报告文学吧?文联主席拍着胸脯说,这次绝对不,他们是诚心诚意跟你交朋友的,这几个人名气大得很,若不是你的面子,他们都不肯赏光。

    “比叶开的名气还大?”车光辉突然问。

    文联主席结巴了几下,脸色涨红,光光的额头上竟冒起了虚汗。车光辉说:“回头你跟叶开带个话,他的架子也太大了,要摆谱上别处摆去,河阳城不吃他这套。”文联主席一连几个是,正想借机说说叶开的坏话,车光辉的车子已到了。

    车子径直开到了河阳宾馆,市长夏鸿远在等他。

    刚见面,夏鸿远便问:“怎么回事老车,不是说好那房子先不拆的吗,咋又添起乱来。”

    车光辉笑说:“不好意思,我手下搞错了,本来拆的是另一家,谁知他们跑到了老叶家。”

    夏鸿远拍拍他的肩:“老叶一上午托人给我打了不下十个电话,你猜他搬了谁,省厅的老谢,这家伙,做事没个边。”

    “真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车光辉避开夏鸿远的目光,有点过意不去地说。

    “没事,”夏鸿远倒是大度“都怪刘振先,没事他瞎凑哪门子热闹。”

    刘振先就是刘副市长,车光辉并不清楚,刘振先正是接到夏鸿远电话才赶去的。

    说着话两人到餐厅,夏鸿远告诉车光辉,省建设厅的汪副厅长来了,点名要见他。

    车光辉说:“那敢情好,正好跟他说说评奖的事,今年的鲁班奖说啥也得拿下。”

    “不急,先联络联络感情,评奖的事以后说。”

    隔壁包房,河化集团的老总陈天彪也在陪一桌客人。客人是省经贸厅的,专门为河化上市的事而来。河化上市折腾了好几年,真可谓一步三坎,折腾得大家都没了激情,问题还是一大堆。陈天彪甚是焦虑,河化上市是一个大概念,按市长夏鸿远的说法,它不仅关系到河化的存亡,更重要的,是河阳能不能打出一个上市公司,这关系到河阳的形象,影响着河阳的未来。

    陈天彪越来越有一种让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饭菜很讲究,是市里一帮人提前商议着定的。这些年吃饭越来越成为一道难题,如何能让客人吃得舒服,吃出本地特色,吃出宾主感情,吃得不显山不露水还能把事情办成,成了众生专门研究的一个课题。好在眼下是吃饭的黄金时节,河阳各种土特产一股脑儿地下来了,什么发菜、沙葱、沙米粉、冬虫草,当然少不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白牦牛肉。今天宴请的都是男宾,桌上特意添了一盆清炖牦牛鞭,色香味美的鞭汤刚一上桌,就引出一桌子的笑语,气氛一下松弛不少。

    省里来的王主任开玩笑说:“陈总,你这是让我们犯错误呀。”

    陈天彪赔着笑说:“王主任觉悟高,错误哪能轻易犯您这儿。”

    “说的也是,都让你们老总犯光了,我们想犯也挨不上。”

    “是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