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一点点的移开那些鹿角、拒马等障碍物。不过是一个时辰而已,那些防御就已经在大地上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块块平整的土地。
当时面对这种情况,这两处的守军也都想着各处派去信使,但要在数万叛军的包围之下,还要穿过两军的交战之地,把求援的信件交到汉军手中,其中的困难就不用多说。而且当时面对叛军大军的进攻,虽然各处将领都认为是无事,但又有那一人胆敢懈怠,都是弹思竭虑的要尽快的击退叛军。
美阳还好一些,有着美阳城墙的护卫,还有周围的连环营,只需要躲入城墙之内,数万大军都对此无可奈何。当时董卓却是不可学张温的样子,因为手下士卒不同而已,张温手下爱的士卒多是雒阳北军,和冀州士卒,因此可以长久防守,因为他们性格可以做到。
但董卓却又不同,董卓手下多是西凉人士还有羌兵,西凉民风彪悍,士卒悍不畏死。尚未加入军队之前,一言不和都有可能挥拳相向。更何况是在军队之中杀人无数,更是不知道增加了多少戾气。让他们龟缩营中士气立即就是大泄,而且叛军之中同样多是西凉人,对西凉人的脾性更是了解的清清楚楚,营墙之外骂声震天,军营之内的这些火爆脾气,又如何能够受的住。而且久收必失,这些营寨虽然坚固,但毕竟不如城墙,因此在下面的将领请战之后,也就顺势答应了。
求援到达的时候,正是叛军和汉军列阵交战的时候,董卓又怎么会在意这些,而且即便当时董卓愿意派出援兵,那些援兵也根本派不出去。周围有着叛军的数万大军,派出的人数多了根本就不可能出的去,少了又不济事。最后也就只能是不了了之。
不过当时美阳城中为什么没有派出援兵,却是让杨奇百思不得其解。董卓是因为要出营迎敌,所以不能派出援军还情有可原的话,那当时张温在想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但杨奇知道当时张温受到的压力最小,据杨奇所知,张温整个过程之中都是死守不出,而且三军之中又以张温手下人数最多,不仅是之前他所带来的北军和冀州兵的人数,而且在叛军进攻之时,押送粮草的部队,也大多都是进入了美阳城中。因此城中仅仅是汉军士卒就有着八万人,要想派出一军,不过是轻易之事。当时美阳为什么不派兵前去,也就不是杨奇能够揣度的。
不过最后的结果就是两天之后叛军撤军之后,杨奇领兵在后面跟着的时候,就发现之前是营寨的地方,已经是和一片废墟差不多少了。许多的尸体散布在营寨之外,营寨上的的旗帜也已经变化了,同样是汉字大旗,但主将的旗帜已经变换了。汉军主将姓张,一你吃旗帜上就是一个张字,但现在却是一个李字,杨奇不记得什么时候有换过将领,即便是美阳之中更换将领,至少也要和董卓说一声,免得误会。
但直到杨奇离开之前也未曾接到此类的消息,因此这就只有一个解释而已,那就是营寨已经被叛军所占领。
叛军在一点点的清除营寨四周的障碍之后,先是进行劝降,劝降不成,才是真正的开始了进攻。一队队的叛军如潮水的一般不停的向着营寨攻去,弓弦声,士卒的吼叫声,武器与武器的碰撞声,武器入体的割裂声各种声音在这一片土地之上响起,或许人数这里比不上美阳还有另外两处,但战场上的惨烈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队队的叛军倒在营墙之下,想对的汉军士卒也一个接一个的倒在营墙之上。
叛军犹如海潮一般连绵的不断的冲击着营寨,叛军可以休息,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从前面撤下,在军阵之中开始休息。但汉军却不能就此休息,只能是继续呆在营墙之上,在叛军不分昼夜,连绵不断的进攻之下,汉军很快就是支撑不住了。当大队的叛军进入营寨之内时,大部分汉军都已经失去了性命,偶尔保的性命之人,在叛军进入营寨之后,不是投降了叛军,就是死在叛军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