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月黑风高惊魂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白衣人缓缓举剑,欺身向前,冷冷道:‘嘿!无知小子,明年此日就是你的忌辰,看剑!’

    银芒倏吐,森森剑气,疾速无比地,向云宗文当头扫来!眼看无力招架的云宗文,就将横尸三尺霜锋之际。

    说时迟,那时快。

    蓦从斜刺里,传起一声苍老的劲喝:‘朋友剑下留人!’声到人到,一个羽衣星冠的老人,已然现身场上。

    老道人喝止了对方之后,目光触及地上尸体,不由悚然一惊,脱口道:‘南北二魔,武林七雄’

    白衣人见插手之人,竟是一个古稀老道,却是陌生不识,不由骄狂地道:‘嘿!何方泼道,胆敢干预大爷买卖,大概是活得不耐烦了吧!报上名来?’

    老道闻喝,指看地上死尸道:‘这九个人是你所伤的吗?尊驾如此心黑手辣,难道咦!是你?’

    老道说话中,突见眼前这位杀人不眨眼的魔王,竟是素熟,不由大感骇异。

    白衣人不由心情急跳,却又故作无动于色,傲然道:‘老什毛既知是我,还不跪地讨饶?’

    老道万未料到,对方在看到自己之后,依然如此的跋扈,不由气极而喝:‘你说什么?’

    ‘我说你若知机,赶快跪地讨饶,免大爷我生’

    老道涵养再高,那里还按耐得住,怒喝一声:

    ‘孽障你敢背叛师门,六亲不认,贫道今天如果不为大师兄清理门户,誓不为人!接掌!’

    掌字乍落,一股奇猛无匹的潜劲,疾逾奔马,猛若崩山,激动过去,老道这一掌挟怒而发,已聚毕生功力,直可裂石开山,动岳震地。

    白衣人双足一顿,身形奇快地,向左侧疾射而去,堪堪闪过一掌之势。

    只见他冷屑地讥刺着:

    ‘原来是一掌震五岳天痴老道,嘿嘿,大爷此时无闲再与你纠缠暂寄你头,他日再找你算帐。’

    声落人起,在老道的喝声中,几个起落,已然离开此地。

    天痴道人空自气得须发俱张,眼如愤火,却自无奈对方之何?

    云宗文闭目候死,突然逢凶化吉,危难中有人相救。

    而救自己之人,竟是三十午前,就已名噪武林,以独步的‘千斤掌’、‘霹雳拳’,震动寰宇,赢得一掌震五岳美誉的一代大侠天痴道人,那不感恩之余,而又暗自庆幸,皇天不负苦心人,竟得遇名师。

    当下上前跪倒在地道:‘小子临危,幸蒙老前辈义伸援手,云天高谊,不胜铭感之至。’

    天痴道人怒容稍息,扶起云宗文道:‘小侠何用多礼,若小侠并非深具武功之辈,何以竟冒险来此。’

    云宗文乃将自己情形简述一遍后哀求道:‘请老前辈同情小子一片苦心,收录门墙,则永生感德不忘。’

    天痴道人一听,这云宗文竟是萧剑双英之独子,而萧剑双英这对侠侣,又已失踪,不由大为怜惜,更看云宗文是个练武资质,乃慨然应允道:

    ‘好吧!贫道收你为徒,但你要吃得住苦才行,要知欲学惊人艺,是需下一番苦工夫的!’

    云宗文大喜过望,纳头便拜,连声师父叫不绝口。

    天痴老道见云宗文那等雀跃之情,心知这少年,多年来饱受着冷酷,失望等等打击,因此才会在乍遂心愿之下,大喜若狂。

    当下沉声道:‘文儿,且别欢喜,心燥是难学奇技的,现在就先将这些人埋葬,入土为安吧!’

    云宗文十几年来,第一次得到别人的同情与垂爱,内心中无限欣慰,当下忙着与老师父,将地上九个死人,一一挖坑埋葬完毕。

    老道惋然喃语道:‘唉!贫道慢来一步,致七位朋友,惨遭横死!’

    想到凶手,不由气得咬牙切齿:

    ‘好孽障,竟敢下此辣手,作了弥天大罪,可怜大师兄一片栽培苦心,竟调教出这么一个贻羞师门的歹徒。’

    云宗文见师父自言自语,好似与那金大雄甚为牵连似地,不由问道:‘师父,这九个人是谁?那金大雄难道与师父有关系?’

    天痴道人喟然道:‘文儿,我们走吧!路上为师才将今夜经过,详细的告诉你。’

    云宗文颔首听命,于是师徒二人,乃双双扑奔山下,离开这是非之地。

    路上──

    天痴道人乃将双魔七雄这场杀劫,向云宗文道出。

    原来近十年来,武林中除了有一处极其隐秘的黑松林,矗立着一座神秘的庙宇,是人们视同地狱鬼域的绝魂寺,依然令人却步之外。

    黑道中,也同时出现了二个庞大的组织。

    一个是扎寨鲁东劳山的阴魔教,首领乃是千毒人魔邵横,以施毒独步武林。

    一个是盘踞赣北怀玉山的骷髅帮,帮主毒龙手樊江,以毒龙手霸道湖海。

    这二人均是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的枭獠,座下更是集地痞,流氓于一堂。

    由于这两大恶徒集团的横行不法,弄得大江南北,一片乌烟瘴气,整个武林,为之动荡不安。

    群魔跋扈过甚,乃引起了白道武林人的公愤,终于由武林五大派之首的武当派掌门人一飘真人,传下武林帖,邀集武林义军,讨伐南北二魔。

    不过数天,正道公推最负盛名的一剑二掌四鞭,等武林七大高手,然后由七大高手分南北二队,于三月前,突击劳山阴魔教及赣北骷髅帮。

    两大恶徒集团,虽然是人多势众,但到底是乌合之众,那里是时下俊彦的武林七雄之敌手。

    因此,同在一夜里,南北二大集团,齐皆瓦解,却溜走了首领邵横与樊江二魔。

    二魔多年经管之基业,毁于一旦,希望几绝,惨败之余,那不恨煞武林七雄,当然亟思报复。

    十日前──

    武林七雄分别接得南北双魔职名挑战的柬帖,约于今夜在天目山绝峰拚斗。

    武林七雄对双魔之公开挑战,大为奇怪,因为双魔之力,绝斗不过七雄,而双魔既分别投帖,何不顺机各个击破。

    偏偏要订期而战,尤其以他们素性,乃是只求目的,不择手段的卑劣之徒,更不会如此大方。

    七雄尽管心内狐疑,却不能不参与此战,因此相约赴会。

    因为七雄之首的武当掌门一飘真人,与单指定乾坤海云子,这位数十年来,望重武林的风尘异人,乃莫逆之交,乃将情形告知老友。

    海云子闻情,也知双魔约战之事,个中大有文章,不是请有援手,便是另有阴谋,只是他本身因多年退隐,不管尘务,乃只告知老友提高警觉而已。

    五日前,一掌震五岳天痴道人,偶然云游经过鄂北,乃就道访探别离多年,现遽隐于云梦大泽一间茅屋之中的大师兄海云子。

    海云子与天痴道人,艺同一师,海云子年长,入门又早,乃天痴师兄。

    师兄弟一动一静,个性不同,因此海云子是终年避隐茅芦,天痴道人却是飘泊四海,云游五岳,是以师兄弟甚少连络,每每数年难得一见。

    海云子乍见多年别离的师弟,那不大为喜慰,乃留师弟小住。

    当师兄弟谈天说地,共叙武林轶事,海云子乃吐露了双魔约战七雄之事。

    天痴道人闻言,登时雀跃三丈,认为又是一次大好良机,乃即刻辞别师兄,赶来天目山瞧热闹。

    敢情这天痴道人,乃是一个嗜武成狂之人,生平最喜观摩他人战斗,以从中采长补短,增益艺业,是以见猎心喜。

    只是──

    他慢来一步,致好戏未曾入眼,不胜惋惜,不过他却无意中救了云宗文一命。

    天痴道人说至此,不由感慨地道:‘想不到,大师兄这位宠徒,竟是个手辣心黑的暴徒。’

    云宗文忽道:‘师父,你看会不会他们都是中了金大雄的诡计呢!不然他怎会赶巧来此。’

    天痴道人恍然如有所悟,拍掌道:‘对,你这话大有可能,不然,以双魔武功,是绝不敢挑战的。’

    ‘那么,那就是说,双魔及七雄,他们均中了金大雄之奸计了。’

    天痴道人扼腕而叹:‘唉!你大师伯所传非人,出此叛徒。’

    云宗文恨恨地道:‘金大雄这万恶暴徒,我云宗文一旦艺有所成,誓必为武林,剪除这凶獠。’

    天痴道人见云宗文盛怒之下,威气毕棱,义行于色,不由暗中赞许。

    当下对他说道:‘文儿,为师毕生如同闲云野鹤,并无确定居处,我们不如就回你大师伯处,也好将你不义师兄之事,同你师伯道及,以便将其逐出门墙,免致天下武林同道误会。’

    云宗文闻言,脑海中不由浮起,一个慈容隐士,当他忽然发觉其爱徒,已然背叛他时的痛苦面容。

    于是二人乃迳向鄂中云梦大泽奔去。

    行行复行行,有事则长,无事则短,师徒二人晓行夜宿,二日后,已然进入鄂境,来到云梦大泽。

    海云子茅芦,筑居泽左一丛长可及丈的槁苇之后,一片平坦的陆地上。

    天痴道人来到泽旁,乃挟起徒弟云宗文,展起登萍踏浪的无上轻功,拨开槁苇,进入泽中小屋。

    数日前,天痴道人曾到过此地,此时乃穿门直入。

    不料──

    门启处,忽见堂上僵卧一人,发出沉重而极微弱的呻吟声,师徒二人大吃一惊,定睛一看,倒地之人,竟是此间主人,单指定乾坤海云子。

    事出意外,天痴道人连忙扶起师兄躯体,放在床上,并迅速地掏出三粒护身灵丹,塞入师兄口中。

    喂过灵丹,他更功贯双掌,扣住师兄‘志堂’,‘百汇’双穴,予以推拿。

    然而──

    他双掌甫迫出真气,流进海云子全身,不由寿眉一皱,黯然撤出。

    只听他悲怆地喊声:‘师兄醒醒,弟天痴回来了!’

    半晌──

    海云子无力地,缓缓睁开他那萎顿的双眼,一见是师弟天痴,不由面浮慰面,但却痛苦地说:

    ‘师弟小兄我已不不行了快快按住我穴穴道我、我有话话说!’

    语句断断续续,低沉无力,而又十分吃力般,好久才说下这么一段话。

    天痴道人满脸悲愤之色,急忙凝神聚气,手落如风,连拍海云子身上‘志堂’、‘幽门’、‘关元’、‘白海’、‘中庭’,五处大穴。

    然后功贯左手,贴在师兄华盖穴上,运力一迫,贯入内力。

    这一手,正是借本身真气,支撑对方一点心灵活力,使对方在游离之际,能有精神,说出最后遗言,以便活的人,为他办理善后。

    要知──

    老道长数十年性命交修,功力颇高,适才运功输力,已知师兄海云子中人毒掌,阴阳七经悉被震断,五脏离位,为时已久,虽大罗天仙临凡,华陀扁鹊重生,也将束手无策,难起沉。

    果然──

    他师兄所说,正是欲托遗言,他乃悲愤地,以自己一股内力,灌入师兄体中,俾听他遗言。

    云宗文也大感惊异,心忖:

    ‘听师父说,师伯外号单指定乾坤,身怀天罡指绝技,能十步内,震断敌人心脉,功力极高,却怎地也会受害,难道是他的徒弟所为?’

    他独自忖念之际,耳中已闻海云子的声音。

    海云子经天痴道人之助,借天痴道人真气,暂时恢复知觉。

    他苍白的面容上,极力浮出了笑容,缓缓道:‘师弟!我总算能再见到你,死也无憾了!’

    天痴道人沉声追问道:‘师兄,为何在短短的数天,你竟会变成如此,什么人来过茅芦?’

    说至此,心中猛地一动,脱口道:‘是不是你的徒弟金大雄,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情来?’

    海云子闻言,突然目露怨毒之色,问道:‘师弟,在天目山顶,你是看到我的爱徒金大雄?’

    天痴道人愤然道:‘不但见到,而且他是’

    海云子笑道:‘他杀死了双魔及七雄对不对?唉!那不是真的金大雄所为?’

    天痴不信道:‘不!绝对是他,我亲眼目睹的,那还会错。’

    海云子道:‘可怜的徒儿,蒙受不白之冤,而且──’

    天痴道长道:‘师兄你别信他所辩说,这叛徒’

    ‘师弟,雄儿早就失踪了,他,是别人冒充他貌相的。’

    天痴道人及云宗文闻言,大觉意外,道:‘什么,是别人冒充的,不!不会的,别人冒充,那会那等酷似呢?’

    海云子恨声道:‘师弟,你可曾听过武林传言,一位神秘无比,来去无踪的千面如来’

    ‘什么?千面如来,是九绝岭绝魂林中,那绝魂寺主持千面如来?’

    海云子黯然道:‘正是此人伪装,嫁祸雄儿的。’

    绝魂寺千面如来,这个武林人物,闻名丧胆,人人岌岌自危不安,深恐一旦找到自己头上的盖代魔僧,竟然出现了,而且又找到自己师兄头上,那不令天痴道人又惊又怕,既恨且怨。

    天痴道人道:‘师兄你怎么会知道,难道你是中了那千面如来的毒技,才致如此’

    海云子颔首道:‘嗯!我正是中了这魔僧,学自天山九死谷的秘传绝技,闭血断脉掌,致受此惨厄。’

    天痴道人闻言更惊──

    想到这传闻中,骇俗震世的绝技,不由使得这位,学兼各派之长,见识经验都极丰富的天痴道人,非常震惊。

    海云子喟然叹道:‘师弟,那千面如来于昨晚,进入茅芦,是时,他因以雄儿貌相出现。’

    ‘小兄已经二年未见徒弟了,不胜大喜,并将师弟你,前几日也曾来此之事,向他说出。’

    那知──

    就在小兄与他长谈离情之际,他突然出其不意,以天山派,独门绝技“闭血断脉掌”打中我心胸及背后志堂大穴。

    小兄惊极责骂,这枭魔乃现出庐山真面目,那里是小兄爱徒金大雄,竟是二十年来,无人敢惹的神秘人物千面如来。

    他在掌伤小兄之后,才说出雄儿早在三年前,就已被他带到一处隐秘的地方,永远不能复出。

    他更威胁小兄,随他前往,则他就替我解开掌伤,但小兄宁死也不能事贼,因此,这魔头乃悻悻而去。

    据他临去所言,凡中此掌者,大都子不见午,午不见子,十二时辰内,脱力而死!小兄无端罹祸,心有未甘,乃仗数十年精修真元,勉力支撑,以待亲人。

    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总算见得着师弟,希望师弟能纠集武林同道,大破绝魂寺,活捉千面如来,凌迟处死,方雪吾恨。’

    说至此,耗力过多,已汗珠沁额,状极痛苦。

    天痴道人急道:‘师兄,那千面如来何以会与你结仇?’

    海云子道:‘小兄与此魔并无瓜葛,不知他何以会找到小兄头上,大概是与雄儿有关。’

    说至此,沉重地咳嗽一声,急喘喘地道:‘师弟,绝魂寺古怪神秘无比,千万别轻身犯’

    ‘险’字未落,已觉气力不继,咽了一声,双腿一蹬,人已气绝,可怜这个多年潜隐,与人无争的风尘异人,竟惨遭此厄劫,含恨终生。

    天痴道人见几日之别,师兄竟惨遭毒手,不禁万分哀痛。

    陡然──

    他仰面一声悲啸,但听那啸声如九天鹤唳,穿云裂石,直冲霄汉,空谷回音,历久不绝。

    云宗文被震得耳中嗡嗡作响,剑眉微微一皱,旋即色然心喜,心忖:

    ‘师父内功竟是这等精绝,得此名师,来日一定可以学得一身功夫,为双亲及世叔雪恨。’

    啸声戛然而止,只见老道面凝重霜,目露杀机,恨恨地咬牙道:‘千面如来啊千面如来,贫道有生之年,誓不与你干休!’

    说着,转脸对云宗文道:‘徒儿,大师伯惨罹奇祸,此仇不能不报,目下先将大师伯安葬要紧。’

    云宗文也是悲愤万分,兀自盘算着,只要艺成出道,必先往探绝魂寺,找千面如来报仇。

    这时聆及师父之言,忙走出屋外,挖一士坑,然后与师父合力将海云子遗体埋葬,天痴道人更在墓前立下一碑为志。

    办理好海云子善后,云宗文好奇心突起,对师父问道:‘师父,这千面如来是何等人物?绝魂寺是在什么地方?何以寺名为绝魂?’

    天痴道人闻言,颓然道:

    ‘绝魂寺据闻位处皖南名胜九华山中,一处浓密的松林内。

    ‘绝魂寺地形如何,建造情形怎样,由于数十年来,无人见到,见到的无一生还,因此,无人知道那绝魂寺是何等模样。

    ‘更由于只要有人敢侵近那片密林五里方围之内,就是死数,绝难生还,大有能入难出,有死无生之概。

    ‘因此武林中视如畏途,乃以绝魂寺名之,意谓一去绝魂也,或许真正的庙名,并不是绝魂寺呢!

    ‘至于那千面如来,更是一个既恐怖而又神秘的枭魔,来去无影无形,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尤其武功绝高,且溶尽各门派奇艺,从未闻有人能敌。

    ‘更因他擅于易容伪装,是以从无人知道他真面目是何等形状。

    ‘尤其,最可怕的是,这千面如来,不知只是一个或有好几个人,竟能在一夜之间,杀死四处相距颇远的武林高手。’

    云宗文听得十分惊悸,道:‘那我们怎能替师伯报仇呢?’

    天痴道人道: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能不受挫折,不顾一切牺牲地,细心查访,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何况“暴虐必亡,邪不胜正”虽然这魔头目前得势,猖獗无状,但终究必会败亡的。’

    又道:‘为师本想在此与你师伯,共传武技于汝,但如今情势既已有所改变,不得不改初衷。

    ‘从今天起,六个月内,为师先传你本门武功,然后由你自修自练,为师才外出访查仇踪。’

    说至此,猛然心中一动,乃走入师兄卧房中,一阵细查,找出一本小册子,重又出来对云宗文道:

    ‘为师找得你师伯,生平最得意的武功天罡指,加以为师仗以成名的千斤掌,这两样武功,一并传授给你。’

    云宗文感激地跪下道:‘徒儿驽才,得蒙师父玉成,有生之年,皆感恩载德。’

    天痴道人正色道:

    ‘徒儿别孩子气,只要你知道,学武之事,小者在防身固体,大者乃为仗义施仁,除暴安良,为千万人造福,至盼能屏除什念,痛下苦功,以期来日出人头地。’

    云宗文肃然道:‘弟子谨遵师命!’

    天痴道人道:‘为师的千斤掌与你师伯的天罡指,除了技巧之外,最主要的,乃是修练而得的内功。

    ‘你虽然学过武,但内劲犹甚不足,练此二种绝技,甚难收效。

    ‘今为师就索性成全成全你,以三成内力助你速成,至于内功修为,除了循序渐进,不能躐等,需日积月累之外,只要得遇奇缘,也可能立即伐毛洗髓,脱胎换骨,成为深厚内劲的高手。

    ‘观你貌相,大贵大福,或许将来会碰上奇缘,平空增强内力也说不定。

    ‘来吧!双手平举伸出。’

    云宗文如言伸出双掌。

    天痴道人命其坐下,然后也伸出双掌,贴住徒弟双手,才道:‘你尽管吸气就是!’兀自长吸口气,将三成内劲,借血道循环之势,传入对方。

    二人四掌紧紧互抵,各自吸气凝神,云宗文陡觉二股热流,流经奇经八脉,穿九宫雷府,十二重楼,运转一大周天。

    起初,他觉得奇热难熬,但渐渐地,越来越觉周身经飘飘,非常舒服。

    约莫盏茶工夫过去,天痴道人双掌一收放道:‘好了,徒儿你已有几成内劲,今后学起天罡指及千斤掌来,就可事半功倍了。’

    自此以后──

    云宗文每日朝夕,均出在屋外,面对着茫茫月水,打坐练气,扎下入门根基。

    三个月后,天痴道人才将天罡指及千斤掌的练法诀窍传授给他,并将独步武林的十八招霹雳拳法,也倾囊相传。

    云宗文多年来受人岐视、冷落,早已养成了坚忍不拔,克苦耐劳的习性,再加上他立志学艺复仇,以求出人头地。

    因此──

    几个月来,他特别用功,丝毫不敢放松,更因他天资颖悟,又是名师调教,是以进境迅速,日就月将,不到三月,已然粗具基础。

    天痴道人见徒儿虚心力学,不由大为嘉许,更加谆谆诱导。

    光阴似箭,转瞬间,半年之期已到。

    这一天,天痴道人,预先写好一封信,然后传来徒弟云宗文道:‘文儿,六个月来,你已全得本门武功,进境之速,大出为师料想之外!

    ‘如今为师想外出访查仇人,只留你在此,希望你锲而不舍,继续锻炼,一年之后,必有小成,那时就可外出行道了。’

    ‘师父,你何时会回来?’

    天痴道人闻言,黯然道:‘仇人行踪诡秘,功力超凡,为师此去是祸是福,犹在未知之数。

    ‘不过──

    ‘短则一月,长则一年,为师必会回来看你,万一,一年之后,为师未能回来,那你就将这封信拿着,到嵩山少室峰后,求见一位叫鸿博居士的老人,将此信交给他,并听他指示,绝不可独自主张,擅闯绝魂寺。’

    说着,将信交给徒弟。

    云宗文道:‘师父,少室峰乃少林派重地,弟子’

    ‘不是的,少室峰后隐秘之处才是鸿博老人居处,并非前山的少林寺也。’

    于是──

    师徒俩乃相互道别,天痴道人独自外出去了。

    云宗文自师父离开茅芦以后,单身住在云梦大泽之中,这座秘隐之处,他痛下苦心,在茅芦中埋头苦练。

    虽然,他身侧已没有师父督促,但却能自行约束,绝不偷懒,因此,武功日有进境,师门的天罡指与千斤掌,已具几分火候。

    不过,当他练武既罢,闲着的时候,无不想念起外出的师父。

    然而──

    一月过去,师父行踪杳渺,不见回来。

    二月、三月过去,劫仍然人影毫无,他心中开始烦燥与担心,师父可能已经遇到麻烦事了。

    恍然──

    自师父离开迄今,已经半载有余,可是让他朝夕望穿双眼,也不见师父回来。

    这时──

    他开始由担心而连想到,或许师父已经去到绝魂寺,而结果也与其他侵入绝魂寺的人一样,有去无回。

    想到此,他几乎按纳不住,内心中那股愤怒与复仇的火焰,恨不得即刻东去皖南,只是,师父临行前的嘱咐,一年未到,不能擅自离开茅芦他去。

    何况,以师父那等武功,若还不及敌人,则自己这微末的艺业,那能去得,于是,在企盼中,他更加紧锻炼,他盼望师父的回来,也盼望日子的赶快飞逝。

    有事则长,无事则短,不觉已是一年期满,而天痴道人都仍旧未兄回来。

    云宗文在焦虑之中,忽然想到难道师父早就决定不回来,只是为了安慰自己,才那么说的。

    否则,他又何必留下这么一封信,他也曾想到,何不将信拆开,看看师父到底安排着什么事情。

    可是,因师父临行,曾叮嘱此信要送到嵩山少室峰,给一位客隐异人阁览,自己并需听那异人之命做事。

    因此,他不取擅自拆信,心忖:‘信中写些什么,只需到少室峰鸿博居士处,就可以明白了。’

    当下拾掇定当,关好茅芦门户,乃离开云梦大泽,迳奔豫省嵩山,一路上经过不少纸醉金迷般的大城镇,也经过不少景色幽美的名胜地区。

    但一则他心悬师父安危,急欲看到少室峰,再则他多年来受尽冷落,已厌恶了繁杂的情景,是以视若无睹地,笔直前行,毫不因外来情景而稍搁行程。

    晓行夜宿,行色匆匆,难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尤其因他长得英挺俊逸,暗中赢得不少年轻女郎的醉心思慕。

    这天下午,他已来到豫省名胜嵩山。

    中岳嵩山,为五国五大名山之一,山势之险峻雄伟,峰壑之灵奇,冠盖宇内。

    尤以数百年来,领袖武林,执武林牛耳的少林派,正建基于少室峰,是以山随教贵,嵩山之名,更是传扬遐迩,四海同仰。

    鸿博居士,隐身少室峰后山,卧榻之傍,愿令人鼾睡,足见这位鸿博居士,若非与少林大有渊源,则是大有来历之人了。

    云宗文此刻已一身武功,因此,虽然出险岭高,却已难不倒他。

    他不敢从前峰登山,因为恐怕因此招致少林派之误会,乃隐蔽地,按师父所示,攀登后山。

    就在夕阳无限好的黄昏前,云宗文已登上一处绝峰,眼前呈现着一块数亩方圆的平坦草原。

    草原上绿草如茵,红白山花,竞放芬芳,竟是一处山色优美的人间仙境。

    草原左侧,依山建造一栋茅屋,背后山腰,有着数处瀑布,匹练也似地,直往一处绝涧飞泻。

    加上夕阳将落,艳霞布满西天边际,越发显得秀丽绝俗,令人心醉,尽涤俗虑。

    云宗文不由暗赞:‘好个美丽的佳境,隐居此处的人,必更为不俗了!’

    就在他略微伫足,览赏眼前山景之际,茅屋中已传来一阵苍老的话声:‘何方朋友,光临寒茅,有何贵事!’

    云宗文闻声,方自一动,谁知眼前已经站立着一个鹤发道颜,貌相高古,仙风道骨的老人。

    老人手执羽扇,身穿灰色儒服,虽然须发皤然,看上去再少也有古稀以上年纪,但神情矍铄,竟毫无老迈龙钟之态,尤其一双善目,开阖之间,精光熠熠。

    云宗文见老人声到人现,落地无声,而且不知用何身法,自己竟无所觉,心中不由暗佩:‘这老人好惊人的武功!’

    连忙肃容恭礼道:‘老伯可是此间主人鸿博居士?’

    鸿博居士道:‘老朽正是居中奇,小友是谁?光莅蜗居,不知有何指教。’

    云宗文一听,鸿博居士名叫居中奇,不禁暗道:‘这人好古怪的名字,到底是风尘奇人。’

    口内却忙答道:‘晚辈云宗文,奉家师之命,专诚谒见老伯。’

    说着,拿出信递送过去。

    鸿博居士秘隐此间多年,平常绝少朋友到来,其实,他生平也是绝少朋友。

    闻言不由诧问道:‘慢着,小友导师法讳如何称呼,何以认得小老儿?’

    云宗文道:‘晚辈业师是天痴道人。’

    鸿博居士啊了一击道:‘噢!原来是那牛鼻子,走,我们进入屋中再谈吧!’

    说着──

    带看云宗文进入茅屋之内。

    老人命云宗文落坐之后,才自拆开至友天痴道人所寄的信。

    那知──

    他阅完此信,登时惊呼一声,霍然站立。

    ‘糟!他竟敢单身犯险,进入绝魂寺?’

    云宗文早就知道,师父之外出,乃为探查绝魂寺贼徒,以替大师伯报仇,是以并不觉得意外。

    只是,他却奇怪,这鸿博居士,怎地在知道师父往绝魂寺时,竟是如此惊急,且隐露怯意。

    他疑惑地道:‘家师因大师伯之惨遭毒手,乃想为师伯报仇!’

    鸿博居士颓然坐落道:‘你师父外出多久了!’

    云宗文道:‘整整一年了!’

    鸿博居士喟然长叹。

    ‘唉!这牛鼻子凡事心细,稳扎稳打,怎地此次竟如此粗莽!’

    说着又转脸仔细地,打量了云宗文,然后喃喃自语道:‘虎父无犬子,果然是千载难求的奇才。’

    云宗文见鸿博居士,突然注视着自己,一时被看得不好意思,讷讷道:‘老伯,家师信上所写何事。’

    鸿博居士道:‘令师要你随我练武,不可擅探绝魂寺!’

    云宗文道:‘老伯可否将信,赐晚辈一睹!’

    鸿博居士乃将信递给他看,云宗文一看,信上大意,竟是师父已抱破釜沉舟之心,此去不杀仇人,誓不生回。

    云宗文暗道:‘不好!师父一去未返,必然如他信中所说,已遭不测了,否则那会不回!’

    想到师恩崇高,师父更是十多年来,第一个对他怜悯与爱护之人,想到父母之仇,师父师伯之恨,不由油生雪耻复仇之怒焰。

    只见他钢牙一挫,恨声道:‘家师既去绝魂寺,必然凶多吉少,晚辈就此告辞!’

    鸿博居士讶然道:‘你要到那里去?’

    云宗文道:‘晚辈要上九华山绝魂寺,替师父及双亲报仇。’

    鸿博居士道:

    ‘绝魂寺威震武林,二十余年来,武人视若鬼域,不敢冒险,你这一去,岂非羊入虎口,徙自送死而已。’

    云宗文目露坚定之色,断然道:

    ‘戴天大仇,岂能不报,此去就是赴汤蹈火,晚辈也毫不在意,誓必除贼雪恨,且就此别!’

    鸿博居士见这少年,眼中露出坚毅之色,知道无法挽留,再则他阅人至多,生平涉猎医、相、技、数,诸般学术,乃有鸿博之外号。

    因此,他已经看出这坚毅少年,来日虽然凶险极多,却是福缘热厚之人,或可逢凶化吉。

    是以不但不加阻止,反而嘉许道:

    ‘小友急愤师仇,壮志可嘉,但那绝魂寺,积数十年凶名,绝非简单易与,千面如来更是神鬼莫测,诡秘异常。

    ‘老朽希望小友,凡事小心,提高警觉,切不可暴露行踪身份,以免危险,尤应三思而行,知己知彼,才能稳居不败,求取最后胜利。’

    说着,走入房中,拿出一个小玉瓶,递给云宗文道:

    ‘这是小老儿,生平采集天下各处名山,所产灵草所练成的“百草金丹”功能医治百病,-伤除毒,兼可助长功力,你可先服下三粒。

    如今,黑夜已临,就请屈驾在此过夜,明天再走未迟。’

    云宗文想不到这鸿博居士,竟然如此垂爱,当下千恩万谢地,收下百草金丹,并留宿此地。

    这夜──

    鸿博居士更将生平一套独特武技‘万妙七打’,概传给他,还送他一柄防身宝剑,直到,深夜三更,才分别入房就寝。

    斗转星移,眨眼已是次日清晨。

    云宗文起身拾掇既毕,乃步出房门,准备向鸿博居士辞行。

    那知──

    他甫步出房外,入眼顿见厅上僵卧一人,仔细一看,竟是鸿博居士。

    云宗文大吃一惊,扑身过去,但见鸿博居士面露恐怖与惊悸之色,已经气若游丝,绝难再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