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独建奇功平倭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这么说他们的刀法好像是没下盘!”

    “可不么,飘的很,一个扫堂腿就全趴下啦!”

    “这么说西洋海盗不可怕喽?”

    “不可怕?那他们是倒霉,遇上了我,不然在大海、大洋中,全是他们的天下!”

    “这话怎么讲?”

    “他们船坚、炮利!”

    “船坚?怎么坚法?”

    “他们的船整个全是铁壳的!”

    “铁能在海里漂起来?”

    “可不么!不但铁壳船能漂,而且速度比我们的船快三四倍!”

    “啊?没帆还会快得了?”

    “快!快得很哪!”

    “那没帆他们怎么在大海中行船?而且还那么快?”

    “他们不用帆,用拨水轮!”

    “拨水轮?啥样子,装在哪儿?”

    “等下老前辈到晚辈的船上一看便知!”

    “啊你坐来的不也是木船么?”

    “自从晚辈俘获了头一艘西洋海盗船之后,我也想仿造,可是铁壳子没法子弄到,于是把原有的木船加以改良,不但有帆,也装了拨水轮,另外还照洋船加了方向舵呢!”

    “好!这我可得见识见识。刚才你说打从俘了头一艘就改良了木船,这么说来你俘西洋海盗船,不止一艘喽?”

    “小子前后一共俘了八条海盗船,各国都有,不过船的构造大致都相同!”

    “你俘了那么多西洋海盗船,怎么处理的?”

    “我把我的哥们兄弟跟洋海盗混合编队,我把几个得力的助手,编为每船的舵把子,叫以前西洋海盗头子做副手!仍然吃水面饭,不过我不准打劫过往客商,专劫海盗船,尤其是倭奴国的船,一艘也没放过!”

    “噢!怪不得人家称你为盗中盗,原来你专门打劫海盗哇!”

    “可不是么!这些海盗恨透了我,有几次联合起来想对付我,结果让我的红衣大炮全给轰碎了,喂了王八!”

    小慧在旁一听这话,乐得哈哈大笑,她这一笑,大伙也全笑了!

    老渔翁问道:“你如今到内地找寻师母及师兄姐,那这船队交给谁来经营?”

    “我的副手,二和尚王猛!”

    “怎么?出家和尚也干没本的生意呀?”

    “老前辈误会啦,他叫二和尚,可不是真和尚!”

    “这——我不懂!”

    “是这样,他是天生的秃子,大家就叫他二和尚,本来是个中国海盗头子,被我打服了,然后两人拜了把子,他推我当头,自愿当我的助手,如今除洋海盗外,其余的人全是他弄来的!”

    “那你又把船队交给他,全是他的人,靠得住么?”

    “老前辈放一百二十个心,我这结义大哥,义薄云天,极重感情,所以这么多人都乐意跟他,打从他推我当家,大伙看他面子,个个悦眼!我又收了那批洋海盗,大家投之以义,结之以情,华、洋海盗全成一家人了!”

    “好小子,你真行!”

    “老前辈夸奖!”

    “既是这样,咱们得赶紧走,别落在少林和尚的后面,让他们吃了大亏!”

    “那——就请前辈上我的坐船吧!”

    “好!——我也开开眼,看看你这改良船!”

    老少三口上了这艘大船之后,小渔舟系在了船尾,老渔翁在船上仔细看,这真是艘怪船,船长足有十丈,船宽约有两丈,船头尖而高,船尾扁平,宽约丈许!

    两舷成瓦楞状,尖底,吃水足有一丈,在水面上不足五尺,船面前方有三丈长的一片甲板,甲板的木头足有一尺厚,正中架着一门火炮!

    过了甲板是舰桥,跟小楼一样,四面镶着水晶玻璃,船板全是三寸厚的原木板,榫头镶的,严丝合缝,龙骨全是一尺四方的大楠木。

    船分三段,前中后舱,前舱在舰桥上面,中、后舱顶上也是用甲板封的,不过高出二尺,四周也是水晶玻璃,舱内光亮非常。

    三支大桅杆,高耸船上,主桅有五丈多,两只副桅也四丈有余,帆已然落下了!舰桥内,正前方有个小车轮样的东西,还正在有人操纵呢!

    轮下有只连杆,连杆是铁铸的,下面有齿轮头,是圆的,与另一个圆齿轮头相接,每丈长短,就有个新杆相接,相接处仍用齿轮相连,直到船尾,连接在一个垂直的舵上,原来这个小车轮就是方向舵,真稀奇!

    老渔翁上船前就发现了左、右船舷外方,各有两个丈许直径的大轮子,铁铸的骨架,镶三尺长、一尺宽、两寸厚的木板,每个轮子有十二片。

    现在舱内才发现,这几个是人力桨,中间有个铁轴,通到舱内,连接大小不同的齿轮十几个,最后接一个手摇柄,可供两个人同时摇,老渔翁上前试了试!

    豁!好重,他没用内力,居然没摇动!

    闻玉龙在旁看了笑道:“老前辈,船现在抛着锚,落着帆,重量不下几万斤,一个人哪能摇得动!这要起了锚,四桨同划,只要船一动,那就轻了,每个桨轮,一个人就行了!”

    说完,下令起锚!

    船上水手立即从传声筒中拉着长声道:“各——就——各——位。起——锚——喽——”

    就听船上到处锣响!

    水手们纷纷就了定位。

    老渔翁见划桨的每组居然来了四位,相对而立。

    传声筒中又传来了:“起——锚——”

    锚拉上来之后,传声筒才宣达了“起桨”的命令,这时划桨手四人同一动作,划起桨来!

    一开始,四个人好吃力,可是船一移动,桨就轻了,本来四个人做的活,现在只剩两个,划的还很轻松!

    老渔翁现在又试了试,只一只手,就划得飞快,不由暗自称奇,于是问玉龙道:“少侠,你这套玩意是怎么弄的?”

    “老前辈,晚辈全是仿照西洋盗船改装的,他们的船是铁壳的,短而高,两边只有各一组轮盘桨,我们没办法弄铁壳,只好把船舷加厚。您看,咱这船板全是三寸厚的板镶的,只为船身一泡水更重,所以我又多加了两个轮盘桨,船走八面风,所以我仍留了帆。这一来,没必要就不必用人力划桨了,真要一旦需要加速,同时使用帆、桨,可以比平常船快上三倍!”

    “那比西洋海盗船呢?”

    “多少还是慢了点,所以我正想多弄几艘西洋海盗船!”

    “他们都是哪儿来的?”

    “他们那些国家都是种花和拔牙的!”

    “这话怎么讲?”

    “种花的国家还全是种兰花的呢!”

    “有这种事?”

    “不信,您听听,他们的国家叫什么英歌兰、爱儿兰、米兰、芬兰、荷兰、南北爱耳兰哪!”

    “嘿嘿!真有趣!”

    “还有葡萄拔牙呢!”

    “怎么,吃葡萄会拔牙?”

    “不是,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好!以后叫他们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就不会拔牙啦!”

    大伙听了,哄堂大笑!

    “老前辈,他们之间的称呼也怪!”

    “怎么称呼?”

    “他们管盗船头头全叫‘开屁臀’,管那些船丁叫‘骚鸡’,那些船丁又叫小头目‘四儿’,真奇怪!”

    “咳!这是各国语言不同嘛!你同他们混了几年啦,多少也该懂点洋话啦!”

    “眼前,是可以双向沟通了,深一点的还不行!海盗里头有个地位最高的,叫‘翁’,我以为他姓翁呢,后来才知道,他这个翁,在他们那个国里,是官爵,同我国的爵爷一样大的官!”

    “他们的官还出来做海盗?”

    “他们这不叫做海盗,叫开疆拓土!”

    “嗯!我明白了,怪不得人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现在你把他们怎么处置的?”

    他们边看边聊,又回到了舰桥,在驾驶舱内,小丫头找到了一个小圆筒,两头还镶着玻璃,于是问道:“玉哥哥,这是什么宝贝?”

    “慧妹妹,这可真是宝贝,这东西叫千里眼,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小丫头听了,于是拿起来瞧,一端玻璃片大,一端玻璃片小,她先由小的一端看过去,什么也没看见,只是一片晕白!

    再由大的那端向小的看去,这回很清楚,可是眼前的景物变得好远、好远,不但远,景物全缩小啦!

    于是摇头晃脑道:“这不能叫千里眼,应该叫望远镜!”

    “为啥要叫望远镜呢?”

    “因为它把眼前的东西看远啦!”

    “傻妹妹,你拿倒啦!”

    “嘿嘿,再倒过来拿根本看不见,一片晕白!”

    “傻妹妹,这是套筒,可以伸缩,拉出来才能看得清楚,拉得越长,看得越远!”

    小慧于是拉长了套筒,这下果然看得又远又清楚,于是自己打了自己的头一巴掌,自言自语道:“真是小笨牛。”这下子可把大伙儿全逗乐了!

    小丫头道:“玉哥哥!还有么?”

    玉龙知道她的意思,忙道:“多得很,这只送给你啦!”

    “真的?”

    “玉哥哥还会骗你么?”

    小丫头跳起来,抱住玉龙的脖子,在他脸上就亲了一下子,道:“玉哥哥,你真好!”在大庭广众之下,她来了这么一手,真弄得玉龙哥面红耳赤!

    老渔翁道:“少侠,这么贵重的宝物给她,你怎么办?”

    “老前辈,您刚才没听晚辈说多得很么!”

    “这种千里眼,你真的还有?”

    “有!真的很多呀!”

    “哪弄来的?”

    “是这样的,当我俘了第一艘西洋海盗船时,发现他们船上的大小头目每人都有一个千里眼,当然全被我没收了。因为有好几个,我就拆了一个研究,原来道理十分简单,只不过两端各装了一个火镜(凸、凹透镜)而矣!于是我叫人到内陆大城,买了大批火镜,自己装了很多,分发各船,凡是操帆手、舵把子,每人都有一具!”

    大船启锚了,在黄浦江中航行,非常平稳,小丫头拿着她新得的宝贝——千里眼,到处照,一时照远,一时照近,船头、船尾,到处跑个不停,真是乐不可支。

    谁知船在江中十分平稳,可是一出黄浦江,过了浦江口进入大海之中时,这艘虽是舶舻巨舰,到了那汪洋大海之中,也只像小瓢一样,尤其海浪起伏,船摇得厉害。

    别看钓鳌叟祖孙二人,一向是吃江面饭的,可是现在还是头一回进入海洋,船摇晃得把心都悬起来了!虽然没吐,可也实在不好受,小丫头早已不跑了,趴在爷爷腿上一动不动!

    看在船上水手眼中,不觉暗笑道:“中原有名的大侠,居然抗不住海水的颠簸!”

    这时闻玉龙过来问道:“老前辈,怎么样?”

    “咳!我这是江鱼,进不了海呀!”

    “老前辈,您这是新媳妇上轿,头一回,坐上一段时间就好啦!”

    吃水面饭的,还是吃水面饭的,钓鳌叟在海上只四个时辰就适应了!可以起来到处活动了!可是,小慧终究年幼了点,整整八个时辰没起床,连吃喝全免了!

    再说,少林越空和尚所率的五百僧兵,虽说徒步,可是过江已经好几天了,他们个个武功好,腿劲强,每天最少可行二百里,船不得不加速赶,于是帆桨齐用,全速前进,日行可达五百里,真可谓快逾奔马。

    翌日,经过一昼夜的急赶,船已到了福建沿海。

    闻玉龙用千里眼一看,大惊失色!

    怎么啦?

    不得了,有大批倭寇早已登了岸,经内陆而去!

    倭寇登岸走了,他怎么知道?

    说穿了不值一文钱,无他,倭船停在岸边,还有人留守呢!

    钓鳌叟也从小慧手中要过千里眼,亲自察看,可不么,海边靠着十几条倭船,每船上还有留守的呢,依他水上的经验,倭船长五六丈,宽约两丈,三桅,每船最少可乘五六十人,十几条船,可载千人!

    倭寇早已上岸,和尚们只五百人,两对一,他们对付得了么?忙问道:“少侠,你看这该怎么办?”

    “老前辈,只管放心,咱们船上足有百人,个个全是同晚辈一样,膂力特强,使的兵刃,不是板斧,就是大铁锤,全是专克倭刀的家伙,咱们上岸,先把船上的倭寇解决了,再往内陆挺进!”

    说完,立即传令,鸣锣备战!

    就见有职司的,仍各按职守!未当值的,立即在甲板集结!豁!足有七八十人,手中提的不是板斧,就是铁锤!

    他们一闻备战,动作非常迅速,而且井然有序,足见平日训练有素,钓鳌叟看得不禁心折!

    船——加速前进,同时号角齐鸣!

    倭寇一见这条怪船,似是早有耳闻,真是猴烤火,烧了爪啦,立时慌做一团,有的跳船上岸奔逃,有的扬帆起航,乱得一塌糊涂!

    闻玉龙道:“老前辈,请你们爷俩看看咱们火炮的威力!”说完,他就到甲板炮位,举火发炮!

    就听“轰”的一声,那条大船,被震退了好几丈远,再看逃跑的倭船,有一条尾部已被击碎,没多久就沉没了!

    另有几条,加速跑了!

    弃船上岸的倭寇,满山遍野的四散奔逃,全都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真是急急如丧家之犬,茫茫如漏网之鱼!

    闻玉龙他们,除有职司的,留在船上外,还有八十多位,全上了岸,因为另有要务,对奔逃的倭寇,并没有去追,这群倭寇,总算命不该绝,放了他们一条生路!

    闻玉龙他们,上岸之后,急忙往内陆挺进,小丫头见他手中提着一个帆布包袱,问道:“玉哥哥,你手中提的是啥?”

    “我的兵刃!”

    “啥宝贵兵刃?”

    “你拿去看看!”说着就递给了她!

    小丫头接时没留意,差点掉地下,忙道:“豁!好重!”她打开一看,哇!三尺多长的小金人,她从没见过这种兵刃,忙问爷爷道:“爷爷,这是什么兵刃?”

    老渔翁看过,呦了声道:“金铛刘!少侠,令先师是用剑的,怎么传了你金铛刘?”

    “老前辈,先恩师不错,是用剑的,可是晚辈膂力过强,剑不乘手,离开恩师后,我就到兵刃店,订制了这个金铛刘!”

    “多重?”

    “八十二斤!”

    “铜刘不大,怎么会那么重?”

    “老前辈,晚辈是用了五十斤赤金加风磨铜打造的!”

    “怪不得体积不大,这么重,能用这玩意少侠必定神勇无敌!”

    “老前辈夸奖!”

    “咱们现在到哪儿去呀?”

    “翻过小山就是福建省泉州府,咱们到泉州府那儿去看看吧!”

    他们这一行人,翻过几个小山,过了几个大小村落,所经之处,均皆民生凋敝,十室九空!

    闻玉龙道:“倭寇为祸,没想到沿海黎民百姓这么凄惨,这回把倭寇除了,我得好好帮他们重建家园!”

    老渔翁笑道:“少侠想帮他们重建家园,东南沿海一带,千里方圆,几百万人口受害,那你得多少银子才救得了他们?”

    “嘻嘻,不瞒老前辈您,我说实话,这几年在南海一带专劫盗船,我那南疆岛上已是金山、银山,和数不清的珍宝了,最保守的估计,也有几千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啦!”

    “好!老朽先为灾民谢啦!”

    “老前辈,救灾民的事,还得您几位帮忙呢!”

    “好!老朽义不容辞,不过咱们还是得赶快去接济少林和尚吧!”

    行行复行行,就听山那边杀声震天,大伙忙赶上去一看——哇!干上了!

    少林五百僧兵,同一千多倭寇正捉对厮杀呢!

    他们取出千里眼一看,豁!可不得了,少林和尚倒了一地,看样子是吃了大亏!闻玉龙忙用“千里回声”的功夫发话道:“少林和尚休慌,我乃盗中盗南海一蛟龙,率领手下同钓鳌叟老前辈一同前来支援你们!”

    原来这批少林和尚还没到泉州府就遇上了倭寇,按说和尚们个个身手不弱,可是遇上了这群倭寇,可就施展不开了!

    为什么?

    少林和尚的武功专长大多是拳、脚,就是器械也不过是棍、棒、禅杖和戒刀!少林功夫有句口头禅“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少林最扎实的功夫是腿功!

    他们光腿功就包含了“踢、点、踹、扫、勾、盘、拨、打”八字诀,端的厉害无比,可是今天遇上了倭寇,每人手中全是细、长、厚背的东洋刀,锋利绝伦,他们光凭血肉之躯,哪是对手,一仗下来,伤亡过半,幸好天外飞来了救星!

    倭寇呢?他们一听“千里回声”是盗中盗所发,立时感到头皮发炸,因为他们听说过,海盗要遇上盗中盗哇,一个也别想生还!

    因为他们手中全是重家伙,非东洋倭刀所能敌,也顾不得与和尚们对阵了,立即四散奔逃!

    这——真是人的名儿,树的影儿!

    闻玉龙见倭寇四散逃走,立即带着手下追杀!这时老渔翁爷俩也没闲着,老渔翁的一只钓鱼杆,玩起来足有五丈方圆,钓钩专钩倭寇眼睛,一瞬时,就有五六十名倭寇成了独眼龙,痛得满地乱滚!

    小丫头也没闲着,双手各握一支“蝴蝶鸳鸯”短刀,把她练了十几手的真功夫全用上了!别看倭寇对付和尚,轻而易举,可是碰上了小丫头却弄了个灰头土脸,伤残累累!

    这一来,倭寇们的乐子可大啦!

    碰上老的,钓钩准钩瞎眼!

    碰上小的,肢体不全!

    碰上愣头青,更不得了,捺一金铛刘会叫人骨肉为泥!

    就是碰上一般水手,也被杀的尸横累累!

    这!他们还能抵抗么?能逃的人,四散飞奔了,而且一路上不停埋怨,怨什么?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大伙追杀了一阵,还是钓鳌叟说了:“别槌啦!”

    闻玉龙问道:“老前辈,咱们何不把他们全宰了?”

    “咳!少侠,你没听过‘草寇勿追’么!全都宰了,那也有伤天和呀!”

    这!闻玉龙才发令收兵!

    大伙全回来之后,一查点人数,闻玉龙的人,一个没损失!

    看看战果吧!现场留下的倭尸与伤重不能动的,足足五百多具!

    闻玉龙就要下令,把未死的重伤号,全都毙了!这时少林带头的越空和尚,由二名弟子架着,一瘸一拐的过来了!

    他!怎么啦?

    原来他们刚才大战倭寇时,被倭刀斩断了右大腿的大筋!所以才由弟子架着,先谢过几位大侠搭救之恩,然后请求放过受伤的俘虏!

    闻玉龙叹口气道:“咳!你们出家人让他们伤了这么多,怎么还替这些倭奴们说情?”

    “阿弥陀佛!施主刚才交锋杀人,那是不得已,如今他们已成俘虏,而且伤重如此,上天有好生之德,施主,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钓鳌叟也道:“少侠,出家人全是菩萨心肠,你就高抬贵手吧!”

    “好!看老前辈的份上,我就饶他们这次,算他们命大,以前我全都丢海里喂王八!”接着下令道“你们去,把没死的挑出来,已死的架起来,架火烧!”

    船上的水手全去工作了,这时越空和尚又对钓鳌叟打一问讯,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之后道:“老施主莫非是钓鳌老前辈?”

    “老朽正是余乐水,你这称呼老朽可不敢当!”

    “老前辈乃先师祖多年前的知交,弟子怎敢不敬!”

    “得了!大和尚,别在这鸡毛蒜皮小事上扯啦,我给你看看伤吧!”

    和尚也不再客气,由小和尚扶着躺在地上,钓鳌叟撕开了他的裤管一看!哇!大腿的筋全断了!于是,叫小和尚到附近的村子去化些开水来!

    不一会,开水化了一大盅子,老渔翁,先替他洗涤伤口,然后又从怀中摸出一个布袋,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套金针。

    就见他先把和尚的断筋接上,又取出一颗蜡封的丸药,一捏开蜡封,沁人心脾的清香,使大家的精神,为之一爽,越空大惊,问道:“老前辈手中的灵丹莫非是少林的‘大还丹’?”

    “正是少林大还丹!”

    “阿弥陀佛,老前辈,为了晚辈居然牺牲了万金难求,能起死回生的少林大还丹!”

    老渔翁一面把大还丹,一分为二,一半用水化开,洒在受损的筋上,另一半叫他服下,同时笑道:

    “我由老秃驴那儿弄来的大还丹,治了他们的小秃驴,有何不可的!”说完,又哈哈大笑!

    越空和尚服了半丸大还丹,他知道药性,忙盘膝而坐,运起少林内功,十二周天后,不但精神旺盛,而且腿筋也接好了!不过盘坐的时候,筋有点错开,成了瘸子,忙起身向老渔翁双手合十,行了大礼!

    老渔翁笑道:“你好啦,可是这群小和尚,死的死,伤的伤可怎么办?”

    “老前辈,弟子带的有一般治伤的药!”

    “咳!送佛送西天,救人需救彻,你叫他们没伤的,清查清查,已死的留着送往泉州府,叫官家给他们建塔,没死重伤的有多少,轻伤的有多少,报来!”

    越空叫没伤的小和尚,赶紧去办,不一刻回报了,已死的五十八名,重伤的三十二名,轻伤的,一百二十三名。

    老渔翁叫:“把重伤的抬过来,然后一个个的检查。”最后道“越空禅师,把你带来的伤药,先给重伤的敷上,然后化一桶开水来!”

    越空立刻叫没伤的和尚去办!

    开水来了,老渔翁又捏碎了四颗大还丹,放在水桶之中,立刻香闻遍野,精神全都大振,叫受重伤的每人喝一碗药水,然后运功调息!

    仙丹!

    就是仙丹,那么重的伤,不到一个时辰,全能走动了!此时,轻伤的也全都敷了少林自己带来的伤药!

    老渔翁道:“禅师,留部分没受伤的和尚,叫他们守着尸首,带着大家咱们去泉州府吧!”

    在行进途中,越空和尚问道:“老前辈,少林寺大还丹的药方,是否已流入社会了?”

    “谁说的?”

    “弟子乃当今少林掌门师弟,如今奉皇命支援东南沿海一带抵御倭寇,带五百名少林僧众前来冒险犯难,掌门师兄都没赐给一颗大还丹,而老前辈给我们疗伤,出手就是五粒,我想这大还丹一定是前辈自己炼的!”

    “嘿嘿!你可真会猜,简直胡说八道,你想,大还丹所需药物,乃天才地宝,你们少林寺花了几代的时间才炼了一炉,纵然方子外泄,谁又哪去找这些天才地宝啊!”“那”

    “那什么?我为啥会有五颗大还丹?”

    这问题说他心里去啦,越空没答言,默认了!

    老渔翁嘿嘿笑道:“小和尚,你知道那些大还丹际智他炼了多少颗么?”

    “弟子不知!”

    “你不知道哇?我可清楚!”

    “老前辈,多少颗?”

    “头一炉,大还丹,他炼了整整一百零八颗,除你们当时的第一代秃葫芦头,每人吃了一丸,共十八丸外,还剩了九十丸。

    另外为了联络感情,对少林以外的八大门派掌门人,每人送了一丸,丐帮一向与少林交情深厚,丐帮帮主大酒丐也获得了一丸,还剩八十一丸,我们哥四个,老秃驴每人恭送了五丸!”

    “啊”“啊什么?不该呀!告诉你小秃驴,没我们渔、樵、耕、读四位老人家,你们少林大还丹再有五百年也不用想炼成!”

    “为什么?”

    “为什么?没药方炼得成么?没天才地宝行么?”

    “您四位”

    “对喽!药方子是念书的祖传秘方!主药,成了气候的千年参王是种地的得自长白,我老人家的命根子,千年金丝血鳗也捐了。还有老樵子亲自到黄山,把那上了千年的龙柏,伐了七七四十九颗,起炉炼炭.运往嵩山,不然老秃驴使什么炼?何况老秃驴不但炼了一炉大还丹,剩的药渣子,他还炼了一炉小的呢!”

    “啊!我们少林寺还有一炉小还丹?”

    “这有啥稀奇,少林寺的仙丹岂不越多越好!”“我们寺里留那么多仙丹干什么?”

    “济世救人哪!”

    “我们这次代表寺里出征,伤亡这么多,都没救,他们还救谁?”

    “我这不是把你们伤重的全救了么?”

    “那不算!”

    “怎么不算?那是因果呀!笨葫芦头!”

    “阿弥陀佛——”

    “明白了么?”

    “弟子知过!”

    “好啦!走吧!”

    大伙去了泉州!

    一进泉州界,知府与将军得了探马报的情况,早到十里长亭恭迎!

    越空和尚忙率众超前见礼,顺带介绍了老渔翁同闻玉龙,并介绍了这次要不是几位侠士伸手,和尚们定必遭难!

    知府与将军听了,对大家感激不已!

    知府道:“各位禅师,泉州少林寺,下官已奉圣谕修建完毕,各位请到寺中去吧!”

    越空听了一愣,啊?泉州奉旨建了少林寺?

    忙问道:“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知府道:“皇上认为东南守军对付不了武功高强的倭寇,下旨前就决定让少林五百僧众长住泉州,故先令下官预先建寺!”

    “既是这样也好,不过我们与倭寇交战时,有五十八名僧众已然阵亡,尸首还留在现场,麻烦大人派车拉来,也好使他们入土为安!”

    知府忙叫差人,立即约集各镇会首,摊派车辆。速速将和尚遗体运往南少林寺!

    和尚尸体运来了,首先沐浴更衣,然后由越空和尚率领,大家一起做法事,念经生咒,最后在寺后空地建了塔林,从此,南少林在泉州扎根矣!

    越空和尚没事,天天陪老渔翁喝茶,聊天!

    这天老渔翁问道:“禅师,你的腿瘸了,今后还怎么施展少林绝艺‘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

    “老前辈,弟子也正为这件事苦恼呢!”

    他们二人的对话,被闻玉龙听到了,走过来道:“大师,皇上既然在泉州建了少林寺,无疑是叫你们替他防倭,不如放弃少林腿功,改用器械!”

    “施主说的对!少林棍、少林腿,不足以挡倭刀,今后我打算改用金刚杵,铁打的,重三十二斤,让大家练拳术、膂力!”

    从此以后,南少林以拳术见长,故如今少林武艺,有“南拳、北腿”之称!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