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八五章-婚礼前后的风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来的谊王府举办的盛大的婚礼。由于溥英在陆军服役的背景,陆军驻北京地三个军以及他在军中的一些私人好友都出席了婚礼,加上德国派遣地陆军仪仗及出席婚礼的海陆军军官。这使得整个婚礼中军人占了极大的比例。

    婚礼当天使用到的汽车就达到了七十余部,马车更是不计其数,陆军部队出动了第三军地两个标维持北京的秩序,皇家汽车从西华门驶出前往城南的谊王府接来公主,与事先在紫禁城等候的溥英碰头,夫妇向我行礼之后乘坐礼车巡游北京城,并在中午返回谊王府。参加一场西式地婚礼餐会。双方按照天主教的婚礼程序在王府中完成仪式,并接受各国宾朋的祝福。而下午则全部乘坐汽车前往紫禁城。在乾清宫一体会谈,并对各国媒体开放。随后主宾小憩后,乘坐汽车赶往谊王府,晚间按照中式婚礼的仪式再办一次。第一天的正戏才算是完成了。

    当天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是热闹非常,看热闹的人挤满了大街小巷,陆军部和顺天府联合执勤才堪堪的没闹出大动静来。而这样地热闹,还要持续三天,直到四天后的正式朝会上我让夫妇两人与朝中官员完成见面后。婚期才算是后一段落。

    而溥英夫妇更是需要在当天就赶往天津乘坐军舰前往德国,在那里,德国也需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来庆祝东西方两个伟大国家的联姻。

    随着婚礼的**渐渐衰减,各国使节也开始了返国的旅程,走的最早的是俄国人,而走的最晚的,则是英国人。

    俄国人的离开是有原因的。随着蒙古人大批的进入俄国领土,宗教狂热的他们背后似乎又有国家力量的支持,大有在俄国境内立国的趋势,而且俄国人也知道中华帝国相继派遣了蒙古出身的荣庆前往库伦,接替退休的丁汝昌担任乌里雅苏台将军并兼蒙古事务大臣,蒙古两大亲王也移至库伦治事。朝中另一个蒙古镶蓝旗进士出身的高官直隶提督锡良调任满洲总督。形成了两个蒙古出身的大员和蒙古两大亲王东西配合的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合围态势。

    所以俄国使节在抵达北京之后,就一直要求中国方面就西伯利亚的蒙古移民问题做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外交部在请求我之后,回复他们说中国绝无侵占俄罗斯领土之意,蒙古移民事宜,似是宗教事务及民间自主事务,朝廷不宜反对。并要求俄方谨慎对待移民事务,如果遵纪守法的中华帝国蒙古移民在俄罗斯境内遭到不公平待遇的话,中国不会坐视不理。这种姿态算不上太强硬,但是已经很不把俄罗斯放在眼里了。所以在得到这样的一份回复后,俄国亟需要针对目前的态势,就此问题做出一个最终决定。

    陪同俄国人返国的还有中华帝国外交部负责俄国事务的官员汪大燮,就近期出现的移民问题与俄国朝廷磋商,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任务而已,跟随他前往圣彼得堡的随行人员中,大量的总参军情司的谍报人员担负着一个特殊的任务对圣彼得堡即将出现的大事件朝廷观察。并与一些关键人物取得联系。

    俄国方面的事务随着马肯森将军的返回,朝廷和军方也终于定下了蒙古将来最终的地位决策。作为深入到最前方的观察者,马肯森建议中国方面在西伯利亚地区允许成立一个新的国家,当然这个国家必须是中华帝国的藩属国,也就是与中华帝国本体共同尊奉中华帝国皇帝为最高领袖的享有一定程度的独立自主权力的国家。具体的控制程度可以介乎于朝鲜和暹罗之间。

    这个方案首先遭到了几乎所有与会大臣的反对,在他们看来这太荒谬了,等若是允许皇帝现在辖下的子民自主成立新的国家,此例一开,后果不堪设想。我当然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但我觉得马肯森的建议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稍微提前了一些,这个步骤如果放到几十年后,将会是一个完全接受地方案。但是在现在,的确有使国内地方主义抬头的危险,所以我最终拍板定下了一个折中方案,由帝国通过特效支持地方式,支持蒙古人成为西伯利亚地区的实际控制者,以常设的蒙古事务大臣实际控制蒙古的经济和军事线,朝廷控制外交事务。而蒙古两亲王则给予开府权力,领衔处理一些普通事务。在事实上用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完成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实际控制,并为的变化做好奠基准备。

    这一方案地实行,就由首任蒙古事务大臣,新晋东阁大学士荣庆负责。但他又不实领兵权,西伯利亚周边的军事指挥权,一半由满洲总督锡良负责,一半则由总参直接指挥旧蒙古境内地各部队。总参谋部和陆军部也相应的成立了北方司,专门处理这方面的事务。

    处理好了这一头的事务。与美国地相应的交涉也在同步进行,与美国现在基本上还处在一个良性的互动进步期内,罗斯福总统的连任也让很多一直处理与美国事务的官员很高兴,所以在大白舰队与帝国皇家海军地本土和太平洋舰队互相了解实力和保持了对对方的尊敬后。中国决定派遣即将新任的内阁总理大臣的戴鸿慈出席了罗斯福总统的第三次就职典礼,而美国代表团也全体前往了上海参加了位于外滩2号,由美国建筑公司承建的上海中外俱乐部大楼的落成典礼。这部中国第一座使用电梯的高层建筑是中美友谊的象征,也是美国建筑业打开中国建筑市场地象征。

    当然,这之后。美国人正式向我发来了绝密电报,询问中德联姻是否表明了中国将在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英德两大军政集团物全面战争中坚定的站在德国这一边?美国人很明确的表明了他们的担忧,他们在电报中坦诚的表示了中国将来的立场对于美国政府将来的立场的重要性。电文中,美国明白表示希望中国审慎的考虑自己的立场,并希望中美双方立即建立互信机制,确保对方将第一时间知晓彼此的战争立场。

    其实从中国的角度而言,这两个远离未来主要战场的大国,都希望战争的火焰不要燃烧到本方现有的地盘上来,而双方不管哪一个国家首先加入战团,势必也将不得不考虑另一个国家可能会做出的反应。因为战争是一个有风险的东西,谁也不希望在另一个追赶者没有损失一点实力之前,就贸贸然的把自己的实力投入到前途未卜的战争中去。

    就此问题给美国的答复当然是肯定的,双方经过往来电报议定从1910年开始的一零年代里,每年都要举行两次最高军事指挥单位的互相访问和沟通会议,上半年在美国,而下半年在中国。每两年双方元首互访一次,每一个行程就是罗斯福总统在1903年的访华。

    俄国和美国的事务其实都算不上太复杂。最复杂的就要算是英国,在北京其间,英国陆续的向中国提出了数十个敏感问题要求中国给予确认,这一大摞子的问题每一个都要仔细的推敲而无法草草回答,所以英国的使节们几乎在外交部开了一个独立的办公室,双方的磋商一轮接一轮,几乎没有停止的时刻。

    我知道,这也许是英国在试图抓住最后一个与中国缔结盟约的机会了。如果错过,中国必然将被列入到德国的朋友一列,而英国也将开始他们痛苦的抉择增强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军力,亚洲的第二战场必然要列入英国的作战计划。

    英国的问题林林总总,涵盖军事,政治,经济甚至包括对于中国来说还很小的殖民地事务。他们担忧的地方是很多的,包括中国是否要将中南半岛纳入版图,中国是否有意在东南亚太平洋地区做出支持德国的军事行动,中英双方是否可以忘却过去的不愉快,重新回到1890年代的蜜月状态,在北方中国是否有意与俄罗斯进行下一场大规模边境战争,中国对于中亚问题是否有自己的见解等等。而英国几乎也提出了同样多的合作方案,包括在中东问题上的合作,在东南亚,中南半岛问题上的合作。在北方与俄罗斯关系上的双边合作等等。

    这些都是不容易回答的问题。英国似乎什么都想知道,但又什么都没有把握,在长达数月的非正式磋商中,将磋商的范围定的如此之大在外交史上实属罕见,除了一边倒的强国与殖民地的谈判,似乎还没有任何双边实力接近对等的两国把谈判的领域扩张到如此之大。即便是军政同盟的国家诸如德国与奥匈帝国,英国与法国也不可能完全去探知另一国的所有政策动向。

    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似乎已经失去了镇定的本能,他们似乎已经想发动全面战争了,只是他们还有着相当多的担忧,他们担忧亚洲利益是否会遭受到中国的攻击,帝国赖以生存的海外运输线已经有相当部分受到德国人的威胁,如果海陆同时面对中国和德国的攻击,大英帝国仅靠本土和非洲殖民地是无法支撑本土打完一场将整个德国消耗掉的全面战争的。

    这是我和外交部,总参谋部等机构几乎是一致的判断。英国在非正式接触中开出了很多令人垂涎的条件,包括劝说法国放弃越南,自己放弃中南半岛,以满足中国对于这片领土和资源上的需求。也包括在北方牺牲俄罗斯,在任何中俄冲突站在中国一方,包括在中东事务上无条件支持中国,并保证中国将来在中东利益等等。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礼单,那就是向中国公开大英帝国在中国各藩属国中已经建立的联络线,日本等国所有的与英国有联系的利益方可以全部向中国公开。

    这种条件和英国前所未见的低姿态,都让我和我的大臣们面临着一场艰难的选择。好处谁都想要,但是有得到就必然有失去,谁能轻易的下定这个决心?而不答应的话这些好处不会再有不说,现有的全部利益线都必须要做好全面准备了,这一次的拒绝就基本等于拒绝了英国最后的诚意,今后中国就是大英帝国的敌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