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并不能起什么作用,硬度和锋利度等等都远达不到要求,所以,这类骨刀,事实上只是张易阳制作用来工作使用的。
由于练武的关系,张易阳以前也曾经是一个古兵器发烧友,尤其是对于种类繁多的各类手工刀具情有独衷,也曾经从一些专门的网站上购买过几把刀。当然,限于囊中羞涩,他买的刀并非原品,而大多是国内的精仿品。
虽然并没有自己制作过刀具,但是曾经购买过全套磨刀油石的他,对于打磨刀具,倒是一点也不陌生。
经过长时间的有心收集,张易阳已经收集到了各种类型各种颗粒大小的不同石块许多块,这些都是颗粒细腻达到相当程度的石块,形状也非常的不错。
他用一块颗粒粗糙些的石块,将肩胛骨外层,尤其是那些凹凸不平和伤痕累累的部位都打磨掉,逐渐的修整出一个大概的形状出来。
反正是作为工具的,也不在乎一定要使用流线行的外形,相反的,扁平宽大的刀身反而更适合使用,用钝了只要再打磨一下,便可以继续使用许多的时候。
基于此种理念下,张易阳对肩胛骨的打磨并不多,只是将各部位都修整圆滑,然后在一面磨出了一条相对平缓的锋线来。
其后的工作,便是用不同颗粒的石块一层一层的做精细打磨,比较幸运的是,深渊中的动物的骨密度一般都很高,也许是这里环境比较恶劣的缘故,这就使得张易阳可以将骨刀打磨的相当的细腻,也使得锋利程度有所提高。
之前已经试着制作了两把不太成功的骨刀,那两把虽然粗糙,不过却让张易阳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他现在已经能够很熟练的控制手上打磨的轻重。
大约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一把光润的骨刀打磨完成,小心的将手上白色的骨粉抚在地上,张易阳用手用力的擦了擦骨刀,整把刀有些像略微缩小的菜刀,比菜刀略扁,总的来说,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放在洞穴中的两根藤棍已经放了许多日子了,藤棍的外皮开始干裂,剥落,张易阳试了试,非常轻易的便将藤棍外层的表皮和附着在表皮上的比较松软的组织完全的剥落了下来,内部真正坚实的部分摸起来光滑而坚硬,甚至不需要再做另外进一步的打磨。藤棍剥去了外皮后,一如它外皮的颜色,通体漆黑,张易阳拿过三支角斑兽的角在棍头上比对了一番,正如他挑选时便注意的那样,这两根藤棍的粗细还是比较合适的,只是如果要将兽角套牢在棍头上,还需要将棍头略微修成圆锥形才更加的吻合。
如果有一把锋利的金属刀具的话,这个步骤恐怕就要简单的多了,只是此时张易阳的手中只有刚刚完工的骨刀,而要用骨刀来切削藤棍,未免有些勉为其难了,于是,只好继续使用磨石打磨的“笨办法”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张易阳提着两根腾棍背着麻袋出门去了,他要在丛林中寻找一种植物
这种植物并不难找,由于对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在行进了大约半个小时后,张易阳便已经找到了他这次的目标——一种生的仿佛一枚被半埋在地上,放大了十多倍的蓝球一般的植物。
当然,只能姑且称做是“植物”因为他实在是与地球上的植物差距太大了,它通体灰色,表面布满了许多类似花苞状的瘤状物体。事实上,张易阳对于这种被称为“托里球”的东西并没有从本质上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毕竟,前世的他,并不是一名植物学家。
他只知道,这种植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当其遇到来自外界的强烈刺激时,比如有某种生物一口咬了上去,试图将它当作一顿美餐那么,它便会产生一种应激机制,它身上那些花苞状的东西会打开,喷射出一种极其粘稠的液体
这种液体本身并没有什么毒性,只是异常的粘稠,并且具有非常强的黏合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凝结干燥,而干燥后便如附骨之蛆一般难以清除,哪怕用水用力磋洗也很难将其除去,正因为如此,丛林中的许多生物对这种“托里球”避之惟恐不及,生怕沾染上了洗不掉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