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章 神秘来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规模现代化酒厂,是有很多东西值得咱们学习和思考的。你们的高粱红,如果不解放思想,还在坚持纯粮古法酿造,生产力是得不到解放的,我看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也不能趁着现在抢占市场先机,就走不出这传统小农意识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老葛我们几人一边听一边点头,我心里暗道:“抓曹河酒厂,确实不仅仅是因为酒的问题,还有腐败问题与虚假宣传的事,毕竟曹河大曲的玻璃瓶子上,现在都还写着纯粮酿造四个字,现在的曹河大曲喝了上头也是事实。看来抓曹河酒厂的领导班子,周鸿基书记与齐专员现在有不同意见,现在郑红旗搬出来齐专员,多少有些扯虎皮做大旗了”。

    听着齐专员的高谈阔论,孙向东一脸的疑惑,对于一个初中毕业的孙向东来讲,郑县长的话稍微显得深奥了一些,就好奇地咧嘴一笑,问道:“领导,您说的是个啥意思,我咋没听懂,生产力在什么地方,还没解放?”

    郑红旗略有嫌弃地看着孙向东,道:“厂长同志,你还是要加强自我的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作为酒厂的厂子,不能只知道酿酒,现在改革开放,人家特区都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咱们还在这里等你什么古法酿造,你就不能加快速度,把咱这酒瓶子装满,这酒瓶子装满了,可都是税收”。

    孙向东除了高春梅,谁都不怕,毕竟就连道方省长都握过手的人。孙向东二话不说,疾步走向墙角,拿起了两个空酒瓶子,就朝着车间走去,不一会就出来了,一瓶装了半瓶子高粱,一瓶则装了还没过滤的原酒,满是漂浮物。

    孙向东两手一举,道:“领导,这直接装高粱最快,那、这个原酒,你看他能喝吗?”

    郑红旗没想到孙向东做出这种动作,一下就生了气,道:“你是什么厂长,懂不懂规矩,李朝阳,你把他给我直接撸了”。

    我马上给了老葛一个眼神,老葛是乡里的老资历,葛庄和孙庄本身就挨着,孙向东记事就知道老葛是个领导,老葛一把拉住了孙向东,道:“你个龟孙,咋跟咱红旗县长说话那?”说着就把一脸不服气的孙向东拉走了。

    我忙给郑红旗赔不是,郑红旗正在气头上,虽然知道我和邓叔叔的关系,还是说了句,不看了,去乡大院,听你们下一步打算的汇报。

    这汇报会本安排在了酒厂,毕竟乾坤副书记正召集村支书的代表开基层组织换届的调研会。为了避免俩人见面,就连吃饭都安排在了两个地方。

    我略有为难地道:“郑县,刘副书记正在乡大院组织开换届的调研会,您看咱们要不要去韩羽公司再看看”。

    郑县道:“没必要吧,咱们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的负责人,都敢拿着酒瓶子威胁县领导,这要是去了外资背景的韩羽公司,还能不能全身而退都不好说了。正好我和乾坤同志说一声,是该加强基层乡镇企业的组织建设了”。

    见郑红旗这样说,看来郑红旗是真的有些生气了,毕竟有着齐专员这棵大树,郑红旗在我面前也不会因为邓叔叔这个县委书记考察人选而太过客气。

    老葛忙着搬了两箱高粱酒,郑红旗道:“不要不要,退回去”。

    我忙说道:“郑县,知道您不愿意给基层添负担,这是我自掏腰包买的,不是咱公家的钱,也算是我们晚辈的一点心意”。

    郑红旗这才不那么生气,道:“朝阳啊,有些人你们不能惯着,在基层要大胆管理,连乡镇企业的负责人你和香梅,加上老葛都招架不住,这还得了”。

    说着,就上了车,还是去了乡大院。下了车,酒糟味已经淡了,但大会议室里却响起了阵阵掌声。看来刘乾坤的调研会比郑红旗的调研会开得成功。本就心情不悦的郑红旗看了一眼会议室方向,脸上泛过一丝的不悦。

    幸好乡里有两个会议室,刘乾坤用了大会议室,向建民招呼了芳芳,就用了小会议室,芳芳端茶倒水,一气呵成,郑红旗端坐中间,陪同的财政局副局长吴国纯和计委副主任赵爱民分立左右两边。

    郑红旗又对自己的思路做了阐释,按照郑红旗的意思,如果高粱红酒厂在科技上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县里财政会给予补贴,如果坚持传统的工艺,没必要再扩大投资了。

    郑县,那我就代表安平乡党委政府,作简要专题汇报,高粱红酒厂是安平乡效益最好的乡镇企业,历史源远流长,至少在清朝就有了酒作坊,孙家作为秘方的传承人……,对于郑县的工作指示,我们一定认真研究落实,在广泛借鉴地区内外酒厂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和结论报告,到时候呈县委政府和红旗县长阅示。安平的发展离不开县里的领导,离不开红旗县长的关心,在这期间,我们恳请郑县多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为我们升级改造把舵定向稳驭舟,接续奋斗立潮头。

    郑红旗这才笑了,点了点头道:李乡长的汇报结合历史,贴近实际,让我对高粱红酒厂有了新的认识,你说得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曹河酒厂确实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李乡长,葛主席,你们就按照你们的思路,先摸清情况形成专班,咱们再研究。那就这样,散会。

    我们散会不到五分钟,吴香梅陪着刘乾坤就走出了会议室。安平乡大院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听着走廊里爽朗的笑声,郑红旗从我的办公椅子上起了身,拍了拍土,就微笑着走出了门。

    乾坤呀,这县里的地界还是太小了,在这里都遇得到。

    刘乾坤笑道:“革命江山风光好,红旗飘,干劲高,大地争艳,比学赶帮超。红旗指到哪里,我们就走到哪里,不然可是方向性错误”。

    郑红旗道:“山高水远乾坤在,风起云涌天地间呀,今天在安平遇到乾坤同志,是今天调研最大的收获”。

    说着俩人走到一起握了握手,肩并肩走着,一边走一边谈笑风生,一切都是和谐如画。

    饭桌上,俩人又是相互谦让,这中间的位置俩人都不敢坐,让来让去,就让吴香梅坐了中间,这顿饭,在饭桌上一向长袖善舞的吴香梅也是诚惶诚恐,坐立不安。

    送走了两位领导,吴香梅长舒了一口气,看着我,又看了看老葛,道:“你俩都跟我来”。

    到了办公室,吴香梅拿出一个信封,道:“这是一封挂号件,是一位海岛探亲的海岛老兵层层转交过来的。”

    老葛接过信,道:“孙葛店?这个名字好久没看到了,咱安平乡大集,以前就叫孙葛店,改成现在的平安县安平乡,怕是49年前后,又仔细看了看,上面写着孙家仁”。

    老葛道:“还都是繁体字,你们看上面的印戳,十多个。这信是寄给酒厂旁边的老孙的”。

    吴香梅道:“邮政的同志说,这封信来来回回退了几次,就是因为上面的地区、县和乡都对不上。”

    老葛道:“孙家义,孙家义涕泪跪拜,望周转悉知,孙家义,孙家义不就是孙家仁的弟弟?难道他还活着?”

    吴香梅道:“对,看这信,应该是他还活着,真是没想到啊,孙家义去了海岛”。

    老葛道:“这才给他批了烈士,他这咋算,去了那边肯定是敌人了”。

    吴香梅挥了挥手道:“这信我刚才还请示了乾坤书记,乾坤书记讲了,现在有政策,从咱县里走的,就是咱县里的人,就算死了,也该让他们叶落归根,让我们不要考虑历史,说那边有规定,必须这边有直系亲属在才能回来”。

    那我去通知老孙。老葛说道。

    不用,我已经喊芳芳去请了,说下午过来。

    正说着,孙老革命老两口就到了乡大院,道方省长来了之后,住在了孙老革命家里,如今孙老革命家门口有人路过,大家还会指着地毯厂孙老革命家门口道:“省长就是住在他家的”。

    孙老革命的弟弟孙家义落实了烈士政策,孙老革命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两个女儿又都去了地毯厂,又领到了烈士补贴和老战士的补贴,日子比一般人家好过不少,特别是大女儿孙向菊成了地毯厂的副厂长之后,孙老革命的腰板挺得更直了。

    老葛和孙老革命算是一个大村里的,从小俩人就认识,道:“家仁老哥,有封信是寄给你的”。

    孙老革命道:“寄给我的,哪里来的信?”

    海岛。

    海岛?那边解放了还是投诚了。

    老葛道:“老哥,你认识字吗?”

    除了名字,其他不行。

    那我给你念行不行。

    你念,你念。

    我和吴香梅都上前凑了凑,看着这上面的字。老葛慢慢地撕开了信封,抖了抖纸,看了看孙老革命两口子。慢慢地念道:爹、娘、大哥,我是家义,你们的骄儿孙家义,我还活着,爹娘,大哥,你们还好吗。这是我从去年寄出的第八封信,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收到,我在海岛,我想家,我想回家。我时时刻刻想回到孙葛店的老家。49年……。爹啊,娘啊,大哥啊,你们能收到吗?要是你们不在了,不孝儿家义就一辈子回不到家了,就是想给你们坟前添一把土,都去不成啊。为什么找不到啊。爹啊,娘啊,大哥啊,你们不要忘了我,我还活着,我还活着,你们要在,请回信。就是爬我也爬回孙葛庄老家,要是你们都没了,我就是死,也要死在你们坟前。

    不孝儿二娃家义跪拜了。公元1988年正月初一。

    孙老革命两口子早已泣不成声,爹,娘,你们的小娇娃还活着,还活着呀。

    老两口哭声震天,门口早已经围拢了不少人。

    吴香梅擦了擦眼角,道:这信算下来走到这快走了一年了。

    老葛收起了信,道:“家仁啊,别哭了,这信你看咋回”。

    孙家仁接过信,哭腔道:“先烧给俺爹,烧给俺娘”。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