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家庭显然更为重要,那南宋只剩半壁江山就不足为奇了。
“不对!并不是毫无办法,只需要稍作改动即可,关键是制度!”赵抗很快就想通了,看似毫无生机的制度,只要稍作改动,结果便全然不同,即使民风不怎么尚武都没有关系。
其实这就是他设想中的国家制度,所有的皇族都必须将军事作为从小学习的首要课程,并在成年后派到战场上去历练。这样军权都掌握在皇族手中,异姓将领造反的情况就基本可以避免了。而那些文臣嘛,骂骂人是可以的,闹不出什么大事来,所谓书生造反,三年不成。
这样做唯一的危险就是同室操戈,但是别忘了,这种体制下,只有最能打仗的皇子才能成为皇储,继位后又获得了中央庞大的军力,岂是那些兵力不足的藩王所能反得了的?
但是,如果老皇帝因自己的偏爱,选择了军事能力并不是最强的儿子继任,那这个体系便会崩塌,所以皇储绝不能由原来的皇帝指定。
至此,赵抗终于豁然开朗,他心目中较为理想的国家制度终于初步完成了。日后谁也想不到,这个奠定了国家根基的制度,竟然是来源于他在除夕家宴中的一次走神
“小弟,你怎么了?”大姐赵佛佑可不知道赵抗这么点时间竟想通了这么重要的大事,此刻见他愣愣地坐着,不说话也不吃菜,有些担心地提醒道。
为了掩饰自己的想法,赵抗立刻拼命大吃起来,引来大家一片笑声。而赵抗则在心中迅速补全了细节“皇储的人选应该以功勋的多少来选出,不过如果看总功勋的话,那年轻人就太吃亏了。这样吧,以五年内的平均功勋为评判标准,但立功年限必须超过八年,以免因经验缺乏而不能胜任。至于筛选范围嘛,亲缘关系三代以内的赵氏子弟均在其中,还有”
赵抗虽然有心事,但他也注意到了,似乎赵构也是一样,一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赵抗并不急于发问,事实上赵构要说的话题他已经基本猜到了。
果然,最后还是赵构忍不住开口问道“抗儿啊,那个你从北方救出来的人,打算什么时候放他们回国呢?”
赵构这个问题一出,有几个人的神色立刻显得有点紧张起来。吴皇后就是其中之一,她倒不担心赵构以前的妃子回来和她抢皇后的位子,因为据先被放回的韦太后说,她们都已经死了。吴皇后是为她的养子赵昚担心,而此时的赵昚也显得有些紧张,大概是怀着同样的心思。
赵昚他们两个是赵构的养子,按目前的情况来说,赵抗放弃皇位继承权,那么必然是从他们两人中选出。可赵抗如果将那些人中的年轻人放回来,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毕竟赵昚他们两人虽说是养子,但血缘上与赵构相去甚远,而那些人可都是赵构的亲侄子啊。
好在赵抗的回答打消了他们的疑虑“儿臣在将他们改造成有用的人才之前,是不会将他们放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