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绢儿才明了何为风尘仆仆,披星戴月,跟随上京的行商车队再租了二个脚夫,便一路赶路,虽途经之处那些未经污染纯自然的风景十分美丽,但外出远门而涉及衣食住行不便的麻烦,却足以抵消一切,途中大娘多有教绢儿京城里的官话,也不知是碧泉聪明还是绢儿这具身体本就是语言能人,不过一月功夫,绢儿的官语也有四五分熟练,只待多练习。
终于到了汴梁的郊外一处赵村,邓大娘一行人便与商队分道扬镳。天气已寒,绢儿倦坐在车中,呵着热气暖手,邓大娘却掀起车帘向外看去,车外的村子虽是冬日也并不是一派孤寒模样,时有村民行走,身上穿着的衣服甚是鲜艳,倒有几分繁华之容。
栓子叫住骑牛的小童,便问道村里丁家位置,那童儿却是个哑巴,指划半天,邓大娘与绢儿只得面面相觑,不知其意。倒是一辆牛车经过,被童儿拦住,指着栓子一行人哇哇自叫。只见那赶牛的庄客,大声道:“客人问俺庄有甚事?”
栓子一听这话大喜,忙道:“自家们是奉命找庄上一位姓柳的娘子。”话一落,只见从牛车厢中跳出一位小娘子十七八岁,梳得同心鬓,斜插一只银月牙梳篦,耳坠一副银月牙,身穿粉红镶边银灰底子寒梅纹样锦面祅子,内穿米黄绣回纹抹领罗衫,下是件靛蓝六幅裙,面色粉白,眉细而黛黑,唇色鲜红,妆容极精致,倒有三分颜色,只是眼角上挑颇有几分傲色。
“几位客人是从柳二姐的姐姐家而来吗?”小娘子问道。
邓大娘大喜,忙从下车叉手万福道:“小娘子好,可认得二姐?”
小娘子叉手万福道:“奴家姓王,都叫我柔儿,便在丁庄,既是来客,且随我。”
栓子赶车跟随在后,便见进了村子径向山间走去,待山腰一处林子,转个弯就见一所大庄院,一溜的青砖土墙,墙外种着百株柳树。
王小娘了跳下车道:“客人且等一行等,待我进庄,问过妈妈再说。”
一行人便在庄外等着,邓大娘将自家与绢儿的衣裙、头发细整理了一番,免得见了主人露出倦色太过失礼。不一会便见一位门子出来,将邓大娘一行带到后门,栓住牛车后,便领着邓大娘一行人进了院子,栓子与绢儿跟随其后,抱着娘子交付的物事,一路进门,绢儿也不便四处张望,只觉虽是秋末冬初,这院色却还有几分绿色,几株木芙蓉开得正鲜。
一直将众人领到了偏厅那位门子告退,栓子放下物事,跟着门子下去,牛车虽被庄客牵入到后槽,栓子却放不下心让他人照顾牛的草料,非亲手不能安心。
偏厅里装饰也文雅,厚厚的绣团纹锦帘将屋外的寒气挡了下来,绢儿只见厅中椅子后边的几副字画之便注意到屋里弥漫的一股清香的味道,寻着香味闻去,只见正中一张四方桌上,一件银鎏金炉盘承托的翩翩欲飞仙鹤瓷质香炉,香烟便是从仙鹤微张的口中徐徐而出,慢慢散开,倒有几分幽幽含香之雅。
不一会便见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娘子缓缓走进来,她身量不高,姿态婉约动人,头上梳着双螺鬓单插着一只衔珠凤钗,随着她行走间凤钗双翅微微颤动,穿着件肉桂粉镶边浅银红锦缎袄子,淡黄绣红梅罗纱八幅裙,手里还抱着件黑白竹影瓷四方手炉。待人走进细看,绢儿便知她是张家娘子的妹妹,二人面容有几分相似,都是柳眉,鹅蛋脸、樱桃小口,只是张家娘子柔中透着刚,看是亲切利落,这位二姐虽面带一分病容,却是冷若冰霜的感觉。
邓大娘一见柳二姐,顿时缴动起来,含泪叫了一声:“二姐。”
柳二姐却脸色不变,将手炉放下,双手相叉,淡叫了一句:“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