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婚姻有暴力就会远离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婚姻暴力问题,

    不在于施暴者不了解“暴力不能解决问题”

    打女人的人,

    通常也不想解决问题,

    他们只想发性情绪。

    暴力不能解决问题。

    是的,没有人怀疑这个道理。

    最近在电视广告上,我们看到一对名恩爱夫妻出来宣导“让暴力远离婚姻”的社会慈善运动,恳切地呼吁。婚姻暴力问题首次如此被重视、被关切。

    有这样的公益广告,表示女性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了。但是,我还是要在鸡蛋里挑骨头,问道:这样有用吗?看到电视里人家恩爱夫妻手牵手说,暴力不能解决问题——那些常常蹲在角落中哭泣的婚姻暴力受害者,究竟又能得到什么安慰呢?是不是只能默默地流下钦羡的眼泪?她们如果请施暴的先生一起欣赏广告,告诉他们:“喂,你看,他们说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她的另一半就会因此痛改前非吗?

    当我首度看到这个广告词时,非常惊讶!广告要求的不是“一针见血”的必须将极短的秒数做最大的利用吗?怎么好像把针打错了地方?

    婚姻暴力问题,不在于施暴者不了解“暴力不能解决问题”打女人的人,通常也不想解决什么问题,他们只想发泄情绪。大部分的人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心理出了什么问题?对暴力者而言,打老婆常是一种习惯性的发泄。

    这好像是在一个人被恶犬咬了之后,对那只狗说:喂,你咬人不能解决问题——你忘了应该保护那个被咬的人,应该送受害者去医院打狂犬病疫苗,也应该“整治”一下那只常咬人的恶狗。

    为什么我们不敢告诉被害人说,勇敢跳出那个伤害你的婚姻吧?为什么不告诉她,法律站在你这边呢?为什么不对她说,来,到xx来,我们可以保护你,你和你的家人都会安全无虑?

    因为我们的社会除了呼吁,还是只能呼吁,没有具体的设施来保护受虐妇女。根据目前的法律,一个妇女没被打得很惨的话,她离不了婚,也没有任何机构来保护这“家务事”的受害人;他们也不敢劝离,在传播媒体上劝离,似乎也会冒犯舆论与传统。

    我们温柔地容忍着施暴者,是不是多数人的潜意识里还认为,女人挨打总比离婚好?

    婚姻有爱,暴力就会远离吗?施暴者常在“暴风雨”后两脚跪地说,我很爱你,饶了我吧,你要我怎样都行。但那并不表示,他绝不再犯。他再犯时,又是“情不自禁,无法控制”请你原谅。婚姻暴力未必出于没有爱。

    社会治安很坏,对妇女不利,没错,但你知道时,台北“宛如”专线从所接到的一千多个求助个案中发现,以暴力伤害妇女的,竟然多半是她们最亲爱的人,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三点五三,其中有五分之三是丈夫施暴。对女人来说,咬人的狗大多养在自己家中。

    有的女人受到恐吓不敢张扬、出走;有的女人受限于“为了孩子忍气吞声”的传统观念;有的女人拥有一抽屉的验伤单,但未必能离成婚。有心拯救婚姻受虐妇女,请对症下药吧!当然,受虐妇女也应该检讨,若有人丢下一个泳留给陷入流沙中的你,你也得愿意离开流沙才行。

    因为在血案发生之后

    如果我们仍没有对性犯罪采取比较进步的制裁,

    一见演“捉放曹”是没用的。

    性犯罪者通常在冲动来时,

    失去罪恶感。

    在彭婉如血案发生后,经常搭乘计程车的我,体察到了一些改变。第一,男士们比较愿意劳驾自己载送女士;不然,他们至少会目送女士搭上车,不管该女士长得安不安全、爱不爱国。

    第二是,计程车司机的态度不一样了。

    他们变得比较谦虚。固然之前优良司机就不少,但最近,不优良的司机变少了。

    目前为止,我没有再坐到从照后镜中斜眼瞄人、衣冠不整、随口三字经或开黄腔、乱问一些私人问题或故意绕远路的计程车。有个司机还看我用钥匙打开门后才慢慢把车开走,让我觉得很感动——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据说,没有加人“无线电叫车”的计程车,生意变得清淡,有几位司机异口同声的说:“真的是,一颗老鼠屎打坏一锅粥!”只有“一颗老鼠屎”吗?

    如果依照台北市和台湾省所公布的数据,台湾的计程车司机,近三分之一有案底——这一锅粥,并不只是受到小小的污染而已。

    也就是说,每搭三次计程车,我几乎就会遇到一个“来历不明”的司机。有些人犯的只是小过小错,我们必须相信,他们已改过自新,但是,那些曾有性犯罪前科的——据国外犯罪心理学家所做的统计,这种人再犯率极高,他们仍是不定时炸弹。如果我们仍没有对性犯罪采取比较进步的罪恶感。

    事实上,不只是彭婉如命案,还有很多女子因搭计程车遇害,罪犯还没有落网,看样子,似乎也很难落网。

    谁知道,过一阵子,在彭婉如命案平息之后,还会不会有下一个牺牲者?

    前天,搭上某无线电计程车。貌似忠厚的司机说:“最近我们台的生意好极了,都要感谢那个命案啊!我最希望,台北也发生一起差不多的,最好是民意代表或大人物被好杀——我们台就可以一直扩充下去!”

    说者无心,但让人心生悲凄。也许这是玩笑话,但它绝对是毫无人性的玩笑话。只为营利而不管他人死活,是不是已经成了台湾“赚吃人”的标识。

    因为在血案发生之后,搭车妇女稍受尊重。我希望,不只是一时“流行”而已。

    cq

    为生活随时增加一点创意并不难。

    能够将即eq和cq融入iq之中,

    才是高品质的生活。

    从iq到eq,台湾人已经慢慢注意到,一个人的成功,个性有很大的影响力。光是聪明或精明,未必让你在这世上如鱼得水。

    听得eq这个新名词,许多人如梦初醒,原来情绪也有智商,难怪有些人分明聪明但着实令人讨厌,有些人iq不高但真是讨人喜欢。笨的人也有福了,个性好的话,还可以威鱼翻身呢!

    不过,别高兴得太早。iq和eq未必可以分开算,如果你仔细看丹尼尔高曼的eq一书,把前面一大段令人昏昏欲睡的生理构造解释读完,你就会发现,eq也可能会遗传。一个人精神上的稳定度,到底与其父母有关,至少与其自幼成长的环境有关。

    eq高,不只表示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上长袖善舞而已,其中还包括个人忍耐挫折、调适自我与完成自设目标的能力。强调eq,可不是为了促进一个充满人情冷漠、虚情假义的社会

    iq与eq就够了吗?似乎还缺了什么吧!读了在台湾大买二十万本的eq后,我的。里还是觉得有一点点空虚感。

    cq!对了,就是它!近来又有一些国外心理学家,提出第三类的“q”值。应该称它是creativeintelligencequotient(创造性智商)。我觉得在我们在生命中,真正能为我们的生活找到出口的,非cq莫属。

    我们衣食无缺,大多奋力向上,但缺乏有创意的生活。或许因为,我们并不主张太有创意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很少教我们观察、思考和发挥创造力。cq固然也与先天有关,我们不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