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章玉米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收获玉米的时候并不简单,穿梭在玉米地里,犹如钻进了草丛中,脸上被玉米叶子刮得火辣辣的,每年这个时候父母都会请上几天假,回来帮爷爷奶奶收玉米,今年虽然只种了三亩地,却也不少了,能收上千斤的玉米。

    每当提到农村的这个字汇,大多数的人脑海里都会出现强壮这个词语,其实不然,寻常农户能挑起200斤的担子已经是属于猛男级别的了,川内不同于北方,男女个头都不高,即便长得高,力量上也很一般,先天因素决定的。

    按平常来说,一个年轻农妇大概能挑动80斤左右的担子,但挑着也走不了多远,妇女都一般都用背篓,只有小部分的悍妇才用箩筐挑,男人们一般都在120斤左右,这还是因为常年在地里劳动,力量最强悍的一群人,除了运动员,或是健身的壮汉就要属工地上的民工力量最大。

    村里最能干活的不是青壮年,三十五岁左右的汉子力量还没下降,有因为有了家庭,上有老父,下有小儿,身上有了责任感,常年在地里劳动,耐力也是最强,最是能干活。即便一些老人也比青壮年更有耐力,现在的情况,中老年人仍然是种地劳动的主力人群。

    李无一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干活还比不过当时年近60岁的爷爷,可见这身体虽然潜力无穷,但却不是先天就能养成的。

    “无一,你这玉米种子那儿来的,怎么感觉这玉米棒子很不一样啊。”老父摘一个大玉米,拿在手里,仔细观看。

    奶奶年级大了,眼神不太好,脑子也不太灵活,一些小细节根本发现不了,到是爷爷早些年读初中,也早就发现了这玉米的不同,开口说道:“德超,这玉米是有点不同,不需要太多肥料,地里杂草也少。”

    “爸,爷爷,你们就别多想了,这只是实验品种,咱家也没养猪了,留着养些鸡鸭就好。”李无一不想多谈这玉米的种子,空间里种出来的,具体他也解释不清楚。

    “三亩地,争取这两天就摘完。”老父点了点头,他对家畜比较有研究,这农作物上面也不太了解。

    摘玉米有两个方案,一是直接把玉米从秆子上剥出来,这样速度会慢一些,二是直接带壳摘下来,挑回家里之后在慢慢剥壳,只是这壳没连在玉米秆子上,当柴火的时候不好烧,大多数都是在地里把壳剥了,虽然这样会麻烦一些。

    李无一作为家里的青壮年,就负责挑玉米,爷爷奶奶把玉米摘下来放在背篓里,父亲背着出来倒进箩筐,然后和母亲一起砍玉米秆子,码在土坎上,晒干后在在背回家里当柴火。

    一挑就是100来斤,李无一现在力量大涨,到也轻松,三亩地能收获一千多斤的玉米,这是指的除去玉米心之后,如果算上玉米心,大概能上两千斤了,也就要往上山跑二十几次才能挑完。

    一家人开开心心忙了两天,李无一很享受这种时间,种地累,打工其实也累,即便是当官,当老板,也累,没有绝对的安逸生活,只能自己去寻找那个点,你觉得是幸福的,那就要好好把握,好好享受。

    玉米其实不太好保存,放上一段时间就会生长小虫子,无法避免,刚摘下的玉米要把玉米粒剥下来也不容易,一些农户就把玉米串起来,挂在房梁上,晾上几个月,在剥的时候轻轻一碰就下来了,也免了晒玉米的麻烦。

    剥玉米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晒玉米同样也是漫长,每日早饭过后,看看天色,只要有一丝太阳光线,就会把玉米挑出去,晒在坝子里,看着天气阴沉后,又赶紧把玉米收回来,川内夏天多雨,有时候一天要挑进挑出好多次,半下午因为下雨把玉米收了,等上一会天晴了,算着还能晒上两个小时,又会把玉米挑出去。上千斤的玉米,这挑进挑出可真不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