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有种后宫叫德妃.6_第七章 太子的心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臣妾看得太远,偏偏把眼前该做好的事都忘了。”

    “你是说你自己,还是我?”太子不解,此刻妻子靠得那么近对他说话,没有让他像从前那样反感,只是突然提起德妃,他心底忍不住有些毛躁,冷声道,“你怕是学不来她一点皮毛,她在你这个年纪就开始跟着太祖母,太祖母把历经三朝的本事都教给了她,你怕是十几年也赶不上她一半。既然你说要做好眼前的事,那就做好自己,又何必学她?”

    太子妃道:“文福晋告诉臣妾,您很讨厌德妃。”

    胤礽眉头紧蹙,恼怒地说:“她们没事成天瞎猜这些。”

    “但臣妾也看得出来,您确实很厌恶德妃。”太子妃轻声道,“对四阿哥还算友爱,我们姐妹之间或宫女、太监不经意提起德妃或永和宫有什么事,您总是会很不耐烦。您对她的厌恶,已经不只藏在心里,都露在脸上了。”

    胤礽恼怒道:“那又如何,你到底要说什么?”

    太子妃稍稍有些发慌,生怕又触怒太子,忙解释:“臣妾是想,您不愿我去永和宫解释,是觉得这件事您委屈,还是因为您本身就讨厌德妃?可您若是答应,不管德妃什么态度,对臣妾来说都无所谓,要紧的是别让皇阿玛误会您。”

    见妻子满目诚意,不似从前咄咄逼人,就算很希望自己答应她,也没有拿出礼教规矩来压制自己,算得上是一个妻子和丈夫商量事的态度,太子竟莫名其妙有一种被尊敬的感觉。如此一来,即便觉得何必去向德妃解释,也不想让太子妃太过失望,于是点头说:“你去说吧,德妃不会给你看脸色,她那样一个老好人。”

    太子妃见丈夫点头,面上露出喜色,倒是叫胤礽很意外,不解地问:“你就那么想去?”

    “不是。”太子妃含笑道,“还是第一次和您好好商量一件事,这样说话的确舒服多了,从前的我太把自己当回事,总是自以为了不起,却不晓得全天下人都在看我的笑话。”

    胤礽心中多了几分自在,他何尝不想过舒心的日子,便温和地说:“你之前年纪小,往后咱们好好的便是了。”

    一语说得太子妃面色通红,心内激动,赧然想握住丈夫的手。胤礽见她胆怯,主动抓起来,与她道:“日子还长着呢,我这辈子若注定没有父母缘,老天总该给我个好妻子吧,你是个好妻子,只是我们还没学会怎么合得来。”

    太子妃笑中带泪,郑重地点头说:“臣妾会一直陪在您身边。”

    胤礽点头,忽然又说:“你不好奇我为什么讨厌永和宫吗?”

    太子妃却是高兴地忘记了这一茬,正发呆,丈夫对她说:“因为从我出生起,她就在皇阿玛身边,皇阿玛对我多好,就对她十倍的好。宫里人都说皇阿玛对我的额娘情深意重,可我看到的,是皇阿玛为了她忘记了过去的一切,甚至我。紫禁城处处都有她的存在,即便我随皇阿玛离宫离京,她也照样不会消失。你明白吗?”

    太子妃心头一紧,她能体会丈夫的无奈,可小时候依赖父亲也罢了,怎么到现在还不能释怀?可她不敢细究,太子说这些话时眼底的恨意和冷意,即便从前和自己发生争吵也从没出现过,可见他对德妃的恨意有多深。

    “她又生了老四这么好的儿子,十三、十四阿哥还没成气候,将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太子松了手,走到窗前负手而立,望着毓庆宫四四方方的天空,这就是他所看到世界的全部。父亲为他建造了宫殿,给予他仅次于帝王的尊荣,可对他而言,这只是金铸的鸟笼,他的一生都被束缚了。

    “当年六阿哥没了后不久,京城发生瘟疫,四阿哥染了疫病,彼时皇阿玛正好去盛京,他立刻掉转方向要回去看四阿哥。”胤礽冷笑着,“当时若非太祖母阻拦,不知道他是不是会不顾瘟疫就闯入京城。可如今太祖母早就不在,没有人再能阻拦他做什么,竟然一面跟噶尔丹打仗,一面偷偷地千里迢迢跑回京城来看出痘的女儿。”

    太子妃静静地听着,还是头一回听丈夫发牢骚。虽然这些话她或多或少有自己的见解,但额娘对她说,安静地倾听也能拉拢守住丈夫的心。此刻,胤礽突然问她:“你说若是我得了什么病,他会不会立马回来看我?”

    太子妃摇了摇头,但又低下头说:“额娘告诉我,您小时候出痘时,皇上停了朝政守在乾清宫日日夜夜照顾您。”

    胤礽神情一恍惚,呆呆地看着妻子,太子妃忙道:“臣妾不是说您的话不对,臣妾的意思是,皇上有无数后宫,即便没有永和宫,也会有别的妃嫔成为他心头所好,那是皇上和她们之间的事,咱们管不了,而您与皇上的父子之情,同样是无人能取代的呀!”

    胤礽苦涩地一笑:“你到底还是不懂。”

    虽然此番相谈没有互相说到对方的心里,可比起从前动不动就大呼小叫的争吵要和谐温柔许多,太子心里是高兴的。太子妃见他如此,更加愿意学得多几分温柔,而他们也商议好了,太子妃在皇帝进城前,就去向永和宫解释。

    如今虽然温宸公主康复在即,但宫里的人都是要命的,钟粹宫的布贵人即便想去探望,也要碍着端嫔的心思。至今为止,只有延禧宫的敏常在时不时带着敦恪公主去探望,小妹妹陪着姐姐说话,也解了温宸许多寂寞和身体的难受。岚琪本劝她们母女不要来,敏常在却说来都来了,一回两回都一样,真要染上什么病,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如果说敏常在与自己是姐妹情意,这样做可以理解,可岚琪没想到太子妃能怀着孕特地跑来,真是很不容易。那日正愁于安抚伤痕痒得难受,又被捆了双手不能挠而哭哭啼啼的女儿,环春惊讶地跑来说:“太子妃娘娘求见,奴婢劝过了,她还是执意要见您,说她小时候出过痘疹,不会有事,还说我们公主已经好了,要是传染,永和宫里的人早就先倒下了。”

    “到底什么事?”岚琪好奇,不能不给太子妃脸面,便让环春哄着哭闹不休的孩子。待到门外,太子妃已然逶迤而入,身后拥簇着无数宫女嬷嬷,比起太子妃满面温和大方,那几位嬷嬷、宫女显然很嫌弃永和宫如今“不干净”。

    太子妃自然为了丈夫来周全那件事,而此刻宫外头,四阿哥忙完朝堂的事,准备好了明日父皇进城接驾的事宜,紧赶慢赶回来想乐呵呵地抱一抱儿子、看看毓溪,一进正院就见丫头老妈子傻站着。他才走几步,自己的乳母就迎上来说:“四阿哥,您可算回来了,您去瞧瞧福晋吧,刚刚小阿哥吐奶吐得厉害,把福晋吓坏了。大夫已经瞧过,没什么事,可她还是怕得不行,再不肯让乳母喂养,非要自己喂养不可,可福晋她没有奶水,正抱着小阿哥哭呢。”

    胤禛眉头紧蹙,声音沉沉地说:“我也知道她近些日子脾气越来越古怪,到底为什么?”

    乳母经验丰富,忙劝说:“奴婢虽是后来才来伺候您的,但听说您出生后,德妃娘娘也这样闹过一阵子。奴婢听说的确有一些产妇生了孩子后会性情大变,且要养一阵子才能好。无论如何,还请您多多包涵福晋。”

    “我自然会包涵她,可是……”胤禛有些束手无策,这几天他一直耐心地对待毓溪,可是毓溪对孩子的紧张和敏感让他越来越无法承受,这会儿听说妻子抱着孩子在里头哭,他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呆呆地站了许久,里头有人出来,说小阿哥睡了,福晋也睡了,他才长舒一口气,突然吩咐下人:“你们好生照看福晋,我进宫给娘娘请安,皇阿玛明日就回京了,我总不能一趟也不去看看娘娘。”

    这般便撂下一家子人,胤禛匆匆前往内宫。要不是因为毓溪明着暗着不想他进宫,怕沾染了病,他早就想来找母亲搬救兵。他自己是被人捧着长大的,对待弟弟妹妹也不必费心,这辈子的心思都花在毓溪身上了。夫妻和睦时,他还觉得理所当然,可现在他力不

    从心,甚至很不耐烦。

    四阿哥进宫时,刚拐进永和宫的路,那边八阿哥和九阿哥刚好从宁寿宫那里过来,隔着长街远远地看到四哥,赶不及过来问声安,便就罢了。九阿哥要送八阿哥离宫,兄弟俩一起走着,九阿哥朝四周看了看,轻声对哥哥说:“听我额娘与桃红说悄悄话,好像温宸出痘那会儿,皇阿玛回来过。”

    胤禩不信,摇头说:“那么远的路,怎么可能?”

    九阿哥说道:“我也不信。额娘和桃红就是在猜到底是真是假,不过我看八成有这件事,这可是了不得的事,哪能瞎传?”

    胤禩忙叮嘱他:“莫要再挂在嘴边,这不是咱们该管的事。”

    九阿哥答应着,可说起明日父亲和兄长就要回京,提到宫里人都讲大阿哥年纪轻轻却战功赫赫,三征噶尔丹,必然名垂青史。相比之下,东宫太子于国家朝廷毫无建树,虽满腹经纶、学识渊博,可似乎就是个只会念书的书呆子。

    胤禩严肃地说:“太子储君,岂容你我背后议论?”

    九阿哥却不屑,轻哼一笑:“他不过是会投胎。论文论武,八哥你若出身好些,岂不比他强?”

    胤禩微恼,冷声道:“你怎学得十弟那般言行无状?再不许提起这些话。手足之间,理当长幼有序、兄友弟恭。今日的话到这里,往后再不许提起来。你如今还在宫里住着,更加要谨言慎行。”

    九阿哥见兄长不悦,也不敢再胡说八道,之后说些别的话,一路将哥哥送到宫门前。

    永和宫里,胤禛正在妹妹的屋子里,小宸儿窝在哥哥怀里撒娇。起先哥哥刚来时,她哭着不让见,说自己变丑了要吓着哥哥,胤禛百般哄她才没事了。且温宸恢复得还不错,脸上一些痘疹结痂消退,留下的些许痕迹假以时日,等到她待嫁年纪应该能淡去。

    岚琪坐在一旁看兄妹俩说话,见胤禛一副慈父的模样,笑着说:“将来你也这样宠念佟吧。女娃娃是要宠着才好的,不过念佟是长女,要做弟弟妹妹的榜样,你也要有分寸些,管教孩子的事要好好和毓溪商量。”

    提起毓溪,胤禛脸上掠过几分异样神情,怀里妹妹正撒娇说:“额娘说过了夏天才许我去看小侄子,这会儿连春天都没过呢。四哥,你能把我的小侄子抱进宫里来吗?”

    胤禛却在出神,没及时应妹妹的话。岚琪察觉到儿子的不寻常,便接着女儿的话哄了她几句,之后唤来乳母照看公主,让儿子到她屋子里去喝杯茶就早些回去。

    到了母亲屋子里,胤禛因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故意岔开话题,说听温宪这阵子闷在宁寿宫不出门,他好久没去给皇祖母请安,也不知道如何。岚琪手里侍弄茶水,静静地听儿子东拉西扯,大女儿那里她早晚要去照顾的,不过儿子这么反常的模样,这会儿不问他,离了宫,下回不知几时再进来。

    一杯温热的茶放到儿子面前,岚琪开门见山问:“和毓溪吵架了?”

    胤禛摇头,手里握着茶杯,轻声道:“我回去时,她正在屋子里抱着孩子哭,我没敢进去,进去了也不知道跟她说什么。这阵子她很古怪,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我总是耐心哄着她,可时日久了,我实在不耐烦。额娘,我是真心疼毓溪的。”

    岚琪心内有些愧疚,她这阵子一心一意都扑在小宸儿身上,外头的事连带儿媳妇生孙子她都不上心,果然这就出事了。他们年纪轻轻的,自立门户,家里柴米油盐、生儿育女都等着自己去应对,岚琪就算当初也懵懵懂懂,好歹有太皇太后扶持,且宫里的事都是有规矩的,反是他们这样出去自己养活的更不容易。

    她沉沉一叹,且听儿子继续说,渐渐就明白毓溪是怎么了,和她当初生完胤禛一样,明明新生命带来喜悦和希望,偏偏脑袋空空,对未来更加迷茫。

    “但是现在她谁都不信任,整天神神道道的,我又不能总把岳母请到家里来,别人看着像什么样子?”胤禛眉头紧蹙,很无奈地说,“我看得出来,她对小宸儿的事耿耿于怀,我不怪她怕自己染病会害了肚子里的孩子,我也后怕。可小宸儿是我亲妹妹,又根本没出什么事,她怎么就不为我想想,就那么放不下呢?”

    岚琪一直没开口,儿子说尽心中郁闷,到后来反而脸红了,不好意思地说:“难得进宫给您请安,尽说些自己没用的话。”

    “可也是你的心里话,额娘听着很安心。”岚琪淡淡一笑,又问儿子,“说完了吗?”

    胤禛深深舒口气,浑身一松,微笑着说:“说出来好些了,这些日子我也忍得难受。”

    岚琪颔首,温柔地笑着:“额娘给你派太医到府里去,好好给毓溪查查身子,是不是哪儿不舒服,该吃药就吃药,别讳疾忌医。再有,额娘不介意你把岳母接到家里去。至于你兄弟之间或亲贵们说闲话,且看你是在乎自己的妻儿,还是在乎他们?为了毓溪好,把你岳母接来照顾她吧。她既然谁都不信任,自己的亲娘总该信任。你若心里委屈,就进宫来跟额娘说说,对毓溪再耐心些。想想她为了这个孩子吃了多少苦,这些年吃的药都够别人一辈子吃的了,你们男人家一夜贪欢就做现成的爹,还不许十月怀胎鬼门关走一遭的女人撒撒娇、发发脾气?”

    胤禛苦笑道:“只怕额娘这样的婆婆,天底下没有了。”

    岚琪笑悠悠地说:“额娘当年是让你太祖母捧在手心里的,你太祖母怎么疼额娘,额娘就怎么疼毓溪,将来毓溪也会疼你的儿媳妇,这样多好。”

    “是。”胤禛释怀,今天赶着时辰进宫来,果然没白走一趟。

    “天色还早,不如出宫直接就去把你岳母接到家里去。”岚琪吩咐着,“皇阿玛明日回銮,之后你该忙碌了,把毓溪和孩子交给她额娘,你也放心不是?至于别人说闲话,宫里头你不必担心额娘,额娘还有什么没听过?”

    胤禛一一答应,但听得母亲最后那句,不禁问:“我这几日听说皇阿玛为了小宸儿回来过。额娘,真有这件事吗?”

    岚琪满不在乎,冲儿子微微一笑:“真真假假,你自己怎么看呗,要紧的是你妹妹保住一条命,额娘心满意足了。”

    母子之间有默契,胤禛知道额娘这样回答,就是肯定了,心中不免震惊。他听到闲话时,只觉得又如以往那样,有人无中生有,毕竟这是不可能成行的事。皇阿玛要多大的决心,才能抛下战场上的一切跑回来看自己的女儿?但是现在从额娘嘴里得到肯定,又为阿玛父女情深而感动。孝懿皇后从前一直对他说,父亲是有情有义的人,要他将来也做这样顶天立地的好男人,现在自己为人夫、为人父,才真正明白其中的不易。

    母子相谈甚欢,儿子离去,岚琪脸上才露出淡淡的愁绪,她固然希望儿子学得乐观豁达,但现实在眼前,她还是会担心毓溪若就此改了性子,将来如何是好。人心生来长偏,她总是偏在自己骨肉身上的。

    圣驾胜利归来,皇帝入京后未急于入宫,而是率文武百官祭告天、地、社稷,遣太子祭告神佛先师,又以御用之食、物等,犒赏出征的战士。所有的事,入京前就有规划,皇帝早就派人知会太子准备。太子筹备妥当,一切皆让父亲称心如意,总算了却朝廷国家一件大事。这时皇帝才洗去硝烟尘埃,到内宫向太后报平安。

    玄烨在宁寿宫与太后说话时,底下乳母来禀告,说公主玉体违和,不能到圣驾面前请安。玄烨随口便吩咐女儿好好休息。但等乳母离去,太后却道:“皇上几时得空,教教五丫头才好。我知道我宠得她脾气比谁都大,可这一回她虽有错,但小宸儿的病总不能全赖她,可她却扛下所有的责任。小宸儿如今都痊愈了,她依旧后怕不已,终日惶恐不安,从前小霸王似的人,这阵子连话都不多说了。”

    “待儿臣见过温宸,与她额娘商议后再看如何引导,这丫头是该定一定性子,转眼要嫁人了。”玄烨看似不经意地笑着,却捕捉到太后眼底的涟漪,果然听太后含笑问他:“皇上是不是走了一趟漠北,相中哪位年轻有为的王爷了?”

    玄烨笑道:“温宪是在您膝下养大,儿臣一早就和德妃说好,温宪的终身大事必须是皇额娘您说了算,不论是远嫁草原,还是下嫁京中名门贵族,都是您说了算才好。”

    太后显然松了口气似的,面上笑悠悠:“这样也好,皇上日理万机,这些事就交给我。温宪年纪虽然小,可也是眨眼间的事,我会留心的。”

    玄烨离了宁寿宫,也没主动去看一眼温宪。他心里自然是疼女儿的,但是当初偷偷折回来看小宸儿的两天里,岚琪就跟他说,暂时别管大女儿,那孩子的性子脾气有许多需要改的地方,可是她已经长大了,他们再如何一遍遍的说教,都比不上她自己开悟,这次的事不能全怪她,但能让她好好想一想自己一直以来的率性,给多少人添了麻烦。

    皇帝这样想着岚琪的嘱咐,便是心疼也放下了。之后径直往永和宫来。若是从前,未必能回回做得这样招摇,但眼下温宸公主大病初愈,做父亲的前来探望再合情合理不过。且一回宫,梁公公就告诉皇帝,为了没有往前线通报公主出痘的事,太子妃已经亲自往永和宫跑了一趟,这里头的轻重,玄烨比谁都明白。

    再见岚琪和孩子,岚琪精神饱满,笑容灿烂;小宸儿活蹦乱跳,中气十足,一声声皇阿玛听得他满心欢喜。哄过女儿,便与岚琪说起太后那里的事。而皇帝正大光明来过一趟永和宫,岚琪也终于能大大方方到各处去。之前莫说宫里的人忌讳永和宫,她同样很理解人人自危的心,毕竟出痘可大可小,弄不好是要人性命的大事。如今可以去宁寿宫向太后请安谢恩,便与玄烨道:“温宪的事让臣妾来解决吧。皇阿玛一直那么宠她,这次也只管护着她,我们俩一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您突然唱黑脸,她也要想不明白的。”

    玄烨则笑道:“当初你像她现在的年纪,都在朕身边了。可轮到咱们自己的闺女,还是不懂事的小娃娃似的。”

    岚琪笑道:“谁叫人家是公主,这是天生来的福气。”又提醒玄烨,“儿媳妇生了孙子,皇上也赏赐点什么吧。您若忙不过来,臣妾准备好,以您的名义下赏可成?”

    玄烨当然答应,还安慰岚琪:“胤禛有了儿子,这下你也放心了。”

    紫禁城外,等四阿哥忙完接驾和宫里的事,回到阿哥府时,天色都暗了。这样尴尬的时辰,必然哪一处也没捞到口饭吃。

    此刻宋格格正在李侧福晋面前串门,西苑里的晚膳早就准备过了,巧珠来禀告,说四阿哥回府了,李侧福晋很自然地问:“四阿哥用过晚膳了吗?”

    宋格格在一旁冷笑道:“这事不必姐姐操心吧。正院里如今难道连四阿哥的一口饭都没的吃了?”

    昔日锋芒相对的两人,如今看明白了阿哥府里的人情世故,即便不是什么情同手足的好姐妹,互相说得上话,彼此总算个依靠,但李侧福晋也不愿被宋格格指摘自己屋子里的事,冷冷道:“问一声安,也是咱们伺候丈夫分内的事。”

    “福晋把持一切,咱们操心只会惹她嫌。”宋格格指一指正院大房的所在,嗤笑道,“那里如今很不太平呢!姐姐听说了没有,可怜咱们小念佟,不知还有没有人照顾?照我说,福晋既然有自己亲生的了,把闺女还给你才好。”

    李侧福晋面无表情地说:“念佟是长女,当然要养在福晋膝下,德妃娘娘都再三叮嘱了,我何苦自讨没趣?”

    宋格格嬉笑道:“提起德妃娘娘,福晋这次可是吃了大亏,虽说德妃娘娘着急公主的病,可也太冷落王府了。这都多久了,从前那么如珠似宝地捧着福晋,这回到现在就干巴巴一声恭喜。姐姐知道吗,福晋多半就是因为这脸上不好看,才变得神神道道,听说四阿哥昨儿回来门都没进,转身就走了。可惜到底没来看看姐姐,或去我那儿坐坐。”

    李侧福晋却说道:“可你我的母亲,能来府里照顾我们吗?”

    话音才落,宋格格的丫头跑来,喜滋滋地说:“四阿哥说要去咱们小院儿用晚膳。这会子还在正院和福晋夫人说话,转眼要过去的,您赶紧回去准备吧。”

    宋格格大喜,刚刚还满嘴酸话的人,此刻抬手扶一扶发髻,又整理衣衫,得意扬扬地对李氏说道:“姐姐怀着呢,安胎要紧,这阵子伺候爷的事就交给我吧。”

    说罢,身姿摇曳,扬长而去。李侧福晋看得直瞪眼,但腹中胎儿一阵踢打,又让她回到现实,如今唯一能做好的就是生儿育女。听说昨天太医来看四福晋,开了许多药,不知要吃到什么时候,只怕若要再生养会很不容易。她身体健康,要更珍惜才是。

    这边厢,胤禛与妻子、岳母说罢了话,便离了正院到宋格格那儿歇着去。觉罗氏在门前看着女婿离开,转身过来,再看目光一瞬不瞬望着摇篮里的孩子的女儿,不禁说道:“我来虽能照顾你,但妨碍四阿哥和你好好说话,过几日你好些了,我就走吧。”

    毓溪却紧张地说:“没什么尴尬的。胤禛这些日子本来也辛苦,在宋格格那儿清静,她又会伺候人,叫他过去歇歇挺好的。”说着,目光又落在孩子身上,嘴里喃喃,“额娘一来,这孩子就安静多了,可见他也喜欢让姥姥照顾。”

    觉罗氏微微蹙眉,张口想说什么,记起女婿跟她说的那些话,又默默忍耐了,只笑着答应:“额娘会好好照顾你和孩子的,你要赶紧把身体养起来。”

    毓溪则自言自语:“念佟那会儿,德妃娘娘再三叮嘱,不出百日不要抱来抱去,想必小阿哥她该更加珍惜,我是想这一年都别进宫了,让小宸儿好透了我们再去不迟。”

    觉罗氏这下忍不住了,上前说:“孩子百日,你就抱去叫德妃娘娘看看吧。毓溪,你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毓溪不解地问母亲:“额娘,我做错什么了?这些日子脾气不大好,我知道,可我没做什么失了尊重体面的事。”

    觉罗氏忧心忡忡,向门外看了一眼,轻声道:“你从前对我说,要想四阿哥去别处,他总是推三阻四。现在呢?男人的心是善变,可女人若是先变得不讨人喜欢了,又有什么资格让男人把心放在自己身上?”

    毓溪皱眉,细想想,的确不错,她今天让胤禛去宋氏那儿,胤禛想也没想就应了,虽说额娘在这里他兴许不大方便,可若是从前,一定说去书房或是客房里歇着,哪能轻易就答应到李氏或宋氏的屋子里去?今天夫妻见面就几句简单的对话,她还觉得顺畅来着,没想到却隐了这么个道理。

    “怕是往后就算你不让他去,他也主动会去了。谁不爱听好话?谁不喜欢被人哄着、捧着?四阿哥为什么要天天忍耐你发脾气?毓溪你再不改一改,他可就不需要你改了。”觉罗氏一句一句说得郑重,又道,“我听说宫里太子妃都改了脾气,如今和太子出双入对。人家从无到有,难不成你要闹得从有到无?你们自小青梅竹马,往好了说感情比谁都深,可要说难听些,时间那么久了,保不定哪天就厌弃了。”

    毓溪已是泪眼迷蒙,所以觉罗氏才担忧能不能说这些话。叫自己和女婿看来,毓溪现在精神有些不正常,太医说福晋身体产后亏虚,需要大补静养。她的不正常也非全是由心而来,但人话总是听得懂,这些重话压下去,她果然受不了了。

    “额娘,我知道了……额娘,我一定改。”好在是自幼接受深宅教育的人,母亲的话虽然让毓溪伤心,尚不至于崩溃,眼泪和心痛后冷静下来,对母亲说,“若是我自己把他推出去的,将来才真正要后悔。我在乎胤禛,不要他厌恶我。”

    觉罗氏也不知女儿能不能改,话已是说尽了,心里更惦记着改日进宫向德妃娘娘请安。这些年孩子们的事一向与娘娘有商量,如今也谈不上是商量,她这个做母亲的前去放低身份,娘娘才能不至于误解儿媳妇。不然青莲、乳母这些人眼睁睁瞧着福晋“魔怔”,还不一五一十都禀告到宫里去?德妃娘娘偏心自己的孩子她能理解,哪个做娘的不是这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