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有种后宫叫德妃.6_第十章 肃贪惹风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胤禩却又看着兄长,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两张纸递到太子面前:“臣弟建府不久,家中几乎没什么花销,这些是与福晋成亲时各处收来的礼金攒下的。”

    太子微微蹙眉,可手却不由自主地摸了上去,稍稍捻开来看,灯火之下可见里头的模样,是两张银票,每张一千两,加起来竟有两千两银子之多。他惊愕地看着弟弟问:“你们能收到这么多的礼金,那我……”他似乎想说,那怎么自己成婚时,对这一切都没有概念,要说妻子也不至于瞒着他,可他真不知道原来能收那么多。

    胤禩倒是解释:“自幼从太祖母、皇祖母,还有皇阿玛与各位娘娘手中收到的压岁钱,惠妃娘娘都替我攒着,之后都是我自己管,在宫里根本用不上钱,都在这里头了。”

    “那岂不是你所有的积蓄?”太子蹙眉。

    “只是臣弟的私房钱。府里的钱财都是您弟妹看管,不愿横生枝节,没有经她的手,弟弟只有这些了。”胤禩微微一笑,将银票再推给了太子,“这样一来,您该信任兄弟了吧?”

    的确,胤禩和自己有了钱财瓜葛,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真捅到皇帝面前,就是闹出什么来了,至少八弟不会轻易背叛自己,不然就要把他也卷进去,他何至于自掘坟墓?好歹这一边是可以安心了,收下这钱是两处都买个放心,他何乐而不为?

    可胤禩离开毓庆宫时,心情反而比来时沉重。他虽自幼在宫里,但来过毓庆宫的次数却数得过来,几乎没有像今天这样待这么久,甚至还和太子把酒言欢。

    毓庆宫在众兄弟眼中都是乾清宫一般的存在,如今当他看清这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之处,却真正明白了两处的天壤之别。太子终究只是储君,即便父皇要求兄弟之间有君臣之别,可在胤禩眼里,太子根本配不上。

    一路往宫外去,身上淡淡的酒气都消散在清风里,八阿哥的烦恼不在于太子的庸懦无能,而是他不知道自己心里的沉重,是为哪般。

    毓庆宫里,胤礽孤坐在酒桌前,太子妃已悄然站在门外,屋子里时不时飘出的酒气让她深深蹙眉,她没有走进去,因为不知走进去该对丈夫说什么。

    看着看着,但见丈夫开始撕手中的纸片,一下一下,很缓慢,可一遍又一遍反复撕扯,之后轻手一扬,碎片如雪纷落。他霍然起身往外头来,乍见妻子在门外,不屑地一笑:“放心吧,他不会到处说,他蹚进这浑水里,自己也不干净了。今晚我在书房里写折子,你歇着吧。”

    太子妃心中惴惴,颔首答应。待丈夫离去,她径直走进来,看着满地碎片,随手拾起一些看,还能见零星字眼儿和印章模样,再多捡一些拼起来,瞧着竟是银票的模样,她心中一紧,努力捡起更多的碎片拼凑,看到那银票价值,心中突突直跳,这节骨眼儿下,太子他竟然撕了两千两银票?

    她重重地跌坐下去,举目看殿阁内雕梁画栋,这富丽堂皇的一切,到底撑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夜渐深,永和宫内灯火渐灭,温宪、温宸窝在一道歇着,似乎温宪知道自己要出嫁了,更稀罕妹妹为了陪她而放弃随父亲游山玩水。近来姐妹俩比从前更亲热,岚琪看在眼里皆是暖心的甜蜜,要知道等她百年之后,好歹姐妹兄弟能互相扶持,也算是安心了。

    洗漱后坐在镜台前梳头,环春在外头不知做什么,很久才回来,拿过梳子为岚琪打理青丝,轻轻地在身后说:“太子似乎是请八阿哥喝了酒,听说八阿哥离开时带着酒气。您说奇怪不奇怪?八阿哥难得离宫歇两天,还特地把八阿哥叫进来喝酒。”

    岚琪淡然道:“平日八阿哥在宫里时是当差,太子也不敢邀请他。今日既然他回去歇着了,特地叫来喝酒也没什么,他们都是大人了。”

    “娘娘可真看得开。”环春却笑,“奴婢打赌,明儿一早,荣妃娘娘就该来给您说这事了。荣妃娘娘那里什么不知道?”

    岚琪这才笑道:“说来也是,她这么多年在宫里攒下的人脉,一向又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相比之下,她比我更加消息灵通。”

    环春笑道:“荣妃娘娘不论知道了什么,都爱来告诉您,咱们就算没有她那样消息灵通,也没碍着什么。”

    岚琪却摇头说:“任何事做过了头都不好,我宁愿她别处处惦记着我。”

    果然,第二天一切如环春所料,荣妃午后来永和宫闲坐,三两句话说起昨晚的事,说八阿哥在毓庆宫吃酒了。岚琪静静地听着,不予置评。荣妃则自言自语般说道:“孩子是她养大的,若是自此与太子亲近起来,她该恨死了,这岂不是养大了一头白眼狼?”

    听到说惠妃,岚琪心里起了波澜,这些日子传回来的消息,无不说皇帝对惠妃如从前那般好,到底怎么好,她没亲眼看见不知道,可惠妃是精明能干的人,她和荣妃都清楚。之前荣妃总和她絮叨,说惠妃回来要夺权了,彼时岚琪不以为意,现在则觉得未尝不可能。

    岚琪恨死了明珠党羽连带惠妃。皇帝留着惠妃、留着明珠,一直都是为了大阿哥和太子。若是复用惠妃,甚至重新大力起用明珠,必然另有不为人知的缘故,指不定就是太子和大阿哥之间,他彻底放弃了一方。皇帝若想达到目的,怎会在乎荣妃或她在宫内多年经营的辛苦?只要六宫不乱,换人协理不是难事。

    荣妃喋喋不休:“三阿哥如今比不上兄长,更被弟弟们比下去。皇上为了朝政,怕是随时都能弃我。”

    岚琪却笑道:“你在景阳宫好好住着,何来抛弃一说?姐姐不要吓唬自己。近来你身体也不好,若皇上对她真是恢复如前,你或我,乐得清静歇一歇。”

    荣妃不甘心道:“我们辛苦那么多年,让她白捡了便宜?”

    岚琪却笑道:“也要看她气数能有多长。荣姐姐难道不懂中庸之道?”

    荣妃不是蠢笨之人,只是从来无所依靠,让她长期都怀着患得患失的心态,此刻听岚琪说这句,想到她的三阿哥文武皆是资质平平,几次都与自己说不愿在大臣之间周旋,要是能捞到修书编史的差事就好了。不知岚琪所谓中庸具体指什么,可她儿子这模样,不出挑儿,不风光,但也绝出不了什么事。现在得了郡王位,将来只要不出差错,跟着水涨船高以后做了亲王,她就不用再愁儿孙们的前程。

    说话的工夫,吉芯匆匆走来,说三福晋身子不好,是叫府里侍妾给气的,要休了那侍妾,派人来知会娘娘一声。

    岚琪在一旁不言语,荣妃皱眉呆了半晌,侧过脸问她:“这事她能做?”

    “就看我们计较与否。姐姐拿主意吧。”岚琪将自己撇开,目色坚定,希望荣妃别再纠缠她,冷静地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荣妃叹了一声,吩咐吉芯:“由着她吧,侍妾而已。”

    千里之外的杭城,那一场热闹隆重的驻军检阅和骑射比试结束后,圣驾就要准备回程的事。但这次还不急着回京,下一站先回姑苏且驻跸几日——一则太后不宜连日舟车劳顿;二则皇帝此番一路南下治理河工,返京途中自然要再视察各处,而具体的路线尚未定下,以皇帝南下时率性的路线来看,返京途中指不定也要多次与大部队分离。

    这日,胤禛带着弟弟来领了赏赐。十三、十四在校场比试中皆表现优秀,他们当然比不过年长且人高马大的将士们,可在他们的年纪做出了该有的成绩。十三阿哥更是突飞猛进,从前总是差人一等,连弟弟都比不过,现在竟能和人高马大的将士稍做较量,连一向骄傲自己比哥哥厉害的十四都十分佩服。胤祥付出多少努力和辛苦,可想而知。

    最高兴的莫过于做父亲的,皇帝这次赏赐,把儿子们想要的东西通通都许诺了。胤禛带弟弟们来领赏谢恩时,见到父子其乐融融的光景,也着实高兴。待与十三、十四退出来,要去向太后报喜时,远远见明珠在前头。

    他不知怎么多了个心眼儿,喊过十三、十四说:“这就要走了,四哥带你们去逛街,给额娘买点什么,也不算白来一趟杭城。你们不乱跑的话,之后每到一处,都带你们出去玩。若是敢撒野胡乱跑,回来有你们苦头吃。”

    两个小家伙乐坏了,蹦蹦跳跳,围着四哥便反向走去,到底没和那边走过的明珠几人遇上。而明珠在这里出现并不奇怪,一路南下,他时常进来与大阿哥说话,猜想这会儿左不过又是去找大阿哥。胤禛并不多怀疑他的目的,只是不想有所往来。

    但明珠是在大阿哥住处与惠妃相遇,惠妃应约在儿子这里等他,早已等得很不耐烦,见了面就埋怨他:“这里才多大地方,你非急着要见我不可,都在皇上眼皮子底下。”

    明珠却道:“如今形势不同,有些话实在急着要告诉娘娘。您不知外头的事,好些事都不能明白。”

    惠妃抵触地说:“皇上如今待我很好。”

    明珠担心的就是这些,不敢让惠妃不悦,婉转地说:“正因如此,娘娘更加专注侍奉太后和皇上,外头的事更加不知道了。”

    惠妃眉头紧蹙,问:“到底怎么了?”

    明珠便一一说起。先是说这次皇帝初到江南后就着手肃贪,结果震荡了京城,连带太子都被牵连进去。但事实上明珠手下的官员,甚至牵扯到大阿哥,但凡不干净的,大多没能幸免,虽然如今皇帝再无动静,但是绝不能掉以轻心。

    明珠又道:“皇上去年末才任命的两江总督张鹏翮,如今就要改河道总督。”

    惠妃不懂这些,摇头问:“这与我们有什么相干?治理河工的大臣,皇上一直都勤于更换。”

    明珠连连摆手:“两江总督的确是重要之职,但真正到前线治理河工的不是他们,这个官职若看

    作镀金的跳板,也未尝不可。娘娘可知道继任的两江总督是什么人?”

    惠妃已经很不耐烦,但听明珠说:“是瓜尔佳氏的陶岱。”

    “瓜尔佳氏?”惠妃这才有些触动,虽不认识什么陶岱,可这个姓氏近来听得很多。

    明珠忙道:“您想想,自从鳌拜倒台后,朝堂之内、后宫之中,极少有瓜尔佳氏族人居显耀之位,可皇上先后提拔了太子妃一族,选秀最出挑的和贵人亦是出自瓜尔佳氏,如今两江总督也安插了他们的族人。您且看,和贵人默默无闻的日子,也该到头了。”

    “瓜尔佳氏一族沉寂二三十年,皇上当真要重新复用?”惠妃反问明珠。说着话,心内便发紧,皇帝如今能对她好,不也是重新复用?她做过什么足以万劫不复的事,自己最清楚,她若都能翻身,瓜尔佳氏一族其他无辜的人,何必要继续为鳌拜付出代价?

    明珠则道:“皇上当政将逾四十年。历朝历代,做皇帝四十年的也不多,我们这些老臣都渐渐要退出,新一代权臣浮上来,皇上当然要培植自己信任的势力,我们这些老家伙,早该消失了。”

    惠妃不自觉地定神看明珠,堂兄果然是见老了。再反观自己,早过了四十,眼角唇际的细纹无论如何掩饰保养,依旧每天见长见深。岁月匆匆,他们年华不再,但事实上,皇帝也老了。

    “再过几年,皇上也要五十岁。”惠妃脸上不再有方才的不耐烦,叹了口气,将心一沉,“可这些日子他对我好,我竟不自觉地以为回到了从前,心想着是不是真的能够从头再来。”

    明珠却道:“娘娘与皇上和好如初,并不是坏事,老臣只是担心您因此蒙蔽了双眼,耽误了大阿哥的前程,更耽误了您自己。”

    惠妃忽然变得眼神犀利,直直地盯着明珠说道:“若非儿子争气,我早就因为你们被皇上抛弃了,我怎好为了一己私欲耽误他的前程?”

    明珠不以为意,冷漠地说着:“那就请娘娘千万小心,更仔细看清楚——皇上对您的好,是真心的,还是绵里藏针?”

    “我记下了。”惠妃但觉心寒。

    “娘娘,新势力的崛起,必然象征着旧派的消亡。”明珠满面正色,竟有几分悲壮,字字沉重地说,“老臣猜想便是几年内,索额图或是我,必有一人落马。皇上为培养新的足以支撑朝政的势力,一定会为他们披荆斩棘、开山铺路。若不幸是臣,还请娘娘保重,大阿哥保重。”

    “何至于此?之前皇上也没有将你怎么样。”惠妃听得心惊胆战。

    “之前皇上是激进冲动了,或是想试一试水。此一时,彼一时,再有一次,臣就无法和您这样说话了。”明珠看淡了这一切,叮嘱惠妃,“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大阿哥,留得青山在。”

    惠妃心内已是五味杂陈,和明珠分开时,一路回自己的屋子都呆呆地不说话。可后来经人提醒,这样子难免叫皇上生疑,她才缓过神情。这里地方就那么大,难保他们相见不被皇上知道。虽然知道了也不要紧,他们本就一向有往来,可不管未来如何、眼下如何,惠妃只有兢兢业业做到最好,明珠之后不管遭遇什么境遇,她才能保存一份生的希望。

    而让她想起来就会在心中打战的事,是这次南巡时常见皇帝与永和宫诸子在一起说话,皇帝言谈之间流露出的神情,让她意识到皇帝对于六阿哥的死至今耿耿于怀,那一份不经意的哀愁和恨意,总是触动她心内最怯弱的地方。惠妃今日没有对明珠说的话,是她担心皇帝总有一天还是要为六阿哥报仇。

    这也是多年来,明明有千百种法子让永和宫消失,却始终无人敢动手的缘故。乌雅氏在,虽然碍手碍脚;可她若不在,别的人也别想存在了。

    而明珠的预言,很快实现了一部分。圣驾返回姑苏,驻跸苏州织造府,当天夜里和贵人就去了皇帝身边,之后一连数日都没再回到佟妃身边,一直不被眷顾的小贵人,终于得蒙圣恩。

    女眷们聚在太后屋子里时,太后则笑悠悠地说:“和贵人得宠并不是坏事,江南水美人美,这一路多少官员巴望着把家里年轻漂亮的女子往龙榻上送?皇上身边留着密贵人,那些人就会有念想,和贵人去了才好。瞧这架势,皇上是不会带新人回去,这样你们回去了也不会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你们没用。和贵人终归是名正言顺的,又年轻漂亮,早该这样了。”

    太后如此态度,底下的人还敢说什么?至于随扈的皇子们,更管不得皇帝这些事。相反,那些官员没有在皇帝这里走通门道,但皇帝也没有太过冷漠无情,而是先后指了两位汉家女子给大阿哥和三阿哥。自然这事不会太张扬,可随驾行从的人里头,大多知道直郡王和诚郡王会带新人回京。

    不日,圣驾返京。离了江南之后,偶尔会走旱路,和贵人便少了些日子陪在皇帝身边,难得回到佟妃这里。佟妃和旁人看着她,明明地位已是今非昔比的人,举手投足仍旧是从前的模样。女眷们私下里都说,这才刚开始,皇帝再宠上她一两年,一定会变。

    但至少回京的日子里,和贵人言笑依旧,而佟妃一直担心她储秀宫出第二个平妃那样的人,从前对瓜尔佳氏就有戒心,如今她得了宠,更加多了几分防备,可眼看着她依旧那样恬静可爱,渐渐也松懈了。

    好在和贵人没有让她失望,姐妹俩一路相安回到京城。而一进宫,乾清宫里就只见德妃的身影,和贵人也没见什么不高兴,乐呵呵地就跟着佟妃回储秀宫去。

    皇帝此番回京,直接进了紫禁城。从前总要在南苑等处徘徊几日,这次或许是因侍奉太后同行,亲自将太后送入宁寿宫后,竟直接带着德妃回了乾清宫。但旁人或许以为帝妃俩在乾清宫温存,可岚琪却是来给皇帝收拾东西的。玄烨一向节俭,此番带出去的东西几乎原样带了回来,都是他用惯的,轻易不愿舍弃。

    岚琪和玄烨连话都没说上几句,皇帝就一头扎进书房里。外头大臣领牌子觐见,来来往往不见停歇,而她将皇帝的寝殿布置安排好,本想过去说几句话,在窗口就听见外头唱报某某大臣到,只能将梁公公喊来问:“这要见到几时?”

    梁公公亦是一身旅途疲倦,无奈地笑着:“这都排到晚膳前了,娘娘您怎么打算?在这儿等着万岁爷,还是先回永和宫去?”

    岚琪看梁总管眼窝子一圈发青,必然是累着了,而刚才见到玄烨,也差不多这般模样,太后更是累得话都懒得说,这会儿工夫一定早就睡下了。可皇帝这里却紧跟着连番见大臣,岚琪心里很不踏实,皱眉思量后,吩咐梁总管:“这一位见好了,外头的先不要领进来,你和其他随扈的人都歇着去,宫里早就预备伺候的人了,不必你们在跟前。皇上那儿我有话去说,大臣们自然有人去应付。”

    但转念一想,忙又问:“太子呢?来过了吗?”

    梁公公尴尬地应答:“太子爷已经请示过要见皇上,万岁爷说再等一等,与太子左不过是说家事,积下的国事更要紧。让奴才原话传给太子,太子便回毓庆宫去了,说是随时等万岁爷传召。”

    梁总管早青出于蓝,说话何其小心谨慎,那一句“左不过是家事”时面上的纠结,让岚琪知道太子此刻的心情,不免叹息:“罢了,你们顶着吧,我这儿先回去了。他就是这个毛病,该能改了不成?就是都小心一些身体,且不说万岁,你要是身子顶不住,好歹像你师父似的,调教几个可靠的帮着才是。”

    “奴才记下了。娘娘请回吧。”梁公公往边上站。岚琪回眸望了几眼寝殿,一切齐备妥当,多少安心几分,这才不徐不疾地出了乾清宫,老远就瞧见有太监引着大臣过来,便赶紧坐上轿子走了。

    才五月中下旬,坐轿子回来已闷得一身汗。环春没有跟着娘娘去,而是在家打点阿哥们的东西。十三、十四阿哥已经照皇上的话去书房。只听见娘娘进门就抱怨:“真是做老子的一刻不停,儿子也没有歇口气的时间。”

    听见这样的话,环春便知主子心情不怎么好,拿了扇子来给娘娘驱热。岚琪自己拿过轻摇,问了些琐事,知道公主们都去宁寿宫了。环春笑道:“娘娘屋子里一贯不用冰的,公主们夏天都不爱在您跟前,您知道的。”

    岚琪笑道:“别又缠着太后想什么古灵精怪的事,你打发人去传句话。”

    环春应诺,出去一会儿工夫就折回来,神秘兮兮地说:“娘娘要不要去两位阿哥屋子里瞧瞧,带回来好些东西呢,都是拿封条封了口的,大概怕奴婢或其他人擅自动了,好些上头是写着给娘娘的。”

    “给我的?”岚琪笑道,“他们上哪儿弄东西来给我?”

    但不等她去看,外头通报说四贝勒来请安。岚琪忙将颈下散开的扣子扣好,在镜子前拢一拢头发。儿子等在正厅里,奉茶来的香月笑问:“贝勒爷怎么不进去?”

    胤禛拿过茶水豪饮罢,喘息道:“夏日衣衫穿得少,我就不进内殿了,在外头见额娘才好。”

    说话时,母亲已出来,果然是湖绿色薄薄的单衣,袖口开得宽阔,虽然通风凉快,可一抬手便能露出雪白的手臂,自己亲娘倒也没什么,但宫里见了其他娘娘,就不大方便了。

    岚琪知道儿子一向稳重,并不怪他这看似生分的举动,上前摸摸他额头烫不烫,拿帕子给他擦了脸上的汗水尘土,轻摇扇子,心疼地问:“这是打哪儿来的,渴成这样了?”

    “跟回来的所有侍卫车马要归置清点,儿子刚忙完这些回来。”胤禛心情不坏,向母亲说了这些事,又提起两个弟弟,一脸笑意,“他们还算听话,十四毛病多、性子急,可软硬皆施,他也就服帖了。现在看看根本就是个小孩子,一点儿没长大。”

    岚琪听得心中温暖,儿子眼中溢出的兄弟之情,叫她觉得好珍贵,胤禛好像真的喜欢上了这两个弟弟。果然人与人是要多多相处才好,他们这些年宫里宫外分开,哥哥日渐成熟,弟弟们开了心智,却不能在一起好好说话相处,感情怎能和别的兄弟比较?这次皇帝把他们都带出去,而自己又要儿子放下家里跟出去,像是做对了。

    想到儿子的家,岚琪不再留他,要胤禛回去好好歇着,说毓溪很思念他,每每进宫都问他有没有来信,每每都失望,十分可怜。便嗔怪儿子出门在外,竟然一封家信也没有。胤禛还真没想到这些事,笑着敷衍了母亲,就被打发走了。

    待傍晚十三、十四辛苦地从书房回来,岚琪说,亏得他们一路车马颠簸,还能在书房坐得住。果然不出所料,胤祥笑着说:“十四就坐不安分,皇阿玛和太子来时撞了个正着,在屋檐底下罚站了半个时辰。”

    弟弟脸上挂不住,跑回屋子里去,哥哥姐姐都去闹他。不多久,孩子们捧着礼物回来,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坐着拆看礼物,满室温馨。

    再等环春来催说晚膳摆好了,才一起挪地方,坐下动筷子。十三、十四正在长身体,狼吞虎咽地吃,岚琪和杏儿劝也劝不住。胤祯要添饭时,门前的小太监竟突然跑来在门外说:“乾清宫来人请娘娘过去。”

    岚琪手里还夹着菜要放进胤祥的碗里,随口说:“不早不晚的,可总算歇下了也好。”

    说着话,已放下筷子起身,带着环春进内殿换衣裳。等她再过来时,便见敏常在和孩子们都侍立相送。

    岚琪让他们自在些,转身就走了。而德妃娘娘走开,敏常在才抬起头看她的身影,纤柔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她也慢慢按下深藏的心思,转回身继续与孩子们作乐。

    且说永和宫的轿子匆匆到了乾清宫,岚琪在门前见到梁总管,问起皇上去书房的事,梁公公说皇上终于得了空见太子,就想不如一并见了其他阿哥,让太子直接去书房。等皇上也过去了,正撞见十四阿哥毛躁坐不住,难免要训斥几句,还罚他在屋檐下站着反省。

    “晚膳呢?”

    “皇上没胃口,喝了半碗绿豆汤就烦了。”

    说话间到了书房。玄烨正端着一碗茶站着,看桌上铺开的折子。岚琪顺手从边上再拿过一盏蜡烛,两人根本不像久别重逢,她很自然地说着:“嫌热也不能不小心眼睛,天就要黑了,一根蜡烛晃晃悠悠能看清什么?”

    玄烨皱眉:“一来就数落朕,也不给个笑脸瞧瞧。”

    岚琪笑着说:“见面几回,人家都笑得花儿似的,可您没正眼瞧。”见玄烨放下茶碗,拿起御批,一手托着腰,半躬了身子批复折子,写了半天放下时,又两手托着腰长长舒口气。这架势显然是犯了老毛病,怪不得好好地不坐着看折子,要站着看。

    岚琪上前把折子往外一推,挽着他的胳膊轻声说:“这是在外头赏了多少家花、野花才闹到这地步了?瞧瞧额头上都疼出汗了。”

    玄烨不以为意,只皱着眉说:“回宫还好好的,从书房出来下阶梯时,不知怎么就闪了。”

    岚琪小心翼翼地搀扶他往寝殿去,心疼极了,也不再念叨他,请来太医给诊治一番,夜色深浓时,总算减轻皇帝一些痛处。

    玄烨安安静静卧在榻上,看着岚琪亲自滤药,一勺一勺吹凉了送到他的嘴边,玄烨皱眉灌下去,一肚子苦涩,心情不好,竟是问:“胤礽和太子妃闹翻了,要休妻的事,你可知道?”

    岚琪想到前日看见太子妃失魂落魄地坐在毓庆宫门前,必然是遇到什么大事情才会如此失态,可她一向不打听毓庆宫的事,此刻听玄烨如此说,才知道竟闹到了那个地步。可她能说什么?又不是自己的儿子媳妇,唯有言笑:“小孩子家家的吵架拌嘴,皇上还当真了?臣妾胆大时,还和您拌嘴来着,那些话怎么好作数?”

    “小孩子家家?”玄烨冷漠地哼笑,反问岚琪,“他们还是小孩子?”

    岚琪倒是一怔,可不是吗?太子五月初已足岁二十五,大阿哥都奔着三十去了。她始终把胤禛兄弟姐妹当孩子看待,不经意就把大阿哥、太子他们也都算上了。

    “太子跟您说什么了?”事到如今,岚琪只有陪玄烨说几句,天气烦闷,他憋在心里更不好。

    玄烨说,事情倒是过去了,夫妻俩已经和好如初,可事情的缘故却让他心痛不已。这次他故意引得京内大臣补亏空,没想到把太子也牵扯进去了。太子的银子大多是太子妃娘家填补上的,他们夫妻为此有了矛盾,太子妃本不计较,太子却拉不下脸来,觉得自己在妻子面前矮人一截。

    岚琪听得心惊,她顾不上问太子的事,颤颤地问:“皇上,胤禛手里头,可有这样的事?”

    玄烨摇头:“他眼下经手的差事,半点油水也没有。”皇帝疲惫地叹息,“皇祖母老早说,厨子不偷五谷不收,让朕看淡一些官场里的买卖贿赂,可他们贪心不足,朕若再不整顿,这个国家就要叫他们掏空了。”

    岚琪轻抚他的心口安慰:“皇上消消气。”

    玄烨怒极:“现在更好了,皇阿哥们也跟着贪了,上下联手,里应外合,大概哪天连太和殿上的龙椅,他们也要偷了去换银子。”

    见皇帝越说越严肃,岚琪想到妹妹家里的事,慌忙屈膝在地,彷徨不安道:“这次的事,阿灵阿府上也没脱干系,岚瑛还来向臣妾哭诉过。既然此刻皇上和臣妾提起来了,臣妾想求皇上一件事。”

    玄烨皱眉望着她,稍稍点了点头:“你起来说话。”

    岚琪没动,仰望着他说道:“肃贪是何等严肃庄重的事,臣妾不敢给您添麻烦。可臣妾只有岚瑛这一个妹妹,皇上若是要办了阿灵阿,求您留下妹妹和她的孩子,把他们送回臣妾娘家去,哪怕对外说她死了也好,不要把她卷进去,留她一条性命可好?”

    玄烨肃然道:“你说这样的话,叫朕怎么想?遇到这样的事,你先想到的是私心?”

    岚琪心里晃悠悠的,可她的意志很坚定,颔首道:“臣妾做不出大义灭亲的事。就算岚瑛不能丢下阿灵阿独活,臣妾也不能看着她赴死。”

    “朕若不答应呢?”

    “皇上会答应。”岚琪却毫不退缩,深深叩首道,“真有那一天,还请皇上成全。”

    可是头顶却传来玄烨冷酷的声音问:“岚瑛的事总有余地,朕依你并不难,可若有一日胤禛也卷入这种事,朕怎么办?你又怎么办?”

    岚琪浑身发紧,努力沉下心道:“臣妾会叮嘱胤禛,哪怕在朝堂里再如何艰难,也不能同流合污,不要留下什么把柄在别人手中,等有一日全身而退时,他能落得干干净净。”

    “那便说定了,儿子若有僭越雷池之事,朕拿你是问。”玄烨的语气渐渐轻松,抬手示意,“这会儿没法子来拉你,赶紧起来,坐到我身边来。”

    岚琪有些摸不着头绪,才坐下,玄烨便握着她的手说:“替朕把儿子们看紧了,时时刻刻敲打他们,你做额娘说的话软绵绵又中听,他们不会恨你。朕若说得多了,他们不仅反感,还会觉得朕不信任他们。可是朕再多的信任,也敌不过花花世界的诱惑,紫禁城外头太多太多的陷阱迷阵,那些老奸巨猾的东西,都伸长着手,要把儿子从朕身边一个一个都拉走。你要替朕好好看着儿子们。”

    “是。”岚琪心神不安,颤巍巍地答应了。

    玄烨很不满意,嫌弃地说:“应一声就那么难?”可说着就笑了,搂过岚琪,让她伏在自己胸前,不知怎么竟是说:“孩子们有你在,朕很放心。”

    “皇上今晚心神不宁,说话想一出是一出,臣妾快跟不上了。”岚琪稍稍挣扎,把玄烨的手放下,拿过边上的团扇轻轻摇动,温柔地说,“有什么事明日再说,我一直陪着你,不走开。”

    可玄烨还是伸出手来,捧着岚琪的脸颊,情意深深道:“实在太想你,看见你就安心了。”

    “我哪儿也不去,就坐在这里。”岚琪意识到玄烨的理智渐渐被情感吞噬,明白他必然是累极了,身体的疲倦和痛苦,会让人变得焦躁不安,让他完全从情感去看待事情和人。她不懂国家大事,没有太皇太后那样的英明和胸怀,可她能照顾好自己的丈夫,能让他精神奕奕地面对天下。

    那一晚,乾清宫的灯火早早就熄灭,德妃留在那里没有离开。宫里的人冷眼瞧着,都以为德妃之后至少霸占皇帝好一阵子,可第二天皇帝上朝去,德妃娘娘回到永和宫不久,就把和贵人找去了。

    佟妃陪着和贵人一道来到永和宫,佟妃也担心德妃误会和贵人什么,本想为她说几句话,可没想到岚琪却是将和贵人叫到跟前,告诉她一些皇帝的喜恶,告诉她哪些事必须谨慎小心。等聪明的小贵人记下后,就让她去乾清宫照顾皇帝,毫不避讳地说:“皇上把腰闪了,那些事,你要劝着皇上克制些。”

    年轻的贵人羞赧不已,涨红着脸谢恩离去。佟妃看着她走远,讶异地对岚琪道:“第一次看您这样指点谁。不过和贵人的性子确实挺好,皇上喜欢她也没什么可奇怪。”

    “只要你心里不难受,我就好办了。”岚琪笑道,“皇上把她放在你那里,显然是早晚要留在身边,只有你那里干干净净,不让和贵人学坏。放在别处或叫人欺负或叫人引诱,变了本性就糟了。”

    佟妃竟不知还有这一层用意,越发惊讶地问:“皇上原来是这样看待储秀宫?”

    岚琪颔首笑道:“不然呢?”

    如此,自圣驾回銮第二天起,都是和贵人陪在皇帝身边,待得和贵人身上不自在时,就是密贵人照顾皇帝。两位贵人的恩宠不相上下,但密贵人为人低调,和贵人又温婉可爱,倒是少有的皇帝身边有宠妃时,宫里的人左右都挑不出她们的短处。

    皇帝的安养交付给两个年轻可靠的人,岚琪省心不少。那天陪在乾清宫一晚带来的疲惫,让自己知晓其中的轻重。虽然还不至于真的老了,但到底比不起二十来岁的精力,想要细水长流就不能太逞强,眼下还有阿哥、公主的婚事等着操劳,她没有三头六臂,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