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9.信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势如电耀霆击。

    秋瑶瑶疾退两步,手动电虹疾射,听到剑出艄的啸鸣,剑挥出。恰好接住劈来的第二刀。

    “铮!”刀剑相接,火星飞溅。刀被震偏,剑乘势排空而入。

    原二哥骇然暴退,堂门狭小,这一退,反将跟来的四位同伴挡住,而且慌乱地一同急向后退。

    剑来势太快,刀又仓促间收不回来,退势未定,彻骨奇寒的剑尖已停在咽喉下,沉叱声震耳:“站稳了,秋某有事请教。”

    原二哥心胆俱寒,止步发僵。

    其他四人来不及抢救,不敢贸然出手,也僵住了。

    “有种你就杀了我。”原二哥咬牙叫。

    “我不杀你。我要你好好回答问题。”秋瑶瑶脸寒如冰,沉着地说。

    “你休想要口供。”

    “我知道你出山虎原毅是条硬汉、当然,你也知道我凤后秋瑶瑶不是善男

    信女。说吧!谁告诉你在下今晚要来的?”

    “我也不知道,黄昏前有个老农打扮的人,说你今晚要来,因此咱们只好撤走避风头,与官府硬拼对咱们毫无好处。”

    出山虎不假思索地说,这消息说出来无关大局。

    “那是谁?”秋瑶瑶追问。

    “不知道,那老农匆匆说完匆匆走了。”

    “哦!蓟州三霸为何到青州府作案?”

    “这事与你有何干连?”秋瑶瑶脸一沉,声色俱厉地说:

    “这件事不但与在下有关,而且关乎咱们天岚皇朝的兴亡。”

    “放屁!你这算是什么话?”

    “这是老实话。南蛮夷人已占了青州府一半的疆域,眼看要进兵关内。他们的奸细已混入京都、刺探朝廷的动静、在青州府的邸报公文动手脚踩探消息。而蓟州三霸却是替奸细做走狗的卖国贼。”

    秋瑶瑶严正厉色,大声说道。

    出山虎一怔,怒叫道:“混帐,你怎么血口喷人?咱们在蓟州虽说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绝不会也不屑做卖国贼。”

    “真的?好,咱们平心静气谈谈、我希望你这条硬汉能提出反证,以洗清三霸的卖国罪嫌。”秋瑶瑶收剑,缓缓说道.举步走向厅堂,又道:“丧门煞星是如何杀了三霸的,在下毫无所知,反正他们杀了蓟州三霸,等于是切断了我律察司追查奸细的线索。如果你们是真正的英雄好汉,便应该与我合作。”

    卖国贼,这个罪名太大了。出山虎极为震惊,梦游似的跟在后面,脸色发青。秋瑶瑶拖条长凳坐下,将追查奸细的经过说了。最后说:“原兄,咱们的曾祖辈以上的先人,曾经一度做过蛮夷人的顺民,再做南蛮夷人的顺民,然后是草原人九十年的牛马,你说,咱们能再做蛮夷人的奴才么?”

    出

    山虎久久方平静下来,庄严地说:“秋大人以天下大义相责,在下已别无选择,只有与你合作。但我可以告诉你,你看错了人,三位前辈都是有骨气的好汉,绝不会丧心病狂做卖国贼。一个月前,有个叫严宗功的人,与三位前辈过去是朋友,邀请三位前辈到京都来散散心。三位前辈各带一位仆人,姓严的却带了五位女眷同行。

    早些天,一位仆人幸而逃出他们的毒手,回到蓟州传凶讯。

    据他说,他们在京都为了方便,化装

    易容到处闲逛京都名胜。

    在徐家庄大觉寺。恰好碰上青州府的推官宋长卿带了家小至黑龙潭省墓。随行有二十四名巡捕与甲士,双方冲突,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三位前辈寡不敌众,含恨退走。

    回城之后,严宗功用话一激。三位前辈一怒之下,由姓韩的派了两个熟悉青州府衙的人前往寻仇报复。三位前辈并未放火,那是府衙自己失火的。”

    秋瑶瑶接口道、“姓严的人目下在何处?”

    出山虎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你说他带有五个女眷?”秋瑶瑶追问。

    “是的,好像都很美。”

    “她们会武?”

    “不知道,好像不会,严宗功本人也仅谙防身拳脚。”“三霸是怎么死的?”

    “丧门煞星父子带了一大群人,突然袭击遂下毒手,逃出的仆人命大,恰好闹肚子入厕,听风声不对,不顾污臭躲入粪缸,方逃得性命。”

    “今晚有人报信,原兄真不知是谁?”

    “真不知道。”

    秋瑶瑶起身离座。淡淡一笑道:“我想,三霸乃是被人利用的可怜虫。过了后天,在下便可证实一些事了。

    原兄,你们最好赶快回蓟州,今后你们的处境,将万分险恶。报仇的事,如果我能找出这些奸细。公私两便不劳你们费心,在下要走了,后会有期,请早离险地,迟恐不及。”

    后天,是邸报发送之期。

    帝都八府是五日一发,其他天下各地,由各地衙门雇请的书吏抄写、一月一

    发。

    帝都八府是顺天、青州、云梦、永平、益州、海州、大名、冀州。最南一府

    是青州,青州府东南便是云宵关。

    发送青州府的邸报,必须经过蓟州。一艘小舟沿大通河东行,四十里到通州,已是日上三竿。通川是水陆大站,运河在此南下。

    小舟的四个村夫,背了包裹舍舟就陆,走上了东行的官道。

    这条通山海关的大路,可供六车并行。徒步赶路当然没有车马快,而这条路上车马比徒步的人还要多。

    十里外,是太平坊。

    至青州的普通公差,平时乘的交通工具是骑和传。不论骑和传,皆在三河县投宿,一百一十里算是一程。

    因此,太平坊算是中途站,车马可在

    此地打尖。

    传车也称官车或邮车,专供因公往来的兵勇差役乘坐,通常是两匹马,五个座位,需换

    马时由驿站供给。

    近午时分,传车缓缓驶入太平坊。

    太平坊唯一的村店,内外四名店伙中。有四名是新面孔,他们是四位伪装村

    夫的人所扮成,他们早半天控制了这家村店。

    车在店侧的广场停下,车夫跳下车座叫:“公爷们,在此她打尖,半个时辰后动身,请不要耽误了。”

    说完,自顾自卸马,招呼伙计准备水

    与草料。

    车内出来了四位公爷,两位是蓟州衙的军官,穿了公服佩了军刀,两位是青州府的传差,各背了一只大型招文袋,穿了身公服,一提水火棍,一佩单刀。

    四个人身材都够健壮,可惜脸有病色,晦气脸、无精打采。四个人有说有笑。一面抖掸着衣上的灰尘,一面往店内走。两名店伙迎出含笑打招呼。

    一位身材削瘦,长相清秀的年青军官说道:“伙计,替咱们弄些酒食来,不必急,还得在店内歇息儿。咦!两位像是新来的,本官每月都走一两次这条路,以往好像没看见过你们?”

    一名店伙陪笑道:“小的是三天前才来的,这间店的店东是家叔,最近店里全换了人啦!”

    谈话间,店伙将四位公爷往后食厅里引,先奉上水与净手巾,再奉上香茗,招待殷勤,一口和气。四伉公爷大概是口渴了,就在店伙忙着张罗期间,四杯茶全光了。

    只片刻间,一位传差突然叫:“咦!怎……怎么啦?头……头好晕……”

    “我……我好因……”一位军官说,往桌上一搭,立即睡着了。

    四个人先后伏在桌上梦入南柯,前后相隔仅片刻工夫。

    “砰!”一声响,食厅门闭上了。三名店伙皆倏然抢到,两人迅速取过公文袋,一个将藏在壁角的一只背囊提放在桌上,取出文房四宝和已刷了水印的稿纸,叫:“快!先抄邸报。”两名店伙共有五册邸报,迅速地揭翻至有关青州府军政的旨谕与臣下的奏章,逐张拆页取出,交与负责抄写的人抄写。

    三个人聚精会神工作,像是忘了四位公爷。

    正在紧要关头,突听身旁有人说:“你们抄得太慢了,其实,你们可以在通政司安插一些人,岂不省事得多?”

    三名店伙大惊,丢下工作虎跳而起,火速拔出衣内暗藏的匕首。

    两位军官与两位专差,守住前后门不住冷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