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圣集大成,为天下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程伟给金乔觉打电话之前犹豫了很久,当初在青唐寻找汉月法藏遗蜕时,为了联络方便,曾经扔给金乔觉一部手机。四百年匆匆即逝,虽物是人非,但记忆犹新,那十一位数字仿若定海神针,最终物归原主。

    程伟未受喧嚣影响,无论是程红,还是藤原薰,均能独挡一面,还有方静兰居中策应,可谓是万无一失。他的心思主要放在李文高身上,为此,特意把阴九九请了过来,许下无数承诺。但阴九九一到,李文高再也没在赐福楼出现过,电话联络时支支吾吾,有无蹊跷,不言而喻。

    对此,阴九九感慨万千:“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我已经说了,看不透李文高,绝域高原窥破老君心思,靠的是出奇制胜。帝君许诺无数只为让我空跑一趟,偏偏李文高就吃这一套,他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他担心的是万一。”

    程伟早就猜到会是这种结果,但能让绝仙剑等人心理负担少一点,也算值得。

    “龙凤山稀有动植物培育基地”已投入运营,余盛世、谢书英、池田信昭干脆让各自的学生都住了过去,先期专攻华夏古文字研究,配以宋初的野史、地方志、民间传说等调剂,除了照片、实物严禁外传,并不禁止学生之间彼此交流、或是像师长朋友请教。整篇整篇的古籍由此广而告之,有心人突然发现,大多数文字都是第一次面世,而且言之有物。野史、地方志、民间传说三者合并以后,往往会指向一处非常具体地点,譬如龙凤山、洗笔锋。

    有人通过方静兰,委婉表示想要接收程家手里的古籍,直言价格不是问题。程红一口答应,不过却是在四年以后,还主动承诺是无偿捐献。

    那人不依不饶,口口声声称要尽早破译五千年传承,并暗示程家手里的古籍来源可疑且非法。

    于是,张道行赤膊上阵,声泪俱下的向海协会控诉,有人欲强夺TW同胞私藏古籍,而这些私藏本来准备无偿捐献给华夏国家博物馆。

    舆论一片哗然,某人为千夫所指。

    这还不算完,余盛世、谢书英、池田信昭共同签署一份书面声明,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心。TW同胞所藏古籍作为文物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作为文化传承的价值却不可估量,但还需要去芜存精、系统性的归纳,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年,届时原本会捐献给国家博物馆。至于……寻宝传说,完全是子虚乌有,“龙凤山稀有动植物培育基地”的全体师生早已形成共识,除洗笔峰外,阳城地界不存在大型古墓群的可能。

    有人想来硬的,结果折戟成沙。

    有人反其道行之,放软身段,想要为华夏文化传承尽一分心力。

    程红觉得余盛世这人挺不要脸的,事情交给他肯定不会吃亏,加了一个限制条件便甩手不管:参与基地研究的学生补助,比照所在学校讲师标准发放。

    余盛世也没让程红失望,张嘴就是五百万,而且把同一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人数限制在五人以内。

    “报国无门!”某教授在讲台上痛心疾首的高呼,“有些人道德败坏到遭雷劈,依然死不悔改,取得一点学术成就便忘乎所以,斯文败类!”

    华夏大陆高校观望之际,HG和TW的三所高校同时接住余盛世抛出的绣球,哪怕零时加价到一千万也不改初衷。

    程红宣布一次性补发半年补助时,余盛世因雷劈事件、离婚未遂降至地下室的声望,一夜之间起死回生。班级群里转发的银行短信截图,在高校之间飞速传播,感动了无数人,六个月三万块,刚参加工作也就这样。饱受盘剥的学生无声抗议,纷纷把头像换成了谢书英和余盛世。

    雷劈事件成了不畏艰辛的典型,净身出户未遂是有情有义的楷模。

    余盛世飘飘然之际,又接到转了好几道弯的狮城某所高校来电,他毫不犹疑的把门槛变成两千万。电话那头答应的比他还干脆,一个劲的催要银行账号。事有反常必有妖,他连忙通知程伟。两千万人民币遂成一亿,还是美刀。

    电话那头并没有直接拒绝,只是说要考虑一下。再次来电时,一道陌生声音操着不知名的语言,机关枪似的给了余盛世一顿臭骂,最后用僵硬的汉语做总结:“五千万人民币,柔佛东海岸一座六平方公里的小岛。”

    余盛世想让对方等等时,对方歇斯底里的挂断电话:“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十分钟之后,银行经理打电话给程红报喜,新到五千万,并委婉转告总行通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