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大机器里,有着许多齿轮和螺丝钉。它们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支撑着整部大机器正常高效运转。优秀共产党员毛学明同志在南通盐业里,就是这样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
毛学明同志原籍启东三甲板晒盐场,1962年随父母迁居启东盐场。他在启东盐场当过盐工、化验员、生产科长、副场长,入了党。因为他姓毛,又曾经当过工会主席,所以熟悉他的人都喜欢叫他一声“毛主席”
2005年启东盐场闭歇,毛学明的主席不当了,改行当了启东滨海工业园区社区局的局长,有头脸,有地位,工资收入比以前高。但是作为盐上的老人,他还是留恋盐行业。经过多方面努力,他来到南通配送中心当了分装车间跟班作业的管理员。
从领导变成普通员工,地位低了,收入少了,心里不可能没有想法。他想到自己是入党20多年的老党员,时常记起当年在党旗下举手宣誓说过的话,要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俗话说:“是金子,放到哪里都发光。”这些年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从没有消极偷懒过,总是积极配合有关领导,做好各项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琐细工作。
他每天6点起床,吃了早饭,就开始他一天的所有工作。他要为分装车间准备好每天包装用的纸塑膜袋和外包装用的纸箱,查看仓库存货,估算几天之后不够用,就得提前叫协作的厂家送过来。操作工喝的纯净水,没有了要换一桶新的。检查原料盐质量是否合格,有无结块现象?如有结块,要用工具敲碎,否则流水线不好作业。检查流水线运转是否正常,包斤是否准确?不准确的要查明原因,及时调整。然后检查车间卫生状况,不够干净的地方,要督促人、或者亲自用扫帚打扫。为的是让工人在清洁的环境里工作,领导来视察时也有个好的看相。此外,包装5公斤腌制盐的地方移在码头西侧的简易仓库,加工用的原料盐和辅料,加工后的成品,女同志搬不动,他自告奋勇驾驶铲车负责来回运送。加工盐吐空的吨袋皮要堆码整齐,及时退还给上游厂家,这事也归他负责。
他刚到车间的时候,有一次,看到工人们把船运过程中受了潮而结成硬块的原料盐,倒在了码头外面的通吕运河里,心里很是心疼。他想:“一吨盐购入价几百元,加工成小包装后,每吨售价4000多元,一下子倒掉几十吨,公司的损失有十几万元,多可惜呀!”从此,每次发现有结块的原料盐,只要不是十分结实,他就和工友们一同用不锈钢大锤,把板结的盐块一块一块地敲碎,尽量使物尽其用,让公司尽量减少利润损失。
配送中心正常实行两班制加工,有时任务繁重,甚至开三班,连轴转,人停机不停。在加工车间跟班作业的管理人员中,有的人住在南通市区的西城区靠近长江边,晚上上班来去路远不方便。还有的是女同志,夜班来往路上不安全。每当这时,毛学明总是对他们说:“以后凡是夜班都归我负责,你们上白班就行了。”大家不好意思,他总是谦和地说:“大家共事一场,不用客气。我反正住在厂区公用宿舍里,离车间近,比你们方便。”
吐空的原料盐所用的吨袋,每隔几天就有一大堆。女同志力气小,堆不高,平铺在仓库一角,占用很大一块地方,外人来了,也不好看相。每当这时,都是毛学明自告奋勇,爬上吨袋的堆子,一捆一捆地料理整齐。有一次,他正整理着吨袋堆,看到一捆吨袋堆码得不是地方,他就抓住捆扎吨袋的绳子,用力向上提,以便把它放到合适的地方。谁知这根绳子松松的,并没有扣成死结。他的用力使在空处,一个惯性让他在吨袋堆上打了一个大趔趄,人就像一堵墙似的向后倒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面上,左腿的膝盖处正好磕在现场一辆铲车的钢铁构件上。他只觉得一阵钻心的疼痛,当时跌坐在地上,站立不起来了。
同志们赶忙用车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还好,骨头没断,但是膝盖的半月板和软组织严重挫伤,医生说最好要住院治疗。毛学明想:“谢天谢地,好在骨头没有断,住院就不用住了。”他让医生开了一些治疗跌打损伤的药,拿回来,放在单位的宿舍里,边服药,边养伤。这事他没有告诉父母,因为父母亲已经年迈,怕他们为他担忧。等到他能够一瘸一拐地走路,他就恢复开展他的正常工作了。
毛学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