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号的具体改进工作不是由我负责,你也知道,我这个总工程师不可能什么都管。这样吧,我先了解一下情况,明天今天晚上,我给你电话,到时候再详细谈一下。”
白佑彬也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毕竟让负责全厂所有设计工作的汪华华为了一艘战列巡洋舰的改进工作而亲自出马,这已经非常给他面子了。
当天晚上,汪华华就给了白佑彬肯定地答复。
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在四月一号提供可以使用的弹道计算机,不然“果敢”号不可能按照原订计划完成改进工作。
另外那些舰内通信设备地安装不涉及到对舰体做大的改动,所以都没有问题。当然,所有地设备中,弹道计算机最为重要。
当时的“弹道计算机”与几十年后的“弹道计算机”完全不一样,不是电子设备,而是一种类似于密码机的精密机械设备。
懊设备的主要功能就是:输入炮击参数之后,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火炮击中目标所需要的装葯量与俯仰角。
这不但减轻了枪炮军官的压力,而且还保证了炮击的准确率。
说白了,再优秀地军官在激烈地炮战中都会出问题。另外,人的精力是有限地,如果战斗持续几个小时,出现人为错误的几率将大大增加。相反,只要不受到破坏,弹道计算机就不会出问题,而且也不会因为工作时间长而出现错误。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简化了炮击流程,缩短了开火前的准备时间。
枪炮军官拿到炮击参数之后,需要至少十五秒,甚至半分钟的时间才能计算出装葯量与俯仰角。如果纯熟掌握了弹道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只需要五秒钟就能得出相同的数据。别看这十秒钟的差距,这能使炮击命中率提高一倍以上!
与弹道计算机配套的就是“火控指挥通道。”
虽然比起几十年后的“火控系统”当时的“火控指挥通道”非常的原始简陋,实际上就是将雷达或者主光学测距仪测量到的数据直接传递给各炮组的枪炮军官,避免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信息传输速度。但是与之前的炮战指挥模式相比“火控指挥通道”拥有本质上的巨大进步。
不说别的,按照白佑彬的计算,采用了“火控指挥通道”与“弹道计算机”之后,战舰的炮击效率比以往提高了至少三倍,齐射间的准备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必要时,枪炮军官甚至不需要战舰枪炮长的协助,就能独立完成炮战的整个操作流程。
实际上,这么一来,战舰的枪炮长也从繁忙的计算中解放了出来,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甄别目标,以及选择目标上。
因为白佑彬的这套炮战方案几乎改变了海军的炮战战术模式,所以按照陈锦宽的要求,只有当他在“果敢”号上证明了其新战术能够提高炮战效率,海军才会在其他战舰上推广这种炮战战术。
对白佑彬来说,这也是一次极为难得的机会。
十日后,刚刚晋升为海军上尉的肖定邦与当初白佑彬在“秋波”号驱逐舰上提拔起来的一批年轻军官来到了江南造船厂。
白佑彬原本准备挖祖寿清的“墙角”最后考虑到祖寿清不一定会放人,而且不管是舰队参谋还是“太祖”号上的参谋军官,其资历都在白佑彬之上,不见得肯到“果敢”号上服役,最终白佑彬还是选择了他在“秋波”号上的原班人马。
怎么说,江洪波都比祖寿清好说话。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内,白佑彬带着这帮年轻军官参加了“果敢”号的改进工作,特别是通信与指挥系统方面的改进工作。
当然,让白佑彬没有想到的是“果敢”号还将成为第一艘安装火控雷达的战舰。
三月底的时候,第一批采用x波段的火控雷达问世,经过测试之后,海军决定将其安装到“果敢”号战列巡洋舰上进行实战测试,而且非常“慷慨”的为“果敢”号提供了两部这种代号为“鹰眼”的火控雷达。
这个意外收获多多少少让白佑彬有点喜出望外。
结合火控雷达“果敢”号的新式炮战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效率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与此同时,西太平洋上的战斗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随着“雾岛”号如期修复,并且重新编入日本联合舰队,一场新的海战在所难免。
只不过,这次帝国海军不会向联合舰队发出“邀请函”而是发出了“挑战书。”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