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九日,达到横须贺的第三天“友谊”号火力支援舰就离开了港口。
战舰上那些由陆战队招募的官兵(多半都是在战争爆发之前退役的海军舰队官兵,或者是之前在商船上工作的海员)根本就想不明白,堂堂第一舰队的参谋长,还有来自帝国海军总参谋部的高级参谋会对这艘“四不像”的舰船感兴趣。
当时,很多在“友谊”号是服役的前海军舰队官兵将其称为“船”而不是“舰”因为“友谊”号根本就配不上“战舰”这个头衔。
“你说,这炮能打多远?”
“至少六十五公里。”“友谊”号的枪炮长很郑重的回答了白佑彬的问题。“我们只在三十五度仰角的情况下进行过射程测试。按照军工厂的设计指标,如果仰角能够达到四十五度,射程还能提高到七十五公里。”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朝旁边的蓝凌波递了个眼神。
“少校,你给我们表演表演吧。”说着,蓝凌波掏出了一张纸条“到这一海域去,然后炮击利岛。”
“利岛?”少校军官一边问出来,一边看了眼纸条上写的坐标。“没问题,我这就去找航海长,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就能到达。”
等少校枪炮长出去之后,白佑彬与蓝凌波也离开了火力指挥中心,来到了航海舰桥外面的露天甲板上。
“你说,这种炮弹真能打到七十公里之外?”
“应该不会有错吧。”蓝凌波翻开了手上的文件“军工厂不会吹牛的,如果达不到他们提出的指标,恐怕工厂的负责人就要进监狱了。”
白佑彬微微一笑。目光落在了文件上地那幅炮弹设计图上。
由江南军械厂开发研制地这种四百毫米远程炮弹与帝国海军以往用地炮弹有很大地区别。甚至可以说完全不一样。
炮弹地外形类似枣核。只是尾部被切去了很大一截。
按照军工厂工程师地研究。这种外形地炮弹在飞行时地阻力最小。而且弹道最为稳定。这对提高射程有很大地帮助。
只不过。这只是众多新技术与新设计中最明显。也是对提高射程帮助最小地。
新式炮弹地底部有一个用来装填复合炸葯地腔室。与穿甲弹不同地是(穿甲弹地装葯一般也在炮弹后半段弹体内)。该炮弹地底部开了一个用来排泄火葯气体地窟窿。炮弹发射之后。腔室内地复合炸葯就会被引燃。产生地火葯气体从排气孔排出。
当然,白佑彬与蓝凌波并不明白这种结构对提高射程有什么帮助。
按照军械厂工程师的说法,炮弹在高速飞行地时候,就相当于穿过空气。因为空气的流动速度远远低于炮弹的飞行速度,所以在炮弹地后面会产生一个低压区。有低压区产生的负压力会严重增大炮弹的飞行阻力,从而降低炮弹的射程。
由此就可看出,通过火葯气体来消除炮弹尾部的低压区,就能减少飞行阻力。
后来,这种炮弹被称为“底排增程弹。”这也是原理最为简单,最容易生产与制造的远程炮弹。
因为“空气动力学”还没有诞生,相关的实验设施也很不完备。所以帝国军械厂的工程师是根据理论分析,与理论计算得出这一结论的。如果不是在战争时期,恐怕海军与陆军都不会将这样地理论用于实践。直到第一次试验取得成功之前,仍然有不少人认为不可能用理论上的原理制造出射程更远的炮弹。
本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原则,白佑彬与蓝凌波也保持着谨慎的怀疑态度。
二十多分钟之后“友谊”号到达了利岛北面大概六十公里处。
为了确保有炮弹落到面积并不大的利岛上“友谊”号的九门主炮在两分钟内打出了两轮齐射。
接下来的三分多钟时间内,白佑彬与蓝凌波都显得有点焦急。“长官。汉江号来电。”
“让他们用无线电通信频道。”说着,蓝凌波就跟着那名“友谊”号上的通信军官去了通信中心。
不到三分钟,蓝凌波就急匆匆地跑了回来。“打中了,确实打中了!”
白佑彬的眉头跳了几下。“真的打中了?”
“肯定打中了,汉江号上的了望员看到了弹着点,而且十八枚炮弹全都落在了半径五百米的范围之内。”蓝凌波一掌拍在了白佑彬的肩上“怎么样,我就说过这种炮弹能够打这么远的,如果在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