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有何事?”孙权坐在周瑜榻前,问道。
“吾闻厅堂之上多有言和者?可是如此?”周瑜不答反问。
“正是。”孙权迟疑了下,点点头。
“主公之意如何?”周瑜忙问道。
“甚是为难。”孙权答道,“若战,恐难以取胜。若是和,恐遭羞辱。况,若其不允,岂非更伤士气?”
“主公,吾等若降刘备,自可保全身家,甚或封侯拜将。然主公若降,尚能有如今之势乎?”周瑜摇摇头,道。
孙权霍然一惊,站了起来,喃喃道:“公瑾之言甚是有理。只是如今之形势,尚能胜否?”
“尚未战,焉知不能胜?”周瑜回道。
“好。既是如此,吾便再搏一次。”孙权昂然道。
周瑜闻言一笑,不过看着孙权那决然的眼神,忽地心中升起一股难言的疲惫。
“一路行来,并无江东军踪迹,便是农人,亦是少见。”杨雷皱着眉头向吕布道。
“莫不是闻吾军到来,故此回避?”吕布亦是很疑惑。
“也许是深沟壁垒,坚壁清野吧。”杨雷有些疑惑道,“难不成孙权将大军百姓皆集于吴郡,欲与吾军决一死战乎?”
“若是其集合起来守城,一时半刻,恐难以攻下吴郡。少不得又要相持一段时间了。”吕布低声道。
“相持?”杨雷皱皱眉,摇头道,“吾军远来,补给困难,且徐州又有敌军肆虐,岂有相持之理?此番必然一鼓而破之。不然,吾军必然军心涣散,士气低迷,到那时,便是吾军大败了。”忽地想到什么,喃喃道:“孙权不会真的打这个主意吧?若真是如此,吾军岂不进退两难?”
吕布闻言,亦是默然,不由地向北方望去,徐州,有他牵挂的人儿啊。
“奉孝所料果然不错,鲁肃果然将琅琊献上,引军自海路南下了。”曹操踌躇满志道,“如今,吾欲下徐州,饮马泗水,诸公以为如何?”
“主公,据报,刘备并没有将大军回转,只是加紧南下,吾料其必是欲先定江东,而后回转。故赵云只引骑军救了孙观便去,便是琅琊,亦是一并不顾,只是驻军下邳郯城东海一线,欲抗吾军。故此,徐州急切之间恐难攻下。”荀攸道。
“当日所定之策,便是急图青州,缓取徐州。此番不正合当日之意?”曹操问道。
“不然,前番乃是预计刘备回援,故此定计。如今刘备尚未回军,自当急取之。失此良机,恐再难取之。”荀攸道。
“唔。”曹操皱眉沉思,“徐州有近十万大军,更兼赵子龙英勇,如何急取之?”
“这,”荀攸皱皱眉,亦是不说话了,毕竟徐州军的战力在那里摆着,再加上了赵子龙,欲要硬取肯定是伤亡过大,不行的。那智取呢?要如何智取才能成功呢?毕竟从赵子龙的表现来看,此人可谓智勇双全,与杨雷有的一比。
“主公,刘备爱民,何不再驱民攻之?如此,赵云必然畏手畏脚,那徐州,岂不唾手可得?”说话的是许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