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局出来,天成与天顺一路无话,各自想着心事。
当天成从于广州那里听到关胜利面临的难处时,就一直在考虑的是如何帮助关胜利,关胜利这些年,帮助自己改良猪的品种,提供现代的养猪技术,帮助自己争取国家扶持资金,让自己少走了不少弯路,假如没有关胜利的帮助,自己的养猪场可能还只是停在几百头猪的养殖规模上,而现在放养近万头,这种规模在全县已经遥遥领先,再也找不到第二家,有了这样的规模,才有了今天的收益,才有了自己这几年获得的荣誉,这一连串的成绩好像都与关胜利给予的照顾密不可分,现在他找到自己,当之无悔地提供必要的援手才是人之常情。
而对于天顺并不像天成心里想的那样,天顺考虑最多的不是如何报答关胜利提供的帮助,最重要的是人员富足的问题如何解决?康局长给的情况报告里写得很清楚,这样两套加工机组,按照多年的经验,能安置的员工最多也不会超过七十人,而这国有企业竟然有一百二十个领工资的员工,别说是国有企业,就是个人的企业也难坚持下去,如果再不改制,领工资的人可能还会增加,最后的境况也一样会走到破产的境地!接管这们的企业,如果不减富余的人员,就必然会人浮于事,难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想恢复往日的辉煌,简直是天方夜谭!
拐过滨湖镇政府的那道弯,天成开口说道:“租赁这件事对我们来说也不算小事,下午组织召开支部会议,研究一下方案,商讨一下我们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特别是你,这些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开动脑筋尽快想出个办法来!”
天顺点了点头道:“我这一路大脑可没有闲着,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减员是首要任务,不减员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盘活现有的资源!”
“这个我能理解,关键是拿出可行的办法来减员,如果我们做不到或做不好这一点,那我们接到手的不是饲料厂,而是烫手的山芋,拿不得也吃不得!”天成最后那句话说得很重,听是玩笑话,其实说得是实情。
“我明白,那下午提到支部会上商量,集思广益,看大家有没有好的办法!”天顺的话正中天成的下怀,两个人在车上就这么决定了。
下午两点,小王庄村的支部委员准时来到了小王庄村的饲料厂会议室,饲料厂自盖起这两层楼的办公室,村委原来的会议室变成了小王庄村史展览室,方便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了解小王庄村的发展史。
建言献策会开得很成功。大家各抒己见,发言激烈,有人提议将小王庄的土地重新划分一部分让多余职工来种地的,还有人建议再增加些猪圈,让多余的员工来村里养猪,还有人献策说让职工闲置在家,给些基本的生活费养着,将来不租赁的时候交给粮食局处理。反正这些意见都有些道理,却难以落到实处。
天顺听着这些意见,一声不吭地认真做着笔记,天成看了一眼天顺问道:“这些意见提得都各有千秋,最后我们听听我们的土专家王天顺的意见,你说说看吧!”
天成向天顺投去征询的眼光,天顺明白,天成在进入粮食局那一刻就将这个事交给了自己,如果不拿出个合理的方案,还真的对不起这个“土专家”的头衔。
天成停了半分钟,好似有点胸有成竹似地说道:“租县里的饲料厂,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