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
朱高炽只是对恒中书院的众多学子喝了一声。
“出发!”
随后。
所有学子雄赳赳、气昂昂,奔向了各自的科举考场!
.作为毫无基础的武官之后,他们能够走到今天已经足够自豪,当然所有人的心中都 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拿下金科会员和接下来的状元。
这是为了他们自己,也是为了院长朱高炽!
更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庶子虽然不能承袭家业,但绝不是废物!
虽然其他读书人在诗词写作等等范畴里,要远远比他们厉害。
他们的天赋也不在于这些文艺创作,但是若论起考试来这些人可是谁都不怕。
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从题目正文当中截取任意一段,来进行考教了。
现在就算是两句毫无关联的话,凑到一起他们也能轻易看出这些话来自于哪里,应 该怎样解题、破题、做题!这样的思维和记忆能力却是传统科举考试教育所万万无法比 拟的。
朱高炽在心中也颇为自傲。
他知道,这些恒中书院的学子面临的对手都是天才!
历史上,解缙高中乡试解元,也是会试会元的首选,,只是因为文章太过于尖锐, 才被落到了第7名。
不过,解缙的才华无可争议。
主持编修了永乐大典,同时,(吗得好)还是自己老爹朱棣的永乐朝第一内阁辅政大 臣!
花纶,洪武十七年原本的状元!
只是因为名字不行,在殿试的时候被朱元璋丢到了三甲里。
练子宁,洪武十七年榜眼!
黄子澄,原本应该是洪武十七年的状元!
只是可惜,洪武皇帝问他的年龄时,他知道自己是三十四,再问他哪年出生,他一 时紧张,没答出来。
成了第三名!
总之,这4人若是单独去参加某一届的科举考试,说不定都能被点为状元,而这一 次却是集合到了一起!
竞争之激烈之残酷,可见一斑!
……
很快。
会试结果出炉。
皇榜张贴。
会元。
徐增寿!
第二名。
李增枝!
第三名。
解缙!
第四名。
蓝彬!
第五名。
黄子澄!
第六名。
汤醴!
第七名。
花纶!
第八名。
李芳英!
第九名。
傅让!
第十名。
练子宁延!
名次一出。
天下哗然!
榜单前10名竟然有六位,都是恒中书院的学子!.
这一次朱元璋为了以示公平。
请了民间大儒张以宁和礼部新任尚书赵瑁、翰林院待诏朱善等十几位大儒一起评 卷。
最终结果,便是如此!。
没办法!
纵然解缙、练子宁、花纶乃至于黄子澄等人再天才。
却也都犯了天才最容易犯的错误!
那就是行险!
相比于恒中书院教出来的学子,文风扎实、厚重、稳如泰山。
解缙、花纶、黄子澄等人。
就纯属于刀尖上的舞者了。
文风险峻,虽然华丽无比,但跟这一次的八股取士要求比起来。
终究还是棋差一着!
大儒张以宁忍不住道:“这些人的文章做的固然是极好,甚至水平还在会元徐增寿 之上,但国家取士,要的便是踏实稳重!他这般险峻的文风,在士林当中,或许会备受 推崇,但我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