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做新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孟氏和李氏互看一眼,她们不明白,家里什么时候有这么多针线活要做——布料可不便宜,家里难得动针使线。

    “孩他娘,嫂子这是体贴你,就在家做点针线活吧。”

    针线活总比地里的农活要轻巧。

    姜三郎是个会疼人的,当即就把话头抢了过去,替孟氏答应下来。

    “你也别去了,地里的活有我们这些爷们顶呢。”

    姜二郎开口劝道,他也想让妻子李氏歇一歇。

    于是萧望月带着两个弟妹,去到了她住的屋子。

    刚进去,李氏和孟氏就被惊了一跳,地上足摆着七八匹布,都是质量上乘的好棉布,粗粗一算,起码有个八九丈的量。

    “这么多布匹,得花多少银子!老姜家什么时候成了暴发户啊?”

    孟氏眼睛都瞪圆了,显然是被吓圆的。

    “这些料子不走家里的账,是我做买卖赚的。你们先挑挑喜欢的花色,姜家不论是大的小的,都做一身新衣裳!剩下的料子不动……我另有用处。”

    萧望月又找来一只针线箩筐。

    她从前在冷宫,一针一线都得自己动手。

    女红做的不错,冷宫里的老嬷嬷便找上曾经的萧妃娘娘,让她做些宫中流行的绢花发饰,拿出去换成银钱,方便在冷宫度日。

    萧望月换了这么多布料,自然是为了这个。

    幺娘的嫁妆,可不是光卖鹅油的那二两银子就够的。

    “难为大嫂想着我们了,只是这样好的料子,全拿来做衣裳,怕是……可惜了!不如存着,有个三长两短的,还能拿出去化成银钱。”

    李氏摸着柔软的棉料,有点不敢下手。

    萧望月却挑出匹竹青色的料子,一剪刀裁开:“料子买来就是给人穿的,你嫁进姜家,还没穿过几次新衣裳,别心疼了。”

    她要一碗水端平,不光要对幺娘好。

    两个妯娌也是怨气冲天,等着降低。

    尤其是孟氏,身怀六甲,月份不小,万一影响到腹中的孩儿怎么办?

    况且,拿他们当家人对待,萧望月也不吃亏。

    李氏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有点感动:“大嫂,你针线不好,阿松和小绵的衣裳我帮你做吧。”

    萧望月用线穿过一颗针,也没有拒绝。

    她精力有限,接下来的日子,她要忙着做烫花发饰。

    三人各自挑选了一匹喜欢花色的布料,开始裁布。

    李氏和孟氏,两位做“贤内助”的,自然是把丈夫的肩宽腿长记得一清二楚,用起剪子格外利落,不过个把时辰的功夫就将衣料裁好。

    萧望月的剪子却悬在半空中,迟迟没有落下。

    有李氏代劳针线,至于裁布……还得她自己动手。

    两个小的,穿多大的衣裳,她是知道的。

    至于姜堰……原主肖氏似乎也没给他做过衣物,萧望月就不知道对方的身量,有些无从落剪。

    毕竟,她可没有看人一眼,就知道对方穿多大衣裳的本事。

    干脆向同个屋檐下的孟氏和李氏打听打听……

    萧望月刚想要开口,孟氏捻着一截线头,发了话:“大嫂,你该不会弄不清楚大哥的尺寸吧?”

    孟氏绝称得上快人快语,还没等萧望月找出借口来,她立刻就从针线篓子里扯出一截皮尺,递了过去:“弄不清楚咱就现量啊!拿着去吧,不用谢我。”

    “那就……听你的吧。”

    萧望月接过皮尺,也倒没有拒绝,衣裳做大了,或做小了,都得重拆针线,她有很多事要做,实在犯不上费这样的功夫。

    反正姜堰,正带着阿松和姜棉在北屋,是能现找着人的。

    李氏看着萧望月走出去,眼中有些责怪的意思:“大哥和大嫂一向不睦,话都说不上两句,老三家的你怎么净出馊主意?”

    孟氏耸了耸肩,两手一摊:“我觉得这主意不馊,不知道尺寸那就现量呗,挺实用的啊。”

    另一边,萧望月去北屋去找了姜堰。

    他们俩“夫妻”是不在一块住的。

    大抵姜堰是厌烦极了肖氏,碰面都屈指可数——他在外头,也有效力的主家,不必日日留在家中。

    哪怕在家,姜堰也只和一双儿女,弟弟妹妹们相处,从不轻易踏进肖氏的南屋。

    屋里传来了姜阿松的说话声:“父亲,这句诗词是什么意思?”

    “姜堰,我要进来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