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斯佳洛夫城北岸,是满布着这个城市以至是这个国家都为之骄傲的工业区。有多少钢铁和其它工业产品,就是经由这里生产,再运抵国内其它地方,发挥着它们的作用。而如今,这些地区都已经不再有人进行生产劳动,而是成了两支军队之间必争的兵家之地。
在城中西北、西南、东北面,都是这个城市的工厂区。而现在这里那些厂房中的烟囱,都不再冒出浓烟,取而代之的,是两军交战时的炮火,以及从空中扔下的炸弹所引发的爆炸大火。
在刚刚进驻科斯佳洛夫城北面不久,奥登尼亚南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就收到消息:路德尼亚军现在正在进行全面反扑,而且是24小时从不间断的反扑。这就意味着,城中那些奥军步兵们,将要经受住更加重大的考验。为了令前线的压力有所缓解,保罗·瓦尔斯特下令,让装甲部队中的各式重型火炮进城,希望能对敌军有所震慑和压制对方的火力。于是,在通往城中心以及各处工厂区的要道上,都出现了奥军的火炮以及推着它们的奥军官兵的身影。
虽然有此设想是件好事,不过真正实行起来,才知道有多困难。因为在周围的街道楼房中,不知什么时候,就有可能出现敌人,将他们手中的燃烧弹或手榴弹扔过来,把你辛辛苦苦才弄来的火炮炸个稀烂,而负责运火炮的人,也自然是难逃死亡的下场。敌人虽说阵线在军事地图上看似后退,但实际上,这些路德尼亚人已经四处分散开来,各自在隐蔽场所上等候着敌人上门,再送给他们一颗或更多的子弹。也就是说,现在只要一离开总司令部,你都有可能在前面不远的地方被不知躲在何处的敌人狙击手一枪干掉。有的前线指挥官——在士兵们的口中往往会更加详细:例如是某某团的团长,或是一位更高级的将军——在视察前线阵地或是在所谓的安全地带进行休息时,前一分钟还坐在那儿好好的,后一分钟,他的下属就只能看到一具脑门或是脖子上不停流血的尸体倒在那里。敌人渗透得如此之密、如此之广,令人发指。而在不久之后,集团军总司令部也意识到这一情况的严峻性,因此在全军上下都宣布加强戒备。而对于那些与敌人几乎是面对面进行搏斗的奥军士兵来说,这条命令简直是多此一举,因为对他们来说,到处都是敌人,这一点是早就得到印证的了。
在位于科斯佳洛夫西南边,集中着它几乎所有的大型工厂。而最近,这里也汇聚了两军的众多兵力。因为他们的总司令都意识到,能不能真正拿下(或夺回)这座城市,就得在北岸的这片广大地区决出胜负。
在来到这片工厂区后,依靠着无线电通讯,禁卫军旗队装甲师的残部,以及125步兵师、133步兵师,还有第四装甲师的残部,都要按命令在这里进行争夺战。与此同时,城外经由最上级命令调拨而来的各支部队,也正往此处进发。保罗·瓦尔斯特与扬格科夫都明白,这是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所在。
禁卫军旗队装甲师剩余的部队,重新集合在一起,成为一支新的编队,在这儿,有各个装甲轻步营的人。而他们如今剩下的兵力,已经是大大地减少了。其中有的连队,甚至已经名存实亡了。
在那儿,伊格尔见到了他们连的连长,对方也是死里逃生。连长清点了一下剩下的军官人数,同样少得可怜。而从连长口中,伊格尔得知营长赫德维格已经在两天前阵亡,营部的临时指挥所被敌军突袭,那儿至今没有一个生还者出现过。在得知如此之多的坏消息后,伊格尔心情沉重,也没那个兴致再庆幸自己这些人能得以逃过死神的魔爪。
在临时的整合过后,伊格尔被告知,他们即将要前往这附近的一个拖拉机工厂,守在那儿——或是先夺下那里——然后再想办法进一步扩大己方的阵线。在看了看自己那些疲惫不已的弟兄后,伊格尔在心里苦笑着。
“能不能守住那个地方,都成问题。拿什么去扩大阵线啊……”
虽然是这么想着,不过军令如山,他在连长面前,当然要领命。之后当他问到连长,增援部队何时到来时,连长回答他的,同样是微微的苦笑。
“‘很快’!这就是上面的指示。所以在这之前,我们就得靠自己了,中尉。”
这也就是说,增援能不能到都是个问题。伊格尔叹了口气,心里知道后面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在得知他们将要前往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拖拉机工厂时,士兵们大多连开玩笑的力气和心思都没了。欣克尔看上去好像老了整整二十岁,他环顾左右,说:
“嗯?拖拉机?不错,如果在这座城里能有一台拖拉机给我们当代步工具,肯定比坦克要强!”
艾吉听到他这么说,无声地一笑。“不会有的,因为这些玩意儿全被伊万们带走或是变成废铁了。”
早在去年,参加过金圈油田争夺战的艾吉,就在其中一座城市中差点遭遇到敌人的炸弹。那里并不是什么军事重地,而是当地城市的知名建筑物。连这些东西路德尼亚人都尚且要不顾一切地炸掉,好让它们不能被敌人所占领,更何况是作为重要物资的生产车辆?所以艾吉才有此一说。众人当然也明白那儿现在多半是空无一物,不过这还不是最让他们担心的。士兵们所想到的,是那儿极有可能有成百上千——甚至是更多——的敌人在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光临”。一想到之前那些敌人是如何“欢迎”他们进城的,这些活下来的奥军士兵们无不心有余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