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同我一样,是个重感情的人。多年以前,他就曾让我写一篇关于老老姑的文章。我动过几次笔,但那种对她的很淳厚的感情却怎么也写不出来。确实太难,今日的我仍不能完美地构勒出她的全部。
老老姑是祖父的小姑。在我们那地方,我们称父亲的姑姑为老姑,爷爷的姑姑为老老姑。
老老姑是祖父的亲姑姑,但是年龄却比祖父要小,因此老老姑总称祖父为“老侄”她一生贫穷、坎坷却又乐观、开朗,与人与事都无争。她的丈夫——我的老老姑夫很早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儿子。后来她一手把他们拉扯大,受了很多的苦。
我对她的记忆是从很小的时候,大概也就是三四岁吧!孩子是贪吃的,我对她的记忆也就从吃开始。她们家那时种了大块地的甜瓜、脆瓜,熟了的时候,她让儿子用车载了满满的一大筐送到我们家。那时我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那个夏天便也美美地吃了好多的甜瓜、脆瓜。从那开始,父亲每每过年过节去看望她时,我总是死缠硬磨地跟了去,即使以后她再也没有种过甜瓜。
她的家是贫穷的,一直都是这样。但她却一向为人慷慨,尤其是对孩子们,那种真诚的、朴实的、纯洁的爱抚让今天的我都激动不已。
记得那年中秋节后,我和父亲一起去看望她。临送我们走时,她围着家徒四壁的家打转转,却不知送我什么东西好。父亲和我走出好远一块路后,却听见她在后面大声地喊我们,回头看时,只见她很卖力地向我们跑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盛满了腌渍蚂蚱的罐头瓶,那是她的儿子在地里收玉米时捕的。父亲是不要的,但她却执意地很:“给孩子的,听话,拿着”
我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因父亲过年过节忙得很,我便自己骑车子和妹妹及二奶家的小姑姑一起去看她。每次去时,她都高兴得很,给我们拿些她平日里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我们不愿给她添麻烦,所以午饭要执意回去吃,她总是拽了车子,乞求一样地让我们留下。
她家离我家有很远一段路,她的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她们村有一个赶毛驴收酒瓶的老头时常到我们那边去,她就早早地和那人商量好了,让他去我们那边时顺便捎着她。每次去,她都会带上烧饼、糖果、蛋糕之类的东西,同时还会给祖父捎去石决明(一种草药,我们家开中药房,她每年都在院子里种很多。)这种药用得不是很多,祖父曾多次跟她说不要种了,还有很多没有用完,但她却不听,每年都会种一些,一直到她的去世。
光阴荏苒,脚步匆匆,不知不觉中她已离去多年。而我在驻足回首的一刹,总也忘不了那佝偻的腰身和慈祥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