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依旧,人事如昔,金陵的风光,秦淮河上的澈夜笙歌都没有变,这四年中,变得最多的是他侯朝宗。
因为己卯科的乡试他落了第,那是他父亲看了他的稿子后,就下的评语:“徒事铺设,华而不实,文章看起来如锦如绣,却像是个绣花枕头一般,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有点眼花的考官绝不取你。”
果然等报条传来,气死人的是中了副榜的榜首。
那是考场中的新花样,所谓副榜,是取考生中文章不俗而内容未为考官所许的佳作。
副榜只是在心里上一种空虚的满足,作不得数的,不能作为参加京比的资格的。
但是却要像那些正式及第的人一样的拜房师,会同门,该化费的一文不少,对那些家境清寒的学子而言,这种榜还是不中的好。
朝宗的文章中在副榜榜首,座师是侯恂的同年,很客气地着人带了封信来,对朝宗的才华着实夸奖了一番,而后才致歉意,说如此天下殷乱,寇患四起,朝廷取士,乃以经世致用为主,故而本科取才,亦以朴实为主,世兄之大作若在太平盛世,鼎甲可期,所欠者未得其时,乃有遗珠之憾,现在朝廷正在励精图治,遣派大军剿寇,四海升平之日,想来不远,斯时世兄必为扬眉吐气之日矣!
侯恂看了倒不怎么样,朝宗却把信撕了个粉碎。
他最气的是座师的信上没叫他用功,也没叫他在实务上多下功夫,似乎认定了他这辈子只会作个太平官,年头儿不太平,他这种人就没有出头的日子了。
他自己暗暗咬牙,把一些经世实务的文章钻研了一阵,又对八股的时文下了一番苦功,自信可以诸路皆通,不管座师是那一种人,那一种口味,都能摸对八分了,然后在辛已科乡试上出口气,考它个真正的第一名。
那知道天不从人愿,他的祖母跟母亲竟在先后两年内去世,他因为守制,不能赴试,把行程又耽误了。
再后,境遇更糟,局势也更乱,李自成的流寇势力愈形嚣张,官兵节节败退。
京师天天接到捷报,都是说那儿大获胜利,那儿歼匪多人,可是流寇不但没剿清,反而越来越多了,朝廷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将领们虚报名额,侵吞粮饷,已是不争的事实,号称十万大军,最多只得六万人,其中老弱伤残又占了一半,真正能战的不过三万人。
就这三万人也比乌合之众的流寇强,战事未必不可为,可是那些将领不在前线督战,只躲在几个大城市中寻欢作乐,听任那些军卒们去胡闹。
他们避开了大股的流寇,专门吃那些小股的散匪,所以频频传捷。
将领们吃空缺,兵卒们只有吃老百姓,流寇过后挨抢一次,军队过来又要挨抢一次,只弄得好好的田庄荒芜了,民不聊生之下,不是投军就是投寇。
投军则为那些将帅们多了请补发粮饷的借口,他们虚报战绩,一箭未发,谎报成血战终日,一个人没丢,却报成损失惨重,趁机把以前吃的缺额报销掉,杀了十几个小毛贼,说成歼敌千余,然后要就地征募民夫,扩充军队,请求补充军备。
事关重大,皇帝没有理由不准,准如所请后,当然要跟着给钱,可是连年战祸,出的比入的多,国库早空,不得而已,只有加重赋征了,除了一般的年赋加重之外,又更增添了练军的粮饷,辽东拒金的辽饷等等,益发使得民穷财尽,天下不安了。
剿匪的军队越养越多,但流寇也越剿越多,由小股变成大股,由抢掠城池变为占城掠地。
河南归德还没有沦匪,但是寇势已近,无数的灾民涌到,使得城里一些富户都开始逃难了。
朝宗也是那个时候逃难离开家乡的,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他自然而然地来到了南京。
阔别四年,南京城居然全无改变,倒是他自己变得很潦倒了。
离家时,他带了几百两银子,已是罄其所有了,他父亲告老回家时,固是略有积蓄,但是都置了田产,那是抢不走的财富,可惜的是也搬不动,尤其是祸乱之年,多少的良田荒芜了无人耕种,自然也不会有人肯拿钱来买田地,因此,能够给朝宗带走的钱也有限了。
上次还带了个兴儿,这次却是孤身一人上路了,因为兴儿那小子毕竟经不起桂花的缠劲娶了她。
事前,他虽是满心不情愿,但是婚后,却好得像蜜里调油,朝宗要走时,原想带了兴儿的,可是桂花的肚子大了,分娩在即,桂花倒是希望他能跟朝宗出去转转,混个出头的,但兴儿自己却是舍不得离开了。
家中除了兴儿之外,也没有少壮的男仆了,朝宗干脆一个人上了路。
来到南京,他又找到了旧日的一批朋友,他们也都还是老样子,复社的声势依然壮大,对朝廷的议论更多了,因为史可法入了阁,兵镇扬州,他是复社的强力支持者,因为他是东林六君子中左光斗的学生。
但是在南京,反复社的力量也不小,那也包括了一些将帅以及几位皇亲勋爵,只不过这些人只在心里讨厌他们,没有公开地结合在一起,跟复社作对而已。
吴次尾住进蔡益所书坊,朝宗只有暂住在一家小客栈中,在南京,居然看不见一点战乱的现象,大家都很放心,认为流寇虽凶,打不到南京江南来。
因为江南是天下财富集中的地方,朝廷虽在北边的燕京,但国库的主要收入全赖江南,对保护江南比保护京师尚力,京师吃紧,朝廷可以迁到江南,江南如失,朝廷没了收入,就非垮不可了。
老百姓这样想,一般的将领也都这样想,他们把自己的家也都搬到了南京,有几个直接领军的都督,干脆在南京设了行辕,为的是便于申领军饷,反正钱是在江南拨付的,解到京师再发下来,辗转费事,军情紧急,经不起耽误,干脆派员在南京具领了。
因此,南京城中,仍然是一片升华。
朝宗的来到,复社中人是十分兴奋的,他们正想有所作为,加入了一个生力军,自然就更为起劲了,朝宗初来时,心情也是充满了激愤的。
他身经流离,对流寇侵扰的情形较为了解,对那些军纪败坏的官军扰民尤甚于寇患,更是深恶痛绝,把一路上所见所闻,口诛笔伐,大大的骂了一阵,言下对一些好的将帅,则又多加推崇。
这一来,侯公子在金陵立刻又成为名人了,虽然他得罪了不少的人,但是也获得了不少的支持,尤其是阁部史可法,督帅左良玉以及在辽宁的大元帅袁崇焕等,他们跟朝宗的父亲侯恂相知颇深,而朝宗言下,又对他们推崇备至。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手握重兵,举足轻重,所以朝宗虽然开罪了不少有力之士,却因为有了这几位有力的后台,没人敢奈何他。
朝宗看得很准,他知道国势如麻,等到科举而入仕途,实在太慢,何况上次乡试落第,给他的刺激也太深,他决心另创一条偏途。
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到了南京,立刻就看出复社这条路大有可为,复社的言论,已具有震动朝廷的力量,说了那篇言论后,他在南京立刻成了个到处受尊敬的人,以前只是斯文的圈子里知名,现在则是朝野皆知了,那怕是走到街上,都有人恭恭敬敬的招呼他,让路给他,而且别处的军旅代表来到南京,也一定要来作礼貌上的拜访。有的是慕名讨教,有的则是暗中相求,请他在口下留情。
到南京才两个月,他俨然已是复社中的领袖了,尤其是一般太学生,更将他奉若神明。
名,是创下了,朝宗却在暗中叫苦,因为他的钱却愈来愈少了。
因为他是个大名人,应酬日繁,化费也多,家中带来的一点银子已经化的差不多了。
大家不了解,看见他衣帽光鲜,神-照人,以为他的底子很厚,而且诗文早著,是位大雅士,就是送礼,也都是字画古玩,土仪特产,新鲜雅致,虽然也值几个钱,却不能当钱使。
而朝宗已经出了大名,又不能丢人拿那些东西去变卖,别人看见他满室玲珑,不胜羡慕,朝宗自己却像是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这天下午,他在屋子里,捧着一对碧玉镇纸发怔,小二来报说有位苏老爹造访。
朝宗知道在金陵够资格称老爹而姓苏的,只有一个苏昆生,他是旧院教曲的师父,所有的名妓,俱出于他的门下,拉得一手好琴,一肚子的掌故学问,做人又热心和气,而且还很有骨气。
苏昆生进来,看见了那一对碧玉镇纸,就笑着道:“好东西,玉质佳,雕工细,是相公从家里带来的?”
朝宗一面招呼他坐,一面道:“我是从家中逃难出来的,那能带这些累赘,这是黄御史今天早上来看我送的,他在左帅那儿帮忙监军,因为听说家君已经从商邱逃难南下,托他前来问讯一下。”
“哦!老大人出来了,可曾跟相公连络上。”
“没有!现在知道老人家出来了,我也就放心了,因为宁南侯左帅是家君的门生,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而宁南侯目前是拒寇最有力的一位将帅,若是家君落入贼寇手中,用以挟制左帅,左帅势将很为难。”
“是!是!老大人的清风亮节,一向是天下共仰,所以才得左元帅如此敬重,这位黄御史对相公也是相当推崇,这一对玉镇佩,至少也值百十两银子。”
朝宗苦笑一声道:“老爹,你瞧着喜欢就拿去。”
苏昆生吃了一惊,连忙道:“公子,别开玩笑,老汉那有这个命,用这种好东西。”
“用不用随便你,但你的确可以拿去。”
“这么贵重的东西,老汉如何用得起。”
“你认为它贵重,但我却为它损失二两银子,用来打赏黄御史的那个小厮,它能值百来两银子,但是我却不能拿去卖,却冤枉为它花了二两银子,你如果不介意,就把那二两银子的赏钱还给我,我就十分满意了。”
苏昆生看出侯朝宗不像开玩笑,嗫嚅地道:“相公!莫非您身边不方便。”
侯朝宗苦笑道:“目前尚可以勉强过得去,但是带出来的那点钱,总有用完的时候,我现在不事生产,而且化费又大,长此以往,真不知如何是好。”
“这倒是想不到的事。”
朝宗叹了口气:“我知道没人会相信,但的确是事实,我每天都有应酬,出入于官宦之家,相识满天下,但都是在花钱,没有一点入息。”
苏昆生想了一下,倒是深为相信了,因此道:“老汉倒是能明白公子的处境的,公子有什么打算呢?”
“我原来是打算到南京来,我到家父的故旧那里,先弄份差事干着,那知道一来之后,多说了几句话,弄得名气太大,倒是害了自己了,差一点的工作,别人不便推介我去,适合我的差事,可一时难找。”
苏昆生也知道高不成,低不就的困难处,着实为他叹息了一阵,坐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告辞欲去,朝宗硬把那对镇纸包了给他带走,苏昆生推辞不得,收了下来道:“侯相公,蒙你看得起,把心里的话告诉老汉,老汉受宠若惊,斗胆为你出个主意,这对镇纸老汉也用不着,由老汉找个主儿替公子卖了吧!”
“那怎么成。让人知道我侯朝宗典卖东西,这个场面还混得下去吗?”
“这自然是由老汉出面,绝对扯不上公子的。”
侯朝宗道:“老爹若能帮这个忙,我太感激了,只是这对镇纸是说好了送老爹的。”
“别客气,老汉也说了,这么贵重的东西,老汉用不起,老汉这就去找几个熟识的朋友问问,脱手了立刻就把钱给公子送来,老汉今天来是应两位姑娘之请。”
侯朝宗早知来意,叹了口气道:“我知道,是妥娘跟香君,我应该早就去看她们的,可是我的境遇老爹也知道,一则是潦倒落难,无颜相见,二则是我也负担不了那些花销。”
苏昆生道:“她们可不这么想,她们只知道侯公子重返金陵,而且一言一行,着实令人钦佩,只是怪你忘了旧交,不去看她们。”
“天地良心,我若是得意了不去看她们,还有可非议之处,我现在是个落难的人。”
“别人可不知道公子是落难的人,怎么看也看不出公子有潦倒之状,再说公子也明白,她们两人都不是那种势利眼的人。”
“我知道,但她们两个人都不是身体自主的人,我去看她们,没钱就不行。”
苏昆生一叹道:“老汉明白了,老汉这就回去告诉她们,相信她们会谅解的。”
他这下子是真正走了,侯朝宗却仍在发呆,心中不无惆怅,他何尝不怀念那两个美丽的影子,但是已不敢存有奢望了。
他回来后,听说这两个人越发地红了,香君仍是清倌人,却出落得更为标致了,多少富贾,脱手千金,要为她梳栊点大蜡烛,她都摇头不答应。
朝宗知道她是在等自己,但是他却更为惭愧,因为经此一来,她的身价更高了,别说是替她赎身了,即使是梳拢一次,自己也是无力负担的。
但是若见了面,香君一定会提出这个要求,她已经把初贞献给自己,这出头梳拢的人,也非自己莫属,可是拿什么去替她梳拢呢?自己那几个钱,给她买头面首饰都不够,更别说是其他的花费了。
一钱逼死英雄汉,金尽壮士无颜色,侯朝宗从来也没有为钱烦恼过,这次重返金陵,却一直是在为钱发愁,尤其是怕见到旧院的人。
苏昆生走了之后,他更为发愁了,郑妥娘那儿还好说,对香君,他实在难以启齿,四年了,香君还是清倌人,待善价而沽不!应该是等待他去“梳拢”
这不但是感情上的负欠,也是道义上的,要怎么应付呢?朝宗实在拿不出一个主意。
正在发愁间,忽而一阵环佩叮咚,一阵香风扑鼻,告诉他屋子里来了人,而且是个女人。
朝宗不禁一震,从迷惘中惊觉过来,看清了来者是谁了,心头一阵狂跳,脸上却禁不住发烧。
明眸皓齿,美人绝寰,纤细婀娜,不是那小香扇坠儿,却又是谁来。
她还是那么剔透玲珑,只是比四年前更多了一份成熟的风韵,也更美了。
朝宗很快地驱去了乍见的尴尬,伸出了双手,香君也很激动地飞奔过来,扑进了他的怀里,两个人热烈的拥抱在一起,然后又很快的拥吻在一起。
什么话都没有说,他们似乎已期待这次重逢已久,这动作在他们心中也默默地演习了不知多少次,所以在见面后,不约而同地表现得那么自然。
很久很久后,两个人才恋恋不舍地分开,但眼睛仍然是凝望着,久久没有开口。
终于,朝宗打破了岑寂:“香君,你好吗?”
香君点点头,看到朝宗一片为难,不知如何接下去,倒是先笑了起来道:“我在外面碰到了苏师父。”
“哦!那么他把一切都告诉你了。”
“嗯!是的!一切都说了。”
“那你总可以了解,我为什么不去看你了。”
香君点点头道:“是的!我已经谅解了,你不上我那儿去,我是绝对地了解了,只是妥娘姐还不谅解,她可骂死你了,说你这个人薄情寡义,飞黄得意了,就不认得老朋友了。”
“天地良心,我是落难来此,连家都给流寇占了,家人离散,前途茫茫,还有什么得意的。”
“我听了苏师父的解释,倒是明白你的处境了,但别人却没那么想,你这次重返金陵,的确是造成了一番轰动,言震朝野,名动公卿,连阪夫走卒,谁不知道你侯公子的大名,-
介布衣,而登门拜访者,却是冠盖不绝,谁会想到你的境况呢?妥娘姐怪你是有道理的,你不来看我,我可以谅解,但你可以去看看她呀”
朝宗叹了口气:“我知道,去看她并不要太多花费,那点钱自然我还拿得出,可是看了她就必须去看你,否则你娘一定会很不高兴的。”
这倒是实情,旧院是一个很复杂的圈子,原来是那家姑娘的客人,如果转到别家去了,那是很失面子的事,尤其是在这些红姑娘之间发生了这种事,责怨更深。
香君笑道:“我没那么小气!何况你就是上我家来坐坐,也破费不了多少。”
“我知道,可是香君,你要了解我的个性,若是来了,不能解决问题,空着一双手,我实在没那个脸。”
香君默然片刻才幽幽轻叹道:“我明白,我知道你不是个薄情的人。我的问题你别放在心上,倒是相公你自己,有什么打算呢?”
“我?目前还能有什么打算呢?金陵虽然还是一如往昔般地繁华,外面却已是天下大乱了,寇患四起,我是避乱而来的,目前只有尽一分心力,以在野书生之身,对国事尽到一分言责,那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不!相公!你别看轻自己,你的话很有力量,使得很多人都兢兢业业。”
“那有什么用呢?正一品的布衣老百姓,最多只是泄泄私念,把一些人的误国行为叫出来而已,但因此已经得罪了很多人。”
香君神色飞舞地道:“相公,别这么说,你虽然不是官,却比朝里的言官更有影响,南京城里的老百姓,谁不对你竖起一根大拇指,尤其是那些太学生,对你更是崇拜得不得了,就为此,妥娘姐对你才是又恨又敬,她崇敬你的作为,却又恨煞你的无情。”
朝宗苦笑道:“那也没办法了,希望他知道了我的处境后,能够谅解我,反正我是问心无愧,她要骂也只好由她骂了。”
香君一笑道:“她只有在我面前才骂你,人前人后,都把你夸得了不得呢!”
朝宗不禁有点心虚,忙问道:“她怎么骂我。”
“她在为我不平,说你闯了祸,撇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