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级学者,距离副教授一步之遥。”
“当然,这仅仅是笔试。”
最后一句话很重要,因为无论是学者考试还是教授考试,都是笔试加口试,仅仅是笔试,说明不了问题。
可即便是这样,吃瓜群众们也是哗然一片,让许多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起码说明杨狐是知识面,已经接近副教授一级别了。
央视的专题报道,并不是围绕杨狐一个人的,主要目的还是关注第一次公开直播学者考试。
解读的是学者考试的种种规矩,剖析出题的规则和规律,分析试卷上的题目分布结构等等。
如果杨狐成功,那就是见证了历史,如果失败的话,也是吸取教训。
“三位教授,有直播间里的朋友就问了,为什么个人学者考试的题目会更难,甚至这次杨狐同学考的还是优秀学者级的试卷,这会不会不公平?”
主持人问道。
其实不仅是直播间里的人,就是她自己也很好奇,毕竟这只是一场学者考试,而优秀学者考试,这是考教授的难度,本身就很让人难以信服。
“其实原因很简单,”
左边教授笑道,“国家并不提倡个人学者考试,毕业之后最早三年可以考试,这个是有缘由的。”
“主要是让大家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右边教授道,“彻底消化吸收,让根基稳固,提前考试的时候年龄很,怕毛毛躁躁,知识无法稳固掌握。”
“按照规定,个人学者考试的难度要比统一考试的难度高一个级别,”中间的教授道,“就是要打击大家都自信,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当然提高标准,也可以筛选出真正的人才。”
“原来是这样!”
主持人恍然般笑道,“这么一来,大家想要申请提前考试,那的确是要深思熟虑,难度高,处罚也不啊!”
“是这样的,”左边教授笑道,“一百万的报名费用打水漂,毕业之后十年内禁止参加学者考试。”
“其实这也是一个考验,”中间的教授笑道,“如果失败之后,认清楚自己的差距,老老实实的自修十年,通过学者考试毫无问题,并且还有通过教授的可能。”
“那对自己的约束和能力要求太高了!”右边的教授笑道。“从来没有这样过,历史上个人学者考试失败的学生,最终都是泯然众人。”
“还真是……”
……
央妈的专题报道,穿插了许多学者考试的历史故事和有趣的内幕,也吸引了很多人的观看。
但更多的还是直播间的人数,目前为止,在杨狐的笔试满分成绩出来的时候,直播间人数已经突破一千五百万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太疯狂了!
这些数字看的陈瑞阳和蒋芸等人胆战心惊,看的周勉等人心花怒放。
也就是在试卷成绩出来后没多久,休息完的杨狐出现在镜头面前。
终于,口试要开始了!
五位副教授,正襟危坐,一字排开,全都面对着杨狐,而旁边除了两位摄影专家之外,还有三位教授和一位院长,他们都在一旁监督考试。
杨狐则坐在椅子上,身体左侧有一个一米长半米宽的白板。
“准备好了吗?杨同学!”
“准备好了!”
“那么,考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