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公病逝朕很心痛。可是他的安葬问题更让朕头疼。”
“这有什么难的?”关志义不解的问道。
在他想来,这样的勋爵那是必须陪葬昭陵或献陵的,有什么可以顾虑的。若是家属不愿意,李世民直接开恩同意就好了。
很快,李世民的答案就让他知道事情的复杂姓了。
“朕希望他陪葬献陵,可应国公的遗嘱说想回并州老家安葬。应国公的嫡子希望父亲能陪葬献陵,国公夫人却坚持遵循国公的遗嘱。”
这绕口令的一段话,让自以为事情简单的关志义哑口无言。
说实话,从心里说关志义认为回并州是最好的。毕竟应国公的遗嘱是这样滴,又是他自己永久的居住地,当然自己选的更好。
可是问题来了。
如今正处于一年最热的季节,没有现代化设备的辅助,腐败的尸体不仅仅味道不好受,还很有可能产生瘟疫。
从长安把尸体运回并州,一路上的花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对于家人来说,这也是痛苦。悲伤、长途跋涉,很有可能让应国公府再添亡魂。
陪葬献陵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看看风水,挖个坑填个土就搞定了。
关志义说道:“陛下怎么决定?”
李世民皱着眉说道:“许多大臣认为应该尊重应国公的遗嘱,朕同意了。”
“应国公的棺椁已经运回去了,陛下还愁什么?”关志义不解的问道。
太宗皇帝眉头越来越皱,叹口气说道:“朕听说:武氏兄弟因为后母坚持回并州,言语甚为过分。”
关志义说道:“陛下派人责备几句就好了。”
“关三郎,你想得太简单了。整个武氏家族都偏袒继承爵位的嫡长子。朕派人去调解过,当时还好,传旨的人一走,他们又故态复发了。”
原来如此!
人家不犯大错,你皇帝也没有招。说些难听的,扣发月钱,这些都是应国公府的私事儿,李世民都不好说什么。
对了,刚才李世民说什么呢?
武氏兄弟!
你妹滴!
那不就是说,美得冒泡的那个小丫头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难怪一个女子敢和兄长对着干,那是当女皇的主儿。别说你这个态度不好的兄长,就是乖巧听话的李旦,还不是一样被她收拾了?
也是,武氏兄弟及族人对武则天母女不好。当了皇帝后,她才会把心里阴暗面给……
关志义说道:“陛下,这种家事还是顺其自然吧!出征这么就,某也想家了。”
“滚吧!朕就是想找个人聊聊天,你小子还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李世民说道。
也许是被关志义引起了话题,这可聊可不聊的事情,他也说出来了。要是平时他很少会跟臣子说这些,包括长孙无忌在内。
关志义想外走去,临到门口他突然转身说了一句:“陛下,你不会惦记人家小姑娘吧?!”
他这么说倒不是没有原因滴。
历史记载,武则天十四岁进宫。算一算也就是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那么今年十一岁的小丫头可能一句进入了李世民的视线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关志义最担心武则天入宫了。
倒不是他对武则天有什么想法,而是武则天并不像影视剧演的那样正义。屠杀李氏族人,让统治阶级的力量益消弱。疯狂报复五姓七家的王氏、萧氏,摧毁门阀制度的同时,也消弱了国家的势力。
她重用酷吏,让大唐的管理人才损失严重,即便是兴科举也不能填补这一空缺。谁会相信世家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比只会读书吟对的书呆子差?
倡导佛教,兴修寺庙,致使大唐的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这些又有谁真心的考虑过。
当然,这些只是他个人想法,李世民却不这么认为,他对着关志义吼道:“滚!朕是关心应国公的后事,你以为人人都像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