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
不过虽然是个年轻人的声音,然而却语调低沉,语气冰冷,让户新光在当场就是一愣的同时不禁就想到,就算是一个看破世事的老头儿估计也不过如此吧。
然而这会儿毕竟还有正事儿呢,于是甩开了这些没用的念头儿之后,户新光立刻就笑着说道,“啊,你好,我们想找栾先生,请问他在吗?”
虽然早就知道干这种买卖的不会一上来就跟普通人似的热情的寒暄,但是也没有想象中生硬的拒绝,只是电话那头儿立刻就陷入了一阵的沉默。
直到片刻过后,年轻人才再次开口。
然而这一次,却依然和想象中的大为不同。
因为比如像户新光叫什么,哪里人之类的问题年轻人是一个都没有问,而只是当头就来了一句,“坐几路车来的?”
啊?
坐……坐几路车来的?
虽然没有开着免提,不过这会儿臧文军可是就在户新光的旁边儿紧挨着呢,所以自然也听了个清清楚楚。
于是这下儿可好,别说是户新光了,就连臧文军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坐几路车来的?
我们这还原地儿没动呢,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于是两个人大眼儿瞪小眼儿的看了看之后,户新光立刻就再次笑着问道,“抱歉,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然而户新光说完了之后,年轻人这次却连片刻都没有停留,当即就冷冷的说道,“你们打错了。”
说完也没有任何的解释,毫不犹豫的就挂掉了电话。
这下儿可好,户新光和臧文军当时就傻那儿了。
打错了?
不可能的,两个人又不是几岁的小孩子,这点儿分辨能力还是有的。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如果这个电话真的打错了,那么在一开始自己说想要找栾先生的时候儿对方就应该直接说出这句话,而不是在沉默了一会儿问自己是坐几路车来的无果之后才又来了这么一句。
所以很显然,这个手机号码一定就是那个姓栾的中年人的。
而对于接电话的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和姓栾的中年人是什么关系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而当户新光和臧文军再次把刚才这并不长的对话反复的又琢磨了好几遍之后才终于一致的发现,重要的问题或许就在于,自己对于“坐几路车来的”这个问题,没有给出一个让对方满意的答案。
不过当想到这里的时候儿问题就再次的绕了回来,这个“坐几路车来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于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的两个人,就这么一人一根烟的坐在公园小路边儿的石凳上使劲儿的琢磨了起来。
不过好就好在,两个人都是几十岁的人了,有些事情就算是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可是起码也多少的听别人说起过。
所以就在两个人默默的扌由到第二根烟的时候儿,臧文军忽然一怔之间似乎想到了什么,“哥,你说刚才那个人在电话里问的那些话,是不是类似于……道儿上的切口儿啊?”
你还别说,户新光和臧文军这对把兄弟还真的是挺有默契,因为臧文军问的正是户新光刚刚想到的。
而所谓的切口儿,其实就是江湖中的一种隐语,暗语,自古有之。
其最初的目的,据说是为了保护利益小集团内的秘密不为外人所知,而为此定下的一套专门的暗语。
也有的说是始于最早的刺客之间的一种交流暗号,为的是尽可能做到精准无误的刺-杀目标。
其实不管怎么样,切口儿都是一种只在内部流通的语言,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外人或者普通人听不懂,听不明白,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所以,如果说得再通俗好理解一点儿那就是,黑-话。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来说,在清末民初的影视剧,尤其是涉及到有土-匪-抢-劫的情节当中,经常会出现“黄花鱼”这么一个词儿。
不过这里的“黄花鱼”可不是真的指黄花鱼,而是指金条。
再比如,眼睛不叫眼睛,叫“招子”。
小伙儿不叫小伙儿,叫“伢子”。
姑娘不叫姑娘,叫“豆儿”。
劫-财不叫劫-财,叫“剪镖”。
官府更是不能直接称呼,那得叫“鹰爪”。
而现在早就被人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结梁子”“瓢把子”这类词儿,切实也就是人们熟识度最高的黑-话切口儿罢了。
可就算使用的是如此“超常规”的手段,然而说来说去,这名中年男子干的仍然是见不得光的买卖。
既然如此,哪怕是已经有了他的联系电话,不过却也绝对不会像普通人那样你好,我是谁谁谁,我有点儿什么事儿想找您商量这么个常规路数儿来的。
所以想要联系到他,或者说是取得他的认可的话,切口儿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