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异世集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镇子的名字叫邻水镇,顾名思义就是靠水而建的。

    水是一条河面极宽的河流,水位却浅行不了大船,偶有钓者划着小木舟在河面上垂钓。

    镇子位于河的东岸,远远望去灰墙青瓦的建筑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沿河而建的那一排房屋一头会伸出水面,如同河边的吊脚楼一般,有妇人沿阶而下,到河边洗衣取水。

    西岸是一片长着一人多高芦苇的荒滩,时见全身雪白的鹭鸶和雪青色的翠鸟从中掠出,到水面来捕食。

    镇口,一座庄重典雅的牌楼巍然耸立,上头刻的邻水镇三字苍劲有力。

    待走进镇中,古朴的气息更是直面而来,青石铺就的街道略显凹凸不平,两旁的房屋皆是砖木结构,窗棂屋檐雕着繁复的花纹,比起前世那些经过商业开发,成了旅游景点的古镇,少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子和铜臭味,尽显原生态风貌。

    人在街上走,似在画中游。

    柳清妍心里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愫,或许生活在古代也很不错滴!

    因为有鸡蛋要卖,家里头油盐酱醋类的也要添置一些,一行人直奔南街的街市而去。

    下了牛车,街市嘈杂的人声轰然入耳。

    柳博裕赶着牛车到帮忙看管车马的地方,交两文钱领一个号牌,等走时来凭号牌取牛车,这个模式类似现代的收费停车场。

    走进街市,只见街上的行人擦肩接踵、热闹非凡,两边地上一字排开的小摊井然有序,各类物品分区摆卖,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小贩叫卖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和鸡鸭等禽畜的叫声交织在一起,称得上是人声鼎沸。

    一些身穿统一样式服装的人在街市里巡查,维持秩序,这些人相当于现代的城管。

    因今天要办的事情多,谢氏提着装鸡蛋的篮子,找个收鸡蛋的小贩把鸡蛋便宜些卖了,省得为几文钱而浪费时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今正值太平盛世,吃才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街市两旁的商铺都是些杂货铺、粮铺、肉铺,点心铺子等,采买起来倒也方便。

    先去粮铺买了二十斤做馒头的白面,然后去杂货铺,油盐酱醋等调料也各添置了一些。

    清芷喊着要吃糕点,又去点心铺子称了云片糕、“豆角”酥几样点心,顺便给两个小的一人买了一小包的粽子糖,二文钱一包。

    柳清妍尝了一颗,甜得瘆牙,塞给了清芷,换了个壳子她还是不习惯吃太甜的东西。

    最后去肉铺切了一刀上好的肉,有五斤多,家里许久没有买过新鲜肉了,总吃腊肉也不是个事,换换口味。

    因为肉买的多,肉铺老板送了两根大骨头,骨头不值钱。一般人家买肉都是一斤、两斤的买,一次买五斤的少,除非是镇上的大户。

    看见骨头,柳清妍心里一喜,可以喝骨头汤了!她正在想要不要拿出自己的‘小金库’来买点猪骨头。

    骨头汤营养丰富,好处多多,蕴含的骨胶原能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她这具身体正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呢!现在的身高不到一米五,不能长到前世的一米七,长到一米六几在古代也算得上高挑了,她还是喜欢做高个美女。

    这铺进那铺出,柳清妍一路兴致盎然地跟在后面瞧着,同时心里在默默计算物价。

    白面五文一斤,跟铺子里上好的白米是一个价,南方一带种水稻的多小麦种的少,这个价格很正常;上好的肉十五文一斤,五花肉十三文一斤,纯瘦肉却只要十文。苍岚国的菜籽油、豆油等植物油虽然已经被广泛食用,但是劳苦大众还是喜欢用猪油炒菜,瘦肉是最便宜的。

    那些糕点却要二十文一斤,柳家二老舍得买几斤,说明对孩子是极好的,实心实意的疼。

    油盐酱醋那些就不算了,零零碎碎的太麻烦。

    两世的物价按鸡蛋的价格换算出来,竟然差不了多少,看来这个国家的掌控者是个有道明君。

    从肉铺出来后,来时装鸡蛋的篮子已经塞得满满当当。

    路过菜摊子,柳清妍看见有卖鲜淮山的,又让谢氏买了一根,骨头汤总得加点东西一起熬不是。

    篮子在柳博裕的手里提着,柳老爷子也是两手不空,今日林林总总的买不少,可是还有最重要的一样没买。

    今天来镇上的主要目的是扯布,布庄却是在西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