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队开赴前线,张志信师长的老伴就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
“她多么想像其他的母亲那样,到收发室去翻翻有没有儿子的信;她多么想像其他的军嫂那样,到营房的沙岗上踮脚盼一盼丈夫。但她没有那么做。”
“因为她明白,自己的丈夫是全师的灵魂,作为师长的妻子,在这个关键时候任何举动都会波及家属们的情绪。于是她总是微笑着,用博大的胸怀和温和的话语去安慰那些寝食不安的家属们。”
“而事实上呢,她的担心、牵挂和忧虑一点都不比其他人少。”
王亮继续道:“两个月后,1979年4月28日,160师的作战任务完成,撤回后方修整。我是陪着张志信师长一起回来的......”
锵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隆咚锵
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咚锵咚锵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160师凯旋的那一天,车站。
在清脆悦耳的锣鼓、爆竹声中。
火车缓缓地停靠。
军属们一个个焦急地张望着,想看到自己丈夫亦或是儿子。
张志信师长的妻子也不例外,她知道丈夫回来后肯定要忙活很久,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恐怕要很晚才能会到家。
作为师长的妻子,她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让丈夫分身。
她便挤出欢迎的人群,回了家。
淘米、杀鸡、洗菜、备酒。
忙活着给爷俩做一桌接风洗尘的酒菜。
尽管忙碌着,但她脸上挂着笑容。
因为这位妻子、这位母亲,想到了很多很多。
老伴这次回来应该要退休了,戎马一生,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
儿子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老大不小了,也该有个对象了,自己也想早点抱孙子啊。
政治部李主任家的女儿丽丽生得文文静静,长得标标致致,很招人喜欢。
早在参战前,李主任那口子就提到过这事儿,老头子说孩子还年轻,不同意。
这次回来,无论如何要把丽丽介绍给儿子。
就算老头子反对也不成。
想到这里,这位军嫂干活越来越起劲。
很快,香气扑鼻的大米饭煮好了。
红烧肉、炒鸡、炒芹菜、炒豆角、炒土豆丝、糖醋鱼......还有老伴和儿子最爱的油炸花生米。
一桌子饭菜做好了,已经是晚上了八点多钟。
她估摸着老头子该忙完了,差不多该和儿子回来了。
咚咚咚——咚咚咚——
墙壁上的时钟响了,九点钟了。
这位累得睡着的军嫂见饭菜凉了,连忙又端到厨房去加热了一番。
饭菜热了又热,她想给丈夫打个电话,但考虑了下觉得算了。
肯定是在忙着。
终于,接近十点钟。
院子里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太熟悉了,那是自家老头子的,没错!
这位军嫂、这位母亲兴奋地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