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黄巾之乱开始,学风最浓的颍川,学子为了避难,不少人都去了荆州。荆襄之地本来学风也很浓厚,如今已经成为华夏学风最盛的地方,就算会稽郡都只能仰望。
自然而然的,这次过来考试的学生里面,也以荆州考生最多。
“德高?怎么巨达不和你在一起嘛?”公琰(蒋琬表字)闻声看去,却是意外的说道。
“巨达(向朗)已经被朝廷征辟,自然不会和我南下了!”德高(韩嵩表字)笑道。
“这样说来,向宠岂非也被朝廷征辟?”承明(潘濬表字)不由惊呼。
荆州向朗,有丞相之才;其胞弟向宠,文武双全,两人都是一时俊杰。算起来向朗今年也不过二十来岁,没想到居然已经被朝廷征辟。
“哈哈,向氏一门双英杰,朝廷自然不可能只征辟其中一人。”韩嵩笑道,“不过我倒是看到文伟(费祎)和休昭(董允)他们两个,看来这次科考,我们的竞争激烈了!”
“德高有所不知……”闻言蒋琬不由苦笑,“马氏五常,伯常、仲常和叔常三人也来了,听说还把‘白眉’和幼常给带了过来,打算入读会稽书院。”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便是老四马良。如今不过十岁,双眉却已经斑白,马良从小敏而好学,过目不忘,就算是庞德公、宋忠之辈,都说他以后必有出。
幼常马谡更不必说,允文允武,不过五岁在修炼上已经表现出很不错的天赋,很多人都说,他十岁前必然能够凝聚先天之炁。
“知道这次科考会录取多少人吗?我可以看到了,颍川甚至是益州的人都过来了!”蒋琬问道。
“尚且不知,我只知道这次参与科考者,已经高达五千多人,远的来自幽州的都有,会稽书院今年也有不少学子毕业,好在听闻会稽书院不仅培养文人,也培养武将,武将毕业后就去军中服役,唯有那些文臣才会过来参加科考。”韩嵩笑着摇了摇头。
益州的考生他也见过,也有不少才华不错的,其中有个长得丑陋的家伙文采最好,似乎叫做张松的。只是他和其他益州考生格格不入,不过长成那样的话,也难怪吧?
“五千人,那还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潘濬不由得惊呼道。
“这不宛陵的书肆都被各地学子挤爆了?书本根本不够卖的,来了一批就被买一批,这里的书籍还真便宜,就算考不中,这次也不白来。”蒋琬感叹道。
“以公琰的才学,说出这样的话就不厚道了!”韩嵩闻言当即调侃起来。
“不不不,蒋某也不过实话实说。”蒋琬笑了笑,“剩下三天时间,若德高有空,我等不妨探讨探讨,将学识巩固一下?”
“善!”韩嵩也有此意,“回头我把文伟和休昭给叫过来!”
历史名人必然是历史名人,没有出色的才华和天分,只是依靠家族余荫根本不可能登上高位。不说蒋琬和张松等人,只说在客栈一角,默默看书的徐庶,也绝不简单。
“元直,看什么那么津津有味?”一个声音传来,不多时一个身影就出现在徐庶身边。
“原来是公威(孟建表字)啊?这本《数算》的李氏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