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进入中国开始,网络语言就诞生了。网络语言发展到今天,短短的几年时间,据统计已经有2000多个常用的词汇。网络语言还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名称,那就是“q言q语”这是中国一亿网民的集体创造,是网民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离开它们,网民将无所适从。可以说,中国的网民是离不开这些词语的。
尽管网络语言在网民中使用广泛,但是由于它的使用者大部分是年轻人,相当一部分是学生,而掌握着对语言发言权的那些权威却不一定是网民,或者即使使用网络,但不一定经常聊天,他们中的一些人无法接受这些被视为“不正统”的语言。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专家李如龙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感到担忧,他说,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这是一个不健康的苗头。同样,代表着汉语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基本上没有收入网络语言。
一方面是有些专家对网络语言持否定态度。一方面却是大量网民在使用网络语言,并且还在不断创造着新的网络语言。这种巨大的反差让网民们感到很伤心,很不理解。
网络语言是怎样污染汉语的?我至今还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报刊、杂志等大量的媒体上都可以找到网络语言的身影。且不说中国的网民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着,网络语言本身就不仅仅是网民在使用,又怎么能以“小群体”这样的词汇来指代。相反,网络语言所表现出来的鲜活的生命力使得扼杀网络语言成为一种妄想。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来说,网络语言有着鲜明的优点,除具备简捷的特点外,还附加了直观、通俗、风趣、幽默、个性化等特征。网络语言使汉语更加丰富,是汉语的发展。网络语言中的一些词汇早已经融入了国人的生活中并被大众所接受。比如“伊妹儿”、“88”我想就算是退休的老同志对这样的词语也不会陌生,为什么一定要拒之门外呢?
当然网络语言有它特定的使用场合“数字+字母+符号”的表达方式使它存在着不规范的缺点,但是绝不能以网络语言的一些负面影响就把它全盘否定,就像我们当年不可能以算盘是我们的国粹而把计算器拒之国门之外一样。语言的发展是一种趋势,网络语言进入当今社会也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既然扼杀网络语言是不现实的,那么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规范网络语言,这是语言专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不是因为无法接受一项新事物就把它一棍子打死,以至于把“脏水和小孩”一起泼掉了。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读书看报时身边只要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就够了,不需要再加上一本网络语言大全,否则真的太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