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记不起那年的雪势了。
走出单位,我禁不住打了个寒噤,我裹了裹身上的衣服,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单位离司家庄骑车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可该死的大雪下了之后连着几天也没有化的迹象,街上已经形成厚厚的一层冰盖。我只能走着上下班,好在斜穿过紫荆山公园也没有几步路。司家庄的街上冷冷清清的见不到几个人影。快到租住的院落时,一个送煤球的拉着整整一大板车煤,缓慢地前行,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凝成一个极具力量的雕塑。遇到了一个水泥岗,他使尽力气往前拉,车轮在厚厚的冰盖上打了几个滑之后再也懒得往前走。我赶紧几步,帮他一把。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度过了那个该死的水泥岗。我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好好的水泥路,砌上个水泥岗干啥?他停下车子,朝我憨厚地笑了笑,他有一米八几的样子,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全是不规则的煤灰,和纷纷扬扬的大雪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衣服上蹭了蹭手,掏出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香烟递给我“大兄弟,谢谢了,要不是你,我可真过不去这个岗。不过,咱不能说这个水泥岗砌得不好,在这村里面,汽车可不能开快了,人那么多,多危险。”他的宽容让我惊讶。我摆了摆手:“不了,不了。”他好像有点儿生气:“嫌俺的烟赖不是?”怕他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我接下,他给我点着。我们边走边寒暄:“瞧这天气,你怎么还拉这么多?”他苦笑了一下:“没办法呀,眼看要过年了,两个孩子又该交学费了,多拉一车多挣两儿。”说着就到了我租住的院落。我停了下来,想了想对他说:“你往我住的地方卸几百块吧。”他黑黑的脸部露出白白的牙齿:“大兄弟,好嘞。你要多少?”我搓了搓手,又哈了两口气:“你看着办吧。”“你这不剩得多着的吗?”他看了看门前一堆煤球不解地问。我抖了抖身上的雪:“你看这鬼天气,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你就卸吧。”他卸了100块煤,再也不愿意往下卸。我说:“怎么了?”他跺了跺脚,有点儿手足无措:“大兄弟,我知道你在帮我,可这么多,够你烧一阵子的了。”我掏钱给他,他已经扭转大板车的方向,说:“大兄弟,我送煤从来都是先试烧三天,然后再要钱。”他拉起车子走了。“谁要煤球”的声音淹没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
从那以后,我们就熟识了起来,我家的煤球都包给了他。他每次见了我,黑黑的脸上总是憨厚地露出白白的牙齿,然后掏出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香烟让我。活忙了,他打声招呼就走,不忙了总要和我聊上一小会儿。断断续续的,他告诉了我一些他家的情况,老家是河南周口的,人多地少,收入也就有限,家里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三,一个该考大学了。家里格外吃紧,还要给学习非常好的大儿子准备大学的学费,没办法,他才来到这个城市送煤球。
那天中午,我下班回来,看到大个用特制的装煤木板一次装二十多块煤往五楼搬,搬到五楼后,他再虾米似的弓着腰把煤球整齐地码垛好,一趟接着一趟,刚开始汗水顺着脸颊流,他还不时地用袖子擦拭一下,擦拭中煤灰和着汗水把他变成了豫剧中的包拯。不一会儿汗水就湿透了他的衣衫,他也就顾不上擦了。活终于干完了,我掏出一支烟递给他,他坚持给我点着后,我问他最近的情况。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天气暖和了,城里人又开始以烧液化气为主了,煤球也快没人要了”这次,他给我诉了很多苦:城里人大多都热情友善,遇到刁蛮的用户要账就难了。一会儿说煤不经烧,一会儿说煤的重量不够数,你说说,一车煤送几家,就他一家说不好,这不是明着难为人吗?更有甚者,有的用户以没有钱为由故意拖延时间,等你过段时间再去要,这些租赁户已经搬走了,只得自己掏腰包垫上。一块煤球也就一二分钱的利,一车煤钱要不回来,不知道要搭上几天的血汗钱
后来,当我的经济条件稍有好转,我搬到了另一个房东家的一室一厅里,我不再烧煤球了,也便好久没见过大个那憨厚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