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长的烦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幸运儿,却有天生的胖子。我则不但不幸,而且“胖子”二字也非天生,于是便开始怨天尤人。但当我偶然间回首一下走过的日子,却发现自己由一个无忧无虑的瘦子,到一个轻狂不羁的准胖子,再到一个心存不满的胖子,真是经历坎坷,足堪回味,而最大的肇端却开于自己。于是乎便戏墨一篇,以警“同胖”

    高中时代:任你胡吃海喝,就是不胖

    我的高中时代,应试教育还在大行其道,尤其高三时节,在学校、在家庭,几乎断绝了一切娱乐活动。每天青灯向伴,课本同眠。那无尽的考试与测验,如同滔滔长江之水,向我们奔涌而来。别说早恋,连向同桌借块橡皮的时间都没有。但幸运的是,体育成绩是高考成绩的一部分,所以平时锻炼身体没有人反对。于是在校园之中涌现出一批批的“体育志士”纷纷高喊“锻炼应该,玩球有理”奔赴人山人海的操场,其实锻炼身体是假,呆在教室上自习比较郁闷才是真。久而久之,居然闹出了气候,学校举办了足球、篮球联赛。平常男生们近似橄榄球的“野蛮游戏”为各班班主任所不齿,现在也居然成为事关班级荣誉的大事,我们便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一时间运动成风,遍地的“施瓦辛格”与“史泰龙”肌肉成为评判男生优劣的惟一标准。

    在那个时候,整个高三也鲜有胖子,这与平时不断的运动,巨大的高考压力和每天十一二个小时连绵不断的“脑力劳动”有关,更与没有规律的饮食习惯脱不开关系。在学校里,要是哪个高三班学生又白又胖,那一定是无心高考的主儿。否则,面对老师和家长的声嘶力竭,谁能“没心没肺”地乱长肥肉?在我的同学中,有少白头的不稀罕,有神经衰弱的不稀罕,有歇斯底里的不稀罕,有胖子真是比恐龙还稀罕。因为每天课后还有晚自习,所以本来应该是晚饭时间,大家却在习题中挣扎着,等回到家里,开始疯狂地大吃大喝,然后就倒头大睡。早晨又匆匆忙忙去上学,没有时间去吃早餐。于是虽然广大家长们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拼命补充营养,同学们依旧个个面黄肌瘦,仿佛渣滓洞集中营中饱受摧残的革命志士。

    高二时,我准备报考沈阳体育学院,在到高三的一年间,参加了两次假期集训,上课时每天还有2个小时的训练课。我平时的运动量要比其他人大二三倍,食量也奇大。体育老师为了让我们补充体力,为我们制定了高热量餐谱,每餐红烧肉、猪肉炖粉条、土豆炖牛肉。尽管如此,就是不胖。再加上我的生命中还没有胖过的经历,于是我曾天真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天生的瘦子,百吃不胖。我的肠胃就是黑洞,一切食物还没等发挥变成脂肪的作用,就已经消失不见了。

    就这样,我带着瘦子的无忧无虑匆忙走过我的高中时代。那年我72公斤。

    大学时代:胖便胖了,你待怎的

    高考没能考进沈阳体育学院,而我这个铅球专业的毕业生却去了沈阳大学学广告设计,天堂般的大学生活就此拉开序幕。

    早就听说史泰龙老了以后为防止发胖,竟然注射激素。而我的高中、大学体育两位恩师因为毕业后操心教学工作,疏于锻炼,竟发展到体重过百公斤。看着这两位身材“浩瀚”的老师,谁能想象他们一个是当年的铅球冠军,一个是百米健将?对于这些“血淋淋”的教训,我毫不在意,自认在曾经有过大运动量史的人群中是珍惜特例,停止运动也胖不了哪去。

    大一,男同学行动一致,集体在篮球场上上窜下跳、左突右冲、前仆后继、东挡西杀学业上也是轻松惬意。这一年我只胖了几斤分量,于是更坚定了我的猜测。在这期间我持续着从前的坏习惯:每当闲来无事就躺在床上看书,身边是瓜子、爆米花、薯片、巧克力林林总总一应俱全。到了饭口,饭量不减,依然是高中时代大运动量后的高热量餐谱,晚餐也像高中那样大吃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