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伟至今仍然弄不清楚,他到底是怎么爱上楚琳的?
窗外,热烘烘的烈阳,将院子里的芭蕉树烤得有点像斗败的公鸡,一副软趴趴、无力反击的糗样。
这是一户日式平房,房东是一对任职于补习班的老师,趁着休假,联袂远赴大陆旅游。
他们夫妇倒也放心,索性将收房租、修水电、看管“一干人犯”的重责大任交给了季伟。
“因为你最老实!这群孩子里,我们左瞧右看,只有你靠得住!”房东刘老师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从此,室友都戏称他为“靠得住”
季伟今年就读政大法律系三年级。从台南北上时,什么都没带,只有一只简单的旅行袋。里面放了书、撞球杆、衣物和一双小羊皮制的薄苞男鞋,那双鞋不知被楚琳取笑过多少遍。
“噢!季伟,你确定是你老爸的?搞不好是你阿公的!”
楚琳每次这么糗他,每次都被他“扁”
季伟喜欢捉弄她,揪住她的长发往后仰,看她瞪着大眼哇哇叫,胀红的粉颊上,一副不服输、理直气壮的可爱模样。
“如果这时候吻她,不知道她会怎么样?”季伟心里算计过百遍了,但始终不敢付诸行动。
有一种女人,自认为长得“不满意”对异性像兄弟,有事没事“哥俩好”一番,殊不知那种无心时表露的女性气质,每每令人怦然心动。而她本人,却永远摆出“事不关己”的无辜。
季伟对着书桌发呆。
他努力追想,仍是一无所获。
唉!他掷笔叹——不想她也难!
季伟站起身,走到“旷男俱乐部”——客厅,为自己冲泡一杯“卡布吉诺”正欲加入奶精时,猛然想起楚琳一直都是喝黑咖啡的。
他有点生气,气自己竟然乖乖地放下奶精罐。
捧着黑咖啡,他小心地回到房间。
才刚刚坐稳,却又瞧见自己握杯子的姿势似曾相识——又是她!简直难逃楚琳罩下的天罗地网。
她的笑颜、她的泪珠、她孩子般的眼睛、她说谎又明白显现脸上的笨样子。
“噢,天哪!”季伟双腿用力一蹬,让身子顺着后倾的椅子,整个人倒了下去。
“我是万劫不复了!”他喃喃自语。
索性躺在地毯上,闭上双眼。季伟试图遗忘,或者就此不再醒来吧!
隔壁的室友——阿奇,正在播放cd,音乐穿墙而来,季伟马上意识到,任何的抗拒皆已不攻自破。
“santana”合唱团的“europa”唱得心醉神迷,令人欲仙欲死。
楚琳热爱抒情摇宾,是她引领季伟进入这五彩缤纷的想象世界。
“我每回听,每次哭。你会不会觉得,这首曲子已经美到极致?我只能说美到让我想一死了之!”这是她说的。
这句话,着实令季伟吓了一大跳。
怎么台北的女生会疯狂至此?
后来,他才渐渐明白,艺术的魔力的确不能用一般常态性的标准看待。
初次见识到摇宾族,又是个女生;季伟看楚琳浸yin其中时失魂落魄的表情,他的心突然狂跳了起来。
她的眼神、嘴角越来越迷-陶醉,陷入冥想的身子,看来如此无助。季伟恨不得长高、变壮,像超人一样,也有个强健的臂膀将她拥揽入怀,再深情地将她吻醉。
荒唐!季伟立即跳起来。
八成是内分泌的因素!
我们之间绝不可能!她只是个看来年龄很小,实际很大的傻女孩。
“怎么趁人之危?我是说,她对人不设防并没有罪,我将箭头指向她,若是被她知道了,那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吗?”季伟决定出去走走。
“妈,我回来了!”楚琳一进门,就急忙寻找母亲。
矮小略胖的楚妈妈正在阳台上浇花。
她的耳朵已不太灵光了,幸好楚琳嗓门挺大的。楚妈妈回过身来,笑着点头。
“你看,我的花开了。”楚妈妈得意地说。
“妈,你不愧是巫婆!”
“这是什么话!说自己老娘是巫婆。”
“本来就是嘛!”楚琳帮着母亲把墙脚边的淹渍罐移到阳光较弱的地方。
“你每天东一瓶、西一罐的尽弄些黑漆抹乌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宝贝大补药!还逼着我吃。”楚琳一边搬,一边取笑。
“这些可是好东西,你不懂!”楚妈妈拿了抹布,细心地擦拭她的精心杰作。
“妈,我可是有言在先,别再叫我吃那些可怕的补药了,弄得我越来越胖!”楚琳进入卧室前,又想起来什么似的,特别加重语气对母亲说。
“不吃?你以为外表胖就是身体好?病歪歪的,成天喊不舒服,病死算了!”楚妈妈生气了。
对着大镜子,楚琳突然感到沮丧。
今天早上,张经理还神秘兮兮地对她说:
“楚琳,上个月的聚餐,张董直夸你长得有福气,好像挺中意你的。”
“又来了!你别假好心,想这么快就把我‘休’掉?”楚琳没大没小地回一句。
张经理笑呵呵地持了她一把:“我可不敢惹你这张苹果脸,待会儿害我被老婆修理!”
张经理素来爱说笑,一点也不像六十五岁的长辈。张太太也是公司的主管,曾经因为参加选美而名噪一时,和楚妈妈是好友,听说年轻时是个大美人。
张太太掌控会计部门,对于业务十分精通,由于与楚妈妈相知甚深,便找楚琳来公司担任行政秘书。
她结婚三十年了,一直无儿无女,又和楚妈妈认识多年,因此非常疼爱楚琳。
这家公司经营化妆品,专走少女路线,由国外引进台湾,再重新设计包装,推展到市场上颇受好评。
楚琳的皮肤白里透红,虽然外形丰满,像个健康宝宝,但是脸型、五官、气质都是一副青春少女形象,所以许多目录上都可看到她漂亮的照片。
她的脑筋也快,不时提供创意给研展部门,有时还真给她蒙上了,产品卖得很好,经销商纷纷批货,公司赚了钱,张太太高兴万分。
张董事长是张太太的大哥,平常很少管事,从不过问公司行政,是个老好人。
上个月聚餐时,张董带儿子铭生一道前往,一顿饭下来,大伙儿都在开玩笑,直喊着张董找着媳妇了,又说楚琳有“卖相”符合老一辈“会生儿子”的要求。
“真讨厌!”楚琳对着镜子扮个鬼脸。
“小琳,电话!”楚妈妈在客厅呼唤着。
拿起分机,坐在床上,楚琳玩弄着头发,懒洋洋地“喂”了一声。
“楚琳!”是季伟打来的,除了他的声音,还有沸腾的车声、人声。
“你在哪里?好吵哟!”楚琳捂住左耳,希望能够听清楚一点。
“师大夜市。吃饱了没?”
“还没,我等一下要去上课!”楚琳立即回道。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骗季伟。
直觉告诉她,季伟是个乏味、无聊的小男生。
“那——好吧!。本来想去你们家坐坐的你去忙吧!我反正也没事。”
“噢,你没回台南?”
“回去一个礼拜,想看书就又回台北了。”
楚琳有点不好意思这样子骗人。
不过,她想自在一些;季伟是个呆板的男孩子,见了面老是谈哲学、法律、历史、社会等专业的东西;当然,她很高兴和他相处时可以多吸收一些知识,补充自己的不足;但是,季伟每回聊到三更半夜,仍是一副稳如泰山的姿势,除了上厕所,几乎一成不变地双手抱胸坐在沙发上。
可怜她——阿欠连天,或靠或卧,八百个姿势换遍了,眼皮沉重得快要盖到鼻子上了。
这小子,仍然有如课堂说教的老师,丝毫不为所动。这样的聊天,有时候真是折磨人。
放下电话,楚琳懒洋洋地趴在花枕头上想着——
我真是可恶!季伟一个人住台北,又没什么亲友来往,也是挺寂寞的;不像我,四海之内皆兄弟,整天呼朋唤友的,好不热闹!
而他,守着小房间,平常交往的同学也都各自盯着女友去了,不管怎么说,看在徐津平的面子上,我也应该照顾他。
徐津平?对了!好多天没接到他的信了。
记得三年前,因为业务的关系认识了徐津平,这位大哥看起来斯文儒雅,不像是干业务的,看不出任何“冲劲”
楚琳心里清楚,徐津平做不了多久。
果不其然,今年春天他辞了工作,回到老家准备考试,决心进入公家机关。
和楚琳一样,徐津平也热爱文学、艺术、音乐,两人言谈相契、个性相近。他对楚琳带着一份包容,至少,不会被她的男儿作风吓跑。
想着、想着,楚琳突然对季伟感到抱歉了起来。
“唉!我应该多关心他一点,徐津平一直嘱咐我多照顾朋友的,而我,却连他的十分之一都做不到。”
楚妈妈做了两样小菜,母女俩简单用餐后,楚琳告诉母亲,想去木栅看看季伟。
“那好,我织了一件背心,你拿去给他;本来是给你弟弟的,结果太小了,我看季伟的体型正合适。”
“妈,现在是暑假-,你别关死人了!”
“暑假?暑假怎么样?再过两个月就秋天了,冬天来了才找衣服穿,就来不及了!”
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母亲走进房间。
楚琳好爱她:爱她的糊涂,爱她的固执,爱她的宽大无私。
她的眼眶又红了!可怜的母亲,一生辛劳落得今日下场。
十年前,爸爸另筑爱巢,妈妈和楚琳、弟弟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重新开始。
他们咬牙奋斗,为生活打拼,好在没有太多债务,日子在平淡中带着温馨,他们彼此相爱着。
“包一包,免得小子嫌难看不穿。”楚妈妈细心地包装,但是,还是土土的。
“不会啦!配他刚好,反正季伟也是土土的。”
“你这丫头,怎么这么说话?太伤人了!女孩儿家,要注意口德。”
“好嘛!只是开玩笑,别认真嘛。”
母亲向来称呼季伟为“小子”看来很疼爱他。
“这小子会读书,你们要是都和他一样就好了!”楚妈妈收拾着房间,嘴里叨咕个没完。
走出巷子,楚琳数着脚步,和影子玩游戏。
晚风清凉,她的心情也跟着轻快愉悦了起来。
路边的狗儿们互相追逐,在夏日花香里享受着难得的悠闲。白天车多,出入的人也不少,不像现在,巷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位老人摇扇品茗,说着往事。
到了木栅,她看到站在院子口的阿奇。
“阿奇,没出去?我来看季伟。”
“‘靠得住先生’还没回来,不过,还有一位朋友也来看他。对了,你也认识的,叫徐津平。”
“噢!他上台北竟然不先来拜码头!”
楚琳冲进屋内,高兴地和津平抱在一起。
“津平,你好过份!”楚琳打他三下。
“小琳!我打过电话了,你妈说,你还没到家。所以,我随便吃点东西、逛了一会儿就到木栅来了。”津平一百八十公分高的个子,俯首望着甜美的楚琳。
他搂着楚琳,摸摸她的头,关心地左看右瞧。
“看什么?”楚琳鼓起双颊,亮晶晶的眼里满是笑意。
她把身子偎在津平怀里,让他摇着,好像小时候爸爸抱她一样。
“津平,你看什么啦?”
“看你可爱的样子,我想咬你一口!”
“可以!你先唱首歌给我听。”
“哈!我才不上当。等会儿,你会拿你的蹄子给我啃!”津平大笑,他知道楚琳不会这么干脆。
“可恶,竟敢说我的脚是蹄子!先生,请你把你的爪子拿开!”两人打闹成一团。
津平没有姊妹,自从认识楚琳后,他就非常喜欢她的爽宜,至少,她的肢体语言多得让津平惊讶。
家中五个兄弟,津平排行老三,父亲在他读中学时就过世了,母亲独自抚养他们长大。因此,在家中,母亲是极具威严、不苟言笑的。加上深受日本教育的影响,母亲内向、敏感,对人对事常有偏见。
“上不着村,下不着店”是津平形容自己在家中处境的名言。
身为老三,的确有利有弊:好处是母亲盯不紧,反正大事哥哥担,小事弟弟做,他是游离分子,标准的骑墙派;坏处嘛,可以说是缺少关心吧!
“你呀!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