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食货六

    夫为国为家者,莫不以谷货为本。故洪范八政,以食为首,其在易曰 “聚人曰财”周礼以九职任万民,以九赋敛财贿。是以古先哲王莫不敬授民 时,务农重谷,躬亲千亩,贡赋九州。且一夫不耕,一女不织,或受其饥寒者。饥 寒迫身,不能保其赤子,攘窃而犯法,以至于杀身。迹其所由,王政所陷也。夫百 亩之内,勿夺其时,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既饱且富,而仁义礼节生 焉,亦所谓衣食足,识荣辱也。晋末,天下大乱,生民道尽,或死于干戈,或毙于 饥馑,其幸而自存者盖十五焉。

    太祖定中原,接丧乱之弊,兵革并起,民废农业。方事虽殷,然经略之先,以 食为本,使东平公仪垦辟河北,自五原至于棝阳塞外为屯田。初,登国六年破卫辰, 收其珍宝、畜产,名马三十余万、牛羊四百余万,渐增国用。既定中山,分徙吏民 及徒何种人、工伎巧十万余家以充京都,各给耕牛,计口授田。天兴初,制定京邑, 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内之田;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帅 以监之,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又躬耕籍田,率先百姓。自后比岁大熟, 匹中八十余斛。是时戎车不息,虽频有年,犹未足以久赡矣。

    太宗永兴中,频有水旱,诏简宫人非所当御及非执作伎巧,自余出赐鳏民。神 瑞二年,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帝以饥将迁都于鄴,用博士崔浩计乃止。 于是分简尤贫者就食山东。敕有司劝课留农者曰:“前志有之,人生在勤,勤则不 匮。凡庶民之不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树者死无郭,不蚕者衣无帛,不 绩者丧无衰。教行三农,生殖九谷;教行园囿,毓长草木;教行虞衡,山泽作材; 教行薮牧,养蕃鸟兽;教行百工,饬成器用;教行商贾,阜通货贿;教行嫔妇,化 治丝枲;教行臣妾,事勤力役。”自是民皆力勤,故岁数丰穰,畜牧滋息。

    泰常六年,诏六部民羊满百口,调戎马一匹。

    世祖即位,开拓四海,以五方之民各有其性,故修其教不改其俗,齐其政不易 其宜,纳其方贡以充仓廪,收其货物以实库藏,又于岁时取鸟兽之登于俎用者以韧 膳府。

    先是,禁纲疏阔,民多逃隐。天兴中,诏采诸漏户,令输纶绵。自后诸逃户占 为细茧罗谷者甚众。于是杂营户帅遍于天下,不隶守宰,赋役不周,户口错乱。始 光三年诏一切罢之,以属郡县。

    神二年,帝亲御六军,略地广漠。分命诸将,穷追蠕蠕,东至瀚海,西接张 掖,北度燕然山,大破之,虏其种落及马牛杂畜方物万计。其后复遣成周公万度归 西伐焉耆,其王鸠尸卑那单骑奔龟兹,举国臣民负钱怀货,一时降款,获其奇宝异 玩以巨万,驼马杂畜不可胜数。度归遂入龟兹,复获其殊方瑰诡之物亿万已上。是 时方隅未克,帝屡亲戎驾,而委政于恭宗。真君中,恭宗下令修农职之教,事在 帝纪。此后数年之中,军国用足矣。

    高宗时,牧守之官,颇为货利。太安初,遣使者二十余辈循行天下,观风俗, 视民所疾苦。诏使者察诸州郡垦殖田亩、饮食衣服、闾里虚实、盗贼劫掠、贫富强 劣而罚之,自此牧守颇改前弊,民以安业。

    自太祖定中原,世祖平方难,收获珍宝,府藏盈积。和平二年秋,诏中尚方作 黄金合盘十二具,径二尺二寸,镂以白银,钿以玫瑰,其铭曰:“九州致贡,殊域 来宾,乃作兹器,错用具珍。假以紫金,镂以白银,范围拟载,吐耀含真。纤文丽 质,若化若神,皇王御之,百福惟新。”其年冬,诏出内库绫锦布帛二十万匹,令 内外百官分曹赌射。四年春,诏赐京师之民年七十已上太官厨食以终其身。

    显祖即位,亲行俭素,率先公卿,思所以赈益黎庶。至天安、皇兴间,岁频大 旱,绢匹千钱。言刘彧淮北青、冀、徐、兗、司五州告乱请降,命将率众以援之。 既临其境,青冀怀贰,进军围之,数年乃拔。山东之民咸勤于征戍转运,帝深以为 念。遂因民贫富,为租输三等九品之制。千里内纳粟,千里外纳米;上三器户入京 师,中三品入他州要仓,下三品入本州。

    先是太安中,高宗以常赋之外杂调十五,颇为烦重,将与除之。尚书毛法仁曰: “此是军国资用,今顿罢之,臣愚以为不可。”帝曰:“使地利无穷,民力不竭, 百姓有余,吾孰与不足。”遂免之。未几,复调如前,至是乃终罢焉。于是赋敛稍 轻,民复赡矣。

    旧制,民间所织绢、布,皆幅广二尺二寸,长四十尺为一匹,六十尺为一端, 令任服用。后乃渐至滥恶,不依尺度。高祖延兴三年秋七月,更立严制,令一准前 式,违者罪各有差,有司不检察与同罪。

    太和八年,始准古班百官之禄,以品第各有差。先是,天下户以九品混通,户 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 费。至是,户增帛三匹,粟二石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后增调外帛满二匹。所谓各 随其土所出。其司、冀、雍、华、定、相、秦、洛、豫、怀、兗、陕、徐、青、齐、 济、南豫、东兗、东徐十九州,贡绵绢及丝;幽、平、并、肆、岐、泾、荆、凉、 梁、汾、秦、安、营、豳、夏、光、郢、东秦,司州万年、雁门、上谷、灵丘、广 宁、平凉郡,怀州邵郡上郡之长平、白水县,青州北海郡之胶东县、平昌郡之东武 平昌县、高密郡之昌安高密夷安黔陬县,泰州河东之蒲坂、汾阴县,东徐州东莞郡 之莒、诸、东莞县,雍州冯翊郡之莲芍县、咸阳郡之宁夷县、北地郡之三原云阳铜 官宜君县,华州华山郡之夏阳县,徐州北济郡之离狐丰县、东海郡之赣榆襄贲县, 皆以麻布充税。

    九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 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但通入倍田分。于分虽盈,没则还田,不得以充露田之 数。不足者以露田充倍。

    诸初受田者,男夫一人给田二十亩,课莳余,种桑五十树,枣五株,榆三根。 非桑之土,夫给一亩,依法课莳榆、枣。奴各依良。限三年种毕,不毕,夺其不毕 之地。于桑榆地分杂莳余果及多种桑榆者不禁。

    诸应还之田,不得种桑榆枣果,种者以违令论,地入还分。

    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恆从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 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诸麻布之土,男夫及课,别给麻田十亩,妇人五亩,奴婢依良。皆从还受之法。

    诸有举户老小癃残无授田者,年十一已上及癃者各授以半夫田,年逾七十者不 还所受,寡妇守志者虽免课亦授妇田。

    诸还受民田,恆以正月。若始受田而身亡,及卖买奴婢牛者,皆至明年正月乃 得还受。

    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役有土居者,依法封授。

    诸地狭之处,有进丁受田而不乐迁者,则以其家桑田为正田分,又不足不给倍 田,又不足家内人别减分。无桑之乡准此为法。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 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

    诸民有新居者,三口给地一亩,以为居室,奴婢五口给一亩。男女十五以上, 因其地分,口课种菜五分亩之一。

    诸一人之分,正从正,倍从倍,不得隔越他畔。进丁受田者恆从所近。若同时 俱受,先贫后富。再倍之田,放此为法。

    诸远流配谪、无子孙、及户绝者,墟宅、桑榆尽为公田,以供授受。授受之次, 给其所亲;未给之间,亦借其所亲。

    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 郡丞六顷。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廕附。廕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十年, 给事中李冲上言:“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 乡人强谨者。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所复复征戍,余若民。三载亡愆则陟 用,陟之一等。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 一夫一妇之调;奴任耕,婢任绩者,八口当未娶者四;耕牛二十头当奴婢八。其麻 布之乡,一夫一妇布一匹,下至牛,以此为降。大率十匹为工调,二匹为调外费, 三匹为内外百官俸,此外杂调。民年八十已上,听一子不从役。孤独癃老笃疾贫穷 不能自存者,三长内迭养食之。”

    书奏,诸官通议,称善者众。高祖从之,于是遣使者行其事。乃诏曰:“夫任 土错贡,所以通有无;井乘定赋,所以均劳逸。有无通则民财不匮,劳逸均则人乐 其业。此自古之常道也。又邻里乡党之制,所由来久。欲使风教易周,家至日见, 以大督小,从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然后口算平均,义兴讼息。是以三 典所同,随世洿隆;贰监之行,从时损益。故郑侨复丘赋之术,邹人献盍彻之规。 虽轻重不同,而当时俱适。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 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 别。虽建九品之格,而丰埆之土未融;虽立均输之楷,而蚕绩之乡无异。致使淳化 未树,民情偷薄。朕每思之,良怀深慨。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 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 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十一年,大旱,京都民饥。加以牛疫,公私阙乏,时有以马驴及橐驼供驾免 耕载。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道路给粮禀,至所在,三长赡养之。遣使者时省 察焉。留业者,皆令主司审核,开仓赈贷。其有特不自存者,悉检集,为粥于术衢, 以救其困。然主者不明牧察,郊甸间甚多喂死者。时承平日久,府藏盈积,诏尽出 御府衣服珍宝、太官杂器、太仆乘具、内库弓矢刀鉾十分之八、外府衣物缯布丝纩 诸所供国用者,以其大半班赍百司,下至工商皁隶,逮于六镇边戍,畿内鳏寡孤独 贫癃者,皆有差。

    十二年,诏群臣求安民之术。有司上言:“请析州郡常调九分之二,京都度支 岁用之余,各立官司,丰年籴贮于仓,时俭则加私之一,籴之于民。如此,民必力 田以买绢,积财以取粟。官,年登则常积,岁凶则直给。又别立农官,取州郡户十 分之一,以为屯民。相水陆之宜,断顷亩之数,以赃赎杂物市牛科给,令其肆力。 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甄其正课并征戍杂役。行此二事,数年之中则谷积而民足 矣。”帝览而善之,寻施行焉。自此公私丰赡,虽时有水旱,不为灾也。

    世祖之平统万,定秦陇,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 万匹,橐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高祖即位之后,复以河阳为牧场,恆置戎马十万 匹,以拟京师军警之备。每岁自河西徙牧于并州,以渐南转,欲其习水土而无死伤 也,而河西之牧弥滋矣。正光以后,天下丧乱,遂为群寇所盗掠焉。

    世宗延昌三年春,有司奏长安骊山有银矿,二石得银七两,其年秋,恆州又上 言,白登山有银矿,八石得银七两,锡三百余斤,其色洁白,有逾上品。诏并置银 官,常令采铸。又汉中旧有金户千余家,常于汉水沙淘金,年终总输。后临淮王彧 为梁州刺史,奏罢之。其铸铁为农器、兵刃,在所有之,然以相州牵口冶为工,故 常炼锻为刀,送于武库。自魏德既广,西域、东夷贡其珍物,充于王府。又于南垂 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神龟、正光之际,府藏盈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