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崔鉴兄孙伯谦 崔辩孙士谦 士谦子彭 士谦弟说 说子弘度

    崔挺子孝芬 孙宣猷 曾孙仲方 仲方从叔昂 挺从子季舒 挺族孙暹

    崔鉴,字神具,博陵安平人也。六世祖赞,魏尚书仆射。五世祖洪,晋吏部尚 书。曾祖懿,字世茂,仕燕,位秘书监。祖遭,字景遇,位钜鹿令。父绰,少孤, 学行修明,有名于世。与范阳卢玄、勃海高允、赵郡李灵等俱被征,寻以母老固辞。 后为郡功曹,卒。鉴颇有文学,自中书博士转侍郎,赐爵桐庐县子。出为东徐州刺 史。鉴欲安新附,人有年老者,表求假以守令,诏从之。又于州内铜冶为农具,兵 人获利。卒,赠青州刺史、安平侯,谥曰康。子合,字贵和,少有时誉,袭爵桐庐 子,位终常山太守。

    合弟秉,少有志气,阳平王顺之为定州,秉为卫军府录事,带毋极令。时甄琛 为长史,曾因公事,言竞之间,以拳击琛坠床。琛以本县长,笑而不论。其豪率若 此。彭城王勰行寿春,秉从行,招致壮侠,以为部下。勰目之,谓左右曰:“吾当 寄胆气于此人。”累迁广平内史,大纳财货,为清论所鄙。后为燕州刺史,为杜洛 周攻围,坚守历年。朝廷遣都督元谭赴救,谭败,秉奔定州,坐免官。太昌中,除 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频以老病求解,永熙三年,去职。薨,赠尚书令、司徒公, 谥曰靖穆。

    长子忻,字伯悦,有世干。以郑俨之甥,累迁兼尚书左丞。庄帝初,遇害河阴。 追赠殿中尚书、冀州刺史。

    忻弟仲哲,早丧所生,为祖母宋氏所养。六岁,宋亡,啼慕不止,见者悲之。 性恢达,常以将略自许。以军功赐爵安平县男。及父康于燕被围,泣诉朝廷,遂除 别将,与都督元谭赴援,战殁。子长瑜,位至开府中兵参军。

    长瑜子子枢,学涉好文词,经辩有才干。仕齐,位考功郎中,参议五礼,待诏 文林馆。兼散骑常侍,聘周。使还,除通直散骑常侍,兼知度支。子枢明解世务, 所居称职。因度支有受纳风闻,为御史劾,遇赦免。仕周,位至上士。预尉迟迥事, 被诛。

    子枢次弟子端,亦有才干,而文艺为优。历殿中侍御史,卒于通直散骑侍郎。 子端弟子博,武平末,为河阳道行台郎。隋开皇末,卒于泗州刺史。

    子博弟子发,有文才,武平末,秘书郎,修起居注。仕隋为秦王文学,卒于国 子博士。

    长瑜弟叔瓚,颇有学识,性好直言。其妻即齐昭信皇后姊也,文宣擢为魏尹丞。 属蝗虫为灾,帝以问叔瓚。对曰:“案汉书五行志:‘土功不时,蝗虫作厉。’ 当今外筑长城,内兴三台,故致此灾。”帝大怒,令左右殴之,又擢其发,以溷汁 沃其头,曳以出,由是废顿久之。后卒于阳平太守,赠本州刺史。

    仲弟叔彦,位抚军。

    叔彦弟季通,位司农少卿。季通子德立,好学,爱属文,预撰御览,位济 州别驾。

    季通弟季良,风望闲雅,位太学博士,以征讨功,赐爵蒲阴县子,累迁太尉长 史。及康东还乡,季良亦去职归养。后位中军将军、光禄大夫,先康卒于家,赠尚 书右仆射,谥曰简。康弟习,字贵礼,有世用,卒于河东太守,赠并州刺史。

    鉴兄,字洛祖,行博陵太守。子文业,中书郎、钜鹿太守。文业子伯谦。

    伯谦字士逊,贫居养母。齐神武召补相府兼功曹,称之曰:“崔伯谦清直奉公, 真良佐也。”转七兵、殿中、左户三曹郎中。弟仲让为北豫州司马,与高慎同叛。 坐免官。后历瀛州别驾、京畿司马。文襄将之晋阳,劳之曰:“卿聘足瀛部,已著 康歌。督府务总,是用相授。”临别,又马上执手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卿 宜深体此情。”族弟暹当时宠要,伯谦与之旧寮同门,非吉凶未尝造请,以雅道自 居。

    天保初,除济北太守,恩信大行,富者禁其奢侈,贫者劝课周给。县公田多沃 壤,伯谦咸易之以给人。又改鞭,用熟皮为之,不忍见血,示耻而已。朝贵行过郡 境,问人太守政何似?对曰:“府君恩化,古者所无。”诵人为歌曰:“崔府君, 能临政。退田易鞭布威德,人无争。”客曰:“既称恩化,何因复威?”对曰: “长吏惮其威严,人庶蒙其恩惠,故兼言之。”以相府旧寮,例有加授,征赴鄴。 百姓号泣遮道,数日不得前。

    以弟仲让在关中,不复居内任,除南钜鹿太守。下车导以礼让,豪族皆改心整 肃。事无巨细,必自亲览。在县有贫弱未理者,皆曰“我自告白须公,不虑不决” 在郡七年,狱无停囚。每有大使巡察,恆处上第。征拜银青光禄大夫。

    伯谦少时读经、史,晚年好老、庄,容止俨然无愠色,亲宾至,则置 酒相娱。清言不及俗事,士大夫以为仪表。卒,赠南充州刺史,谥曰懿。伯谦弟仲 让,仕西魏,位至鸿胪少卿。

    崔辩,字神通,鉴之从祖弟也。祖琨,字景龙,行本郡太守。父经,赠兗州刺 史。辩学涉经史,风仪整峻,献文征拜中书博士、武邑太守。政事之余,专以劝学。 卒,赠安南将军、定州刺史,谥曰恭。

    长子景俊,鲠正有高风,好古博涉,以经明行修,征拜中书博士。历侍御史、 主文中散。孝文赐名为逸。后为员外散骑侍郎,与著作郎韩兴宗参定朝仪。雅为孝 文所知重,迁国子博士。每有公事,逸常被诏独进,博士特命自逸始。转通直散骑 常侍、廷尉少卿,卒。

    子巨伦,字孝宗,幼孤。及长,历涉经史,有文学武艺。叔楷为殷州,巨伦仍 为长史、北道别将。在州陷贼,敛恤存亡,为贼所义。葛荣闻其才名,欲用为黄门 郎,巨伦心恶之。至五月五日,会集官寮,令巨伦赠诗。巨伦乃曰:“五月五日时, 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喘吐舌。”以此自晦,获免。结死士,夜中南走, 逢贼,俱恐不济。巨伦曰:“宁南死一寸,岂北生一尺!”便欺贼曰:“吾受敕而 行。”贼爇火观敕,火未然。巨伦手刃贼十余人,贼乃四溃,得马数匹。夜阴失道, 唯看佛塔户而行。到洛阳,持节别将北讨。初,楷丧之始,巨伦收殡仓卒,事不周 固;至是遂偷路改殡,并窃家口以归。寻授国子博士。

    庄帝即位,除东濮阳太守。时河北纷梗,人避贼,多入郡界。岁俭饥乏,巨伦 倾资赡恤,务相全济。时类高之。元颢入洛,据郡不从,庄帝还宫,封渔阳县男。 后除光禄大夫。卒,子子武袭。

    初,巨伦有姊,明慧有才行。因患眇一目,内外亲族,莫有求者。其家议欲下 嫁之。巨伦姑,赵国李叔胤之妻,闻而悲感曰:“吾兄盛德,不幸早世,岂令此女, 屈事卑族!”乃为子翼纳之。时人叹其义识。

    逸弟模,字叔轨。身长八尺,围亦如之。出后其叔,雅有志度。萧宝夤讨关、 陇,引为西征别将,屡有战功,封槐里县伯。后行岐州事,击贼,殁于阵。永熙中, 赠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相州刺史。模弟楷。

    楷字季则,为广平王怀文学。正始中,以王国官非其人,多被戮,唯楷与杨昱 以数谏诤获免。后为太子中舍人、左中郎将。以党附高肇,为中尉所劾。事在高 聪传。楷性严烈,能摧挫豪强,时人语曰:“莫鋋郁买反彳解孤楷反 ,付崔 楷。”时冀、定数州频遭水害,楷上疏导之便宜,事遂施行。

    孝昌初,置殷州,以楷为刺史,加后将军。楷将之州,人咸劝单身述职。楷曰: “单身赴任,朝廷谓吾有进退之计,将士又谁肯固志?”遂阖家赴州。贼势已逼, 或劝减小弱以避之,乃遣第四女、第三男夜出。既而曰:“一朝送免兒女,将谓吾 心不固。”遂命追还。及贼来攻,楷率力拒抗,莫不争夺,咸称崔公尚不惜百口, 吾等何爱一身?力竭城陷,楷执节不屈,贼遂害之。楷兄弟父子并死王事,朝野伤 叹焉。赠侍中、镇军将军、定州刺史。永熙中,又特赠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都 督、冀州刺史。

    长子士元,沈雅有学尚。州陷,战没,赠平州刺史。

    子育王,少以器干称,仕齐至起部郎。子文豹,字蔚,少有文才,本州大中正。 士元弟士谦。

    士谦,孝昌初解褐著作佐郎。后贺拔胜出镇荆州,以士谦为行台左丞。孝武西 迁,士谦劝胜倍道兼行,谒帝关右,胜不能用。州人刘诞引侯景军奄至,胜与战, 败绩,遂奔梁。士谦与俱行。及至梁,每乞师赴援。梁武虽不为出军,而嘉胜等志 节,并许其还国。乃令士谦先,且通邻好。周文素闻其名,甚礼之,赐爵千乘县男。 及胜至,拜太师长史,以功进爵为子,拜尚书右丞。从周文解洛阳围,经河桥战, 加定州大中正、瀛州刺史。又破柳仲礼于随郡,讨李迁哲于魏兴,并有功,进骠骑 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赐姓宇文氏。恭帝初,转利州刺史。

    士谦性明悟,深晓政术,吏人畏而爱之。周保定二年,迁总管、安州刺史,加 大将军,进爵武康郡公。天和中,授江陵总管、荆州刺史。州既统摄遐长,俗兼夷 夏,又南接陈境,东邻齐寇。士谦外御强敌,内抚军人,风化大行,号称良牧。每 年考绩,常为天下之最,屡有诏褒美焉。士谦随贺拔胜之在荆州也,虽被亲遇,而 名位未显;及践其位,朝野以为荣。卒于州,阖境痛惜之,立祠堂,四时祭飨。子 旷嗣。

    士谦性至孝,与弟说特相友爱,虽复年位并高,资产皆无私焉。居家严肃,旷 及说子弘度并奉其遗训云。

    旷少温雅。大象末,位开府仪同大将军、浙州刺史。旷弟彭。

    彭字子彭,少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 书,并略通大义。仕周,累迁门正上士。隋文帝为相,周陈王纯镇齐州。帝恐其 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召纯。纯疑 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请间,因顾骑士执而锁之。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 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左右愕然而去。至,拜上仪同。及践祚,迁监门郎将, 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再迁骠骑将军,恆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 年,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堕容。上每谓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又尝曰:“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 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 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命彭射之,中,上大悦,赐钱 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请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 遂遣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 多不中。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莫不叹服。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炀帝 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时汉王谅初平,令彭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卒,赠大将 军,谥曰肃。子宝德嗣。

    士谦弟说。说本名士约。少有气概,膂力过人,尤工骑射。贺拔胜牧荆州,以 为假节、冠军将军、防城都督。又随奔梁。复自梁归西魏。授武卫将军、都督,封 安昌县子。从周文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进爵为侯,除京兆郡守。累迁都官尚 书、定州大中正,改封安固县侯;赐姓宇文,并赐名说焉。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 同三司,加侍中,进爵万年县公。再迁总管、凉州刺史。说莅政强毅,百姓畏之。 后除使持节、能和中三州、崇德等十三防诸军事,加授大将军,改封安平县公。建 德四年,卒,赠廓、延等五州刺史,谥曰壮。子弘度。

    弘度字摩诃衍。膂力绝人,仪貌魁岸,须面甚伟,性严酷。年十七,周大冢宰 宇文护引为亲信,累转大都督。时护子中山公训为蒲州刺史,令弘度从焉。尝与训 登楼,至上层,去地四五丈,俯临之。训曰:“可畏也!”弘度曰:“此何足畏?” 欻掷下,至地无所损,训大奇之。后以战功授仪同。从平齐,进上开府、鄴县公。 寻从汝南公宇文神举破卢昌期于范阳,郧公韦孝宽经略淮南。以前后勋进位上大将 军。袭父爵安平县公。

    及尉迟迥反,弘度以行军总管从韦孝宽讨之,所当无不披靡。弘度妹先适迥子 为妻。及破鄴城,迥窘迫升楼,弘度直上龙尾追之。迥将射弘度,弘度脱兜鍪谓曰: “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事既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迥掷弓于地,骂 大丞相极口,自杀。弘度顾弟弘升,使取迥头。进位上柱国。时行军总管例封国公, 以弘度不时杀迥,纵致恶言,由是降爵一等为武乡郡公。

    开皇初,以行军总管拒突厥于原州。还,拜华州刺史。纳妹为秦孝王妃。寻迁 襄州总管。

    弘度素贵,御下严急,所在令行禁止,盗贼屏迹。梁主萧琮来朝被止,以弘度 为江陵总管,镇荆州。陈人惮之,不敢窥境。以行军总管从秦孝王平陈,赐物五千 段。高智慧等作乱,复以行军总管隶杨素。弘度与素品同,而年长于素,素每屈下 之,一旦隶素,意甚不平。素亦优容之。及还,以行军总管检校原州事,以备胡。 无虏而还。上甚礼之,复以其弟弘升女为河南王妃。仁寿中,检校太府卿。

    自以一门二妃,无所降下。每诫其寮吏曰:“人当诚恕,无得欺诳。”皆曰: “诺。”后尝食鳖,侍者八九人。弘度问之曰:“鳖美乎?”人惧之,皆曰:“美。” 弘度大骂曰:“佣奴!”何敢诳我?汝初未食鳖,安知其美?”俱杖之八十。官属 百工见之,莫不汗流,无敢欺隐。时有屈突盖为武候车骑,亦严刻。长安为之语曰: “宁饮三斗醋,不见崔弘度;宁炙三斗艾,不逢屈突盖。”然弘度居家,子弟班白, 动行捶楚,闺门整肃,为当世所称。未几秦王妃以罪诛,河南王妃复被废,弘度忧 恚,谢病于家。诸弟乃与之别居,弥不得志。炀帝即位,河南王为太子。帝将复立 崔妃,遣中使就第宣旨。使者诣弘升家,弘度不之知。使者反,帝曰:“弘度有何 言?”使者曰:“弘度称疾不起。”帝默然,其事竟寝。弘度忧愤,未几卒。

    弘升字上客,在周为右侍上士。从平尉迟迥,以功拜上仪同。寻加上开府,封 黄台县侯。隋文受禅,进爵为公,授骠骑将军。历慈郑二州刺史、襄州总管。以戚 属故,待遇隆重。及河南王妃罪废,弘升亦免官。炀帝即位,历冀州刺史、信都太 守,位金紫光禄大夫,转涿郡太守。辽东之役,检校左武卫大将军事,指平壤。与 宇文述等同败,奔还,发病卒。

    崔挺,字双根,辩之从父弟也。父郁,位濮阳太守。挺幼孤,居丧尽礼,少敦 学。五代同居,后频年饥,家始分析。挺与弟振推让田宅旧资,惟守墓田而已。家 徒壁立,兄弟怡然,手不释卷。乡人有赡遗,挺辞而后受,仍亦散之。举秀才,射 策高第。拜中书博士,转侍郎。以工书,受敕于长安书文明太后父燕宣王碑,赐爵 秦昌子。转登闻令,迁典属国下大夫。以参议律令,赐帛、谷、马、牛等。尚书李 冲甚重之。孝文以挺女为嫔。宋王刘昶南镇彭城,诏挺为长史,以疾辞免,乃以王 肃为长史,其被遇如此。后拜昭武将军、光州刺史,风化大行。

    及车驾幸兗州,召挺赴行在所,问以临边之略,因及文章。帝甚悦,谓曰: “别卿以来,倏焉二载。吾所缀文,以成一集,今当给卿副本。”顾谓侍臣曰: “拥旄者皆如此,何忧哉!”复还州。及散骑常侍张彝巡行风俗,谓曰:“彝受使 巡方,采察谣讼,入境观政,实愧清使之名。”州旧掖城西北数里有斧山,峰岭高 峻。北临沧海,南望岱岳。挺于顶上欲营观宇,故老曰:“此岭上,秋夏之际,常 有暴雨。相传云是龙道,恐此观不可久立。”挺曰:“人龙相去,何远之有?虬龙 倏忽,岂一路乎?”遂营之。数年间,果无风雨之异。挺既代,即为风雨所毁,遂 莫能立。众以为善化所感。时以犯罪配边者多有逃越,遂立重制,一人犯罪逋亡, 阖门充役。挺上书,以为周书父子罪不相及,以一人犯罪,延及阖门,岂不哀 哉!辞甚雅切,帝纳之。

    先是,州内少铁,器用皆求之他境。挺表复铁官,公私有赖。孝文将辨天下氏 族,仍亦访定,乃遥授挺本州大中正。掖县有人年逾九十,板舆造州。自称少曾充 使林邑,得一美玉,方尺四寸,甚有光采,藏之海岛,垂六十岁,忻逢明政,今愿 奉之。挺曰:“吾虽德谢古人,未能以玉为宝。”遣船随取,光润果然,迄不肯受, 乃表送都。景明初,见代,老幼泣涕追随,缣帛送赠,悉不纳。

    散骑常侍赵修得幸宣武,挺虽同州壤,未尝诣门。北海王详为司徒、录尚书事, 以挺为司马,固辞不免。世人皆叹其屈,而挺处之夷然。详摄选,众人竞称考第, 以求迁叙,挺终无言。详曰:“崔光州考级并未加授,宜投一牒,当为申请。蘧伯 玉耻独为君子,亦何故默然?”挺曰:“阶级是圣朝大例,考课亦国之恆典,至于 自炫求进,窃以羞之。”详大相称叹。其为司马,详未曾呼名,常称州号,以示优 礼。卒,赠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曰景。光州故吏闻凶问,莫不悲感,共铸八尺 铜象,于城东广固寺赴八关斋,追奉冥福。

    初,崔光贫贱,挺赡遗衣食,常亲敬焉。又识邢峦、宋弁于童幼,世称其知人。 历官三十余年,家资不益,食不重味,室无绮罗,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欲诸子恭 敬廉让,因以孝为字。及葬,亲故多有赠赗,诸子推挺素志,一无所受。有子六人, 长子孝芬。

    孝芬字恭梓。早有才识,博学好文章。孝文召见,甚嗟赏之。李彪谓挺曰: “比见贤子谒帝,旨喻殊优,今当为绝群耳。”挺曰:“卿自欲善处人父子之间, 然斯言吾不敢闻也。”后袭父爵,累迁司空属、定州大中正。长于剖判,甚有能名, 府主任城王澄雅重之。澄奏地制八条,孝芬所参定也。迁廷尉少卿。孝昌初,梁将 裴邃等寇淮南,诏行台郦道元、都督河间王荣讨之。敕孝芬持节催令赴接,贼退而 还。迁荆州刺史,兼尚书、南道行台,领军司,率诸将以援神俊,因代焉。孝芬遂 从恆农道南入,敌便奔散,人还安堵。明帝嘉劳之。

    后以元叉之党,与卢同、李奖等并除名,征还。又除孝芬为廷尉。章武王融以 赃货被劾,孝芬案以重法。及融为都督,北讨鲜于修礼,时孝芬弟孝演率宗从在博 陵,为贼攻陷,遇害。融密启云孝演入贼为逆,遂见收捕。全家投梁,遇赦乃还。 后梁将成景俊逼彭城,孝芬兼尚书右丞,为徐州行台。孝芬将发,入辞。灵太后谓 曰:“卿女今事我兒,与卿是亲。曾何相负,而内头元叉车内,称此妪须了却!” 孝芬曰:“臣蒙国厚恩,义无斯语;假有斯语,谁能得闻?若有此闻,即此人于元 叉亲密,过臣远矣。乞对之,足辨虚实。”太后乃有愧色。孝芬既至,景俊等力屈 退走。以孝芬兼尚书,为徐、兗二州行台。

    建义初,太山太守羊侃据郡反,引南贼围兗州行台。除孝芬散骑常侍、镇东将 军、金紫光禄大夫,仍兼尚书、东道行台,与大都督刁宣往救援。与行台于侃时相 接。至便围之,侃突围奔梁。永安中,授西兗州刺史;孝芬倦外役,固辞不行,仍 为太常卿。太昌初,兼殿中尚书,后加仪同三司,兼吏部尚书。孝武帝入关,齐神 武至洛,与尚书辛雄、刘廞等并被诛。没其家口,天平中,乃免之。

    孝芬博闻口辩,善谈论,爱好后进,终日忻然。商榷古今,间以嘲谑,听者忘 疲。文笔数十篇。有子八人。

    长子勉,字宣祖,颇涉史传。普泰中,兼尚书右丞。勉善附会,世论以浮竞讥 之。为尚书令尔硃世隆所亲待,而尚书郎魏季景尤为世隆所知,勉与季景内颇不睦。 季景于世隆求右丞,夺勉所兼;世隆启用季景,勉遂帐怏自失。太昌初,除散骑常 侍、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定州大中正,敕左右厢出入。其家被收之际,逃免。 后见齐神武,劳抚之。天平初,遣勉送勋贵妻子赴定州,因得还。属母李氏丧亡, 勉哀号过性,遇病卒。无子,弟宣度以子龙子为后。勉弟猷。

    猷字宣猷。少好学,风度闲雅。性鲠正,有军国筹略。普泰初,累迁司徒从事 中郎。既遭家难,遂间行入关。及谒魏孝武,哀动左右。帝为之改容,目送曰: “忠孝之道,萃此一门。”即以本官奏门下事。大统初兼给事黄门郎、平原县伯。 二年,正黄门。行军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猷常以本官从军典文翰。五年,除 司徒左长史,加骠骑将军。时太庙初成,四时祭祀犹设俳优角抵之戏;其郊庙祭官, 多有假兼。猷上疏谏;书奏,并纳焉。迁京兆尹。时婚姻礼嫁聚会之辰,多举音乐。 又廛里富室,衣服奢淫,乃有织成文绣者。猷请禁断,事并施行。与卢辩等创修六 官。十二年,除浙州刺史。十四年,侯景据河南归款,遣行台王思政赴之。周文与 思政书曰:“崔宣猷智略明赡,有应变之才。若有所疑,宜与量其可不。”思政初 顿兵襄城,后于颍川为行台,并致书于猷。猷书曰:“襄城控带京洛,实当今之要 地,如有动静,易相应接。颍川既邻寇境,又无山川之固,贼若潜来,径至城下。 莫若顿兵襄城,为行台所。颍川置州,遣郭贤守。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纵有不 虞,岂能为患。”使人见周文,其以启闻。周文令依猷策。思政重启,求与朝廷立 约,贼若水攻,乞一周为断;陆攻,请三岁为期。限内有事,不烦赴援。过此以往, 惟朝廷所裁。乃许之。及颍川没,周文深追悔焉。以疾去职,属大军东征,周文赐 以马,随军与之筹略。十七年,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本州大中正, 赐姓宇文氏。

    恭帝元年,周文欲开梁、汉旧路,乃命猷督仪同刘道通等五人开通车路,凿山 堙谷五百余里,至于梁州。即以猷为都督、梁州刺史。及周文崩,始、利、沙、兴 等诸州阻兵为逆,信、合、开、楚四州亦叛,唯梁州境内,人无二心。利州刺史崔 士谦请援,猷遣兵六千赴之。信州粮尽,猷为送米四千斛。于是二镇获全。猷第二 女,帝养为己女,封富平公主。

    周明帝即位,征拜御正中大夫。时依周礼称天王,又不建年号。猷以为世 有浇淳,故帝王因以沿革。今天子称王,不足以威天下。请遵秦汉,称皇帝,建年 号。朝议从之。除司会中大夫,御正如故。明帝崩,遗诏立武帝。晋公护谓猷曰: “今奉遵遗旨。君以为何如?”对曰:“殷道尊尊,周道亲亲,今朝廷既遵周礼, 无容輙违此义。”虽不行,时称其守正。

    及陈将蔡皎来附,晋公护议欲南伐,公卿莫敢言。猷独进曰:“前岁东征,死 伤过半,比虽加抚循,而创痍未复。近者长星为灾,乃上玄所以垂鉴诫也,岂可穷 兵极武,而重其谴负哉?”议不从。后水军果败,而裨将元定等遂没江南。建德六 年,拜少司徒,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受禅,以猷前代旧齿,授大将军,进 爵汲郡公。

    开皇四年,卒,谥曰明。子仲方嗣。

    仲方字不齐。少好读书,有文武才略。年十五,周文帝见而异之,令与诸子同 就学。隋文帝亦在其中。由是与帝少相款密。后以明经为晋公宇文护参军,转记室, 迁司正大夫,与斛斯征、柳敏等同修礼律。后以军功授平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赐爵石城县男。时武帝阴有灭齐志,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复与少内史赴芬删 定格式。寻从帝攻下晋州,又令仲方说下翼城等四城,授仪同,进爵范阳县侯。后 以行军长史从郯国公王轨禽陈将吴明彻于吕梁,仲方策居多。宣帝嗣位,为少内史。

    会帝崩,隋文帝为丞相,与仲方相见,握手极欢,仲方亦归心焉。其夜上便宜 十八事,帝并嘉纳之。又劝帝应天受命,从之。及受禅,上召仲方与高颎议正朔服 色事。仲方曰:“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德之统。又圣躬载 诞之初,有赤光之瑞。车服旗牲,并宜用赤。”又劝上除六官,依汉魏之旧。并从 之。进位上开府,授司农少卿,进爵固安县公。令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 东至黄河,西拒绥州,南至勃出岭,绵历七百里。明年,复令仲方发丁十万,于朔 方已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以遏胡寇。丁父艰,去职。未期,起为虢州刺史。 上书论取陈之策曰:

    臣谨案:晋太康元年,岁在庚子,晋武帝平吴。至今开皇六年,岁次丙午,合 三百七载。春秋宝乾图云:“王者三百年一蠲法。”今三百之期,可谓至矣。 陈氏草窃,起于丙子,至今丙午,又子午为冲,阴阳之忌。昔史赵有言曰:“陈, 颛顼之族,为水,故岁在鹑火以灭。”又云:“周武王克商,封胡公满于陈。”至 鲁昭九年,陈灾,裨灶曰:“岁五及鹑火而后陈亡,楚克之。”楚,祝融后也,为 火正,故复灭陈。陈承舜后,舜承颛顼。太岁左行,岁星右转;鹑火之岁,陈族再 亡,戊午之年,妫虞运尽。语迹虽殊,考事无别。皇朝五运相承感火德。而国号为 隋,隋与楚同分,楚是火正。午为鹑火,未为鹑首,申为实沈,酉为大梁。既当周、 秦、晋、赵之分,若当此分发兵,将得岁之助。以今量古,陈灭不疑。臣谓午、未、 申、酉并其数极。盖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况主圣臣良,兵强国富,陈 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险无百二之固,众非九国之师,独此岛夷,而稽天讨!伏 度朝廷,自有宏谟,皞荛所见,冀申萤爝。今唯须武昌以下,蕲、和、徐、方、吴、 海等州,更帖精兵,密营渡计;益、信、襄、荆、基、郢等州,速造舟楫,多张形 势,为水战之具。蜀、汉二江,是其上流,水路冲要,必争之所。贼虽于流头、荆 门、延洲、公安、巴陵、隐矶、夏口、盆城置船,然终聚汉口、峡口,以水战火决。 若贼必以上流有军,令精兵赴援者,下流诸将,即须择便横度。如拥众自卫,上江 水军,鼓行以前。虽恃九江五湖之险,非德无以为固;徒有三吴百越之兵,无恩不 能自立。

    上览,大悦。转基州刺史,征入朝。仲方因陈经略,上善之,赐以御袍裤并罗 杂彩五百段,进位开府。及大举伐陈,以仲方为行军总管,与秦王会。及陈平,坐 事免。未几,复位。

    后数载,授会州总管。时诸羌犹未宾附,诏仲方击之,与贼三十余战,紫祖、 四邻、望方、涉题、干碉、小铁围山、白男、弱水等赭都诸贼悉平。赐奴婢一百二 十口、黄金三十斤。迁代州总管。总被征入朝。会文帝崩,汉王余党据吕州不下。 炀帝遣周罗攻之,中流矢卒。及令仲方代总其众,拔之,进位大将军。历户部、 礼部尚书,坐事免。寻为国子祭酒,转太常卿。朝廷以其衰老,出拜上郡太守。以 母忧去职,岁余起为信都太守。后乞骸骨,优诏许之,卒于家。子焘,位定陶令。 宣猷弟宣度,位齐王开府司马、恆农太守。宣度弟宣轨,颇有才学,位尚书考功郎 中,与弟宣质、宣静、宣略并早卒。

    孝芬弟孝伟,赵郡太守。郡经葛荣离乱后,人皆卖鬻兒女。夏椹大熟,孝伟劝 户人多收之,郡内乃安。教其人种殖,招抚遗散,先恩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