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书信的温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送女儿上学归来,路过小区的门口时,惊异的发现了一个小黑板,还以为是催缴物业水电什么的通知,走近细看,却原来是告知小区的几位业主来收信件的。心中突然就发感慨,现在还有人写信寄信啊!我都已经有好些年不曾写信和收到任何朋友的信函了!

    书信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文字,书信文化也应运而生,追溯它的起源,好像也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说过:“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显然在当时就已经有了邮政,有了书信的往来,书信对于社会的发展进程一定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的文坛上,也曾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和书信有关的诗句,早在唐朝,杜甫就曾挥毫泼墨,写出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张籍的一首秋思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书信的妙用,它可以把人复杂的情感,传神的表达出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做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卓文君给司马相如的一封感人至深的情书书信,更是让我难以忘怀:“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这些都足以让我们见证了书信文化的源远流长。

    而我开始喜欢写信,好像是十四五岁的年纪,那时候我转学到一所乡镇初中,认识了一个叫海燕的女孩,后来她随家搬迁去了黄河滩,我们就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每次去学校的收发室,我都会激动不已,细细的从信里品味着她对我的思念和问候,纯纯的友谊之花就那样在书信的世界里吐露芬芳。

    后来我上了高中,从她的信件里得知她已经辍学,去了渭南做工,我上高二的时候,她便订婚了,记得那年,我居然旷了课去参加她的订婚仪式。因为从来没去过黄河滩,总感觉很遥远,很陌生,所以去的时候好象兜里还揣着一个信封皮,那上面是她家的地址。

    记得那回,是我们别后第一次相聚,两个人兴奋的一夜未眠。从黄河滩回到学校,我既为她高兴,又替她伤感,高兴的是她找到了一个家境和人品都很不错的男孩,伤感的是,她才十八岁呀!这么年纪轻轻就要嫁人了!在我的感觉里,一直都觉得她象一朵洁白的雪莲花,漂亮温顺,我总在心里想象着她的未来,会是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里,呵呵,也许因为那时的我们,对城市太过向往了吧!

    之后,我离开了学校,参加了工作,虽然办公室有电话,但那时侯仍然是书信不断,每次我都是很认真的给她回信,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要装进信封,不知不觉中就会长篇大论的写上七八张,而她每次回信,都是极为赞美我的文字,说我怎么那么能写呢,看我的信,已经成了她生活中一件最为享受的事情。更甚的是,后来,他丈夫也和她一起来阅读我的信函,有时候她给我的信中还会捎带一封来自他丈夫的亲笔问候呢!

    我现在已经不知道,我们是从什么时候不再开始写信的,但这么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