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儿一坐,甭说话,就那派,那表情,就是一吃过玩过见过的爷,不是真正的八旗子弟,别人装都装不出来。”

    “哦,明白啦,您是想和我搭伙,干点儿空手套白狼的买卖?”

    “要不说您见多识广呢,什么事儿都蒙不了您”

    “挣了钱怎么分账呢?”

    “二一添做五,如何?”

    额尔庆尼点点头:“听着还成。”

    “那就一言为定?”

    “慢着。”

    李默云一愣:“怎么着?”

    “你先给我拿十块钱来,算我预支,将来从账上扣。”额尔庆尼一本正经地说道。

    李默云二话没说,掏出十块钱码在了额尔庆尼的面前。

    从琉璃厂失踪有些年头的李默云,前些日子在上海倒腾假古董玩儿现了,他得罪的是上海黑帮老大黄金荣的手下,黑帮可不认“看走眼”这一说,你坑了咱哥们儿,对不住,那就卸你一只胳膊或者一条腿。为了躲避追杀,李默云只好悄悄溜回了北平。他不便抛头露面,正琢磨着找个帮手替他跑外,没想到就在茶馆里碰到了额尔庆尼。真是天赐良机啊!打着灯笼都没处去找,却得来全不费工夫,还有比额爷更合适的吗?从茶馆里出来,李默云喜滋滋地就把额尔庆尼带到了他在京西八里庄的老巢。

    这是个制假作坊,院子里到处堆放着坛坛罐罐和各式工具,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屋子里是破破烂烂,没什么像样的摆设,比额尔庆尼自个儿的家也强不到哪儿去,额尔庆尼不禁大失所望。

    李默云兴致勃勃,他跟上了发条似的,回到家就忙来忙去一直没消停,一会儿摆弄摆再这个梅瓶,一会儿又往那只开裂的青铜鼎上撒些粉状的东西,也不知啥玩意。额尔庆尼坐在一旁,手里捧着个小泥壶,时不时地来上一口。李默云又从屋里拿出一个卷轴挂在院墙上,额尔庆尼定睛一看,竟然是伪造元朝大画家倪瓒的溪山雨意图,额尔庆尼记起,早先他在贝子爷家见过原作,还别说,仿得还不错,就是显得太新了,不像搁了几百年的旧画。

    地上有一口装满凉茶的大锅,李默云忙不迭地点起火来,额尔庆尼迷惑不解:“我说李爷,你这是干吗呢?怎么把好好的凉茶又给煮开了?”

    李默云往锅底下塞了几根柴火:“额爷,这您就外行了,我这是给画儿做旧呢,瞧见没有?我在画儿底下煮凉茶,用蒸发的热气把画儿熏黄,让宣纸和颜料松脆变质,加速陈化。”李默云打算和额尔庆尼长期合作,所以也就不瞒着他了。

    茶水在大锅里咕嘟了一阵子,额尔庆尼站起身,走过去仔细看了看,频频点头:“嗯,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了,不过,倪瓒活在元末明初,他的作品传世怎么着也有个五百来年了,光靠把画儿做旧怕是不够吧?”

    “还有招儿呢,有些棒槌1看到书画被虫蚀食的痕迹就以为是真品无疑,其实,这也是我们这行的雕虫小技,我有一个兄弟就专门养虫养鼠来撕咬书画新作,目的就是用‘蚀食痕迹’来打马虎眼。”

    1棒槌:北京人形容轻易受骗之人,也叫“冤大头”

    “嘿,你们这帮孙子可真是琢磨到家了!”额尔庆尼感叹着,但他转念一想,不禁皱起眉头“可就这么琢磨,也没见你小子发财呀?”

    李默云站起身:“哪儿那么好发财呀?假画儿做出来了,这刚刚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如何让买主儿上当了。额爷,您瞧我这模样儿,像是家里趁古画儿的主儿吗?要是我出面非玩现了不可。”

    “所以你想和我搭伙,要的就是我这身份——破落旗人,是不是?”

    “那是,甭看您现在破落了,可虎倒架子不倒,那派头,说话那腔调,那走道儿的姿势,旁人学也学不来,谁见了谁也得说,这主儿是位爷。”

    这话额尔庆尼爱听,他颇为得意地抻了抻破旧的长衫:“那是,咱好歹也见过世面,当年也是大把花银子的爷,不瞒你说,那时候我瞅见白花花的银子愣是没感觉,跟瞧土坷垃差不多。”

    李默云撇撇嘴:“那是您银子太多了,烧的。”

    额尔庆尼顺手从案子上拿起一块玉佩:“哟嗬,这儿还有块汉玉,真的假的?”

    “额爷,您记着,我这儿没真的,全是假的。”

    额尔庆尼把玩着:“你还别说,做得还真像,雕工确有汉唐之风,连‘土侵’都有,怎么弄出来的?”

    “这个容易,把新玉石泡在酸液里一个月之后,再捞出来用茶水或者鸡油浸泡,然后放在火上烤,还可以掺如颜色,不光可以模仿出‘土侵’,连‘朱砂侵’、‘铁侵’都可以造出来。”

    “哟,这下儿可褶子了,当年我从一个玉石贩子手里买了一块汉代玉璧,整整花了我两千两银子,现在想起来,八成也是出自你手吧?”

    “额大爷,您老人家糊涂了吧?那是什么年月的事儿?那会儿我还穿开裆裤呢,也许是我爹或者我爷爷做的,这还差不多,我这手艺是祖传的。”

    李默云没蒙事,这个制假作坊还真是他爷爷留下来的。老爷子当年造假在京城是出了名的,也坑过不少人,跳河、上吊的都有,也赚过不少银子,在山东老家买了房子置了地,老爷子留下过话,子孙后代有了营生就不要再干这个了,免得遭报应,所以,李默云的爹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带着全家回了老家。李默云过了十多年吃喝玩乐、养尊处优的日子,可他爹死后,家境就每况愈下,加之李默云抽大烟上了瘾,把家产抽了个精光,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来到京城重操祖业。还好,李默云的爹英明,这个制假作坊一直出租,没有卖掉,要不然,恐怕李默云连作假的本钱都没有。

    额尔庆尼想起来就生气,他恨恨地说道:“哼,当年你们这些假古董贩子,从我手里骗走了多少银子啊!”李默云咧嘴一乐:“额大爷,这叫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咱俩不是又串在一块儿蒙别人了吗?有钱人的银子不蒙白不蒙!来,您喽喽这瓶子”李默云拿起案子上的一个双耳瓶,俩人嘀咕起来。

    荣宝斋北平总店的生意慢慢有了些起色,来往的客人明显比以前多了。这天,一大早就有客人要订画,李山东陪着客人边看画边介绍:“这几幅都是溥心畲先生的“。

    客人点头:“确实不错,溥先生的润笔怎么收?”

    “堂幅六尺一百二十元,屏幅减半,以四尺为一堂;册页每方尺二十元;成扇每面十元,细画题诗加倍,先润后墨。”

    客人显得犹豫:“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儿?”

    “对不住您,溥先生的价码儿是他自个儿定下的,便宜不了,要不您换张大千的?润笔还不算贵,眼下张大千在画界可与溥先生齐名了。”李山东从柜台里拿出两张报纸“您瞧瞧,这报上登的,南张北溥,南张就是指的张大千,我们荣宝斋前些日子刚为南张北溥办过画展,登在这儿。”

    “我听说了。”

    “您现在订他的画儿特值,要不了多久润笔就得涨上去,要是有闲钱,我建议您存几张,将来准有赚。”

    “那我就订张大千的了,都要山水,堂幅六尺两幅,再加俩成扇,你算算多少钱。”

    “您这边请”李山东把客人让到了账柜边,赵三龙“噼噼啪啪”打起了算盘。

    宋怀仁和王仁山一直在边上看着,宋怀仁悄声说道:“经理,您和东家真有眼光,办完画展以后,客人们都开始认张大千了,咱是不是把润笔提上去?”

    “不忙,当初跟大千有言在先,等他放在别的铺子里的画儿卖完了,就只到荣宝斋挂笔单,到那个时候再把润笔提上去也不迟。”

    “这招儿太高了!”宋怀仁表面上赞叹着,心里却很失落:这么高的招儿,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他闷闷不乐,借故离开了铺子。

    宋怀仁在琉璃厂街上满无目的地走着,远远地看见额尔庆尼抱着个锦盒走进了一家古玩铺子,他轻蔑地一笑,心想,这老东西又去骗茶喝了。

    古玩铺子的伙计也是这么想的,他一见到额尔庆尼,就不客气地问:“哟,您又喝蹭茶来啦?”

    额尔庆尼的脸一沉:“你怎么说话呢?没规矩,叫你们掌柜的来。”

    “我们掌柜的忙着呢,没工夫陪着您闲聊,您要是想喝口蹭茶,我就给您倒一碗,喝完了赶紧走着。”伙计倒出碗剩茶放在桌子上。

    额尔庆尼大摇大摆地坐下,瞟了一眼茶碗,从锦盒里掏出双耳瓶,小心地放在桌子上:“今儿个,让你小子也开开眼。”

    伙计捧起双耳瓶,凝视了片刻,立刻换了一副面孔:“额大爷,您这是哪儿来的?”

    “哪儿来的能告诉你吗?叫掌柜的去。”

    伙计放下双耳瓶,将茶壶里的剩茶倒掉,换上新茶重新沏上,满脸堆笑:“先闷会儿,我这就给您叫掌柜的去。”

    操着东北口音的掌柜从后门进来:“哟,额爷,少见啊。”掌柜的直奔瓶子去了,他拿在手里,站到铺子门口,对着太阳仔仔细细地看着。

    额尔庆尼悠闲地喝着茶,眼睛看着大门外,不时和过往的熟人打个招呼。掌柜的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最后把目光停在了一处,不满地说道:“额大爷,您蒙我是吧?这宋瓶儿可有砟儿啊。”

    “我说过没砟儿了吗?我说掌柜的,古玩这行玩的就是个眼力,您要是连真货假货都看不出来,还好意思在琉璃厂混?趁早回家抱孩子去。’掌柜的把双耳瓶放回桌子上,显得犹豫不决:“您别急,我再琢磨琢磨。”

    额尔庆尼把双耳瓶放进锦盒,站起身:“让你白捡一便宜还不要,我找别人去喽。”

    掌柜的两只眼睛滴溜溜地一转,赶忙拦下:“别价,额大爷,要不这么着,双耳瓶您先搁我这儿,要是卖出去就算您赚了,要是卖不出去呢,您再拿回去,怎么样?”

    额尔庆尼一副不买账的样子:“想什么呢?我可告诉你,这宋瓶少了二百大洋不卖,大爷我现在就要现钱,要不要我听您一句话。”

    “成嘞,我听您的,现钱就现钱,三儿啊,你现在就带额爷去柜上支钱。”

    伙计赶紧过来:“得嘞,额爷,您跟我来”

    额尔庆尼拿起了派:“别价,别价,支钱着什么急啊,我说掌柜的,您仔细瞅瞅,可千万别走了眼,回头您再跟我找后账就没意思了。”

    “骂我呢不是?咱是那人吗?吃这碗饭也二十多年了,总不能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让鹰啄了眼吧?再者说了,就算咱走了眼,这行里不是也有规矩吗?谁走眼谁认倒霉,您放心,踏踏实实支钱去。”

    “得,那我可去啦?”

    “走您的,没事儿过来喝茶。”

    额尔庆尼跟着伙计奔里院去了,掌柜的不屑地看了一眼他的背影,自言自语:“二百大洋就卖啦?哼,到了这个岁数还是生瓜蛋子一个,怪不得受穷呢。”

    额尔庆尼喜气洋洋地抱着二百块现大洋从古玩铺子出来的时候,正好和闲逛了一圈儿圆来的宋怀仁打了个照面儿,宋怀仁站住了,他目送着额尔庆尼渐渐远去,心里嘀咕着:看样子这老东西是发财了,刚才他卖什么了?宋怀仁出于好奇,走进了古玩铺子。

    宋怀仁是个有心的人,虽说他学徒是在南纸店,可架不住二十多年一直都在琉璃厂混,对古董也算在行。宋怀仁仔细看了看额尔庆尼拿来的那个双耳瓶,大致明白了他的路数,但宋怀仁没有吭声。

    倪瓒的溪山雨意图辗转到了王仁山的手里,不过,王经理可不是自个儿搞收藏,而是有个老客户一时拿不出货款,希望用这幅画来抵。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并不亏本,长期合作的老客户,人家有难处,也该帮一把,可这幅画的真伪成了问题,掌眼的几个人意见不一,让王仁山做起了难。

    溪山雨意图挂在荣宝斋的北屋里,王仁山已经好几天愁眉不展了。张幼林手里拿着报纸推门进来:“仁山,战事结束了。”

    王仁山回过神来:“结束了?”

    张幼林坐下,神情忧虑:“政府和日本人签订了塘沽协定,中国军队撤到延庆、通州、宝坻、芦台一线以西、以南地区,这些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为武装区,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等于华北的大门也对日本人敞开了。”王仁山听罢,长叹一声:“唉!这几个月在山海关、热河、喜峰口都白打了”

    王仁山还没说完,伙计把额尔庆尼带进来了,张幼林站起身:“呦,额爷,您来啦。”

    额尔庆尼拱拱手:“张先生,今儿个我请您,咱们奔鸿兴楼。”

    张幼林感到纳闷:“您请我?”

    额尔庆尼看见了墙上挂着的溪山雨意图,他顾不上回答,走过去仔仔细细看了看,问王仁山:“王经理,这画儿您收下了?”

    王仁山苦笑着摇摇头:“还拿不准呢。”

    “这就好,这就好。”额尔庆尼不由分说,拉起张幼林就走。

    在鸿兴楼里,额尔庆尼要了一桌子菜,张幼林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干吗呀?额爷,您是捡着金元宝啦?不行不行,今天这顿饭还是我请您吧。

    额尔庆尼的脸一沉:“张先生,看不起我是不是?我吃过您多少回了,我自个儿都记不清了,什么时候我在街上碰见您,您都没让我空过手,哪回不给个三块五块的?张先生,今儿个这顿饭我请定了,您要是不给我这面子,我就一头撞在这桌子角儿上。”

    张幼林赶紧摆手:“别价,今儿个挺高兴的,干吗说这个?行,听您的,让您破费了。

    额尔庆尼的睑上这才有了笑容,他夹了一块鸡肉放进嘴里,闭上双眼,陶醉地咀嚼着:“这地方儿,我可有十年没进来啦。”

    “还是当年的味儿吗?”

    额尔庆尼睁开眼睛,摇了摇头:“换厨子啦。”

    “早就没过去讲究啦,您当是皇上在的时候呢?”

    额尔庆尼又夹了一筷子鳝鱼丝:“还是皇上在的时候好哇!”

    张幼林心里一琢磨,马上就明白了:“我说额爷,您八成儿是淘换了件古董给卖了吧?要不然怎么这么高兴?”

    额尔庆尼的话匣子打开了,他显得很神秘:“张先生,不瞒您说,我额尔庆尼算是时来运转啦!有人上赶着和我合伙做古董生意,还甭说,真赚了几笔,就说那回吧,琉璃厂东头不是新倒手了一家儿古玩铺子吗?掌柜的是个东北人,听说这主儿跟日本人勾着发了财,板上钉钉是个汉奸,这种人不坑白不坑,我弄了一个假宋瓶儿卖给这小子,他玩古董还俩眼儿一摸黑呢,咱挣了两百大洋不说,这也算是抗日了。”

    张幼林听罢,皱起了眉头:“额爷,干这事儿您可得留神点儿,万一让人家看出来,可不好下台阶啊,我劝您”

    额尔庆尼打断了张幼林的话:“看出来?没那么容易,干这活儿我手底下有人,那活儿干的,个儿顶个儿是高手,就说那个宋瓶儿吧,整个瓶子都是假的,唯独瓶底儿和年款是真的,别说是这生瓜蛋子,您就是把当年造瓶子的人给请来,也保不齐给蒙了。”额尔庆尼往张幼林身边凑了凑,压低了声音“张先生,您屋里挂着的那幅倪瓒的溪山雨意图,跟您实说吧,就是我们那作坊里出来的,您可别上当”

    张幼林的心头一热,他看着苍老的额尔庆尼,感慨万千:“额爷,谢谢您了,来,咱们喝酒”

    宋怀仁路过煤市街日本嘉禾商社的门口,身穿日本和服的商社经理大岛平治从大门里走出来,用生硬的汉语殷勤地打招呼:“宋先生,你好!”“哎哟,这不是大岛先生吗?咱可是有日子没见了。

    “宋先生,你的,进来坐坐。”

    “坐坐?好啊,坐坐就坐坐。”宋怀仁随大岛走了进去。近来日本人的势力膨胀,宋怀仁正想和日本人套点儿拉拢呢。

    两人在会客室坐定,宋怀仁问道:“大岛先生,我听说你们商社最近又添新业务了?”

    “是的,宋先生消息很灵通,鄙商社增添了收购贵国古玩字画的业务,今后还要请宋先生多多关照。”

    “好说,好说,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您说一声。”宋怀仁满口答应。

    “据我所知,贵国文物造假的历史源远流长,古玩字画行里充斥着大量的赝品,这项业务的风险很大。”

    “当然,这叫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玩儿古玩字画可不能瞎玩儿,否则有多少赔多少。贵商社得有个掌眼的,哦,掌眼的就是鉴定的意思,是真是假一看就明白,还得说出道理来,不瞒您说,有这种本事的人,如今可是越来越少了。”

    “宋先生就是这种可以掌眼的人吧?”

    宋怀仁听大岛这么说,不觉心中一喜,顺口就吹上了:“那倒是不假,您去琉璃厂打听打听,我宋怀仁在这行里也是个泰斗了,哪家铺子收进什么贵重的古玩字画,都得请我过去掌掌眼。”

    “那太好了,今后少不了要麻烦宋先生”

    这时,宋怀仁透过门帘看见了额尔庆尼。额尔庆尼穿着件做工考究的长衫,迈着四方步慢慢踱进来。正在看书的商社副经理雄二勇夫抬头看了他一眼,一个中国雇员迎上去:“这位爷,您是卖东西呢,还是买东西?”

    额尔庆尼一副京城大爷的派头,他打量了一眼雇员:“买东西我就不上你们这儿来了,我们中国什么没有啊?你们日本都有什么值当我买的?”

    “那您是卖东西了?”

    额尔庆尼点点头:“对喽,家里东西太多,摆着又占地儿,大爷我得腾腾地方,这么说吧,就算是我们家清出来的破烂儿,搁在日本也够进博物馆的资格。瞧见这个没有?仔细喽喽”额尔庆尼从怀里掏出一个玉龙勾放在柜台上。

    雇员拿起来看了看:“哦,看着倒像是东周古玉。”

    “行啊,算你小子还有点眼力,告诉你,这是周天子的服饰带勾,少说有三千多年了,那时候你们日本岛上还没人呢,也就是有几只海王八在那儿晒太阳。”

    “您打算卖多少钱?”

    “给你个便宜价儿,一千大洋,少一个子儿我不卖。”

    雄二走过来,拿起玉勾看了看,向中国雇员使了个眼色,雇员心领神会,他说道:“这位爷,您稍候,我把玉勾拿进去给我们经理鉴定一下。”

    额尔庆尼不耐烦了:“怎么这么多事儿?我说嘛,你们日本人永远成不了爷,就这么个小玩意儿,也就是卖个仨瓜俩枣一壶酒的价钱,好嘛,还真事儿似的,给这个瞧给那个瞧的,你们经理懂不懂?”

    这一切,宋怀仁都看在了眼里,他想起前些日子在古玩铺子看到的额尔庆尼卖的那个宋瓶,心里明白了八九分。中国雇员撩开帘子走进会客室,他把玉勾递给大岛,大岛给了宋怀仁:“宋先生,你给掌掌眼。”

    宋怀仁仔细看了看,又煞有介事地用手指弹了一下,放在耳边听听,还用鼻子闻了闻,大岛看得目瞪口呆,他恭敬地问道:“宋先生,是真的吗?”

    宋怀仁长出了一口气:“假的!您瞧瞧,这条蟠龙是用刀刻的,上面有刀痕,而东周的玉器都是砺石琢磨出来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东周时还没发明铁器呢,哪儿来的刀子?所以说,用砺石在玉上磨出的花纹是仿不了的。”

    大岛不住地点头:“宋先生的眼力和学问值得钦佩,不过,鄙人还有个问题想向宋先生讨教,看古玉为什么还要听和闻呢?”

    “听是听音响是否清脆,闻是闻闻有没有馨香的土味儿,因为古玉大部分都是出土的。还有,不光是要听和闻,更重要的是看,看看古玉的色泽和尺度是否符合,这里的学问多了,几句话说不清楚。大岛先生,我掌眼的费用是五块现大洋,您是朋友,我少收点儿,您给三块得了。”

    大岛转过身吩咐中国雇员:“告诉雄二先生,教训一下这个骗子,把他赶出去。”

    他又对宋怀仁说道:“宋先生,没有问题,我马上付钱。”

    宋怀仁轻蔑地一笑:“刚才我从门帘里看了一下,我当是谁,闹了半天是额爷,这位爷是个破落户,家里除了耗子,什么血没有。”

    中国雇员回到前面的营业厅,他对雄二耳语了几句,雄二脸色大变,凶相毕露,他拿起玉勾“啪!”地摔碎在地上。

    额尔庆尼瞪起眼睛:“嗨!怎么回事儿?你买不买无所谓,干吗摔我的玉勾?得嘞,这回您不买也得买了,可别说我讹您,一千块大洋,您掏钱吧。

    雄二一把揪住额尔庆尼的衣领:“你的,是个骗子,良心大大地坏”

    额尔庆尼挣扎着:“怎么说着说着就动手了?你松手,不成咱到衙门里讲理去,大爷我是君子,只动口不动手”

    雄二恶狠狠地劈面就是几个耳光,额尔庆尼被打倒,他满脸是血地挣扎,雄二咬着牙一脚一脚往额尔庆尼的肋骨上猛踢,额尔庆尼大声号叫:“杀人啦!救命啊”宋怀仁手里攥着大洋从他身旁匆匆走过,仿佛什么也没看见。

    额尔庆尼挨了一顿暴打之后,被雄二一脚从大门里踢出来,一头扎在地上,嘉禾商社的大门在他身后“砰!”地关上了。路上的行人都纷纷绕道而行,没有人管他,浑身是血的额尔庆尼声音微弱地喊着:“北平的老少爷们儿我让小日本儿给给打啦救救我救救我”临街的几户居民家的大门都关上了,街道上变得冷冷清清,他艰难地在地上爬着,声音越来越微弱:“皇上啊皇上,这世上可不能没有您啊没有您,这世道就乱了套皇上啊,等等臣臣额尔庆尼跟您走”他的头一垂,就再也不动了,身后是长长的一条血迹。

    第二天,徐连春在荣宝斋找到了张幼林,通报了额尔庆尼的死讯,张幼林感到十分震惊:“什么,额大爷死了?”

    徐连春低着头:“唉,可不是嘛,本来岁数就大了,又是一身的病,这把老骨头哪儿经得住这么打呀?”

    张幼林一掌猛击在柜台上:“这些混蛋日本人,简直是无法无天,额大爷就是再有错,也有中国警察管着,怎么能就把人打死呢?后来呢,警署怎么处理的?”

    “还能怎么处理?悬着呗,眼下日本人凶着呢,警署也惹不起。”

    张幼林掏出钱来塞在徐连春的手里:“您帮我买口好一点儿的棺材,把额大爷的后事办了。”

    徐连春流下了眼泪:“我我替额大爷谢谢您,他没白交您这个朋友。”

    “想当年,额爷是何等的威风,谁知道竞落这么个下场,可叹可悲啊”张幼林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下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