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讲谦谦君子比德于玉&mdas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孔子论玉

    论语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之)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段故事说是什么呢?子贡问孔子,他说:“我这儿有一块美玉,我是把它搁在盒子里呢,好好收藏着呢?还是我求一个善价,把它卖了呢?”孔子说:“你就卖了吧,卖了吧。我这儿救灾等着卖给呢。”

    孔子说的什么意思呢?他把自己比做(作)美玉——我还想把我卖了呢。那么,他为什么把他自己比成一个物质。就是说,他为什么把他自己比成一个玉?他认为“玉有德”这是他(关于玉)的最重要的思想。

    玉有几德呢?说法不一。大致有这样几个。第一,礼记里,孔子认为玉有十一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谁也记不住,太多了。第二,管子记载有九德。第三,荀子记载有七德。第四,到了汉代,说文归纳为五德:仁、义、智、勇、洁。这就比较容易记了,后世也基本依照此说。

    玉珉之争

    春秋时期,玉已走入社会的上层,此时关于玉有个争论,就是“重玉轻珉”珉是什么呢?就是类似玉的一种美石。

    礼记里记载了一段对话。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欤?”孔子曰,他说:“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子贡问孔子说:“我想问问老师,为什么贵玉而轻珉,是因为玉的数量少,而珉的数量多吗?”孔子说:“不是因为数量多寡的缘故,不是因为玉少珉多。是因为玉有德,用于比喻君子。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有德,所以玉才重要。孔子认为玉有德,而珉无德,等于孔子给玉做了一个结论玉是君子的化身。

    诗经中多处把玉比做君子。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词汇切磋、琢磨都是从这儿来的。原意都是治玉的方法。这句诗的解释很多,我们选其一种解释,就是说:这么漂亮,这么有文采的君子,是经过了像治玉一样的切磋、琢磨后,才逐渐成的。那么,切磋、琢磨这种治玉的方法,当时是来比喻人品的美好,后来才引申为其他的,意思。比如探讨呐、磨炼、思考等等。

    唐朝的唐明皇,也为这样的事发过火。太平御览里记载:当时礼神、祭祀的礼器用玉找不到好玉,大臣就糊弄皇上,用珉替代,随便做了点儿摆在那儿。唐明皇发现以后非常生气“礼记里都说了,珉是不可以用的,你们怎么能用这事来糊弄我呢?”从那儿以后,唐明皇就下令:礼神和宗庙祭祀必须用真玉,如果没有大的玉材,宁肯做得小一点儿,也要用真的,不能用其他的石头来替代。”所谓“如以玉难得大者,宁小其制度,以取其真。”这就是皇帝对玉的一个态度。皇帝尚且这样严谨,那民间就更要严谨。

    德玉文化

    孔子认为玉有德的结论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德是什么呢?解释起来非常麻烦。过去电影中有句玩笑,就说:什么是德呀,无才便是德。就说明这个“德”非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