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身来,她流着眼泪抱住胡兰成说:"抱我!兰成!"

    胡兰成立刻翻过去抱住张爱玲,他和张爱玲在思想上腾云驾雾,这却是头一次他豁然明白张爱玲是人非仙,爱情上她和一切女人要的是一样的。然而她的身体他尚且不熟悉,拥抱也还夹着生分,他们从不依靠身体接近,肌肤相亲对胡兰成来说甚至有一种从高处降落到地面的失落,他知道自己和张爱玲在思想心灵上是最近的两点,但身体却非常遥远。

    然而张爱玲不要虚幻的言语,她要实感的人生,她要胡兰成的灵魂更要胡兰成这个人,她夹着眼泪,急切地去吻胡兰成,那样仓皇不安可怜的吻。胡兰成把她的头按进怀里,他不愿她是这样。在临别一刻,他心里忽地对她起了如小周般的爱怜,因她的娇弱而甘于担当,这也许是白头偕老的感情基础,但窗外的电车叮叮当当响起来,天发亮了。

    一九四五年的秋天,街道上的梧桐开始泛黄,已经有一两片耐不住寒意先落下了。而张爱玲心里萧索的秋季已经更早来到。上海文化界召开座谈会,大字标题"文化汉奸不容姑息",参加的人青壮资深皆有,发言者都是慷慨陈词,口径一致:"我们讨论的不仅只是文艺作品的内容,我们对那些卖文求荣,依靠伪政权势力寡占文化圈的投机分子都要把他们揪出来,给社会一个交代,还知识分子一个公道!"

    女作家的言辞更为锋利不容情:"我不须指名道姓,但我身为同性,我为这些出卖灵魂,更等而下之出卖身体的女作家感到羞耻和惭愧!当她们穿着华服,走上敌伪政权为她们精心打造的舞台,以文字技法煽惑无辜的大众,萎靡社会人心,得意洋洋地领取高额的稿酬,她们的笔尖上沾的全是我们抗日英雄们流的鲜血!"

    在全社会舆论一致的气氛下,张爱玲已失去了辩解的场地。刊登她作品的杂志社门上被贴了汉奸走狗的字样,挂牌折断抛在地上,年轻学生手臂上挽着铲除汉奸的臂章,把杂志社内的书籍残稿都搬出来焚烧。诞生于战火的倾城之恋如今毁于怒火,尘归尘,土归土,残灰在炙热的气流中飘飞,谁也不认为它还会有回魂的一天。

    即使是张爱玲家公寓楼下,也有学生在徘徊,管理员尽忠职守地打发他们:"我们这楼没有屋主邀请是不能上楼的,你们别在这里找碴了!学生不去学校上课干什么?"学生们不肯罢休地叫嚷道:"我们就要见见张爱玲!我们有问题想当面向她讨教!"

    张爱玲下楼正看见这一幕,严峻的审判汉奸的烈火已经烧到了她的脚下,她望着,一旋身匆匆地又走上楼,避过这一事端。背后传来管理员的喝止声:"你们别在这里乱贴条啊!这里住的可不只一户人家啊!"

    "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这是她跟那汉奸同居的地方!"那声音轰隆隆传到张爱玲的耳里,劈得她的头昏沉沉,她拉直背脊顶住这一句沉重的话,一步步攀上楼去。这一刹那,她尤为念着胡兰成,间接者身受的威胁已如此惨烈,几乎要被化骨扬灰,流落乡野的他,又该是何等仓皇,寝不安枕。

    此刻胡兰成坐在温州小码头的乌篷船内,带点病弱的样子,仍顾得上仰视黄昏的霞光。船身晃荡,他的心却已在数月的颠沛流离后镇静下来。船家蹲在船头吸烟,偶尔也看他一眼,他的眼神与船家遇上,竟还能微笑一下。朋友的亲戚范秀美愿意收留他,她举止宁静,眉目端庄,眼神却机敏,年纪约在四十,但收拾得素净淡雅,看起来只有三十。两人神情举止仿佛姐弟,相当亲昵。山色接着水色,天色昏暗将冥,村野的炊烟远近可见,不远处有灯火聚集的小村落。范秀美利落地领着胡兰成踏在黄泥的乡间路上,显然对要去的地方很熟。他们一前一后,并不比肩,秀美不时要回头看看胡兰成,像照顾弟弟一样。走进村子要先经过祠堂。胡兰成突然停下脚步,那灰色的水泥墙上,漆着四个红漆大字"肃清汉奸"。逃亡的肃杀之气,并没有因为到了乡下停止,他不知是否应该继续流浪下去。

    张爱玲写作的强烈企图并没有被舆论冲垮,但是此刻她的舞台已经消失,上海曙光出版社十一月出版了一本文化汉奸罪恶史,张爱玲和苏青同时列名其中,其中一位委员在审议研讨会上为张爱玲定了性:"关于张爱玲的散文和小说,有她的读者市场,真要计较文字里的政治问题,算是毛病少的!但她是给杂志捧红的作家,她的小说也交给杂志出版,杂志是汪伪主力的宣传刊物。何况,听说她又跟胡兰成同居!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虽然她文字上没有替他们做宣传,但是从政治立场上看,是个问题!抗日时多少艺术家韬光养晦,闭门谢客!国家多难,是非要明,忠奸要分!"

    街上已是萧瑟的寒冬,行人裹着棉衣,这个城市的移动似乎随着那臃肿也变得缓慢起来。张爱玲已经被上海文化界放逐了。好在还有柯灵勉强安慰她:"大家都愿意登你的文章,但是立场上实在难为!这是一时的现象,等过去就好了!"灰色寒冬的早晨,沉睡的上海,张爱玲裹着棉衣站在楼顶上,风很刺骨,但这正好对比她此刻的心情。她的头发长了,没有卷烫,披在肩上,随风鞭笞着脸颊。她脸上没有忧愁,只是淡淡地看着天色,她为这一场劫毁早有准备,事前凄凄惶惶,但真实站在大浪的顶端也只是一阵刺骨的寒,但骨还在,她的思想情感还在,她对这世界的依恋也还在。

    她就带着这无限的依恋,渡水来看胡兰成。那是一个冷冽的二月天,张爱玲立在小渡轮上远眺,船的两岸是江南典型的风光,水是水,天是天,有桥有路有人家,山在更远处,苍苍两笔。张爱玲望着那恬静的风光,想起胡兰成嘴里天天说的我乡下,我胡村兀自开心着,她身边有位干瘦的年轻人,是胡兰成多年的朋友斯君,特地陪张爱玲到胡兰成匿名隐居的温州乡下。张爱玲心里喜悦,忍不住要说给斯君听:"这是兰成的家!"

    斯君听不懂,以为是张爱玲地理太差,客气地解释:"兰成兄家在嵊县,往金华还要北,在诸暨西南角,再偏北一点吧!这里丽水都过了,温州还在南!"

    斯君像是为张爱玲上地理课,张爱玲一生之中总是遇上听不懂她说话的人,兴致稍减,但只片刻,想到胡兰成,还是忍不住要跟这位领路来的斯君说话。斯君三言两语说了他与胡兰成的渊源:"他是我二哥的同学,以前常到我家来住,跟我家里都熟,我二哥故去了,我们也拿他当自己家里的兄弟看。"

    张爱玲这一听心里又充满感激地对他一笑,也不嫌斯君不聪明了:"幸亏有您这样为他奔走!"她爱胡兰成,便觉得天下爱护他的人都熟悉可亲,掉头看去,那一片苍苍茫茫的水面,恍若是架好鹊桥的银河。

    他们要去的实际是范秀美外婆家。斯君先独自登门,老太太显然跟他很熟,高兴地说:"秀美跟她新姑爷刚回来呢!"范秀美的辈分在斯家算是二房,斯君对她还有几分敬重,叫她娘姨,凡事也避忌些,他把胡兰成拉到一边说话:"张小姐来看你!你别怪我!是她坚持要来探探你!我先把她安顿在公园边上那家小旅馆。"

    范秀美跟外婆正在扯线团,她听着,知道张爱玲来了,也没有明显的反应,只用眼角带住胡兰成。胡兰成初听很惊讶,但并没有表示任何心情,只是略略一静,便去拿衣服说:"我去看她!"忍不住又看了范秀美一眼。

    范秀美跟外婆解释说:"兰成有亲戚来了,他去看看亲戚!"她必须这样说,是顾着胡兰成,也是默默地暗示他。范秀美拿出最大方的一面,她知道张爱玲,张爱玲却不知道她这个人的存在,她已经胜了一仗,须得有赢者的气度。

    看到胡兰成站在旅馆房间门口,张爱玲绽出无限欣慰的笑容,仿佛是找到了自己失踪已久的宝贝,她紧紧抱着他。胡兰成的态度却是出乎意料地带着隐隐的怒,他先关上旅馆的门,处处显出逃亡的小心谨慎,并且带着几分责问的语气说:"你来做什么?还不快回去!"

    张爱玲兴致勃勃,对胡兰成的粗暴不以为意地答道:"我来看你呀!"

    胡兰成话里还有没消的气,质问道:"我不是都托人给你带话了吗?你何必要跑这一趟?"

    "我要眼见为凭的!"张爱玲有些错愕,这绝不是她所想象的会面场景。

    胡兰成看着她,心思又转到另一个方面问:"旅店有没有问你要证件登记?"

    张爱玲被问得有点手足无措,努力回想着说:"我没有掏!是斯先生去讲的房价。"

    "你的名字,总是有人知道的!现在旅店夜晚常要盘查住客!"

    张爱玲想到胡兰成在逃亡中,时时刻刻有生死忧患,连他的无名火也一并心疼进去,她抚着他的颊,只顾殷殷望着他。胡兰成看着张爱玲,心也松软了,从报纸都能得知上海的一切消息,他知道张爱玲也正遭受另一种磨难,他对她也有挂记。

    现在张爱玲什么也不想多说,她只想实实地抱着他。胡兰成感到她温软的身子,那疏远许久的贴近。搂在怀里的是妻子,是知己,还是患难里的同命鸟。胡兰成对张爱玲的恶口,毋宁说是对自己的不容,所以先发制人。张爱玲只是江河滔滔的感情,对他无半点心机,这使胡兰成不安,愧欠也更深:"我但愿我自己一个清爽的面目来见你!你这样叫我觉得自己好委屈!小时候有一回先生来家里坐,我刚睡醒午觉来,被父亲叫去堂前见先生!真是百般狼狈!"张爱玲笑着,耙顺他的头发,就只是亲爱而已。她愿意他的火向她发,这是妻子的专利的委屈。

    夜里,家中范秀美的耳朵是竖着听,终于有院门开的声音,是胡兰成回来,她起身来迎他,压低了嗓音说:"你这么晚,我又担心了,又不好去找你!张小姐还好吗?旅馆里东西齐备不齐备?我刚从箱子里拿一床被出来,旅馆里多半被子都不干净,你明天拿了去给张小姐用吧!"

    胡兰成也没觉得有尴尬或不安,说道:"你想这么周到!明天一起去吧!她也想见见你!我没有跟她提我们的事!"

    范秀美当即坦然看着胡兰成,点点头说:"应当的!要不是为了打发外婆,搪塞邻里我也不会跟你做成夫妻的样子!这都是为了让你在这里住下来方便,安心!"她嘴里说着,却转身去铺被子,两人睡的是外婆让出来的一张大床。胡兰成望着范秀美的背影,走去拉她的手说:"这一路亡命,很多事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清楚!你要是觉得委屈,不见也行!"

    秀美定定地对胡兰成说:"我要见的!我不委屈!"她忽又摇头笑着,掀了被子上床接着说:"小时候乡间看戏,戏文里就讲了。说从前的人,打出了天下或中了状元,当初落难的时候,是到处结姻缘,好个油头小光棍,后来团圆,花烛拜堂,都是新娘子来起来,来一班!"

    胡兰成面无表情,实在是无话可答,秀美又把被子摊过来,示意他上床,解他的窘,完全是姐姐的样子。

    两人并肩躺着,各有所思。范秀美一句句都是为着胡兰成着想:"你这笔,算是我上辈子欠的,你现在落难,我还你是理所当然!张小姐一个名门闺秀,愿意这样为你,还迢迢千里来看你,你要有良心!"

    胡兰成突做激愤语:"小周为我被捕了!我的良心又在哪里?"一口怒气到下半句,仍是不可避免地转做哀怨自苦。

    秀美也叹气:"你这下辈子也得还的!人就是苦不完!一辈子又一辈子的!不是你欠,就是我欠。哪有平整舒齐的?但咱俩是不欠了!"

    翌日,胡兰成带张爱玲四下在田间闲走,处处顺娘子的意思。在他,也便是还债了。张爱玲只顾得开心,她和胡兰成在乡间走路,这是生平头一遭,胡兰成老要担心她踩泥坑,或是绊倒,不时要拉拉她,扶扶她,担心满地鸭屎鹅屎把她的鞋弄脏了。张爱玲竟毫不介意地说:“我还更爱牛粪的味道呢!我从诸暨丽水来,路上想着这里是你走过的!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人就在那儿,这温州城就像是含了宝珠在放光。"

    张爱玲把自己浓密的情思化作语言文字,落到胡兰成心头是千斤锤,是报不尽的佳人恩,他只能沉默。张爱玲听见牛叫也欢喜,一派孩子气地指着叫道:"牛啊!"胡兰成也凑来看,两人都发傻笑着。张爱玲像大发现般说:"牛叫好听!马叫也好听,马叫像风!"胡兰成品尝着张爱玲这些俯首可拾的玲珑剔透,此后这一生听到马叫便像是风声了。

    范秀美提着食盒来旅馆给他们送吃的,张爱玲谢她"这样一路帮着兰成"!范秀美被张爱玲一谢,成了外人,也只能微笑答应。正是元宵节前后,乡镇小街上到处是灯笼黄色的暖暖的光点。三个人漫无目地在街上走,家家户户门口插着香,张爱玲皱着鼻尖凑近去闻,胡兰成看着她,心神都不肯稍微移开,满脸的赞叹,范秀美也能安然自在。

    夜深了回小旅馆,张爱玲和胡兰成脸脸相对,在床上侧卧相望。两人也无话,张爱玲总是不时开出一朵笑靥。胡兰成望着望着,就迸出一句:"我不能留!我得走!万一夜里查房"张爱玲点头,但两人还是这样躺着,舍不得动。胡兰成央求张爱玲说:"你再说一个故事!我听完就走!"张爱玲笑着点点头,但她紧抿着嘴,哪里肯说?所以两人还是这样静静躺着。

    胡兰成再想见到范秀美,心头脸上都多一层愧色。他探张爱玲的口风,问她几时回上海。张爱玲深怕他希望她走,然而他终究没有这样说,只是向范秀美抱怨肚子疼。范秀美问他怎么疼法,叮嘱他吃过午饭要喝杯热茶。只是简单几句话,听在旁边的张爱玲心里,却别有一种滋味。胡兰成也很敏感,知道自己说话造次,反将张爱玲生生隔绝在外了。

    窗外簌簌下着雨,三个人窝在小旅馆出不去。张爱玲一枝笔在纸上勾着,与范秀美、胡兰成讲话,她见了范秀美的样子,忍不住要画,眼睛朝范秀美望着望着,又望向胡兰成,竟生出惆怅。手也停停走走,一张脸只画了一半,就仿佛无以为继了。胡兰成送走范秀美,过来看着那半张脸问:"刚才怎么又不画了?"

    张爱玲起初沉默,终于忍不住委屈说:"我画着画着只觉得她的眉眼神情,她的嘴,越来越像你,我好惊讶,心里一阵难受,再也画不下去了!但你还只管问我怎么不画啦!"她凄怨的眼色,胡兰成明明看到,然而无力安慰。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