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却想起人家不是自己的外甥女,哪能动手呢,僵在半道伸也不是缩回来也不是,尴尬非常。
三娘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常氏瞪了她一眼,大娘忙道:“蕙兰姐姐,咱们去西屋里坐着说话去吧。”拉着蕙兰往西屋去了,这才救了场。
大娘让着蕙兰在炕上坐了,又去外头端了了炭盆子进来放到炕边儿上,把窗子开了条缝,蕙兰奇怪的道:“妹妹把窗子开条缝做什么?”
大娘:“三丫头说,这屋里要是不点炭盆子,窗户关着也就关着了,若是点了,就得开条缝,说这炭烧的时候长了有炭毒,要是不放出去可就中毒了,其实这也就是今年,家里的日子好过了,才买了些粗炭,往年可用不着呢。”
三娘提了一把铁壶跟几个碗,碗放到炕桌上,倒了姜枣茶,又把铁壶架在炭盆子上道:“有炭盆子好,做针线不冻手,还能温着姜枣茶,蕙兰姐姐,乡下地方没什么好东西,这姜枣茶是我二姐熬的,能温中散寒,补血正气,冬底下喝最好,姐姐尝尝。”
蕙兰见那碗里红通通的异常好看,闻起来香气扑鼻,端起来喝一口,齿颊留香,竟比家里的茶要香甜好喝,而且,一口下去顿觉身子都是暖的,不禁道:“这茶真好喝,怎么熬的?”
二娘端了半盆炒花生进来,放到桌子上,听了这话笑道:“不费什么事儿,就用姜枣兑上水煮开了,放上些糖就成了。”抓了把花生塞给旁边的小丫头:“别傻站着了,你也吃,这是我炒的,你尝尝。”
那丫头下意识看向小姐,蕙兰摆摆手:“吃吧。”那丫头却也不吃,只是放了起来。
二娘吐了吐舌头,去外头灶房上做饭去了,今儿来了客,得多做几个菜才行,三娘见大姐跟路蕙兰讨论起了花样子,自己插不上嘴,便出去帮二姐掂量菜去了。
进了灶房,二娘道:“瞧见没,那个丫头一直在边儿上立规矩呢。”
三娘:“二姐,路家跟咱家不一样,家里的奴仆成群,丫头小厮婆子怎么也有几十个,要是没规矩不就乱了吗。”
二娘:“天老爷,这么多人,光吃饭就得多少钱啊,这路家还真有钱。”
三娘:“二姐,我说咱家以后比路家还有钱呢,你信不信?”
二娘:“又哄你二姐,人路家多大的买卖啊,光点心铺子就十好几家,在青州府一提路记,谁不知道,咱家可就两个铺子一个土作坊,跟人家怎么比,就算咱家的买卖再红火也撵不上人路家。”
三娘:“二姐,咱家是就两个铺子一个作坊,常记的字号也没几个人知道,可那是现在,我保证五年后至少在青州,咱常记的字号人尽皆知,而且,早晚有一天咱家比路家的买卖更大,更有钱,到时候咱家也盖个好几进的宅院,丫头小厮一大堆,让他们都听二姐的指派,二姐让他们干啥就干啥,二姐说咋样。”
二娘笑的前仰后合:“那可好,二姐就当甩手掌柜的,光指挥就成了,就是不知道你二姐这辈子有没有这样的造化呢。”
三娘:“哪用得着一辈子啊,过几年就能实现。”
二娘:“三丫头怪不得葛先生疼你呢,你这张嘴倒是巧,说出的话来听着叫人喜欢。”
三娘知道二姐不信自己,不信没关系,到时候过上这样的日子自然就信了。
二娘想起什么小声道:“三丫头,你咋知道路东家要来呢,把红包都预备好了。”
三娘:“这大半年咱家跟路家走的近,路东家又有意招小舅当他家的女婿,我猜他过年必会过来,说不准还会带路家小姐一起过来,所有便提前预备下了,瞧,让我猜着了吧。”
二娘:“我看你甭跟小舅做买卖了,去庙门口摆摊算卦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