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至此,曹操发起的荆州战役才算完全落下了帷幕。
这一战不能简单地称为赤壁之战,因为赤壁遭遇战仅是很小的一部分,这场战役从曹军南下襄阳开始,激战当阳、接收江陵,孙刘联军于柴桑和夏口一线,之后赤壁遭遇,再接着是合肥之战和江陵拉锯战,前前后后打了一年多。
对曹操来说,这一仗本来并不难打,比官渡之战好打,比征河北好打,比北征乌桓也好打。但是,在官渡赢了,在河北赢了,在乌桓人那里也赢了,唯独在这里输了。有人归之于曹操在战略上的失误,有人归之于曹操的轻敌,有人归之于疫病,有人归之于那场大火。其实说起来这些因素都有,既有主观上的轻敌,也有客观上的不利。
这场战役成为一个转折点,一路势如破竹般攻城略地的曹操不得不停下扩张的脚步,以更大的耐心与孙权和刘备这两个对手纠缠,这个时间还将很长很长。
曹操是建安十四年(209)初由荆州返回北方的。
与半年前南下时顺风顺水、一路所向披靡相比,曹操的返程显得很压抑。他甚至没有在襄阳做停留,直接由南阳郡境内撤到了许县。曹操在许县没有停留,因为此时合肥城外仍处于胶着状态,曹操决定亲自去解围,会一会孙权。
建安十四年(209)3月,曹操率主力向扬州刺史部转进,这时接到了合肥前线的战报,说孙权已经撤军了。合肥可以暂时不去了,此时曹操离老家谯县不远,他决定回一趟老家,让部队也在那一带休整休整。官渡之战结束时曹操曾重返故乡,并在此练兵,然而今非昔比,那一次是打了大胜仗,这一次打了大败仗。
不过,这对曹操没有太大的影响,有人喜欢衣锦还乡,而在遭遇失败和挫折时不敢面对故乡和亲友,曹操不那么看,十多年的戎马生涯,早已让他把成败看得很淡,输得起的人才能赢得起。曹操很认真地在谯县一带练起了兵,与上次练兵不同,这一次主要练的是水军。
曹操认为水军是自己的一个弱项,是赤壁之战导致全败的主因,要战胜孙权,重新夺回荆州,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水军。
谯县位于涡河边上,这条河通船运,而且可以直通淮河。曹操在涡河上设立了造船基地,加紧打造战船。涡河比不上淮河,更比不上长江,曹操这时候造出来的只能是排水量较轻的战船。
到这一年的秋天,曹操在谯县练兵也有几个月了,从四面征调以及新打造的各式战船也有了相当数量,曹操决定率领包括水军在内的主力前往合肥前线,让水军在实战环境下接受考验。他们走的路线是由涡水进入淮水,再由淮水进入淝水,直达合肥城外。
出发前,曹操专门发布了一道军令:“近来大军多次出征,遇到疾病蔓延,让许多官兵死在了外面,造成夫妻不能团聚,百姓流离失所,有仁爱之心的人难道愿意这样吗?这实在是不得已呀。现在命令,死者家里凡是没有产业来养活自己的,政府不得停发其口粮,地方行政长官要经常抚恤慰问,以了我的心愿!”这既是对牺牲将士的祭奠、对家属的安慰,更是对目前仍然效命厮杀的这些将士们的激励。
曹操赶到了合肥,在此住了几个月。
在此期间,曹操调整充实了扬州刺史部以及各郡县的官吏,并大兴水利工程,推行屯田建设,亲自主持重修了芍陂等水利工程。
芍陂又叫安丰塘、期思陂,最早由春秋时期楚国著名宰相孙叔敖主持修筑,是一个人工水库,被誉为“世界塘中之冠”,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芍陂的位置在今安徽省寿县以南,处在淮河众多支流的包围之中,周围又是广阔的良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域面积比今天大得多。曹操重修芍陂,发挥它的灌溉、航运作用,配合周边地区的屯田,这里成为重要的粮食基地,这对进一步巩固合肥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扬州刺史温恢、别驾蒋济以及负责屯田的绥集都尉仓慈等人的领导下,曹操在扬州的势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巩固,曹操从其他战场上抽调了乐进、张辽、李典等率部移防过来,加强了这里的军事力量。
合肥的战略地位于是进一步上升,扬州方向敌我攻守的焦点之前是寿春,今后变成了合肥。有刘馥打下的基础,又经过不断整修,合肥的城防工事更加坚固。
孙权在合肥没有得手,今后还将多次组织人马对这里展开抢夺,但合肥一直没有失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