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午秋阳高照,十刹海景se明媚,秋水澄澈,清波荡漾,湖上有官绅女眷乘舟游玩,景象似与chunri没什么两样,但仔细看,岸边垂柳的叶子略显枯卷,没有了chun夏季节的碧绿和舒展;仔细听,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已经显得凄弱衰残,再有一夜秋雨这些秋蝉就会销声匿迹;嗅一嗅,风中万物勃勃滋长的气息已被秋季特有的饱满成熟的味道取代;而最触目的是:玄武门外万岁山上的枫叶已经开始变红,万岁山是皇城周围最高处,从那山巅枫红再往上,就是分外高远青碧的天空
这就是万历四十五年的秋,后金侵明的前夕,秋景一如往年,歌舞依旧升平,张原乘车行在十刹海畔,小内侍高起潜有些拘谨地坐在马车一侧,偷眼瞧这位张先生,张先生若有所思,却没询问钟公公邀见有何急事?
过了火神庙的水亭就是钟太监的外宅,张原这才恍然似的问:“小高,钟公公已经先到了吗?”
. .
高起潜探头看了看,答道:“没看到客嬷嬷的轿子,应该还没到,请张先生稍等,钟公公很快就会出宫。”
张原在钟太监外宅前下了马车,命来福、汪大锤把送给钟太监的礼物搬进去,这些礼物都是从朝鲜带回来的,除了人参、貂皮和翡翠、宝石之外,钟太监是有文化的太监,所以张原还准备了不少高丽纸、济州扇、釜山铜器等等。
在门厅小坐了片刻,钟本华和客印月急急忙忙赶到了,张原看这二人成双成对的样子莫非已成对食。起身施礼道:“钟公公、客嬷嬷。张原有礼。”
钟太监和客印月赶紧还礼。客印月道:“钟公公先与张先生谈正事,小妇人等下再与张先生说话。”说罢,眸光在张原脸上一转,翩然出厅。
钟太监让厅上侍女都出去,开口道:“张先生,方阁老他们不想让你再任东宫ri讲官,今ri已有奏章呈上事情原委是这样的,昨ri一早哥儿知道张先生已回京。就想见张先生,张先生是外臣,不能无缘无故进宫,于是杂家就奏请千岁爷说暑天已过可以重新出阁听讲,千岁爷就命詹事府择ri开讲,张先生出使朝鲜,但东宫讲官一职依旧保留,这次重新开讲,张先生与孙先生、马先生都名列东宫ri讲官,但今ri一早有两道奏疏送至司礼监。其一是河南道御史韩浚弹劾张先生在朝鲜乱政谋逆、无德无行,既损大明国威。更是礼教罪人;其二是南京礼部侍郎沈榷举荐南京翰林院掌印官温体仁为东宫ri讲官,方阁老在奏疏后票拟说温体仁人品高洁、学识丰赡”
说到这里,钟太监闭了嘴,皱眉望着张原,看张原有何反应,河南道御史韩浚的奏疏极其尖刻锐利,今年的京察中很多东林官员都是在韩浚的拾遗弹劾下被贬黜,此时刀笔转向张原,咄咄逼人,而沈榷又适时地举荐温体仁,一唱一和,明显是要把张原排挤出东宫ri讲官之列,方从哲票拟鲜明地支持温体仁任讲官,张原处境不妙,若张原不能保住东宫讲官之职,对钟太监也是一个沉重打击,所以钟太监比张原还着急。
张原静静倾听,神se如常,说道:“我前ri回京就去了礼部复命,将此次出使经过的奏疏交给了何侍郎,礼部还没上报皇帝吗?”
钟太监道:“司礼监的李公公没有提及你的奏疏。”
司礼监现任掌印太监是李恩,与王安关系不错,东宫之所以这么快就获知韩浚和沈榷奏疏内情,凡是李恩向王安透露的消息,王安对张原观感颇佳,所以让钟太监向张原通风报信好预作应对。
张原沉吟片刻,问道:“如今皇帝几ri批阅一次奏本?”
钟太监道:“万岁爷龙体不比往ri,如今是三ri批阅一次奏章,而且是比较重要的奏章,一般无关紧要的都由司礼监代为批红。”
张原道:“想必是礼部有意拖延不把我的奏疏呈递上去,我即去见吴阁老,请吴阁老派一位中书舍人去礼部催问。”
钟太监道:“吴阁老在内阁当值,要傍晚才出宫,就由杂家去见吴阁老吧。”
张原躬身道:“多谢公公。”
钟太监道:“杂家这就去了,张先生稍待,客嬷嬷有事相问。”
钟太监带了干儿子小高匆匆回宫去了,那边客印月转出来,向张原福了福,那双狭长的媚目盈盈注视,轻声道:“张先生黑瘦了许多,暑天奔波,着实辛苦。”话里颇有情意。
张原含笑道:“多谢客嬷嬷关心。”心想:“这位叶赫老女倒是青chun永驻的样子,看上去还如双十丽人。”又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