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当街,只见道上停着一辆大解放,上面花里胡t团的大车
“黄同志,我们剧团下乡演出,第一站就来最偏远的靠山屯来唱屯场,怎么样,讲究吧!”团长穿着呢子上衣,脖子上系着围脖,看起来风度翩翩。
“欢迎欢迎啊。”胖子上前和他握手,不管人家为啥来既然来了,就表示和解之意,胖子心里也就敞亮了,毕竟不是小心眼的人啊。而团长所唱屯场,就是专门在一个屯子里唱半宿。
以前的二人转多是草台班子,演出也有多种形式,有在庙会唱也有在个人家唱堂会受欢迎的就是唱屯场村都可以看,不用花钱。
“黄大哥,我们也来了。”**人和笨小孩站在胖子面前。
“欢迎啊,你们这俩台柱子都来了,今年的大戏肯定好看。”胖子和他们热热呼呼的抱了抱,特别是笨小孩,被胖子抱起来抡了好几圈,在胖子面前,他还就真像个小娃子。
“瞧瞧这小伙,真俊啊!”妇女们指指点点,都对**人品头论足,有几个大姑娘不好意思瞪眼瞧,偷偷摸摸红着脸看。
“兄弟,你最受欢迎,台下招姑娘喜欢,台上招小伙惦记,哈哈。”胖子在**人肩膀上拍了一下,拍得他直咧嘴。
很快消息就传遍靠山屯,大伙都出来看。一帮小伙子在王三炮的带领下,开始把东西运到场院。在屋里上课的野小子们立刻心里长草,端着斜楞着眼睛往外瞟。
这边忙着搭戏台,胖子和李队长则把演员们请到家里,一共七八个,暂时就在胖子家休息。
烧上炉子,很快屋里就热气腾腾,胖子给大伙倒上茶水,然后就招呼李大婶过来帮着做饭。
66续续。就有人开始往胖子家溜达。都是来瞧这些演员地。很快。地上就站满了。外面还往屋里挤呢。笨笨最乐呵。晃着大**在人群里面挤香悠。
猛听得嗷嗷一阵乱喊。原来是野小子们放学。窗户上立刻呼上一圈红扑扑地小脸蛋。指指点点。个个挤眉弄眼。眉开眼笑。
奇奇费劲巴力地挤进屋。然后就被人扔到炕上。她打开炕琴。从里面拿出一个包。立刻一股甜甜地酒香散出来。
从里面倒出一堆山都柿。奇奇挨个抓给大伙。**人和笨小孩都抢着把奇奇抱在怀里。小家伙太招人喜欢了。
不过。奇奇还是和笨小孩更合得来。*大概是因为他长地小吧。
胖子一看屋里人满为患。不得不嚷嚷:“晚上一堆看。你们都在这。俺们家可没做那么多饭。”
不知谁嚷嚷一声:“唱一个呗,唱一个我们就走。”
“成,满足你们的要求,我先唱个牡丹之歌,大伙欢迎不欢迎?”胖子吆喝一声,特意把嗓子加粗三分。
“不同意。”大伙连连摇头。还有人嚷嚷一嗓子:“除非你唱猪八戒拱地。”
**人一捅笨小孩,俩人清清嗓子,就唱了一个小帽《放风筝》。对于他们来这就跟家常便饭一样。
“正月里来呀正月正,姐妹二人放风筝……”俩人嘴皮子也遛到,一口气唱下来,面不改色。
大伙使劲拍巴掌:“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话说那个时候的二人转,也算东北的民间艺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至于后来才有点变味,那已经是二十年后的事情。
一看大伙不依不饶,**人和笨小孩商量一下“那我们小哥俩再给大伙唱一个送情郎。”
胖子一听,连忙嚷嚷:“等一下,马丫呢,你出来试把试把。”他召唤的那个马丫,就是在大脚嫂家炕上绣花的那个大姑娘,胖子觉得她唱的送情郎也挺好听,就想起了后来才流行的互动。
马丫红着脸被一帮老娘们推出来,不过这丫头还算能上台面,向**人鞠个躬,然后一甩小辫,和**人并排站在一起,看样子是真准备唱两句。
胖子心里一动:民间艺术也得挖掘啊,像东北大鼓,二人转啥以后要是展山村旅游,那可都是好玩意。
正想着呢,只见**人已经唱起来:“送情郎啊,一送送之在大门东啊,正赶上老天爷刮起了老北风啊,刮风不如下点小雨好啊,下小雨那个还能留上我的郎多呆上几分钟啊……”
要是闭着眼睛听,谁都会以为是大姑娘唱呢。
**人唱完一段,就轻声给马丫起个头,马丫也就小声哼哼起来,韵味十足,竟然也蛮像那么回事:“送情郎啊,一送送之在大门南啊,顺腰中我掏出两块大银圆啊,这一元与我地郎起上火车票,这一元与我的郎呀啊买上一盒中华烟……”
唱完了,**人带头鼓掌。团长乐呵呵地“唱得挺有味,跟我们团的演员差不多啦。”
“团长,那你们就再收个演员吧。
马丫,你今年多大?”胖子想出好主意:干脆叫剧团帮咱们先培养点演员吧。
“十六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