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受助不感恩贫困生真的无情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感恩”在这些脆弱的学生心中却不知如何表达,他们只有沉默,可是他们沉默了,却又遭到那些慷慨者的打击甚至社会的声讨,无论怎么样,他们都是弱小的,这又加剧了他们的无力感,让他们变得更冷漠。

    对此我深有体会。我有个很有钱的亲戚,也说不上是亲戚,只是我妈是他们家女儿出生时第一个见到的外人,于是按照当地风俗便认了干妈。他们家对我们家总是很大方,出手慷慨,没少买过东西送过钱。然而我对他们家的态度却是有点冷淡,在别人看来,这似乎很没良心。我心里知道要感谢,然而每次试着去表达时,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满不在乎,表面上看起来热情然而这热情似乎只是他们的事情,全然不搭理我的感受。而且在他们心里,似乎他们给了我们很多,我们就理所当然要对他们感激涕零,唯唯诺诺,而我们的一切不合他们的意的做法都属于忘恩负义,要背负道德的重负。这种感觉让我厌恶透了,我宁愿不要他们给我们任何东西,而只要一份单纯的亲戚感情。所以我很少去他们家,很少问候他们,但是心里暗暗发誓,如果我能赚钱了,便是表面上的我也会买很多东西给他们,他们有钱不缺什么,但他们缺的是身份与品位,我也不送什么稀世珠宝给他们,就送一些高雅的带某种品位的物件。

    这是一种无力的反抗吧,即便我的誓言也显示出来因为金钱所建立的感情薄弱的关系,这关系是那样的可笑与悲哀。

    我又想起了我的许多朋友,其中有一个因为某种玩笑也认我妈做干妈,叫我做妹妹。他家不算富裕,就是普通的农家,种田、打零工,然而即便这样,他却同样对我很好,经常来我家总会带一些水果或是自家种的菜,我家需要帮忙的地方,只要他能做,就会二话不说。对他的感激,我也很少说或用行动去表示,但我们之间的关系是那样融洽,毫无隔阂。我知道这份感情我会一直记着,他也不需要我给他什么物质上的,在他心中,只要我记得有他这个朋友他就已经很高兴了。

    人与人之间,其实缺乏的并不是良心,而是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在沟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解与情谊。我知道,也许那个亲戚并不是如我所想高高在上,可是我试图去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真正的心情,他们总不给我机会。同时在我眼里他们就是富人,我们就是穷人,虽然我们的思想一点都不比他们穷。

    基于此,我希望那些资助者不要太苛求这些贫困学生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给他们带来了伤害,又怎能用你们的所谓道德来苛求他们呢?虽然这道德是那样天经地义。拥有一颗助人的心是不够的,还要拥有一颗宽容、体谅与大度的心,最重要的是用适当的态度与方法去帮助人,让别人体会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与金钱,还有温暖与关爱。

    同时,那些贫困生们也应该努力,这种努力不是用好好学习来一劳永逸,而是学会爱,爱自己也爱别人。冷漠的态度也许能让你一时缩在自己的硬壳里,免于受伤害,当同时你也阻挡了别人的关爱,阻挡了温暖与幸福。逃避不是办法,要勇敢面对的其实是自己那颗脆弱的心。

    再次,一些资助组织要建立一些沟通交流的机制,也可以定期开展活动,促进贫困学生与资助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只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化解误会,而互动能增进两方的感情。

    我时常在想,有什么东西能够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血缘么?不是,因为我看到那么多的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任,而同时又有那么多的儿女对父母不够孝顺。同学么?不是,因为除了几个同学和我的关系至今还好外,其他的都了无音信,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同事么?更不是,职场上的尔虞我诈,让人想起来就胆战心惊。

    然而我心里又涌现出一股暖流,缓缓的,让人安心。那就是情义,这情义无法描绘出具体形态,甚至无法言说。然而我知道那是一种彼此之间的袒露与信任,是深入心灵的对话,是对对方的需要与爱。与父母与他人,都需要这种感情。虽然这中间有矛盾也会有不如意,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里就揭示了:完美的交流是不可能的。然而他又寻找出一种新的办法,即以追求彼此的关爱来代替追求完美的交流,化解人与人之间人为的障碍,实现一种实用主义的行为的协调。

    传播学者说到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必须在共同的语意空间才能顺利进行,而这共同的语意空间需要资助者与贫困学生用一颗彼此关爱的心来共同创建。而一定的交流是走向和谐的有效方式。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试着去关爱他人,甚至是经济地位低的也可以关爱经济地位高的,那莫,人们生活得一定会比现在幸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