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西安
我的家乡离西安很近,只需几个小时的车程。去过两次,不知道为什么就对这座城市有了特殊的感情。
从家乡出发,越往西走越穷,一路上满目苍凉。快到西安时,天色已晚,只见一片黑暗中有一座城灯火辉煌,那就是西安。中国青年报在西部大开发刚刚开始的时候策划过一个西部系列报道。其中有一篇文章称西部的城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孤岛,孤立无援,城市的繁华与周围乡镇的荒凉形成强烈的反差。到了西安我才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它是一个封闭的城,没有与周边形成良性的互动与交流;它又是一个庞大的城,周围农村甚至小城市都不能与它同日而语。它在陕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显得孤独而突兀。
它的鹤立鸡群使它更像一座传统意义上的城,即与外界相隔绝的城。经济、文化的巨大落差使城内外形成了一道无形的边界,而有形的边界就是西安四周那道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城墙。
不是断壁残垣,不是一段城墙,而是完整的围成一周的城墙。
高大厚重的城墙象征着昔日皇家的威严,井然有序的城市格局喻示着森然的统治秩序。在西安不容易迷路,因为大街的方向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站在鼓楼上,这个棋盘一样的城市便尽收眼底。
我对这个城市的绝大多数印象都由这道城墙而生。城墙围成的这座城有一种泰然自若、有容乃大的气度。城里有立交桥、步行街,也有众多古迹;表面上,这座城残留盛唐遗韵,典雅大气;深入到居民区、小吃街却也有市井的喧闹,也有锱铢必较、油头滑脑的买卖人。这就是西安,既有霸气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
对我而言,没有什么地方能像西安这样完美地诠释“城”的概念。若想探寻古城、现代城的内涵就来西安,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至于为什么对它有感情――也许是因为这里的小吃又多又好;也许是因为这里聚居着众多的河南人;也许是因为母亲曾在四军大进修,那一年我面朝西安、望穿秋水;也许
爱上一座城不需要理由。
书城郑州
位于人民路的中原图书大厦的气魄颇有些像西单图书大厦,一样的种类繁杂“书到用时方恨找”连书籍的摆放位置甚至书架都相差无几。也有坐在地上蹭书看的人。只是郑州买书的人少多了。
人民路树影婆娑,容易让人想起洛阳。相形之下,路边虽同样是法国梧桐,洛阳的街景就有美人迟暮之感。千年古都现如今只给我一个印象:破败。
离人民路不远的商业区中坐落着郑州购书中心,其吵闹和拥挤很像王府井书店。
商业区高楼林立、人头攒动,堪比华强北。可中原气候干燥、尘土飞扬,那一点现代感也被灰尘遮蔽了。
城南还有郑州图书城,小书店想必更是星罗棋布。不过,书店再多恐怕也找不出一家像三联或国林风那样充盈着书卷气的、含蓄雅致的书店吧。
春城昆明
云南有着边陲之地的神秘,童话世界般的神秘,仿佛一切都是美好的、纯净无瑕的。
而昆明之美比之丽江、大理的美又多了一份雍容。高耸入云的写字楼,泛着优雅的光的地板,人声鼎沸的火车站这一切都是那样亲切,让我总有留下来的愿望,觉得这里就是自己的归宿。
毕竟是大城市,风光也是被驯化的。最典型的便是世博园。
我去的时候,世博会业已结束,世博园不过是一座巨大的残骸。即便如此,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